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李梦阳《秋望》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届陕西安周至高三一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西安周至县2021~2022学年度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5题。
秋望①
[明]李梦阳
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弢②箭射天狼。
黄尘古渡迷飞挽③,白月横空冷战场。
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④。
【注】①明代弘治年间,鞑靼屡扰,西北边境多有战事。
李梦阳前线犒军,有感而发。
②弢:装箭的袋子。
③飞挽:快速运送粮草的船只。
④郭汾阳:即郭子仪,唐代名将,安史之乱中,曾任朔方节度使,以功封汾阳郡王。
14.下列关于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了诗人登临远望的地点和时节。
水绕边墙,秋燕南飞,扣题的同时也使诗的境界愈见空阔、苍凉。
B.颔联上句描写了作者跨过壕沟追逐野马的场景,表明作者想加入到队伍中,以实现其保国安民的崇高理想。
C.颈联描写尘土飞扬的黄河渡口和冷月高挂的战场,战前准备的繁忙和战场的冷寂对比,预示着战争即将来临。
D.尾联抒情,以问句作结,作者从前三联所见到的“望”中景象自然转出,抒发感慨,情感复杂而又耐人寻味。
15.中山大学教授陈志明说,从《秋望》诗中,我们不仅看到了明代边地动乱的影子,而且还具体感受到了诗人忧国伤时的忠贞情怀。
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中“边地动乱的影子”是怎样体现的。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表现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旧充满信心与展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2)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荀子高度重视学习的作用,在《劝学》一文中他连续使用了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借助车马、借助舟船等多个比喻来强调论点,然后用“______,______”两句加以总结。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4.(3分)B(B项,“表明作者想加入到队伍中,以实现其保国安民的崇高理想"错误,颔联写出了训练场上将士们的活动,表现了他们情绪饱满、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
)
15.(6分)①第四句“将军弢箭射天狼”,“天狼”原是星宿名,比喻残暴的侵略者。
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原指诗人拉满弓箭要把代表西夏的“天狼星”射下来。
第四句“将军弢箭射天狼”
用此典,刻画了战场上将军弯弓搭箭,满引待发的形象,以防备敌人犯边,暗指边地动乱不止。
②第五句“黄尘古渡迷飞挽”,这一句描绘了尘土飞扬,运输粮草的车队船队一派繁忙的场景,暗示了边地动乱频频,战士们在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准备。
③最后一句“只今谁是郭汾阳”,朔方节度使郭汾阳是唐代平定安史之乱、大破吐蕃的一代名将。
明代边患严重,此处作者通过对名将的呼唤,感慨此时军中缺乏领军人物,作者对国家前景充满忧虑,以此暗示边地动乱频发。
(从“白月横空冷战场”分析古战场冷寂肃杀,情景交融,暗示有边乱发生,言之成理亦可。
每点2分,答满三点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6分)(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