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成就自我阅读丰富人生——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之我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7月上旬刊
课程教育研究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阅读·写作
改革课程考核体系。

改革考核方案,将应用文课程考核分项目考核、个人考核两部分。

项目考核主要依据各团队在每次项目实训及文书竞赛中的成绩予以评定,评价主体是老师和各项目团队;个人考核主要通过平时考勤与期末闭卷考核为主,旨在考核个人掌握规范运用应用文的格式及书面语的能力。

在课程考核体系中,增加了项目考核,因为创业教育离不开团队协作,优秀的团队不仅可以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互相启发、分工协作、鼓励支持,而且还可以增强每个成员的责任感、互容性及人际沟通与交往与组织能力,因此,开展针对团队表现进行的考核及个人能力的考核,既可以培养学生创业过程中敢于竞争,关于竞争的创业精神,有效提升团队的凝聚力、竞争力,增加了团队成员的团队意识及抗挫能力,对学生更好地协调和处理现实职场中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创业心理品质的培养十分有利。

参考文献:
[1]谈以工作过程为导论的理论在高职应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李朝阳2011.23《教育教学论坛》
[2]创业型大学理念下的应用文教学改革研究.王倩.2015.01《鸡西大学学报》
[3]创业文书及其对现代应用文写作教学之影响.沈汉达. 1996.12《上海大学学报》
作者简介:
曾兰燕(1975-)女,贵州省独山县人,硕士,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讲师,从事汉语言文学方面研究。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学生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能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促进各项语文能力的发展,而且对学生智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呢?下面我就本人的语文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营造读书氛围,激发学生阅读欲望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阅读兴趣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发展,只有对阅读有着浓厚的兴趣,阅读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每天早晨,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我都会带领着孩子们诵读《三字经》,《论语》,《经典诗文》,给孩子们营造读书氛围,激发他们的读书欲望。

真想让太阳长上一对翅膀,
天上就多了一只太阳鸟,
让它在蓝天里自由飞翔,
一边飞,一边自由的鸣叫,
长翅膀的太阳是我们的心,
把光和热送给所有人。

………
一段语言的描述既让学生重温花开声音的美好,又为开启新诗埋下伏笔,从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神中,我读出了他们对于新诗的期待。

在学生期待的眼睛中,大屏幕上一个长着翅膀的太阳由远及近,缓缓向着大家飞来,一边飞一边扇动着那对洁白的翅膀。

金波的诗自然、清新富有情趣,是向孩子们展示美好大自然的窗口,把孩子们引入美好天地,了解人间真情的大门。

那真诚、朴实的语言,像一把把金钥匙,引领着孩子们去发现美,启发着孩子们去寻找爱和希望。

二、创设良好阅读环境,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让学生爱上读书,快乐的享受阅读,老师只是授学生以渔,教给学生阅读的策略和技巧,更多的鱼还得靠学生自己打。

对于学生来说,阅读不仅仅意味着教科书,更主要的是大量长期而专注的课外阅读。

为了将课堂上的快乐延伸到课外,形成让学生终身收益的阅读习惯和兴趣,必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为此,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1.建立班级图书角,提倡同学把自己的课外书带到学校里和大家分享,方便学生借阅。

有条件的可以定期到学校图书室统一借阅,或到校外图书室借阅。

我给班里建立了图书档案,制定了图书借阅制度,安排专人负责,定期借阅,在班里营造了浓厚的读书氛围,调动了孩子们读书的积极性。

课余时间,学生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读书,班级里读书的氛围越来越浓厚,平时那些喜欢打打闹闹的孩子也能安静下来读书了。

2.安排每日阅读,可以是在学校,也可以在家里,前期由教师和家长负责监督,后期逐步转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时间不用太长,贵在坚持。

我给班里的孩子们设计了读书记录卡,用来记录平时和假期的读书情况。

因为是低年级,可以侧重于识字和好词好句积累,孩子们也可以摘抄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仿写,或者随时记录自己读书时的感想。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孩子们很喜欢这项活动,读书成了孩子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日必读。

阅读不仅仅扩大了孩子的知识面,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也提高了。

3.每周或隔周安排一次读书分享会,不断加强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信心。

活动中我会展出学生们的读书摘录笔记、读书随笔、书报剪贴本,组织学生传阅。

同时利用课前五分钟和早自习,随机抽取个别同学交流自己前一天读书的内容及自己的收获和疑惑。

这样的方法加强了对学生课外活动阅读的监督,及巩固了已经养成的阅读习惯。

因为班里的图书互相传阅,读过同一本书的同学有好几个,各自的想法和感受不同,话题也就多了。

经过交流,不仅纠正了部分孩子的错误认识,也让学生们也积累了新的知识,强化了学生的阅读习惯。

三、创设优质问题,提高学生阅读质量
“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出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这是新课程标准中阅读教学的有益建议。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我认为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

就是在阅读教学中,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探讨同一问题,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读中理解。

标识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所谓标识,其一指在重点关键的地方画标记;其二是作精当简洁的笔记。

在阅读过程中,不但要求学生动脑动口,而且要求学生笔不离手,对文中重点词语、句子、段落,要圈圈,画画,对老师和学生分析的精彩内容要及时记录。

阅读习惯不仅仅是本文所述的几个方面,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要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长期性。

阅读需要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不是几次重复和短时间所形成的。

二是连贯性。

阅读习惯的培养,必须经常坚持,多次重复,才能从有意控制到无意行为,达到自动化的程度。

三是易变性。

阅读习惯要有一个统一的一贯要求,不能今天一个要求,明天一个要求;你一个要求,他一个要求。

否则,学生的阅读行为在不稳定的状态下容易改变,而使阅读习惯的培养前功尽弃。

总之,当阅读成为愉悦的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才有希望形成。

为了追求这个目标,我愿意带着孩子们畅游在字里行间,探索语言文字的奥秘,与古迹先贤对话,教孩子们愉快的阅读。

读书成就自我阅读丰富人生
——
—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之我见
赵花庆
(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县城小学甘肃酒泉736300)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081-01
81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