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高一上学期月考地理试卷(12月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衡阳市高一上学期月考地理试卷(12月份)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共28题;共96分)
1. (4分)2010年8月20日科学网消息:据美国《科学日报》报道,目前,天文学家发现了早期宇宙的“残骸”﹣﹣一颗宇宙大爆炸之后形成的第二代恒星.它位于距离地球29万光年之遥的矮星系玉夫星座.据此回答下题.
(1)
下列对于该二代恒星的判断,正确的是()
A . 由炽热气体组成,能发光发热
B . 自身不发光,但能反射太阳光而明亮
C . 由气体和尘埃组成,呈云雾状外表
D . 该恒星所在天体系统内有生命存在
(2)
该恒星所处的天体系统是()
A . 银河系
B . 河外星系
C . 太阳系
D . 地月系
2. (2分) (2013高一上·宜宾期中) 下列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在黑子数目最多的地方和时期,耀斑等其它形式的太阳活动就很少出现
B . 太阳黑子数目多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高峰年
C . 太阳黑子多少的周期变化大约为10年,耀斑多少的变化周期大约为若干分钟
D . 太阳大气层从里向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黑子和耀斑就出现在光球层
3. (2分)下图是经纬网局部图。

某时刻,甲地正在日出,乙地正在日落。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当日甲、乙两地昼长的判断,正确的是()
A . 甲地的较长
B . 乙地的较长
C . 甲地昼长6小时
D . 乙地昼长18小时
4. (2分) (2013高一上·沈阳月考) 黄赤交角的大小目前是()
A . 23°26′
B . 66°34′
C . 33°26′
D . 56°34′
5. (4分) (2017高一下·汪清期末) 北京时间11月1日5时58分,神舟八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3日凌晨,“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首次交会对接成功,形成组合体。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神舟八号”发射升空时,纽约(西五区)时间为()
A . 10月31日13时58分
B . 10月31日16时58分
C . 10月30日16时58分
D . 11月1日2时58分
(2)结合下图,“神舟八号” 从发射升空至首次对接期间,有关太阳直射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位于DA段,并向北移动
B . 位于AB段,并向南移动
C . 位于BC段,并向南移动
D . 位于BC段,并向北移动
6. (2分) (2013高一上·安溪月考) 如图中能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光照情况的是(图中虚线圈为极圈,直线箭头表示光线,弧线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A .
B .
C .
D .
7. (2分)太阳活动会引起地球电离层扰动而导致()
A . “磁暴”现象
B . 极光现象
C . 无线电短波通信衰减或中断现象
D . 耀斑现象
8. (4分) (2017高一上·辽源月考)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四地中,自转线速度最快的是()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2)图中四地的自转角速度()
A . 甲>乙>丙>丁
B . 乙>丙>甲>丁
C . 丙>乙>丁>甲
D . 丁=丙=乙=甲
9. (2分) (2017高一上·阳朔期中) 在下列地点的开阔平地上建有同一高度的南北两栋新楼,欲使北面新楼底层全年太阳光线不被南楼遮挡,则南北两栋楼间距最小的是在()
A . 40°N,110°E
B . 60°N,90°W
C . 50°N,100°W
D . 30°N,80°E
10. (4分) (2017高一上·江海月考) 下图是“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北回归线上一年太阳直射二次
B . 回归线间一年太阳直射一次
C . 北回归线以北一年太阳直射一次
D . 图示范围为热带
(2)国庆节时直射点在()
A . 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 . 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 . 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D . 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11. (2分) (2019高一上·汪清月考) 下列各图中的阴影部分代表黑夜,其中代表晨线的线段数字是()
A . ②④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③
12. (4分) (2019高一上·台州期末) 读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关系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1)表示大气向外辐射能量的箭头是()
A . ①④⑥
B . ③④
C . ④⑥
D . ③④⑥
(2)导致“秋阴不散霜飞晚”的主要原因是()
A . ①弱
B . ②弱
C . ③强
D . ⑤强
13. (4分)(2016·镇江模拟) 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可调节。

为使集热效率达到最高,应保持正午太阳光与集热板垂直,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应为90°-H,如下图所示。

(1)江苏省一年中调节杆高度最小的月份是()
A . 3月
B . 6月
C . 9月
D . 12月
(2)集热板与地面夹角从最小增大到最大期间()
A . 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减小
B . 江苏日出方位不变
C . 江苏省昼短夜长,且昼渐长
D . 江苏省正午楼房的影长逐渐增大
14. (4分) (2018高一上·杭州期中) 2014年8月3日,云南省鲁甸县境内(27.1°N,103.3°E)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km。

地震发生后,某地理学习小组绘制了“地震波波速在地球内部的变化图”。

读图回答(1)-(2)题。

(1)此次地震中()。

A . 先到达地面的是乙波
B . 先到达地面的是甲波
C . 乙波引起地面上下起伏
D . 甲波引起地面左右摇晃
(2)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 . 地壳
B . 软流层
C . 上地幔顶部
D . 下地幔
15. (2分)下列四幅地貌景观图中,因侵蚀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是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16. (6分) (2018高一上·慈溪期中) 2016年2月6日早晨3时57分,台湾高雄发生6.7级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当地多幢大楼倒塌。

据此完成下面下列小题题。

(1)此次地震的震源最可能位于()
A . 莫霍面
B . 下地幔
C . 岩石圈
D . 软流层
(2)此次地震发生时,大楼里人们的感觉是()
A . 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B .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C . 只有上下颠簸
D . 只有左右摇晃
(3)下列图示中能正确表示此次地震成因的是()
A .
B .
C .
D .
17. (4分) (2018高一下·辽宁开学考) 下图为全球板块分布的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乙两陆地分别属于()
A .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B . 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
C . 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
D . 美洲板块、亚欧板块
(2) M、N两处板块边界类型图示依次是()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①
D . ②③
18. (4分) (2017高二下·山东期末) 华北某山地顶部平坦,四周为悬崖峭壁,主要岩层有石灰岩、页岩、砂砾岩等,高约200多米的悬崖上,灰白岩层之间形成多个绿色的条带(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山地的形成,与之关联性较小的地质现象()
A . 断层构造
B . 褶皱构造
C . 地壳升降
D . 沉积作用
(2)多条植被条带与裸岩相间分布,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 . 海拔高低
B . 岩性疏密
C . 气温变化
D . 降水差异
19. (4分) (2017高二下·新津月考) 右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
图中等降水量线明显向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
A . 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入
B . 地处迎风坡
C . 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季风深入
D . 多锋面、气旋活动
(2)
有关该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该区有丰富的水能、地热能资源
B . 图中甲处自然带表现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
C . 图中河谷成因与东非大裂谷相似
D . 图中甲处等降水量线密集的主要影响是地形
20. (6分) (2018高三下·凯里模拟) 甘肃榆中县黄土高原年平均气温67度,生长期为3月初至10月中旬,年平均降水381.8mm,主要集中在8月上旬至10月中旬,该时段定义为湿润时段;甲乙两图为甘肃榆中黄土高原半干旱草地生长期干旱、湿润两时段不同深度土壤温度的日平均变化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甲图时段土壤的热量由下向上开始传递的时间()
A . 9:00
B . 17:00
C . 19:00
D . 21:00
(2)乙图时段比甲图表层土温低且最高温错后的主要原因是()
A . 正午太阳高度大,地面得到太阳辐射少
B . 正午太阳高度小,地面得到太阳辐射少
C . 土壤中含水较多,热容量大
D . 地表植被少,对太阳辐射反射多
(3)乙图时段榆中县()
A . 昼先变长再变短
B . 昼先变短再变长
C . 正午太阳高度一直升高
D . 正午太阳高度一直降低
21. (2分) (2019高一上·吉林期中) 冬季,农民人造烟幕防止农作物受冻。

下面有关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关系的示意图中,能表示其原理的箭头是()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2. (4分) (2013高一上·北仑期中) 读某地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气压图(单位:hPa),回答下题.
(1)
如图为“某地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气压图”,若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构成热力环流,则流动方向为()
A . P→O→M→N→P
B . O→P→M→N→O
C . M→N→P→O→M
D . N→M→O→P→N
(2)
正确表示N地近地面在竖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配置的是()
A . A
B . B
C . C
D . D
23. (4分) (2014高一下·盘锦月考) 如表是我国某城市2月4日至7日的天气情况,完成下题.()
(1)
此表反映了“雪后寒”现象,“雪后寒”的主要原因是()
①“雪后”受冷气团控制
②“雪后”太阳辐射明显减弱
③积雪的反射作用使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少
④“雪后”积雪融化要放出热量.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
2月7日,影响该市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A . 高压
B . 低压
C . 冷锋
D . 暖锋
24. (6分) (2017高二下·济南期末) 下图为世界某半球某区域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说法正确是()
A . 该区域位于南半球
B . 该季节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C . 该季节北印度洋上洋流顺时针旋转
D . 同纬度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2)关于M地气候分布的大体范围是()
A . 30°N~40°N大陆西岸
B . 40°N~60°N大陆西岸
C . 40°S~60°S大陆西岸
D . 30°S~40°S大陆东岸
(3)影响M、N两地自然带更替的主要因素是
A . 地形
B . 洋流
C . 热量
D . 水分
25. (2分) (2013高一上·商南月考) 三圈环流中,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的地带在()
A . 赤道附近
B . 南北纬30度附近
C . 极地附近
D . 南北纬60度附近
26. (4分)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图中虚线为回归线),读图回答。

(1)
图中所示季节
A . 地球公转离太阳最远
B . 南极大陆冰川面积最大
C . 我国冷锋天气频发
D . 长江向东海输沙量最大
(2)
下列四幅气候类型图和上图中P点气候特征匹配的是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27. (4分) (2018高一上·牡丹江期末) 读亚洲季风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图为几月份的季风示意图()
A . 一月
B . 七月
C . 三月
D . 九月
(2)南亚地区夏季风的风向为()
A . 东北风
B . 西南风
C . 西北风
D . 东南风
28. (2分) (2013高一上·德州月考) 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A . 空气的上升或下沉
B . 地转偏向力
C . 气压差异
D . 地区间的冷热不均
二、综合题 (共3题;共25分)
29. (10分) (2013高一上·株洲期中)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此时是________月________日前后,阳光直射在________(纬度).
(2)
E点地方时是________时.D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时.
(3)
此时B点的太阳高度角为________度;A、B两点中正午太阳高度小的是________.
(4)
A、C、E四个点中,白昼最长的是________,昼夜平分的是________,位于温带的是________.
30. (9分) (2015高一上·山东期末) 读我国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甲地和丙地的地质构造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2)
乙地地貌是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

(3)
丁处地貌是________,请描述其形成过程________。

(4)
图中①、②、③、④所构成的水循环称作________循环。

目前,人类主要通过改变________(填数码代号)环节来影响水循环,其中主要通过________等方式来改变地表水的时间分配状况。

31. (6分) (2017高一上·合肥期中) 左图为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绘制的“当地一周天气变化示意图”,右图为“两种锋面系统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简要描述该地一周内的天气变化。

(2)该地10日~11日出现的降雪天气,是________(甲、乙)天气系统过境形成的。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共28题;共96分)
1-1、
1-2、
2-1、
3-1、
4-1、
5-1、
5-2、
6-1、
7-1、
8-1、
8-2、
9-1、
10-1、
10-2、
11-1、
12-2、13-1、13-2、14-1、14-2、15-1、16-1、16-2、16-3、17-1、17-2、18-1、18-2、19-1、19-2、20-1、
20-3、
21-1、
22-1、
22-2、
23-1、
23-2、
24-1、
24-2、
24-3、
25-1、
26-1、
26-2、
27-1、
27-2、
28-1、
二、综合题 (共3题;共25分)
29-1、29-2、29-3、29-4、30-1、30-2、30-3、
30-4、31-1、3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