心电散点图表达的心脏电生理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电散点图表达的心脏电生理现象
发表时间:2020-11-09T05:59:41.53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20年第9期作者:杨娅[导读] 心电图中的每个散点表示两个相邻心脏的周期长度,其尺寸分别对应于二维坐标系中水平轴和垂直轴的值。
铜仁市人民医院贵州铜仁 554300【摘要】心电图中的每个散点表示两个相邻心脏的周期长度,其尺寸分别对应于二维坐标系中水平轴和垂直轴的值。
心中有着内在的电生理特性决定了两个相邻的心跳周期的长短,无论是正常、异常或有异常的组合只要心中有能力自主调节的,不然他会停止跳动。
因
此,反映心悸的心电图弥散图具有一定的形态和分布特征。
图中的数学特征可以反映心脏的一些完整的电生理现象。
【关键词】RR-Lorenz图;心电生理现象;意义;临床应用
前言
根据一些数值规则,动态心电图中的RR间隔表示为二维坐标系中的一个“点”,所有“散点”的集合构成一个称为“心电图散点”的图。
心电图有三种类型的弥散图:RR时间间隔弥散图,反映心率随时间的变化。
洛伦兹-r散射图,反映两个节律相互作用的效果或规律性;RR期之间的差异弥散图反映了心率的变化规律。
正弦波心律的时间变化和时间有效性的差异可以由心电图总体弥散图的特征和变化规律来决定。
早期局部心室脉搏的性质;快速识别房颤;观察房颤开始的频率。
某些心电图现象的识别:阻断边界和周期、模式分离(节律)、尾钩现象、韦登斯基现象。
心电图弥散图可以揭示心律变化和相互作用的特征和规律,为临床医生开辟新的方向。
一、心电散点图的类型以及意义
1.现如今,远程心电图的动态分析软件处理大量数据R波作为分散剂”和贩卖或描述了三种方式,形成三类的散点图,即散点图定期实时RR。
洛伦兹-r散射图;RR时间间差异散点图。
t - RR弥散图以心率持续时间为缩写,相应的RR间隔为纵坐标,即所有点t + 1,R(R + 1))(n—1)或一组点,经历了长时间的电脑可被压缩1小时或24小时在一个二维坐标系,同时间更长的视觉横轴和纵轴较短,形成一个长波段的2d坐标系,使形弥散分布最多的是横幅,心率的变化反映了作为时间的函数。
一个点代表一个点,两条线和一个循环。
并非所有的点都是重叠的。
2.洛伦茨-散点图是两个相邻社区之间的一个垂直、水平分别为(ms)(1 + 1点,比,r + r + 2)(n - 1)或所有电脑点2集d坐标系统一级垂直视场单位的比例,所以和二维坐标系的广场,反映速度)或另一个)。
这些点代表一个“1 - 3行循环”。
这些点可能重叠。
3.RR相位差的散点图的基础上,RR相位差,横向、纵向两个相邻值的迭代(ms),即所有rm(rn点(Ra + 1 + 1 + R - 2)2 + 2 + 3 + 1 +(n - 1))],一套点或以上的所有计算机在一个二维坐标系统、百分点等视觉水平垂直,而d 2,在协调点上,系统反映了法规或关系之间节奏的变化。
这些点表示重叠的“1点、4点、3个循环”。
二、生理现象
1.窦性心律心电散点图表达的电生理现象
(1)在二维坐标系的第一个象限中,斜率为45度的直线上的点在水平轴和垂直轴上的值是相同的,这意味着相邻的两个心跳的周长是相同的。
一般来说,在窦性节律的情况下,相邻心跳之间的间隔长度变化很小,因此窦性节律分布在45度线上。
由于心律受到自主神经和体液等因素的影响,两个相邻心脏的周长不断变化,有时是均匀的,有时是增加的,有时是缓慢的。
虽然相邻两次心跳的肝硬化变化不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即使是在24小时内,也会形成非常不同位置的弥散,这些弥散形成一定的形态。
然而,这些弥散点位于窦律中,窦律通过其“吸引剂”的作用,始终沿45度的直线分布。
心电图散射图的主轴位于45度的直线上,其在X轴或Y轴上的投影为中心周长的变化范围。
短轴垂直的点(图宽度45°线)表明,平等的相邻两次心跳,平均45°线周长的越多,两个相邻的心跳。
因此,散点图最外围的点表示相邻两个心律之间最大的周长差,构成散点图中心速率变化的可视化表示。
(2)通常窦性心率正常的形状是棒球棍样,并且当心率、散射线附近的周长45°,即脉搏异几乎相同。
最远端的范围更广,这意味着,当心率较慢,散点的离散和最大的周长是两个点的心跳是最大最广泛的一侧。
这是一种生理现象,在临床上,当心率快时,往往会遇到心率稳定的人;当心律缓慢时,心律明显且不规则,常被诊断为窦性心动过缓。
因此,24小时正弦弥散图不仅可以表示心率变异性的范围,还可以表示心率变异性的程度。
传播模式因人而异,也因疾病而异。
下面各个鼻窦个人每日定期离散模型的思想,但45°线。
“- e”的散点图的图表显示心率比当他迅速和不规则的时候是缓慢的,但都有不同程度的不一致。
其他的是不规则的弥散图,特别是“F,G,L,M”,显示出心脏频率的显著变异性。
J、K、L、M的心率范围明显缩小。
因此,研究个体与疾病之间正弦弥散特征的差异,揭示了调节心率的不同机制。
3.窦律伴房性早搏揭示的电生理现象
它由一个早期心房脉冲的正弦信号组成。
在房早开始时,通常会出现阻塞的组合,使散点图更加多样化。
但是由于它们的吸引力是不同的,它们都形成了一个特定的模式。
模拟心房脉搏窦律的散点图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的不同心房脉搏散点图相似。
两者的比较可以解释散点图的数学意义。
包含腔室和腔室初始散射图的主轴与X轴或Y轴不平行,且具有一定的倾角。
从数学的角度来看,早期房早的间隙阶段改变了主要的观点,早期房早的主要观点在补偿阶段之后也发生了变化,比早期房早的变化幅度更大。
结果表明,房早性节律受自主神经的影响,即随着窦的增大,房早质期缩短,反之则延长。
4.临床应用-房颤启动的初始节律观察
动态心电图散点图分析技术为耳廓屈曲和房颤的快速识别提供了一种视觉图像语言。
在t-rr散点图中,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RR区间,因此t-rr散点图中的弥散按时间顺序发生,不重叠。
只需移动计算机鼠标,即可快速找到心房颤动的初始散点图,从而得到心电图,显示心房颤动的初始节奏。
在发生心房颤动之前,可以使用心电图分析起搏率的特征。
结束语
综上,文章对心电图散点图促进了对心率变化规律的全面讨论,这可能包含了更广泛的心电生理现象,需要进一步研究。
通过对心电图散点图的分析,不仅可以了解RR的慢性间变化规律,而且最重要的是,可以探索调节机体RR变化的机制和药物的作用机制。
参考文献:
[1]向晋涛,李方洁,郭成军,等.心律的整体观∶认识和解读RR间期散点图[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1,25(1)∶12.
[2]李方洁,向晋涛.心电散点图[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244.
[3]景永明,李世锋.心电散点图原理及应用[M].天津科学出版社,2016:1-225.
[4]向晋涛,景永明.临床心电散点图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1一222.
[5]向晋涛.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J].心电与循环,2014,33(0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