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4课《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旨】这首诗写出了诗人二十多年转徙巴山楚水间的坎坷 遭遇和无限感慨,流露出对已故友人的怀念,表现出旷达的 胸怀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写被贬之地的荒凉,与被贬时间之长,
感情:饱含诗人无限辛酸与愤懑之 情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手法:用典
感情:
“闻笛赋”引用向秀作《思旧赋》的典故, 表现对朋友的怀念之情;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代: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翻译: 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我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酬乐天扬州初逢 席上见赠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生于嘉兴 (今属浙江)。 白居易曾称其为“诗豪”
作品《陋室铭》《秋词》等。 这是一首赠答诗。 白居易在席上吟诗,对刘禹锡的遭遇表示同 情,刘禹锡因此写此诗回赠。
826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归洛,两位诗人在 洛阳相逢。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相赠:
【鉴赏关键点】 诗人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沉浮,表现出豁达进取的胸怀。意境沉郁
又有豪 【思想内容】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二十多年转徙巴山楚水间的坎坷遭遇和无限感慨, 流露出对已故友人的怀念,表现出旷达的胸怀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名句赏析】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闻笛赋”是指西晋的向秀为怀念自己的好友嵇康所作的《思旧赋》, “烂柯人”是指晋人王质。运用典故,表达对亲旧凋零的伤痛和对世
5.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试做简要分析 主要表达了作者忧伤中更显乐观豁达的情怀,作者虽以“凄 凉地”“弃置身”“闻笛赋”“烂柯人”、“沉舟”、“病 树”写出了内心的凄苦,但“千帆过”“万木春”更表现出 作者乐观和豁达的情怀
6.本诗是古代酬赠诗中的佳品,其感情基调是由低沉愤懑到 高昂乐观。 7.这首诗歌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诗中运用了层层递进的手法,首联自叙被贬的遭遇,为全诗 定下基调,颔联悼念战友,写自己回故乡的情景,使愤激之 情更进一步深化,颈联把自己的沉沦和新贵们的得势进行对 比,使自己的愤激之情达到了顶点,尾联急转直下,以自勉、 自励来结束全诗。全诗言简意深,愤激而不浅露,感慨而不 低沉,惆怅而不颓废,堪称刘禹锡的代表作品。
暗示自己贬谪时间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 疏而怅惘的心情。 4,“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这两句,有什么表达作 用? 诗人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 意志
1.首联: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交待了诗人被贬谪的地点,时间,环境。表达 了诗人的积愤之情和辛酸。从“凄凉地、弃置 身”两词可以看出。 2.诗歌的首联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首联上下句分别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表现贬谪 之地的荒凉偏远和自己被贬时间之长,为后面 的抒情作铺垫,表达出诗人的辛酸和悲凉。
事变迁的怅惘。
1,本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酬”是什么意思?“乐天” 是谁?
题中,“酬”是“酬答”的意思。 “乐天”是指白居易。 2,本诗的韵脚有哪些?其押韵规则是什么?
本诗的韵脚有:身、人、春、神。 其押韵规则是“一三五不论, 二四六分明”。 3,诗中引用“烂柯人”的典故,有什么意图?
“烂柯人”引用王质上山砍柴,下山发现山下
4.尾联: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又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 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1)从全诗看,诗人为什么会有“长精神”的感觉? 不仅是因为听了歌喝了酒,更重要的是诗人意识到了个人的失意磨难算不 了什么,社会 是向前发展的,未来是美好的。 (2)末句中的“暂”有什么意味?请结合诗意简要分析。 暂,暂且、姑且,姑且借朋友的安慰和眼前的美酒来振奋精神,表达了对 朋友情义的感谢;一个“暂”字表明,诗人的旷达是惆怅中的旷达,旷达 之中也有隐隐的感伤 (3)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尾联看似平淡,实乃点睛之笔,不能忽略。” 请赏析尾联中的“长精神”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长精神”即“振作精神”,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3.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赏析颈联 ①哲理:作者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暗示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新 事物必将战胜旧事物,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②情感:变式:作者在颈联中以“沉舟”“病树”自比,抒发了怎样的复杂情绪? 刘禹锡以“沉舟”“病树”自比,表达出两重情绪:一是感到惆怅,因为经历长时 间的贬谪生活,已是世事沧桑、人事皆非:二是表现出诗人面对仕宦升沉、世事变 迁的豁达襟怀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③修辞:运用比喻、对比的修辞手法,以沉舟、病树比喻久遭贬谪的自己,“千 帆”“万木”比喻仕途得意,暗含自己身世凄苦,却依然充满昂扬精神表达了诗人乐观进取,积极向 上的人生态度。 ④景(画面):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波涛滚滚的大江之上, 沉没的船只旁边,有成千上万的船只扬帆竞发;大自然中,枯死的树木前头有千千 万万棵树木竞相争春,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2.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本诗中颔联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
的情感? 变式:颔联运用了什么典故?请简要说明。
用典,“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经过 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 赋》怀念好友。“烂柯人”指王质上山砍柴,观童子下棋, 棋局终了,手中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已过百年。闻笛 赋:表达对友人的怀念之情;烂柯人:表达对岁月流逝、人 事变迁的感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