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期末家长会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期末家长会课件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能够认识和描述自己的家庭结构,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
关系。

3. 增进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亲子关系,促进家校共育。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家庭结构的认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描述。

重点:家庭礼仪、安全常识的掌握,以及亲子互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PPT课件、家庭结构图、安全标识卡片。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利用PPT展示不同类型的家庭结构,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
的家庭结构。

2. 例题讲解(10分钟)
(1)讲解家庭结构,让学生在画纸上画出自己的家庭结构图。

(2)讲解家庭礼仪,通过PPT展示相关场景,让学生判断正误。

(3)讲解安全常识,展示安全标识卡片,让学生识别并说出
其含义。

3. 随堂练习(10分钟)
学生在画纸上完成家庭结构图的绘制,并进行家庭礼仪和安全
常识的判断练习。

4. 亲子互动(10分钟)
家长进入课堂,与孩子一起完成家庭结构图的绘制,共同参与
家庭礼仪和安全常识的讨论。

六、板书设计
1. 家庭结构图
2. 家庭礼仪和安全常识要点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
(1)绘制自己的家庭结构图。

(2)列举家庭礼仪和安全常识各三条。

2. 答案:
(1)家庭结构图:根据实际情况绘制。

(2)家庭礼仪和安全常识:
家庭礼仪:见面问好、吃饭不说话、不争抢玩具等。

安全常识:不玩火、不触摸电源、遵守交通规则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对家庭结构、家庭礼仪和安全常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亲子互
动环节,增强了家校共育的效果。

2. 拓展延伸:
(1)开展“我心中的美好家庭”主题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
方式表达对家庭的热爱。

(2)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分享家庭教育的经验和心得。

(3)组织学生参观社区安全设施,提高安全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实践情景引入
2. 例题讲解
3. 亲子互动
4. 作业设计
一、实践情景引入
实践情景引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重要环节。

在本节课中,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家庭结构,让学生在观察、讨论中自然进入学习状态。

1.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家庭结构图片,包括单亲家庭、双亲家庭、三代同堂等,以增加学生对家庭多样性的认识。

2. 引导学生观察家庭结构图片,提出问题:“你的家庭结构是什么样的?请用画笔描绘出来。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想法,为后续家庭结构图的绘制打下基础。

二、例题讲解
例题讲解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提升能力的关键环节。

在本节课中,例题讲解包括家庭结构、家庭礼仪和安全常识三部分。

1. 家庭结构:以生动的语言和图片,解释家庭结构的组成,如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等。

2. 家庭礼仪:通过PPT展示家庭礼仪场景,让学生判断正误,并
解释正确做法。

如:“在饭桌上,我们应该怎么做?”“当家里来客
人时,我们应该如何表现?”
3. 安全常识:展示安全标识卡片,引导学生识别并说出其含义。

如:“这个标识是什么意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安全
问题?”
三、亲子互动
1. 邀请家长进入课堂,与孩子共同完成家庭结构图的绘制。

在此
过程中,家长可以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同时增进亲子关系。

2. 家长与孩子共同讨论家庭礼仪和安全常识,分享家庭生活中的
经验和教训,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理能力。

3. 教师在亲子互动过程中,适时给予指导和建议,帮助家长更好
地参与孩子的学习。

四、作业设计
1. 家庭结构图:要求学生绘制自己的家庭结构图,并在图中标注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此作业旨在巩固学生对家庭结构的认识。

2. 家庭礼仪和安全常识:要求学生列举三条家庭礼仪和三条安全
常识。

此作业旨在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3. 作业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完成情况,对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使用亲切、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在关键知识点处,提高语调,强调重要性。

3. 语速适中,确保学生能够听清楚。

二、时间分配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确保充分激发学生兴趣。

2. 例题讲解:15分钟,详细讲解每个知识点,确保学生理解。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4. 亲子互动:10分钟,加强家校共育,提高学生参与度。

三、课堂提问
1. 提问时应面向全体学生,给予每个学生发言机会。

2. 提问方式多样化,如开放式、封闭式、选择题等。

3. 鼓励学生思考,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积极评价和鼓励。

四、情景导入
1. 利用生动的图片、案例等,引起学生对家庭话题的兴趣。

2.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3. 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

教案反思
1.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3. 课堂提问是否有针对性,是否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4. 亲子互动环节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家长参与度如何。

5. 作业设计是否具有实践性和针对性,学生完成情况如何。

6. 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