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式园艺疗法应用于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组式园艺疗法应用于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23-03-23T07:23:08.516Z 来源:《健康世界》2023年1期作者:吉艳云王晓红张晓凤徐英通讯作者[导读] 目的:针对小组式园艺疗法应用于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疗效展开分析
吉艳云王晓红张晓凤徐英通讯作者
上海金山区众仁老年护理医院上海 201501
【摘要】目的:针对小组式园艺疗法应用于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疗效展开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在2020年10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小组式园艺疗法,连续干预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SF-36)。
结果:研究组MMSE评分、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应用小组式园艺疗法,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对提升患者生活有重要意义,具有推广与应用价值。
【关键字】小组式园艺疗法;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疗效
阿尔茨海默病属于进行性神经衰退性疾病,通常表现为认知功能减退、自我生活能力下降,发病人群以老年人为主,对患者及家庭造成严重影响[1]。
目前此疾病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临床治疗也没有特效药,但是经过积极探索,非药物治疗方式逐渐增多,且取得不错治疗效果。
小组园艺疗法便是其中一种,可有效缓解患者情绪压力,改善换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但是国内对于小组园艺疗法研究较少,本次就针对小组式园艺疗法应用于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疗效展开分析,为临床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具体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本次研究对象来自我院在2020年10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60-90岁,平均年龄75.29±3.13岁,研究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60-90岁,平均年龄76.82±3.42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P>0.05)。
纳入标准:(1)符合《阿尔兹海默病诊疗规范(2020)》中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标准。
(2)24分≧MMSE≧10分。
(3)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完全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因头脑外伤或其他疾病导致认知功能障碍。
(2)患有其他严重疾病。
我院伦理会对本次研究完全知情,并批准开展研究。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均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园艺疗法,主要治疗方式如下:(1)病情评估:建立园艺疗法治疗团队:团队成员需对患者病情进行充分评估,再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园艺疗法干预方案。
治疗过程中注意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并及时调整治疗方式。
(2)健康宣教:整个治疗过程需要家属的高度支持,因此治疗开始前需要通过健康手册、视频、音频、动画等形式为家属讲解治疗流程、注意事项、发病机制等,获得家属支持,提高家属治疗配合度。
每个月开展1次,健康知识讲座为患者讲解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知识,提升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
(3)小组式园艺疗法:根据患者认知能力、生活能力进行合理分组,以我院“爱心花园”为主要场地,在小花园内选择当季、颜色鲜艳易存活的蔬菜瓜果及花草树木作为管理对象,指导患者学习日间管理及栽培、修剪等相关知识并实际操作。
园艺治疗团队由康复园艺治疗师(经过专业培训的康复治疗师)、医生、护士、社工、护工组成。
园艺治疗团队将花园分为绿植区与蔬果区,每小组负责一块区域的种植,每周组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观察植物种植及生长情况,引导患者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
鼓励小组成员协作思考,将负责区域按照自己理想状态进行种植,每周2次,每次60min,每个月确定一次主题,连续干预12个月。
每次治疗前10min与患者沟通种植心得,并及时给予患者鼓励与夸奖。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MMSE评分,总分30分,分数越高则表示认知功能恢复越好;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SF-36评分,90-100分为非常好;80-90分为很好;70-80分为好;60-70分为一般;总分<60分为差。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2.0软件分析,使用t和“”表示计量资料,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MMSE评分
治疗后研究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2比较两组患者SF-36评分
治疗后研究组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3讨论
园艺疗法主要是应用园艺植物、园艺活动、绿地环境等对患者产生直接或间接的积极影响,从而改善患者身心状态与生活质量。
此疗法所涉及内容较多,包含园艺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具有以人为本、回归自然、安全有效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精神分裂、心理障碍患者的治疗中。
现阶段,阿尔茨海默病没有特效治疗药物,而且药物治疗本身存在一定缺陷,如副作用、不良反应等,都会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相关研究指出,园艺疗法的治疗作用无论从压力值、脑波测量还是内分泌、免疫系统等方面都可发现植物负离子可有效调节人体中枢神经,从而降低血液中压力激素,增加β-内啡肽活性,使人感到愉悦,减少不良情绪的产生[2]。
将小组园艺疗法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可有效刺激患者五官[3],激活神经系统网状结构,提高中枢神经活动水平,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有效协调大脑皮层与脑干网状结构的联系,从而改善患者认知功能。
本次研究中比较了两组患者MMSE评分、SF-36评分,研究组两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将小组园艺疗法应用于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促进患者恢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治疗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与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文英.玩偶疗法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品质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23):147-150.
[2]刘睿琦,叶喜,王国贤.基于园艺疗法的阿尔茨海默病康复花园景观设计研究[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7(03):51-53.
[3] 平川.园艺小组干预认知症长者抑郁情绪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