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礼仪教学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职礼仪教学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礼仪是衡量人类文明程度的准绳。
中等职业教育是要培养在生产经营社会服务领域中具有中等职业技能的实用人才.中等职业学校不仅要注重文化知识的教育,而且更要注重如何做人的素质教育。
学习礼仪知识不仅有助于改善人们的公众形象,还有助于提高每个人的文明修养和素质.而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学习相应的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同时,必须学习和掌握一定的礼仪知识,以顺应社会发展中的职业特点的要求,使自己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气质风度更加赏心悦目,有助于实现自己的个性特质,学识涵养,对于养成良好的职业精神是非常必要的.下面是针对这些年从事礼仪教学及礼仪教育等相关工作的一些思考。
一、教师身先垂范,以身作则
不少学生和家长表示,教师的一举一动对学生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是学生直接效仿的对象,也是礼仪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因此,教师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至关重要。
要把礼仪教育与贯彻落实《师德规范》结合起来,提高教师道德修养和文明程度,以
自己良好的师德表率给学生树立榜样,以深厚的思想
感情、良好的仪表仪容、礼貌的语言给学生做示范,使学生在师生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榜样。
给学生讲“走姿、站姿、坐姿”,教师首先要自始至终,课上课下、校内校外把“行如风、站如松、坐如钟"的美好形象留给学生;给学生讲“谈话礼仪”,教师首先要把美好的语言留给学生,使学生切实感到教师的榜样。
当老师做错了,应当敢于承认错误,向学生道歉,这样的细节,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令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礼仪教学是礼仪教育的基础性教育和主渠道,礼仪教师自身要服饰协调,仪表大方,仪态端庄,神情自然,举止优雅,谈吐有礼,这样才能给学生以示范和引导。
二、拓展中等职业学校礼仪课程的教学方法
1。
多媒体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礼仪课的特点是实践性强,仅靠教师口头叙述和演示往往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融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和交互式网络为一体,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课堂容量,减少教学示范中的不规范因素,使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之后,不应简单地大幅度地增加课堂
容量,而应还时间给学生,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思考问题的时间、接受训练的时间、展示风采的机会。
这样,我们的课堂就会从实质上“活”起来。
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做主角。
学校在礼仪课程的教学上仍旧是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室为中心,“教”始终是整个课堂活动的中心,实践教学的缺乏使得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很难在工作中自如的应用。
如何有序组织操作,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内容有机地糅合在一起,做到在教中学,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教、学、做合一是目前中职学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教学模式而言,要加强学生情景实践内容的学习与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感受、体会、领悟,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这是我们探索的必然方向。
在礼仪课程的教学中,要以“授人以渔"的新思想,把以学生为中心、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放在首位.
我通过几年来对礼仪教学的探索,认为情景模拟教学法是学习礼仪的一种好方法。
它不仅使学生在知礼方面领悟深刻,而且在行礼和达礼方面取得显著的效应.情景模拟是指教师按照礼仪训练的目的和要求,设计模拟的情景、环境人物身份等指导学生在模拟环境中以模拟身份进行礼仪训练。
情景模拟大致分为个
人模拟操作、二人模拟操作和多人模拟操作三种形式。
个人模拟操作是指学生个人按照老师的指导,进行礼仪操作。
这种方法可以在个人形象塑造练习、推销礼仪求职面试礼仪等学习中应用。
二人模拟操作是以两个人为一个单位进行模拟操作。
在个人形象塑造学习中让同桌或前后桌的两位同学相互扮演上下级、长辈、晚辈、主人客人,自己设计名片,相互进行自我介绍、鞠躬礼、握手礼和名片礼的模拟练习。
多人模拟操作是由多人组成小组,共同合作来模拟完成某个复杂的礼仪程序,如模拟谈判、模拟签字仪式、模拟开业典礼等。
这种教学法的优点是:体验深,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得到了有效的礼仪训练;兴趣高,激起学生学习礼仪兴趣和积极性;效果好,模拟操作使学生对礼仪规范深刻印于心中,自然流于行为中。
三、表抓礼仪,本抓素质
礼仪在表,素质在本。
礼仪说到底反映了人的素质。
礼仪教育当然要教学生基本礼仪的动作和要求,示范待人待物的方法。
但这仅仅是礼仪教育的“表”,不是“本”。
有的同学在校彬彬有礼,在家却仍然我行我素,到社会上甚至不以礼仪规范约束自己。
因此,礼仪教育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必须从根本上抓人的素质培养。
家庭是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要阵地。
礼仪教
育没有家长配合,就难以取得持久的效果,更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形成自觉的行为。
为此,礼仪老师、班主任与家长建立联系卡,以记不记得父母生日为切入口,培养学生的“孝心”,促使家长配合,注重家庭礼仪教育。
同时,礼仪老师、班主任把每次家长会当作展示学校礼仪教育的机会,学生以学到的
礼仪接待家长,让家长看到礼仪教育给孩子带来的变化,从而促使他们注重礼仪教育,把礼仪教育当作家庭教育的组成部分。
其次,社会是礼仪教育的大课堂,社会教育是礼仪教育的重要方式,以社会活动为载体,在学生与他人打交道过程中,培养他们接物待人的知识,教会他们不同场合不同的礼仪要求,往往比课堂教学的效果更为显著。
我校专业老师带领学生参与了一系列的政府及企业有关礼仪活动,这些活动让学生在
真实情景中体验到了课堂教学中学不到的知识。
总之,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是职业学校的目标,礼仪教学是提高学生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礼仪教育
的全部意义在于它的实践性,学生的思想品德、礼仪习惯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又是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实践既是教育的出发点,又是教育的归宿。
因此,在礼仪教育中,要加强对学生的礼仪指导和训练,引导学生将礼仪规范付诸实践.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强化训
练,在纪律约束的基础上自我教育和自我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人人学礼、知礼、懂礼、守礼、行礼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