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县修志工作规划(经典实用模板-建议收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县“十四五”修志工作规划
(初稿)
盛世修志,以志存史。
为庚续中华修志传统,保持X县地方志编修的连续性,达到实现“两全目标”重要任务,根据《X条例》“地方志书每20年左右编修一次”的规定,X 县第三轮地方志续修工作即将全面启动,为全面推进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大文化工程,特制定如下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X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X精神,坚持依FA 修志,按照《X条例》和X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的要求,实事求是、全面准确系统地记载X县自然、ZZ、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历史,总结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成就和经验,突出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充分发挥志书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文化支撑。
二、主要任务
1.做好准备,完成第三轮《X县志》(2001—2020)编修。
2.完成乡(镇)志、部门(专业)志的编纂。
3.传统村落、古村落或有条件的村编纂村志。
三、编纂要求
(一)县志的编纂要求
为突出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确保志书质量,使第三轮所修《X县志》(2001—2020)达到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和著述性的高度统一,拟采取以下原则进行编纂。
1.体裁。
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七种形式,以志为主,适当加大图、表的运用。
2.体例结构。
本志采用中篇结构的设计体式。
篇目设置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做到科学分类兼顾社会分工实际,基本要求是:门类合理,归属得当;横不缺项,纵不断线;层次分明,排列有序。
本志开头设序言、凡例、概述、大事记;末尾设附录、前志补遗勘误、索引、后记等。
主体内容采用卷、章、节、目记述。
3.志书断限。
本志为年代志,记述内容上限时间原则上为前志下限2000年之后的2001年,有的事物溯至起源,下限时间为2020年。
实体记述以事件始末为时限。
4.文体文风。
本志采用规范的语体文记述。
坚持述而不论的原则,寓褒贬于记事之中。
叙事唯实,不空发议论。
行文力求严谨准确、朴实简练、通俗流畅。
5.人物记载。
坚持“生不立传”的原则,在世的突出人物以事系人入志,设置适量的人物简介和人物表。
入志人物以正面人物、本县籍人物为主,兼收长期在本县活动且有突出贡献或重大影响的客籍人物。
6.数据使用。
本志所采用的数据均以统计部门为准,统
计部门没有的,以主管部门的为准。
所用地图以测绘部门的公开资料为准。
(二)专业(部门)志、乡(镇)志的编纂要求
全面、系统、客观、准确地反映本行业、本部门和乡镇的历史与现状,为X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服务,尤其是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留住历史根脉,传承乡村文明,弘扬民间优秀传统文化,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历史智慧和现实借鉴。
各乡镇要在抓紧乡镇续志编纂工作的同时,积极实施本地区村史村志编纂工作和试点工作,对有条件的村或传统村落、古村落等可安排一定的工作经费,用于村志的编纂、印刷出版。
对已编修过志书(公开出版或内部印刷)的单位(部门)和乡镇,可在15—20年编修续志,续志将上届志书下限的次年作为本届志书的上限;未编修过志书的单位上限不限,下限可根据各自实际,自行确定。
注意充分反映自身特色和亮点,做到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相统一。
四、工作步骤
第三轮县志续修工作时间跨度长、涉及面广,任务繁重,工作开展必须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坚持系统谋划,统筹兼顾,保证齐头并进,有条不紊。
1.成立领导小组。
成立X任组长,X副组长,相关单位
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志编纂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县地方志办,负责日常各项工作落实。
各乡镇、部门和单位成立相应领导机构,有序开展修志工作。
2.组建修志队伍。
以县地方志办业务干部为骨干,聘请10—15名左右热爱修志事业、文字功底扎实、史学修养较高的人员组建志书编纂组。
各乡镇、部门和单位也要合理组建乡镇志、专业(部门)志编纂班子,选配好主编,并提供必要的经费和工作条件。
本身力量不足的,可临时聘请2-3
人专司其职。
3.召开修志工作动员会。
召开X县第三轮修志工作动员大会,系统总结修志工作经验,全面部署新一轮修志工作。
4.举办修志人员培训班。
系统培训志书编纂业务知识和方FA,提高修志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以确保志书质量。
5.开展乡镇志和专业(部门)志编纂。
各乡镇、部门和单位应根据续修县志篇目和各自承担的任务,会同县志办确定乡镇志、部门志编写篇目,并根据篇目开展资料收集和撰稿工作。
初稿经本单位讨论、修改、领导审阅后形成送审稿,加盖公章,报县志办审阅后反馈原单位进行修改消化,形成送审稿。
在此基础上,提前迅速开展乡镇志和专业(部门)志编纂,专业(部门)志、乡镇志稿,须经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审查验收合格并批准后,方可出版。
6.分纂、总纂和评审。
在县志工作小组领导下,志书编纂组在各乡镇、部门和单位志书基本完成的基础上进行篇章节目的分纂,主编进行总纂,再召开评稿会对总纂稿进行评审,根据评审意见进行消化修改形成送审稿。
7.送审、定稿和出版。
将送审稿分送市志办和县志工作领导小组审查后,编纂人员根据审査意见作进一步修改再按照有关程序定稿并出版。
五、工作要求
1.切实提高认识。
本轮修志编修的横陈百科、贯通古今的年代志,是对第二轮修志之后20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历程的全面梳理和总结,也是对千年历史脉络和地方文脉的重新梳理和记载,各乡镇、部门和单位必须深刻认识本轮修志的重大意义,把修志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2.切实加强领导。
各乡镇、部门和单位要明确一位分管领导具体分管此项工作,要为撰稿人员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保证其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编撰工作,要及时解决撰稿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按照节点目标,有序推进各个阶段工作,确保圆满完成修志工作。
3.切实保障经费。
要确保编纂工作经费、宣传经费、培训经费、专家评审费、修志人员聘用经费、学习调研经费、出版印刷经费等落实。
4.切实保证质量。
各乡镇、部门和单位要确保志稿质量,
要求志稿观点正确、资料真实、符合保密要求和志书体例。
对志稿要组织由本单位领导、老同志、撰稿员及有关人员参加的评稿会,听取各方意见、反复修改加工、提升稿件质量。
5.切实把握进度。
各乡镇、部门和单位务必在X年X月底前启动乡镇志和专业(部门)志的编纂,X年X月底前完成初稿,X年X月底前完成送审稿,X年X月底前定稿出版。
县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负责拟定本轮县志编修方案,并按照方案安排的时间节点做好资料收集、分纂、总纂、评审等工作,确保如期完成本轮修志工作任务。
X县史志研究室
202X年X月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