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19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要点回扣专题8功能关系学案20190109214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点8 功能关系
[规律要点]
1.两个基本概念——功和功率 (1)功的计算
①恒力做功的计算公式W =Fl cos α。

②变力做功的计算
a.用动能定理W =ΔE k 或功能关系W =ΔE 计算。

b.变力做功的功率一定时,用功率和时间计算W =Pt 。

c.将变力做功转化为恒力做功。

③总功的计算
a.先求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再求合外力所做的功。

b.先求每个力做的功,再求各力做功的代数和。

(2)功率的计算
P =W
t
是功率的定义式,P =Fv 是功率的计算式,一般用于计算瞬时功率。

2.一个模型——机车启动模型
P 不变:v
F =P v
↓ a =F -F 阻m

加速度减小的加速直线运动
F =F 阻a =0
v m =P F 阻
做速度为v m 的匀速直线运动
v
F =
P 额v a =F -F 阻m

4.(1)守恒条件:只有重力或系统内弹簧的弹力做功。

(2)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三种表达形式及用法
5.一条主线——功能关系
(1)合力做功与物体动能改变之间的关系:
合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即W 合=E k2-E k1(动能定理)。

(2)重力做功与物体重力势能改变之间的关系:
重力做的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增量的负值,即W G =-ΔE p 。

(3)弹力做功与物体弹性势能改变之间的关系:
弹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弹性势能增量的负值,即W =-ΔE p 。

(4)除了重力和系统内弹力之外的力做功与机械能改变之间的关系: 其他力做的总功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增量,即W 其他=ΔE 。

[保温训练]
1.(多选)(2018·南京市、盐城市一模)游乐场的一种滑梯,它是由很小的一段弧形轨道将倾斜直轨道和水平轨道连接组成的,如图1所示。

一位小朋友从斜轨道顶端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经过很小一段弧形轨道滑到水平轨道上,继续滑动一段距离后停下。

则小朋友( )
图1
A.沿倾斜轨道下滑过程中机械能一定增加
B.沿弧形轨道滑动过程中对轨道做了负功
C.沿水平轨道滑动过程中,摩擦力对他做了负功
D.在整个滑动过程中,重力做的功和他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相等
答案CD
2.(多选)(2018·江苏无锡高三期中)如图2所示,一物体在外力F作用下,从A到E做匀变速曲线运动,已知在B点时的速度与加速度相互垂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2
A.物体在A点处的速度最小
B.物体在B点处的速度最小
C.物体从A到D的运动过程中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D.物体从A到D的运动过程中外力F做功的功率一直增大
答案BC
3.(2018·南京外国语学校等四模)背越式跳高是一项跳跃垂直障碍的运动项目,包括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四个阶段,图3为从起跳到落地运动过程分解图,某同学身高1.80 m,体重60 kg,参加学校运动会成功地越过了1.90 m的横杆,该同学跳起时刻的动能可能是下列哪个值(g取10 m/s2)( )
图3
A.500 J
B.600 J
C.800 J
D.2 000 J
答案 C
4.(2018·江苏高考)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只小球,小球运动一段时间后落回地面。

忽略空气阻力,该过程中小球的动能E k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是( )
解析 设小球抛出瞬间的速度大小为v 0,抛出后,某时刻t 小球的速度v =v 0-gt ,故小球的动能E k =12mv 2=12m (v 0-gt )2
,结合数学知识知,选项A 正确。

答案 A
5.(多选)(2018·江苏扬州中学月考)将三个木板1、2、3固定在墙角,木板与墙壁和地面构成了三个不同的三角形,如图4所示,其中1与2底边相同,2和3高度相同。

现将一个可以视为质点的物块分别从三个木板的顶端由静止释放,并沿斜面下滑到底端,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均相同。

在这三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4
A.沿着1和2下滑到底端时,物块的速度不同;沿着2和3下滑到底端时,物块的速度相同
B.沿着1下滑到底端时,物块的速度最大
C.物块沿着3下滑到底端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是最少的
D.物块沿着1和2下滑到底端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是一样多的 答案 BD
6.如图5所示,把质量为m 的小球(可看做质点)放在竖直的轻质弹簧上,并把小球下按到A 的位置(图甲),迅速松手后,弹簧把小球弹起,球升至最高位置C 点(图丙),途中经过位置B 时弹簧正好处于自由状态(图乙)。

已知AB 的高度差为h 1,BC 的高度差为h 2,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空气阻力。

则( )
图5
A.小球从A 上升到B 位置的过程中,动能增大
B.小球从A 上升到C 位置的过程中,机械能一直增大
C.小球在图甲中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mg (h 2+h 1)
D.一定有h 2≥h 1
解析 球从A 上升到B 位置的过程中,先加速,当弹簧的弹力k Δx =mg 时,合力为零,加速度减小到零,速度达到最大,之后小球继续上升弹簧弹力小于重力,球做减速运动,故小球从
A 上升到
B 的过程中,动能先增大后减小,A 项错误;小球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从A 到B 过程,弹簧弹性势能减小,小球的机械能增加,离开B 继续上升到
C 的过程小球机械能
不变,B 项错误;根据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小球在图甲中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等于小球由A 到
C 位置时增加的重力势能ΔE p =mg (h 2+h 1),C 项正确;设球在B 点的速度为v ,则B 到C 过程v 2=2gh 2,A 到B 过程W 弹-mgh 1=12
mv 2,则h 1、h 2的大小关系无法判断,D 项错误。

答案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