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初中语文毕业生学业考试适应性测试(二)(II )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2020年初中语文毕业生学业考试适应性测试(二)(II )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积累 (共3题;共17分)
1. (2分)改正下列各句中的错别字。
①稀稀落落难以致信老态龙钟________
②引径受戮徒劳无用绿叶成荫________
2. (10分)(2017·杭州模拟) 7 . 2017年9月杭州将举办中国第十三届学生运动会,为此,杭州各中小学将开展一系列活动。
(1)
【活动一:这方热土】山清水秀是杭州的一大特色,为宣传这一特色,“学运会”筹备委员会准备搜集整理有关山水美景的诗句,宣传杭州,请你从你熟悉的古诗词中选出两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
【活动二:走进社区】你被选作“学运会”的社区宣传员,社区要张贴宣传语,请你从以下两条宣传语中选择你认为较好的一条,并具体说说好在哪里。
A.山与水的情怀你与我的杭州 B.打造“学运”文化提升城市品位
3. (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这样纯粹的声音,这样仿佛溅着绿魂的声音!它朴素的本质,让我感到一种生活的快意与灵魂的悸动。
循着鸟鸣声,我来到空荡无人的后花园。
后花园以竹篱为墙,墙身挟以盛开招展的牵牛花,端庄古雅的宫粉茶花,悠香挺拔的寿星桃,以及各类错综复杂的荆棘藤蔓、蒿芒杂树。
花园之中,有蔬菜摇yè,________________,有春风吹动泥土发出的细碎“琴声”。
在“琴声”里,我能抓捏出年迈的母亲精心打理过的岁月。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yè
纯粹悸动摇________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空荡无人”中“荡”的意思是()
A . 闲逛
B . 洗涤
C . 摇动
D . 广阔空旷
(4)仿照前面的句子,在文中的横线处再仿写一句:________。
二、阅读链接 (共3题;共49分)
4. (6分) (2018七上·慈溪期中) 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
(1)美国女作家________写了《再塑生命的人》,表达了她对莎莉文老师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该文选自她的作品《________》。
(2)班级开展《朝花夕拾》阅读交流活动,同学们踊跃发言,畅谈自己的阅读心得。
小明抢先说:“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真切地感受到小主人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请你仿照小明的表达从《朝花夕拾》其余的篇目中选择你熟悉的两篇,简述你的阅读心得。
5. (25分) (2017七上·点军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
①老人是菲律宾华侨,在海外奋斗半生。
几经浮沉,衣锦还乡的他萌生了济世助人、造福梓里的念头。
②于是,老人分别给家乡几所学校的校长写了信,希望每个校长能提供十来个学生的名单,以便他从中确定人选,作为资助对象。
③家人嗔怪他的愚昧,既是捐助,何必我程序搞得这样复杂?不如来个快捷方式,譬如通过“希望工程”或者“春蕾计划”,干净利落地了却一桩心愿,岂不是更好?
④老人摇摇头说:“我的血汗钱只给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
”哪些孩子才有资格得到资助?是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还是优秀生,抑或是特长生?谁也不知道老人心里的答案。
⑤名单很快到了老人手里。
老人让家人买来了许多书,有《泰戈尔诗集》《纪伯伦诗集》《十万个为什么》等,分门别类地包装好,准备寄给名单上的孩子。
家人面面相相觑:这样微薄的礼物是不是太寒碜了?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
可翻来覆去也没有找到夹在书中的纸钞。
只在书的第一页看到了老人的亲笔赠言:赠给品学兼优的学生xxx。
落款是老人的住址、姓名、电话和电子邮箱。
⑥家人大惑不解,却也不愿忤逆老人的意愿,只好替他一一寄出那些书。
⑦光阴荏苒,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
从黄叶凋零到瑞雪飘飞,谁也猜不透老人所为何事。
⑧家人读懂老人的心,缘于新年前收到的一张很普通的贺卡,上面写着:感谢您给我寄来的书,虽然我不认识您,但我会记着您的。
祝您新年快乐!没想到老人竟然兴奋的大呼小叫:“有回音了,有回音了,终于找到了一个可资助的孩子。
”家人恍然大悟,终于明白老人这些日子郁郁寡欢的原因,他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只有心存感激的人才会有资格得到他的资助。
⑨老人说:“土地失去水分滋润会变成沙漠,人心没有感激滋养会变的荒芜。
不知感恩的人,注定是个冷漠自私的人;不知关爱别人,纵使给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也不配得到别人的爱。
”
⑩想来也是,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什么是必须和应该的;所以,没有一种领受是可以无动于衷、心安理得的,都应心存感激。
一朵花会为一滴雨露鲜艳妩媚,一株草会因一缕春风摇曳多姿,,一颗心更应对另一颗关爱的心充满感激之情。
(1)选文第④段中老人说:“我的血汗钱只给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在老人眼里,哪些孩子才配得到他的资助?
(2)理解下面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①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
文中的“黄金屋”指的是什么?
②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文中的“试金石”有什么含义?
(3)第⑦段中说“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请你用一小段话来描绘老人此时的心理活动。
(50字左右)
(4)第⑤段中加横线的句子为后文哪些内容埋下了伏笔?
(5)仿照第⑩段划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补写一句,使之构成排比句。
6. (18分) (2017七上·宣城期中)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①太丘舍去________
②不亦说乎________
③传不习乎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世说新语》是一部记述魏晋士大夫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由南北朝时期刘义庆组织一批门人食客编写。
B . 《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书,其作者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C .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后来人们用“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等表示特定的年龄。
D . 【乙】选文中的一些短语或句子已经成为成语,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
比如:“择善而从”“三入行,必有我师”。
(4)【乙】第一章从哪三方面来说?
(5)孔子认为对待他人要“择其善者而从之”。
结合孔子的这一观点,请具体谈谈我们该如何对待【甲】选文中“友人”的做法。
三、写作 (共1题;共5分)
7. (5分) (2017八下·岳池期中) 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一)要求:诗歌除外,文体不限,不要少于600字,不要在文中使用本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书写美观大方。
题目:照片里的故事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
那年,我高考落榜,父亲带我去看黄河。
那时,黄河已进入枯水期,看着干涸的河床,父亲问:“这河流要流向哪里呢?”
“河水都干涸了,它还能流向哪里呢?”我说。
“不,它在流向大海。
”
“河水断流了,它怎么流向大海呢?”
“虽然河水断流了,但它的河道改变了吗?没有,它还是在指向大海;它的目标改变了吗?没有,它的目标还是在大海。
一条河,只要它流向大海的方向不变,只要它流向大海的目标不变,它的枯水期,它暂时的停滞,它所走的弯路,它所遭遇的坎坷和挫折,都是在流向大海,因为来年的春天,那流向大海的滚滚波涛会证明这一切。
一条流向大海的河,其实也就是一个奔向远大目标的人。
”父亲说。
(摘自《思维与智慧》2016年第1期)要求:根据材料寓意,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选好角度,自拟题目,以“目标”为话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参考答案
一、积累 (共3题;共17分)
1、答案:略
2、答案:略
3、答案:略
二、阅读链接 (共3题;共49分)
4、答案:略
5、答案:略
6、答案:略
三、写作 (共1题;共5分)
7、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