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滴维生素K1引起过敏性休克1例的抢救护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滴维生素K1引起过敏性休克1例的抢救护理
维生素K1作为一辅助因子参与肝脏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主要用于维生素K1缺乏症、凝血酶原过低、梗阻性黄疸、肝脏疾病引起的出血[1],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我科用维
生素K1静脉点滴辅助治疗肝功能异常患者,其中一例在用药中出现过敏性休克。

经积极抢
救和护理,病人转危为安,现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38岁。

因“乙肝病史4年,乏力10天”于2011年11月6号收住院,入院诊断“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重度”。

护理体检:T 36.5℃,P 80次/分,R 20次/分,Bp 130/80mmhg。

神志清,精神可,生活完全自理。

入院后经保肝、对症治疗2周,复查肝功,谷丙转氨酶由
入院时910 IU/L下降至281 IU/L 谷草转氨酶由572 IU/L下降至126 IU/L,但总胆红素
32.36ummol/L,胆汁酸65.4 ummol/L,较入院时升高。

遵医嘱给予5%葡萄糖 100 ml+ VitK1
20mg静脉点滴,60滴/分,输液5分钟后,患者感心悸、胸闷,同时有便意,自行去卫生间,入厕时患者身体突然倾倒,被当班护士扶住,缓缓放倒在地面上,随即患者意识丧失,呼吸、心跳骤停。

2. 抢救护理
2.1正确评估,立即停药。

维生素K1是用药前不用做过敏反应试验的药物,偶有发生过敏反应,但引起过敏性休克者极少。

本例患者过敏反应急剧,护士正确判断是维生素K1所致,
立即停止维生素K1静滴,为抢救成功奠定了基础。

2.2分秒必争,就地抢救。

患者发生休克反应,就地平卧,头偏向一侧,护士大声呼叫值班
医生,同时给予胸外心脏按压,口对口人工呼吸,其他医护人员达到后,立即给予肾上腺素、地塞米松注射,同时给予氧吸入,保暖,3分钟后再次静脉推注肾上腺素1mg,持续胸外心
脏挤压、人工呼吸,5分钟后患者意识转清、心跳、呼吸恢复,测血压175/125mmhg,用担
架将患者抬回病房,继续吸氧,保暖,心电监护及其他对症治疗。

抢救过程动作迅速,反应
敏捷,严格执行口头医嘱制度,复述无误后执行,抢救记录6小时内完成。

2.3加强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用药后突发过敏,表现为恐惧、焦虑,此时应做好患者及家属
的心理疏导工作。

责任护士耐心细致地安慰患者及家属,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情绪,使患者
积极配合治疗,患者恢复顺利,心情平静,无心理障碍发生。

3. 讨论
维生素K1属止血类药物,静注过快,超过5mg/min,可引起面部的潮红、出汗、支气管痉挛、心动过速、低血压等[1]。

本例病例静脉点滴速度60滴/分,未超过2mg/分,但发生了严重的过敏反应。

该病例提示我们要具有“任何药物都可以导致过敏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的
常识,普及药物的效应知识,以免因知识所限而误诊[2]。

用药前,应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对过敏体质的病人用药一定要谨慎,即使是不需做皮试的
药物,也应密切观察用药反应,给药过程中要及时巡视病房,注意观察患者不适。

如发现病
人出现过敏症状立即停止给药,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护士应熟悉药物副作用,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用药物目的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

在出现不良
反应时应配合医师积极地、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配备必要的抢救药品及设备,提高抢救成
功率。

在患者的恢复过程中,要加强心理护理,以免遗留心理障碍。

参考文献
[1]汪正辉.袖珍临床常用药物手册[M]重庆.重庆出版社会1997.337.
[2]孟庆义,韩梅.急诊科典型病例分析.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