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实验课文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夜晚的实验课文教案设计
夜晚的实验课文教案设计
一、揭示课题,导入
1今天我们学习课文《夜晚的实验》,看到课文题目,同学们都想提出哪些问题呢?
(1)为什么选择在夜晚实验(2)谁、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做实验(3)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实验的内容是什么结果如何(4)实验的材料和工具都是些什么
二实验的起因
1师:第1自然段为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思考。

2交流(谁、什么身份、有什么生活习惯、看到的现象、产生的疑惑)
出示蝙蝠图片,大概了解
师;对于这司空见惯的现象,很多人熟视无睹,至于蝙蝠有没有撞到树或墙上,根本不会有人注意或关心,但却引起了他的好奇,从这里看出斯帕拉捷身上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观察细致,对常见现象敏感,好奇心强)
3出示“习惯、常常、好奇”变色,句子划线,指导朗读。

感悟斯帕拉捷注意观察、思考生活中一些平常的现象以及他强烈的好奇心。

指名读好,齐读。

师:可见,好奇心对于科学家来说,是多么重要的.素质啊!
三实验经过
1师:默读2至6小节,思考:斯帕拉捷一共做了几次实验每次实验的内容分别是什么结果怎样
师:这一系列实验,要想写得既清晰又简洁,而不使人觉得重复,写的时候就要有重点。

你们觉得应重点写哪—次实验(
第一次)
2出示师:这是第一次实验,仔细读读,划出有关心理活动、动作、语言、神态的字词。

师:文中先交代实验的时间、地点,然后依次写斯帕拉捷的做法,实验的结果以及他的思考。

3提问:“当他看到放出去的几只蝙蝠轻盈敏捷地来回飞翔时,不由得惊叫起来,”为什么(
事实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师:他本来总认为……其实不然,怎不使他感到奇怪?
“瞎子”引号指什么(
特指蒙上眼睛的蝙蝠)
这个问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设问)“然而事实”中事实指什么
4句子划线“不用眼睛……飞蛾呢”这句话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承接上文引起下文)从这句中,你感受到他哪些可贵精神(勤于思考大胆实验不怕失败)指导读好句子
出示图片师:自由读第4—6自然段,思考:后来他是怎么做、怎么想的实验的结果又如何呢
5交流
师:第4自然段紧承上文简洁地叙述斯帕拉捷两次实验的做法、结果及第二次实验后的猜想。

指答猜想句子,齐读,看出他对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具有极其浓厚的兴趣。

6出示第5自然段,先前的神气指的是从哪看出第四次实验终于成功
提问:为什么这次做法一带而过,而结果较细地加以描写呢?
(因为结果与先前截然不同)
7出示第6自然段,齐读,两个感叹号表现了什么(
心情无比喜悦、激动万分、欣喜若狂)再次齐读,指名想像他的动作(拍起手来,手舞足蹈)语言、神态(哈哈大笑),指名读,体会他获得成功之后的激动、快乐、自豪。

齐读
8填表从表中,你感受到斯帕拉捷的哪些可贵精神?
(勤于思考,潜心研究,不怕失败,不断探索,打破沙锅问到底,不达目的不罢休)这正是科学研究所需要的精神啊!
三师:作为一个科学实验,是不是仅仅为了得到这样一个结果请同学们读读课文7—9小节,想想科学家为什么对蝙蝠飞行的秘密还要继续研究下去,他们的目的何在
1出示句子说说句中引号的用法。

“穿透”和“听”都是借用词语的某种意义。

耳朵没有“视线”
却能像视线“穿透”黑暗那样去发现黑暗中的物体,耳朵只会听声音,在这里蝙蝠却能像“听”声音一样,“听”到前方的物体,所以“穿透”“听”加上引号。

2师引读第8自然段前部分,出示句子生齐读
出示解释“超声波”
3边画图演示,边:蝙蝠有活雷达之称,它们发出人类听不见的声波。

当这声波遇到物体时,会像回声一样返回来,由此蝙蝠就能辨别出这个物体是移动的还是静止的,以及离它有多远。

每只蝙蝠都能辨别出自己发出的声波,这说明即使与其他蝙蝠一起捕食,它也不会被别的声波所干扰。

看录象
4师:齐渎最后一节,看看夜晚的实验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巨大的恩惠?
哪些地方应用了“超声波”假如没有超声波,会这样方便吗说说怎么为飞机导航法
出示两图片
师:当你们知道这些恩惠里有斯帕拉捷的功劳时,想对他说些什么(
了不起大功臣感谢你)
5比一比我知道的仿生学
像这类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你知道多少呢?
师:科学家前仆后继地进行科学研究,以丰硕的科研成果造福人
类,我们也应该努力学习,勤于钻研,立志造福人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