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教育教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资料展示,认识各种海洋新能源
1.播放视频,认识波浪能
2.阅读网上资料,了解海洋新能源的种类。
3.播放视频,认识潮汐能。
师补充:你看的很仔细。这里的平均潮差为10米,曾经出现过21米的潮差,相当于六七层楼高,也就是大约有我们两座教学楼那么高,这里产生的潮差是世界之最。
师小结:科学家发现可以利用海水的涨潮落潮之间的落差,推动水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这就是潮汐能。(板书潮汐能)选择潮汐能电站最好的位置是潮差大的地方。刚才加拿大的芬迪湾非常适合利用潮汐能。
2.小结
海底是一片广阔而神秘的世界,人类的深海潜入技术在海洋的探索与研究领域起着重要作用。目前,深海潜水器的研发水平如何、深海潜水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以及对海洋经济发展重要意义等,这些都成为促进海洋科技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蛟龙号大揭秘
刚才通过视频我们了解到蛟龙号潜水器能潜到海底五千多米的地方,我有个疑问“如此深的海底,它如何保证里面试航员的安全?”你对蛟龙号有没有疑问啊?
教学目的:
1.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知道海水中有大能量,引发学生对海水能量利用的思考,激发探究兴趣。
2.通过观看互联网中搜集的视频,借助教材中呈现的图文资料以及教师补充的资料,运用知识抢答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世界、我国开发利用海洋新能源的状况。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观看视频、动手实验、对比分析等学习方法,知道海水有能量,认识海洋新能源及其种类,初步了解海洋新能源的优势,培养热爱海洋的情感、节约能源的意识。
2.观看视频,了解海水有能量们服务,那该多好呀,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3.观察实验,认识海水能发电
出示波浪发电机模型视频,问:请看这是波浪发电机模型,里面有什么?
(桨、水、不锈钢球、齿轮(动不动?)、发电机及灯泡(亮不亮?)。
师小结:船桨的摆动带动水产生波浪,波浪带动了不锈钢球摆动,不锈钢球的摆动使齿轮旋转,齿轮的旋转带动发电机发出电,从而使小灯泡亮了。
教学目的:
1.了解北冰洋主要自然环境特点及北冰洋地区生物独特的生存本领。
2.了解北冰洋地区居民的生活特点,感受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多种合作探究等方式了解北冰洋的特点,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和热爱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地球的最北端有一篇美丽而又神奇的海洋,这里有离奇梦幻的极光,有飘移不定的巨大冰块。这里是北极熊的乐土,是因纽特人的家园。这里就是北冰洋。
四、活动总结
教师引导: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教师总结: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北冰洋不再是难以触及的神秘之地。我们可以到北冰洋近距离的欣赏那满目的冰山和冰川,体验那奇异的寒冷和独特的风土人情。我们在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时,要像因纽特人那样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4.看图猜想,了解温差能。
三、研究文本,了解海洋新能源的发展状况
知识抢答:
(1)人们很早就开始利用潮汐能发电,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潮汐能电站是?法国朗斯电站。
(2)2008年,哪个国家建成世界第一座盐差能电站?挪威
四、对比发现,了解海洋新能源的优点
五、新闻采访,了解海洋新能源的不足,培养节约能源意识
弘文学校地校课程教学设计
航线掠影:教材呈现“大洋一号”首次远洋科考航线示意图,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观图,再补充出示第二、三次科考航线图,然后组织交流,完成表格,从而了解三次远洋科考的有关资料。
3.畅想蔚蓝海洋:
教材呈现的是同学们在蓝色海洋地图前畅想的情境,教师根据情境图组织学生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大胆畅想,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目的:
弘文学校地校课程教学设计
课题:海洋新能源
年级:五年级
课程:海洋教育
教材分析:
《海洋新能源》是《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篇》五年级上册的第五课,全课主要由‚海水中蕴藏巨大能量、海洋能发电、海洋新能源好处多三部分内容组成。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海洋新能源的种类、优势,及目前开发利用状况,培养学生节约能源、热爱海洋的情感。
2.关注海洋深潜技术,完成“人类为什么要不断深潜”的课题报告。载人潜水器是海洋技术开发的前沿与制高点,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
弘文学校地校课程教学设计
课题:寻访北冰洋
年级:五年级
课程:海洋教育
教材分析:
随着《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篇》课程的深入开展,要树立师生正确的海洋观,促进人文素质的全面提升;密切联系现实世界,构筑具有生活意义的课程内容;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师:课前我们收集了一些有关“大洋一号”的有关资料,现在来交流一下。(学生交流资料)
3.师:“大洋一号”4月2日就起航了,在这将近半年的时间里,“大洋一号”的情况如何大家想不想知道?(教师通过让学生朗读《船长日记》来了解“大洋一号”的航行情况)
二、成立小组,制定计划。
1.师:同学们围绕“大洋一号”想研究什么内容呢?(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进行归纳、分组,可以根据学生的问题分组,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特长分组。)
二、北冰洋掠影
1.初识北冰洋。
根据学生课前搜集资料情况,师出示北冰洋示意图,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搜集更多的北冰洋景观图片,并把学生分成“北冰洋掠影”“北冰洋部落”“北冰洋居民的生活”等小组。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探究。
3.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
三、探险报告
教师引导:你们亲自去了北冰洋进行了探险,各有各的收获,各有各的感受,那么我们就写一篇探险报告把你们的收获和感受,记录下来。结合课外的资料,并加入自己的想象就更好了。
3.各小组交流制定的活动方案。
4.拟写家长信
我们的活动除了要有老师的帮助外,家长的支持的理解也同样重要。咱们一起给爸爸妈妈写封信,争取他们的支持。
弘文学校地校课程教学设计
课题:蛟龙探海
年级:五年级
课程:海洋教育
教材分析:
随着《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篇》课程的深入开展,要树立师生正确的海洋观,促进人文素质的全面提升;密切联系现实世界,构筑具有生活意义的课程内容;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本课中,着重激发学生探索海洋的兴趣,鼓励学生挑战深潜极限。
教学过程:
一、实验操作,初步认识海水能发电
1.小实验,认识水流有能量(准备盆、风车、瓶子里有水)
(1)同学们,今天这节海洋课我们先做一个小实验,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师出示玩具风车。)
(2)谁能用这些材料让风车动起来?你想怎么做?(请一个学生到前面操作,用小水流冲风车。)
(3)从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生:水能让风车转起来/是水冲的/是水流的力量/水有劲儿。)
1.了解“大洋一号”海洋科考船的先进装备、远洋科考航线及任务。
2.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远洋科考的现状和成果。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舰船的探究兴趣和对海洋的热爱,培养科学的态度及创新的精神。
2.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动手制作小帆船。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师: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播放“大洋一号”科考船出发启程时的录像(新闻)。师:你从录像中了解到些什么?(出发的时间、出行任务等简单的信息)
教学目的:
1.了解蛟龙号潜水器的主要功能;
2.知道世界深海潜水器的发展历史;
3.感受深海潜水器在我国海洋资源探索和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探究活动树立正确的海洋观;激发学生热爱海洋的情感;激发学生了解深潜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大海边,享受着大海带给我们的快乐。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如何探索海底的奇妙世界?
1.教师引导:.通过对蛟龙号的探索与交流,我们认识到蛟龙号的本领很大,它将给我国的海洋科研与海洋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那么在此之前,世界上有没有与此类似的深潜器呢?我国目前的蛟龙号深潜器在目前世界深潜器技术中占据怎样的地位呢?
2.各小组内部进行资料交流、整理。
给学生发放交流记录表,小组分工记录总结交流成果。
2.制定活动方案。
教师提出本阶段活动的要求:各小组选出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并及时对活动的开展做好记录。确定要聘请的指导教师。制定好活动方案,研究过程可采用以下形式;
通过读书、上网查阅与研究内容相关的资料,了解“大洋一号”的装备、航线、任务等有关知识。
通过到国家海洋局青岛北海分局参观访问,调查有关“大洋一号”以及深海探测等多方面的海洋科技知识。通过到青岛海洋大学参观,了解海洋产业的相关知识。通过到商场、社区调查、采访,了解身边的高新科技。整理、汇总收集到的资料,写出调查报告,采用生动、合适的方式准备交流。
3.信息发布会。
全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阐述观点。教师适时提醒学生把我国的深潜器与国外其他国家的进行对比。
四、我们的使命
1.潜水俱乐部
教师引导:潜水是一项很好的健身运动项目。但是,潜水必须经过专业教练的培训。如果你曾做过这项运动,请你说说你的潜水感受?没有做过潜水运动的同学,请你了解一下潜水感受方面的资料。
课题:海洋科考
年级:五年级
课程:海洋教育
教材分析:
1.情景导入:
教材呈现了“大洋一号”第三次远航科考顺利归航的图片,并以新闻播报形式呈现图片事件。教师可课件出示“大洋一号”第三次远航科考顺利归航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入对科考船和海洋科考的探究。
2.“大洋一号”在远航:
先进装备:以文字资料的形式介绍了“大洋一号”,呈现了水下机器人“海龙号”的图片。教师可用课件出示“大洋一号”科考船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其装备先进,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1.走进蛟龙号
(1)学生分小组介绍自己收集的关于蛟龙号的相关知识。
(2)学生交流自己的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感悟。
(3)教师分享蛟龙号下潜5000米的模拟动画。
2.蛟龙号潜水器的主要应用领域
(1)根据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分小组汇总整理。
(2)全班交流。(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海洋科技不断发展的重要性。)
三、深潜历史追溯
1.播放视频,认识波浪能
2.阅读网上资料,了解海洋新能源的种类。
3.播放视频,认识潮汐能。
师补充:你看的很仔细。这里的平均潮差为10米,曾经出现过21米的潮差,相当于六七层楼高,也就是大约有我们两座教学楼那么高,这里产生的潮差是世界之最。
师小结:科学家发现可以利用海水的涨潮落潮之间的落差,推动水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这就是潮汐能。(板书潮汐能)选择潮汐能电站最好的位置是潮差大的地方。刚才加拿大的芬迪湾非常适合利用潮汐能。
2.小结
海底是一片广阔而神秘的世界,人类的深海潜入技术在海洋的探索与研究领域起着重要作用。目前,深海潜水器的研发水平如何、深海潜水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以及对海洋经济发展重要意义等,这些都成为促进海洋科技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蛟龙号大揭秘
刚才通过视频我们了解到蛟龙号潜水器能潜到海底五千多米的地方,我有个疑问“如此深的海底,它如何保证里面试航员的安全?”你对蛟龙号有没有疑问啊?
教学目的:
1.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知道海水中有大能量,引发学生对海水能量利用的思考,激发探究兴趣。
2.通过观看互联网中搜集的视频,借助教材中呈现的图文资料以及教师补充的资料,运用知识抢答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世界、我国开发利用海洋新能源的状况。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观看视频、动手实验、对比分析等学习方法,知道海水有能量,认识海洋新能源及其种类,初步了解海洋新能源的优势,培养热爱海洋的情感、节约能源的意识。
2.观看视频,了解海水有能量们服务,那该多好呀,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3.观察实验,认识海水能发电
出示波浪发电机模型视频,问:请看这是波浪发电机模型,里面有什么?
(桨、水、不锈钢球、齿轮(动不动?)、发电机及灯泡(亮不亮?)。
师小结:船桨的摆动带动水产生波浪,波浪带动了不锈钢球摆动,不锈钢球的摆动使齿轮旋转,齿轮的旋转带动发电机发出电,从而使小灯泡亮了。
教学目的:
1.了解北冰洋主要自然环境特点及北冰洋地区生物独特的生存本领。
2.了解北冰洋地区居民的生活特点,感受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多种合作探究等方式了解北冰洋的特点,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和热爱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地球的最北端有一篇美丽而又神奇的海洋,这里有离奇梦幻的极光,有飘移不定的巨大冰块。这里是北极熊的乐土,是因纽特人的家园。这里就是北冰洋。
四、活动总结
教师引导: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教师总结: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北冰洋不再是难以触及的神秘之地。我们可以到北冰洋近距离的欣赏那满目的冰山和冰川,体验那奇异的寒冷和独特的风土人情。我们在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时,要像因纽特人那样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4.看图猜想,了解温差能。
三、研究文本,了解海洋新能源的发展状况
知识抢答:
(1)人们很早就开始利用潮汐能发电,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潮汐能电站是?法国朗斯电站。
(2)2008年,哪个国家建成世界第一座盐差能电站?挪威
四、对比发现,了解海洋新能源的优点
五、新闻采访,了解海洋新能源的不足,培养节约能源意识
弘文学校地校课程教学设计
航线掠影:教材呈现“大洋一号”首次远洋科考航线示意图,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观图,再补充出示第二、三次科考航线图,然后组织交流,完成表格,从而了解三次远洋科考的有关资料。
3.畅想蔚蓝海洋:
教材呈现的是同学们在蓝色海洋地图前畅想的情境,教师根据情境图组织学生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大胆畅想,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目的:
弘文学校地校课程教学设计
课题:海洋新能源
年级:五年级
课程:海洋教育
教材分析:
《海洋新能源》是《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篇》五年级上册的第五课,全课主要由‚海水中蕴藏巨大能量、海洋能发电、海洋新能源好处多三部分内容组成。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海洋新能源的种类、优势,及目前开发利用状况,培养学生节约能源、热爱海洋的情感。
2.关注海洋深潜技术,完成“人类为什么要不断深潜”的课题报告。载人潜水器是海洋技术开发的前沿与制高点,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
弘文学校地校课程教学设计
课题:寻访北冰洋
年级:五年级
课程:海洋教育
教材分析:
随着《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篇》课程的深入开展,要树立师生正确的海洋观,促进人文素质的全面提升;密切联系现实世界,构筑具有生活意义的课程内容;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师:课前我们收集了一些有关“大洋一号”的有关资料,现在来交流一下。(学生交流资料)
3.师:“大洋一号”4月2日就起航了,在这将近半年的时间里,“大洋一号”的情况如何大家想不想知道?(教师通过让学生朗读《船长日记》来了解“大洋一号”的航行情况)
二、成立小组,制定计划。
1.师:同学们围绕“大洋一号”想研究什么内容呢?(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进行归纳、分组,可以根据学生的问题分组,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特长分组。)
二、北冰洋掠影
1.初识北冰洋。
根据学生课前搜集资料情况,师出示北冰洋示意图,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搜集更多的北冰洋景观图片,并把学生分成“北冰洋掠影”“北冰洋部落”“北冰洋居民的生活”等小组。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探究。
3.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
三、探险报告
教师引导:你们亲自去了北冰洋进行了探险,各有各的收获,各有各的感受,那么我们就写一篇探险报告把你们的收获和感受,记录下来。结合课外的资料,并加入自己的想象就更好了。
3.各小组交流制定的活动方案。
4.拟写家长信
我们的活动除了要有老师的帮助外,家长的支持的理解也同样重要。咱们一起给爸爸妈妈写封信,争取他们的支持。
弘文学校地校课程教学设计
课题:蛟龙探海
年级:五年级
课程:海洋教育
教材分析:
随着《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篇》课程的深入开展,要树立师生正确的海洋观,促进人文素质的全面提升;密切联系现实世界,构筑具有生活意义的课程内容;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本课中,着重激发学生探索海洋的兴趣,鼓励学生挑战深潜极限。
教学过程:
一、实验操作,初步认识海水能发电
1.小实验,认识水流有能量(准备盆、风车、瓶子里有水)
(1)同学们,今天这节海洋课我们先做一个小实验,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师出示玩具风车。)
(2)谁能用这些材料让风车动起来?你想怎么做?(请一个学生到前面操作,用小水流冲风车。)
(3)从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生:水能让风车转起来/是水冲的/是水流的力量/水有劲儿。)
1.了解“大洋一号”海洋科考船的先进装备、远洋科考航线及任务。
2.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远洋科考的现状和成果。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舰船的探究兴趣和对海洋的热爱,培养科学的态度及创新的精神。
2.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动手制作小帆船。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师: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播放“大洋一号”科考船出发启程时的录像(新闻)。师:你从录像中了解到些什么?(出发的时间、出行任务等简单的信息)
教学目的:
1.了解蛟龙号潜水器的主要功能;
2.知道世界深海潜水器的发展历史;
3.感受深海潜水器在我国海洋资源探索和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探究活动树立正确的海洋观;激发学生热爱海洋的情感;激发学生了解深潜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大海边,享受着大海带给我们的快乐。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如何探索海底的奇妙世界?
1.教师引导:.通过对蛟龙号的探索与交流,我们认识到蛟龙号的本领很大,它将给我国的海洋科研与海洋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那么在此之前,世界上有没有与此类似的深潜器呢?我国目前的蛟龙号深潜器在目前世界深潜器技术中占据怎样的地位呢?
2.各小组内部进行资料交流、整理。
给学生发放交流记录表,小组分工记录总结交流成果。
2.制定活动方案。
教师提出本阶段活动的要求:各小组选出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并及时对活动的开展做好记录。确定要聘请的指导教师。制定好活动方案,研究过程可采用以下形式;
通过读书、上网查阅与研究内容相关的资料,了解“大洋一号”的装备、航线、任务等有关知识。
通过到国家海洋局青岛北海分局参观访问,调查有关“大洋一号”以及深海探测等多方面的海洋科技知识。通过到青岛海洋大学参观,了解海洋产业的相关知识。通过到商场、社区调查、采访,了解身边的高新科技。整理、汇总收集到的资料,写出调查报告,采用生动、合适的方式准备交流。
3.信息发布会。
全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阐述观点。教师适时提醒学生把我国的深潜器与国外其他国家的进行对比。
四、我们的使命
1.潜水俱乐部
教师引导:潜水是一项很好的健身运动项目。但是,潜水必须经过专业教练的培训。如果你曾做过这项运动,请你说说你的潜水感受?没有做过潜水运动的同学,请你了解一下潜水感受方面的资料。
课题:海洋科考
年级:五年级
课程:海洋教育
教材分析:
1.情景导入:
教材呈现了“大洋一号”第三次远航科考顺利归航的图片,并以新闻播报形式呈现图片事件。教师可课件出示“大洋一号”第三次远航科考顺利归航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入对科考船和海洋科考的探究。
2.“大洋一号”在远航:
先进装备:以文字资料的形式介绍了“大洋一号”,呈现了水下机器人“海龙号”的图片。教师可用课件出示“大洋一号”科考船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其装备先进,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1.走进蛟龙号
(1)学生分小组介绍自己收集的关于蛟龙号的相关知识。
(2)学生交流自己的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感悟。
(3)教师分享蛟龙号下潜5000米的模拟动画。
2.蛟龙号潜水器的主要应用领域
(1)根据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分小组汇总整理。
(2)全班交流。(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海洋科技不断发展的重要性。)
三、深潜历史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