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题 孝感市 模拟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孝感市中考模拟试题
语文
命题:张文峰审题:张四坤单位:应城市义和镇中心学校
温馨提醒: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县(市、区)、学校、姓名、考号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指定的位
置。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
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蓝黑色墨水钢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本卷上答题无效。
3.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1.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啜.(chuò)泣静谧.(bì)磐.(pán)石义愤填膺.(yīng)
B.娴.(xián)熟晦.(huì)暗阴霾.(mái)咬文嚼.(jiáo)字
C.纳粹.(cuì)匀称.(chèn)遗骸.(hái)重峦叠嶂.(zhàng)
D.诘.(jié)责吞噬.(shì)亵.(xiè)渎强聒.(guō)不舍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枯涸滑稽确凿迥乎不同
B.阻遏赋闲帷幕惟妙惟笑
C.标致轩昂招徕莫衷一是
D.隔膜狡黠慰藉通宵达旦
3.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我的心在瘦骨嶙峋
....的胸膛里咚咚直跳。
B.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绝不庸俗,虽然简朴却别有用心
....。
C.幸福是一种回味绵长的情致,是一种美不胜收
....的意境,它距离每一个人并不遥远。
D.站在罗布泊的边缘,看到沧海桑田
....的痕迹,你会感到胸膛里面深藏的苦痛与无奈。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地吹来。
B.能否阻止大脑中炎症分子的释放,是减轻痴呆症状的关键。
C.作为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沂门目连戏可谓是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D.在那条河上,当地渔民至今仍保留着单脚划船。
5.名著导读(4分)
艺术不但不能限于感性认识,还不能限于理性认识,必须要进行第三步的感情深入。
换言之,艺术家最需要的,除了理智以外,还有一个“爱”字!所谓赤子之心,不但指纯洁无邪,指清新,而且还指爱!法文里有句话叫做“伟大的心”,意思就是“爱”。
这“伟大的心”几个字,真有意义。
而且这个爱决不是庸俗的,婆婆妈妈的感情,而是热烈的、真诚的、洁白的、高尚的、如火如荼的、忘我的爱。
(1)本文选自名著。
作者认为一切伟大的艺术家除了具有普遍的人间性,还要兼有。
(2分)
(2)傅雷对儿子的教导对你有什么启发?(2分)
6.古诗文背诵默写(6分)
(1)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龚自珍《已亥杂诗》)
(2),佳木秀而繁阴。
(欧阳修《醉翁亭记》)
(3)成长的道路上,我们难免会碰到困难与挫折,这时我们可以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自勉:,。
(4)故乡不只是一个概念,而是一种情怀:故乡不只是一个场景,而是一种牵挂。
请写出含有思乡情结的上下连续的两句诗。
,。
7. 在中国精神文明网等多家网站联合开展的“网络十大不文明行为征集与评选活动”中,“传播谣言、散布虚假信息”被网民列为“网络十大不文明行为”之首。
在“文明上网,抵制网络谣言”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你承担了搜集整理相关信息的任务,请向同学们汇报你的成果。
(1)根据下面两则案例,向同学们概括介绍网络谣言的特点。
(2分)
【案例一】
2010年2月,在北京打工的张某为了提高网上点击率,先后在百度贴吧等多处发布“最新山西地震消息”,消息通过短信、网络等渠道疯狂传播,由于听信“地震”传言,山西太原、晋中、长治、晋城、吕梁、阳泉六地几十个县市数百万群众凌晨开始陆续走上街头“躲避地震”,山西地震官网一度瘫痪。
【案例二】
刘某某为某互联网站经营者,为提高网站点击率,在未经证实的情况下,于2012年2月19日在互联网发布了“保定252医院确认一例非典”的虚假信息,并自己连续跟帖制造影响,引起一些群众的恐慌。
网络谣言的特点:
(2)有同学认为,网络是虚拟世界,在其中随意转发未经证实的消息没什么大不了。
依据下面材料中的信息,写一段话纠正这种错误看法。
(2分)
【材料一】
虚拟社会,一度是互联网的代名词。
遗憾的是,形态的虚拟变成了内容的虚假,网络逐渐成了谣言集散地,给人以不讲诚信、不负责任的印象。
其实,虚拟的社会也是由真实的人构成的,虚拟社会的成员应该像他们在现实社会中那样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这样才能让大家更好地享受信息技术的美好。
【材料二】
网络谣言的制造者、传播者穿上“马甲”,就如入无人之境,肆意制造谎言,混淆视听。
“蛆橘”的谣言虽已澄清,却难以弥补橘农所遭受的经济损失;“碘盐防核辐射”的谣言虽已远去,但引发的抢购风潮仍让人心有余悸。
(3)依据下面材料,针对怎样才能不受网络谣言的蒙蔽,给同学们提出三条建议。
(3分)【材料】
网络谣言是互联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伴生物。
近年来互联网在中国的兴起,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在当今时代,社会生活日新月益的变化,为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温床;科学知识的欠缺和局限,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网络推手的恶意炒作,更强化了谣言的扩散,挟持了网民的意见。
遏制网络谣言,净化网络环境,已经成为包括广大网民、互联网企业和管理部门等在内的全社会的共识。
8.阅读下面的一首古诗,请按要求答题。
(3分)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首联中的“________、________”两个词已暗含身在异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1分)(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
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2分)
阅读下面的两段选文,完成9~12题(10分)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
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
草草领略,未及遍赏。
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袁宏道《初至西湖记》)注释:①昭庆:指西湖北岸的昭庆寺。
②东阿王:曹植。
③洛神:洛水的女神。
曹植《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极其惊艳的描写。
④净寺:即西湖南岸的净慈寺。
9.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①湖中人鸟声俱绝.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①才一举.头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C.①草草领略,未及.遍赏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D.①次早得.陶石篑帖子②二者不可得.兼
10.下面分析不恰当
...的一项是()(2分)
A.“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
“则心已飞湖上也”中的“飞”字,写出了一个初游西湖者目夺神摇的内心激荡,遥见塔影凌空,便自心飞神越。
B.写赏雪,却写道湖心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只是为了突出西湖雪景的奇特迷人。
“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则突出了“山”“湖”“好友”齐聚的喜悦。
C.“痴”字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一句写出了作者对山水的痴迷。
D.“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浑然一体,举目皆白的景象。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连用四个比喻,寥寥数笔,写出了扑面而来的西湖美景。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2)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
12.《湖心亭看雪》写的是雪后的西湖,《西湖》写的是春天的西湖,试比较两篇文章写景方法的不同?(2分)
阅读下面的《温软的稻草》,完成13~17题(15分)
温软的稻草
詹文格
在物质丰盈的年代,我突然间想起了故乡那一堆堆温软的稻草。
想起稻草,自然就想到那些农人,想起农人就想起我的父辈,想起父辈就想起耕耘和劳作。
对于黄橙橙的稻谷而言,稻草总是容易被人忽略,现在,稻草这种耕牛的上等饲料。
竟然弃之如敝屣,扔之不足惜!
故乡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片的稻田就是农民一生的主战场,一代一代农人在田野里劳作,将劳苦的一生消耗在这片不算辽阔的田野里。
稻子的生长期长,吸饱了阳光。
占尽了岁月的风情,直至10月才开始泛黄。
当秋风把山川田野逐一摇醉的时候,稻子开始在蓝天下尽情张扬。
喧闹的村庄里鹅飞雁叫,急不可耐的农人便肩披毛巾,头扣草帽,准备开镰收割了。
收割稻子是一年农事的压轴戏,金黄色的地毯上到处滚动着豆米粒的农人。
那个时候农业机械化程度很低,脚踏式打谷机是秋收战役的重要武器,隆隆的打谷声里。
农人的兴奋和欢乐很直白地写在布满汗水的脸上,他们不知疲倦地把丰收的果实运送回家。
稻草却默默地躺在地上,翻晒几个时日,待稻草的水分被阳光悉数收走后,农人才尽心尽意地将它捆扎,垛在房前屋后的空场上,或高或矮的草垛就像一个个微缩的金字塔。
为古朴的村庄镀上了一层丰收的色彩。
安放在村口的草垛成群结队,有点像一群慈眉善目的老人。
草垛是时光的看台,但并非寂静无声。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扛锄抡镐的农人不大在意它,但初冬时节的鸟雀会时常光顾这里,在此越冬的鸟儿会把家快速地安顿下来。
稻草的柔软、温暖以及残存的一星半点谷粒,让安家的小鸟心里无比踏实。
对于孩子们来说,草垛就是他们的乐园。
捉迷藏、抓特务百玩不厌。
一惊一乍的笑声,就如山乡的抒情,摆上了精神的盛宴。
稻草是耕牛的粮食。
隆冬来临,白雪皑皑,田野山川已很难找到青草,此时早有筹备的农人便从草垛上扯下一捆稻草,撒在牛栏里。
老牛蹲卧于闭风的墙角,不紧不慢地咀嚼羞储满阳光的稻草,那种从乡村根部生长出来的美食,让耕牛反刍着一年来的大小农事。
冬闲的雨天,金黄的稻草开始派上用场了。
上下三重的老屋,聚集着一群精壮汉子,挥拳捋袖地忙活,有的高高抡起木锤,拼命槌打着稻草;有的在扭动木纽,将柔软的稻草拧咸一根硕大的擂藤,伸展自如的擂藤是耕牛拉犁的牵引。
这个时候,人们才感到稻草用途广泛。
拔秧需要,绑菜需要,编草鞋需要,生草菇需要,做东坡肉扣碗需要,集市上捆扎猪肉需要。
而且,稻草是农家做炊的柴火,它让村庄上空一年四季飘起香甜的炊烟。
我是睡在稻草上长大的一代。
那时,农家的木板床像麻石一样坚硬,贫困的家庭常只具备一床薄薄的老棉被。
木板生硬少弹性,无法防寒保暖,乡人便用稻草铺垫。
温软的稻草带着土地与阳光的气息传递着不尽的溫暖,安抚着贫困劳动者的精神和身躯。
从此,脊背再也不会硌得生疼,稻草之上留存着无数香甜的好梦。
如今,生活愈来愈精致,享受着幸福时光的孩子们无法想象躺在稻草上的感觉和滋味。
就连不少农民也远离了稻草,我发现自己已无法回到从前的日子了。
现在尽管享受着空调、电热毯,太空棉,夜夜安睡在宽大的席梦思上,但仍常感腰酸腿疼、失眠多梦、颈肌增生……想想那些与稻草同眠的日子,倒头便是呼呼大睡,现在不知是身体在快速衰老。
还是精神已悄悄萎缩。
(选自2008年2月《散文选刊》,有删节)
13.从文中看,作者对于稻草有哪些刻骨铭心的温软回忆?请分条概括。
(3分)
14.文章写故乡“温软的稻草”,而第三段文字却主要写了稻子的丰姿和农人收割稻子的熱闹场景,从全文看有什么作用?(3分)
15.根据文中内容,从表现手法及效果赏析下面两句话。
(4分)
(1)金黄色的地毯上到处滚动着豆粒般的农人。
(2)老牛蹲卧于闭风的墙角,不紧不慢地咀嚼着储满阳光的稻草。
16.有人评价此文:“因为朴素而逼近真实,因为真实而显现生活的本质。
”请结合这句话探究原文是表现了怎样的“朴素”“真实”的“生活的本质”。
(3分)
17. 即使有再温软的稻草,只要心中有生活,朴素里流露出真实,就可能体现出人生的本质。
你有类似的感悟吗?请结合自身经历谈谈。
(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8~20题,(6分)
新视频时代来临
佚名
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互联网上的流媒体( Streaming Media)技术开始起步,经过10多年的发展,网络视频(Webcasting )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和分支。
网络视频发展带来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计算机正成为家庭中的第二台电视机。
数字技术的发展,已经可以做到通过转换器,实现计算机和电视内容彼此间的无线传输,届时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办公室,都可以把计算机中的视频内容传送到电视机,也可以把电视机播放的内容传送到计算机,从而使计算机和电视机的界线越来越模糊。
2007年1月,美国苹果电脑公司推出“苹果电视”,为使用者在电脑和电视机间架起桥梁。
从今后发展看,手机屏幕将很快是收看视频的重要的第三块屏幕。
手机电视的实现主要通过无
线移动通信的方式,通过地面无线广播方式,通过卫星和地面补点相结合的方式。
后两种方式均是数字多媒体广播(DMB )方式。
中国广电系统着眼于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向移动终端提供视频服务,正紧锣密鼓地推进地面DMB。
2006年,北京、上海、广东三地,已先后开通地面DMB,开始大力打造中国手机电视市场的形成和新产业的形成。
在新视频时代,视频内容的制作和传播不再是电视媒体的“专利”,尤其是互联网进入Web2. 0阶段之后,播客和视频分享网站的兴起,造就了一道令人目眩的视频传播新景观。
正是千千万万个网民浏览网站,创造博客、播客、视频分享网站和交友网站,才使网络信息爆炸性增长,推动网络传媒进入大众唱主角的时代。
在新视频时代,电视媒体要将自己定位为数字视频内容的生产者、提供者、经营者,要以开放的心态与其他各类数字新媒体在竞争中合作,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双赢。
18.下列关于“新视频时代来临”后的影响,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网络视频发展带来的重大变化是计算机将成为家庭中的第二台电视机。
B、手机屏幕将很快是收看视频的最大块屏幕。
C、视频内容的制作和传播不再是电视媒体的“专利”。
D、电视媒体要将自己定位为数字视频内容的生产者、提供者、经营者。
19.第二段“2007年1月,美国苹果电脑公司推出‘苹果电视’,为使用者在电脑和电视机间架起桥梁。
”中主要运用了说明方法,其表达作用是:。
(2分)
20.“新视频时代来临”将会给我们的市场带来新的发展气息,要求商家在竞争中谋求合作,处于“双赢”的地位。
请你就市场“双赢”,谈谈你的看法。
(2分)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回答21~24题(11分)
人生的经典格言
人生活在希望之中,旧的希望实现了,或者泯灭了,新的希望的烈焰随之燃烧起来。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中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这个世界,真正潇洒的人不多,故作潇洒的人多。
有人认为,那种一掷千金的派头就很潇洒,这是对潇洒的误解和嘲弄,这种派头,除了证明这钱八成不是他自己挣来的外,并不能再说明什么。
高尚的追求,使生命变得壮丽,使精神变得富有;庸俗的追求,使人生变得昏暗,使青春变得衰朽。
在物质开拓中去开拓崇高的精神;在精神开拓中去开拓人生的价值。
也许你航行了一生也没有到达彼岸,也许你攀登了一世也没能登上顶峰。
倘若把感情贯注到事业上去,手艺匠也可以成为极伟大的艺术家。
我们在上路的时候,一定要带上三件法宝,而不是赤手空拳。
这三件法宝是一健壮的身体、丰富的知识和足够的勇气。
所有的输和赢都是人生经历的偶然和必然。
只要勇敢地选择远方,你也就注定选择了胜利和失败的可能。
人生的关键在于:只要你做了,输和赢都很精彩。
大自然是个忠实的供给者,但它只把报酬给予努力工作的人。
生活中,谅解可以产生奇迹。
谅解可以挽回感情上的损失;谅解犹如一个火把,能照亮由焦躁、怨恨和复仇心理铺就的道路。
——选自[美]卡耐基《人性的弱点》
21. 本文是一篇谈论人生话题的社科文,文章的标题就是本文的。
有人说标题“人生的经典格言”对于本文内容来说显得有点儿不妥,需要另起炉灶,重新拟题。
对于这一问题,你有何看法?(3分)
22. 下面对“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这句话的原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书籍能够给人带来生活的阳光,教给人学会生活。
B、书籍是智慧的化身,教人怎么待人处事。
C、人生活在希望之中,如果我们拥有了书籍,新的希望就不会消亡。
D、书籍给人的感受就是输和赢。
23. 认真阅读全文,归纳并简要分析这篇社科文是如何谈论人生的。
(4分)
24. 发挥你的想象,说说“人生的关键在于:只要你做了,输和赢都很精彩”还有什么言外之意?并就此言外之意举出自己的生活实例加以说明。
(2分)
25.请从下面两道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7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书写整洁;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得抄袭和套作。
(50分)
文题一:
请以“我的一次决定”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补全题目,横线上可以填入“明智”“大胆”“正确”“遗憾”等词语。
文题二:
请根据你对下面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但不能对材料进行改写、扩写、续写。
有这样一个故事。
弟子问师父:“怎样创造奇迹?”师父答:“你现在为我做饭,一会儿告诉你。
”饭熟后,师父说:“你开始做饭时,是生米;你不断地添柴加火,就将生米煮成了熟饭。
这不是一个奇迹吗?”弟子恍然大悟。
做,做事,认真做,努力做,坚持做,奇迹自然而生。
2015年孝感市中考学业考试适应性训练
语文答题卡
1、□A□B□C□D
2、□A □B□C□D
3、□A□B□C□D
4、□A□B□C□D 9、□A□B□C□D 10、□A□B□C□D 18、□A□B□C□D 22、□A□B□C□D
5、(1)
(2)
6、①②
③,
④,
7、(1)
(2)
(3)
8、(1)
(2)
11、(1)
(2)
12、13、
14、
15、(1)
(2)
16、
17、
19、
20、
21、
23、
24、
此区域内禁止答题,中考时无此栏!
姓名:
准考证号:
填涂样例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
√□
×□
○□
●□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
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在规定
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解答题必须使用
黑色墨水的签字笔或碳素钢笔书写,不得用铅笔或圆
珠笔作解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
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
无效。
4、不要弄脏、折叠、撕破答题卡。
贴条形码处
25、作文:(50分,任选一题)
题目: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2015年孝感市中考模拟试题
参考答案
1.A 静谧.(bì)改为(mì)
2.B “笑”改为“肖”
3.B
4.C
5.(1)《傅雷家书》,独特的个性
(2)搞艺术需要的是“爱”,要有一颗“伟大的心”,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共鸣。
6.(1)化作春泥更护花(2)野芳发而幽香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示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等。
评分说明:每空1分,错别字、漏字、添字则该空不得分。
7.(1)①编造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②没有事实根据,③传播迅速,④造成社会危害。
(阅读知识短文,总结网络谣言的特点,概括合理即可。
)
(2)①网络虽然是虚拟社会,但与现实社会密不可分,②同样需要真实(负责任)。
③传播谣言,也会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
(从网络来源于生活、承担责任、避免伤害三个角度来组织答案。
)(3)①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快速发展;②努力学习科学知识;③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只要内容设计合理,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
8.(1)客路,行舟
(2)①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②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③“生”与“入”用了拟人的手法,富有情趣;④两句诗对偶工整,形象生动。
(答出其中一点,言之成理即可)
9. D(得到 A.①消失②绝妙的,到极点的 B. ①抬起②发动 C. ①来得及②和)
10. B(写湖心亭上与金陵人同饮,主要表达幸逢知己之乐。
)
11.(1)这一天凌晨后,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2)晚上同子公一起坐船来到净慈寺,找到弟弟小修过去住的僧房。
12.《湖心亭看雪》主要采用白描手法;《西湖》主要采用细描兼抒情。
13. ①稻草是古朴村庄丰收的色彩。
②稻草是鸟雀柔软、温暖的巢。
③稻草是孩子们的乐园。
④稻草是耕牛的食粮。
⑤稻草日常用途广泛。
⑥稻草能防寒保暖。
14.为后文续写稻草的种种温软作铺垫。
15.(1)用生动的比喻,从色彩、动态两方面形象地表现了故乡的风景美和农忙时节农村特有的生活画面。
(2分,说出用“比喻”修辞,给1分)
(2)用细节描写表现了农村生活的温馨、宁静、平和。
(2分,说出细节描写,给1分。
)
16.示例:文章选取稻草、草帽、锄镐等大量、具体、典型的农村生活物品,描绘了充满着土地与阳光气息,有着劳动的喧闹、丰收的色彩、孩子们的笑声和农人平和的生活场景,表现了乡村生活的真实、简单、朴素和农人的自然朴实。
(意对即可)
17.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18.B(从今后发展看,手机屏幕将很快是收看视频的重要的第三块屏幕。
)
19.举例子,作用是说明数字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和电视机的界线越来越模糊。
20. 在新视频时代,电视媒体要将自己定位为数字视频内容的生产者、提供者、经营者,要以开放的心态与其他各类数字新媒体在竞争中合作,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双赢。
21. ○1线索;○2看法:各抒己见,言之有理即可
22.D
23. ○1人要重视书籍,多读书;○2要做到物质与精神的协调发展;○3人生的关键在于:只要你做了,输和赢都很精彩;○4生活中要时时体谅别人。
24. 人要敢于拼搏,面对挫折;还要敢于尝试。
例:略
25.写作评分标准:
基
础
等
级
(44
分)
内
容
(20分)
一等(20-18分) 二等(17-15分) 三等(14-12分) 四等(11-0分)
切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充实
符合题意
中心较明确
内容较充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具体
离题
无中心
无内容
表
达
(24分)
一等(24-21分) 二等(20-17分) 三等(16-12分) 四等(11-0分)
语言通顺流畅
结构严谨
层次分明
语言较通顺
结构完整
层次较分明
语言不通顺
结构欠完整
层次不分明
语病较多
结构不完整
层次混乱发展等级
(6分)
1.见解深刻 2.感情真挚 3.构思新颖
4.有文采,有个性 5.书写工整,文面整洁,标点正确
评分要求:1.本题共50分,按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分3项4个等级给分。
2.整体把握,以40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
3.卷面整洁,书写工整可酌情加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