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融合途径探索_5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融合途径探索
发布时间:2021-09-07T07:37:24.045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7月19期作者:孙慧俊[导读] 小学时期学习数学知识能够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完善孩子们的数学素养
孙慧俊
宁波市奉化区莼湖街道中心小学
摘要:小学时期学习数学知识能够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完善孩子们的数学素养。

小学阶段的孩子还没有养成成熟的思考方式,是成才的关键时期。

但是由于年龄的原因,很多孩子更加活泼,在课堂上往往会因为一些新奇事物就会被吸走精力。

很多理论性知识需要孩子进行独立思考才能够完成,没有集中注意力进行听讲会降低孩子们的学习效果。

数学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站在孩子们的立场选择符合孩子身心的教育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正确学习。

进行游戏教学能够让孩子们在玩耍中潜移默化提升自己的数学知识,不知不觉中学习到新的知识。

本篇文章主要分析能够将游戏与教学进行融合的方式,提出一些授课意见,希望能够带给数学教师一些参考。

关键词:教育游戏;小学数学;融合途径
引言:在数学教育中加入游戏元素是新型教学方法,数学老师能够立足课本知识整合游戏模式进行科学教学。

游戏教学符合小学阶段孩子们的好奇心理,让学生能够在数学课堂上拓展自己的思维模式,扭转应试教育只能通过成绩检验学生的模式。

传统灌输式教育在现阶段课改要求中并不实用,游戏化课堂能够弥补这一短板。

但是游戏课堂刚刚被进行实践,实际情况并不可能完全符合预想,需要数学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素养,灵活转变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难点问题。

一、教育游戏对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作用
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将数学理解成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站在现实主义立场,会发现数学与游戏两者毫无共通之处,但是事实却与之相反。

游戏和数学两者互相贯通,在玩具店中常常会见到根据数学原理设计的玩具,以及结合数学科学设计的猜谜游戏等等都表明两者没有明确界限。

游戏中加入数学能够吸引孩子们深入思考问题。

所以数学教师需要明确游戏和数学能够互相结合,帮助孩子进行更高质量的学习,推动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前行。

根据调查能够发现与无聊枯燥的传统教学相比,游戏课堂能够让学习气氛更加放松快乐,把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进行简化让学生能够直观理解。

帮助孩子能够降低排斥学习数学的心理,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勇敢直面学习中的困难。

通过游戏能够提升孩子的创造意识,拓展孩子们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式。

二、实现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融合的途径
(一)从实际情况出发,设计教学游戏
年龄给小学阶段孩子们的学习带来限制,很多孩子没有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无法依靠自身完善数学知识框架。

所以数学教师进行授课安排时要参考学生的年龄因素以及学生的学习程度,同时需要细心观察或者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爱好,科学全面的选择游戏方式。

有的游戏需要孩子们更好的数学知识,降低学生的参与感,会不配合老师完成游戏。

有的孩子接收能力较低,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明确游戏规则,并且让孩子大胆讲出自己的困惑,老师耐心进行解答。

游戏设计不是为了让孩子们在课堂上浪费时间,而是希望让每个孩子都能够突破自己取得进步。

(二)分多层次进行教学游戏
在设计教育游戏的时候,要注意分层次进行设置。

教师进行设计时需要考虑到每个孩子的学习基础以及吸收知识或者游戏的速度进行设计,并且不能一开始就是难度极高的游戏,需要是从简单到复杂的过度。

让学生能够循序渐进的接受新的游戏规则。

对于学习基础程度好的学生,做游戏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在程度较好的基础上得到强化。

对于学习基础不好的学生,通过游戏能够让学生对于难点知识更易理解,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基础不好的孩子可以选择简单的重复性知识游戏,让学生能够在游戏训练中巩固自己的知识。

(三)创设必要的游戏条件
游戏场所安全,游戏设备丰富能够让游戏效果最大化。

进行游戏教学需要学校能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足够的游戏条件。

好的环境能够保证游戏课堂的高效、有序。

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让孩子们能够在自由快乐的情境下进行游戏,并且给学生在课后留取足够的时间进行问题思考。

课程标准紧紧抓紧时代步伐进行转变,目前课改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极其重视,需要学生有着较强的综合素质。

教师也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积极扭转心态,克服学习过程中的短板。

帮助学生积极抓住动手实践机会,引导学生深化思考,完善学生的数学素养。

同时教师需要选择多种游戏方式,让游戏能够紧跟学生的数学能力满足孩子的发展需要。

并且老师要细心观察孩子们游戏过程中的情绪,积极转变心态与孩子成为朋友,增进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

(四)及时进行游戏教学反思
教师进行授课时,教学过程不可能按照规划一板一眼。

总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可能,有的可能毫无逻辑,有的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惊喜。

无论是什么状况都需要教师的重视,同时教师需要在课后及时总结自己教学中的难点,想出应对办法,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比如可以思考,游戏的设备是否安全?孩子们在进行游戏中的配合度是多少?游戏是否与学习的知识有所联系?通过这样的总结才能够让学生充分学习知识,提升课堂学习效果,取得最终教学的胜利。

结束语:总的来说,数学游戏化课堂可以看作是学习数学是一种游戏关卡。

小学的孩子贪玩好动,认为课堂是父母和老师对自己的束缚,加入游戏能够让孩子们充分释放自己,让课堂更加快乐。

选择益智类游戏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学校需要配合老师提供安全、宽敞的游戏场地,让孩子们通过游戏学习,充分体会到学习带来的快乐,为学生树立学习自信。

教师可以积极与家长交流,吸取家长的意见加入到游戏之中,能够给教师带来更多的教学思路,创新游戏方式。

每个孩子都是祖国的花朵,相信通过教师的悉心教导会给我们的祖国带来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张传春.针对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融合途径的探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000(004):131-131.
[2]叶维忠.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的融合途径探索[J].新课程(上),2015(11).
[3]程华华.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融合途径探索发现[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2):62-62.
[4]郝智云.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融合途径探索[J].学周刊,2019,000(032):P.62-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