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1 《沁园春·雪》同步检测(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步检测
一、基础知识部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莽莽.(m ǎng) 分.
外(fēn ) B.妖娆.(r áo) 稍逊.
(x ùn) C.风骚.(s āo) 成吉思汗.
(hàn ) D.数.风流人物(sh ù) 今朝.
(zh āo) 2、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折腰:弯腰行礼,这里是倾倒的意思
B.分外妖娆..
妖娆:娇艳美好
C.略输文采..
文采:本指文学才华。

这里指政治才能。

D.数风流人物....
风流人物:指不务正业的人,多用于贬义。

3、(2017·湖南娄底中考)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嫦娥奔月、夸父追日、女娲补天……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用口耳相传的传说,诉说着对深邃而神秘的太空的向往。

B .一粒种子改变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的杰出贡献有目共睹,杂交水稻的诞生地就在湖南。

C .在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侯勇饰演的贪官赵德汉把“小官巨贪”的角色演活了。

D .聊起最近读什么书或喜欢什么作品时,很少有人提到《聊斋志异》《红楼梦》《骆驼祥子》等文学经典,这种现象确实令人担忧。

4、(2017·山东莱芜中考,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4月20日,“齐鲁时代楷模”发布仪式在济南举行,山东省委宣传部追授莱芜市明利特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明利同志“齐鲁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B .“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沿线国家共商合作大计,共享合作成果,共建合作平台,为解决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C .通过“阿尔法围棋”的胜利,让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人工智能必将引发新一轮的产业创新与变革。

D .现代著名作家吴伯萧的籍贯是山东莱芜人,他的散文大多以小见大,善于从平凡中挖掘出深刻的内涵。

5、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不管你是何等渺小卑微,你同样可以谱写生活的童话,创造生命的奇迹。

也许,正是因为有了你,世界才增添了一份色彩。

眼泪, ;仁慈, ; 同情, ;关怀, 。

你要勇敢地对自己说:“我很重要,我就是一道风景。


①要为众生的苦难而发
②温暖鳏寡孤独的凄凉
③要为别人的悲伤而流
④给予老弱病残的贫苦
A .④①③②
B .③①④②.
C .③②④①
D .④②③①
6、按要求默写句子。

(1)词中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 , , 。

(2)词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化静为动描写北国雪景的诗句是: , 。

(3)词中由写景过渡到议论的诗句是: , 。

二、阅读理解
(一)文言文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5-19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选自《桃花源记》
【乙】明日,宿旦子冈①。

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

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

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

②甫:刚。

③洵(xún ):确实。

④浣:洗衣。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
(1)仿佛..
若有光 ( )
(2)悉.如外人 ( )
(3)其丈夫方.
担粪灌园 ( )
(4)自恨.
不如远甚也 ( )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 .屋舍俨然. 见四野禾苗油油然.
B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余顾而慕之.
C .具.答之 老幼男女俱.
耘于田间
D .不足为.外人道也 以为.
此一家之中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只标一处)(2分)
(1)其 中 往 来 种 作
(2)其 丈 夫 方 担 粪 灌 园
4.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5.【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 (2分)
答: 。

(二)课内阅读
1.用“/”给“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划分朗读节奏。

引 无 数 英 雄 竞 折 腰
2.“风骚”中的“风”原指 ,“骚”原指 ,“风骚”在词中指的是 ,与它同义的还有“ ”一词。

3.“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在全词中的作用是( )
A.承接上文,进一步地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

B.引起下文,为具体评价历史人物作辅垫。

C.开启下文,写出历史上许多英雄人物为祖国的大好河山而倾倒。

D.承上启下,再次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又指出历史人物为祖国山河倾倒,为下文评论历史人物作铺垫。

4.“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中的“无数英雄”是指( )
A.古今中外的英雄。

B.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

C.词中的风流人物。

D.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年轻的风流人物。

5.这一部分,表明全词主旨的句子是。

其中,将“”与“”对比,歌颂了,抒发了
的豪情壮志。

6.“只识弯弓射大雕”中“只”能不能改为“还”,为什么?
答:。

7.说说“秦皇汉武”和“唐宗宋祖”,有什么值得肯定的地方,他们又有什么不足?
答:。

(三)延伸阅读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道。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一九二五年
12.请概括选文上阕和下阕的主要内容。

答:,
.。

13.选文的前三句,点明了________、________。

其作用:
答:,
.。

14.如果让你给这首词配乐朗诵,你会选择哪一首曲目?说说理由。

答:,
.。

15.选文的第四句到第十句,描写了湘江大自然的寒秋景色。

一个“________”字,领起了下文景色的描写。

写景层次分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次写来;远眺、近看、仰视、俯视、上下、高低、动静结合,写出了寒秋中国江山呈现的美丽画面和万物在寒流里争取生存自由的斗争情景。

请仔细体会揣摩。

16.词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在结构上起________作用。

17.你认为哪些词句表现出革命青年们对反动统治者的极端蔑视,表现出他们大无畏的战斗气魄?
答:, 18.结尾三句,如果让你写一段话表达出作者的豪情壮志,你会怎样写?
答:,
.。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部分
1、B
2、D
3、C
4、A
5、B
6、(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3)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二、阅读理解
(一)文言文阅读理解
1.(1)隐隐约约(2)全(3)正,正在(4)遗憾
2.A
3.(1)其中/ 往来种作(2)其丈夫/ 方担粪灌园
4.(1)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的样子。

(2)男女老幼一起在田间耕耘种作。

5.和谐安宁自得其乐
(二)课内阅读
1.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2.《国风》《离骚》文学才华文采
3.D
4.D
5.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往今无产阶级革命英雄无产阶级要主宰世界
6.不能,用“只”说明成吉思汗只重武功,忽视文治,批评语气比较严厉,而用“还”则说明成吉思汗重视的内容多,武功只是其中一部分,语气有些称赞。

7.肯定:他们比较注重武功,在建功立业方面卓有成效。

不足:在于文治方面稍微差了一些,对文治不够重视。

(三)延伸阅读
1.上阕:通过湘江秋景的描写,展现出当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下阕:通过对往昔斗争生活的回忆,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号召人们发扬勇敢无畏的精神,坚定无产阶级立场,为了民族的解放,担当起“主”中国革命“沉浮”的历史责任。

2.观看大自然景色的季节地点在内容上显示了诗人在激烈斗争的风暴中昂扬豪迈的革命风度和坚韧刚毅的英雄气概,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在结构上,为下文抒情作了铺垫,也以“独立”与下文的“百舸”遥相呼应映衬。

3.示例:《命运交响曲》因为这首曲子充满着与命运抗争的豪情与力量,这与本词的意境情感相类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