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03
真情 教育探索
159浅谈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
谭国会
重庆市彭水第一中学校
摘要:课堂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引领下,在不断的发生改变,基础性的科目,以其全新的方式呈现出来,特别是教学模式的更新
和转化速度之快,切实改变课堂低效低能的状况。
作为高中生物教师,需要以新课程改革为依托,要看清楚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认
真的进行课程的思考和挖掘,结合新时期下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完善教学体系,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全面发展学生的生物核
心素养,真正为学生的进步扫清障碍,从而确保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的不断优化和调整。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在深度的进行之中,为教学模式的转化,创造广阔的空间。
对于不同学科的教学实践来说,在关注学生成绩和分数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认真的钻研课程内容的形式,不断的进行教育教学体系的完善,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学习态度,以最终推动课堂教学的持续创新发展。
作为高中生物教师,需要仔细的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的方法和策略,明确教学改革的方向,注重学生全方位的培养和发展,敢于进行课程内容的改造,变革课堂教学的形式,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促使学生真正实现生物知识的内化和处理。
下面以高中生物课堂为例,就如何借助新课程改革,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进行如下探索和分析:
一、开展灵活性的随堂实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对于传统的课堂来说,学生的全面发展,往往会遇到很多的困扰,特别是面对教师的灌输式教学,一般情况下,学生的思维很难得到全面的发挥。
在这样的教学状况下,高中生物教师需要对新课程改革进行科学化的解析,适当的开展灵活性的随堂试验,敢于向传统教学模式挑战,加强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交流,引发学生对生物课程的关注,放飞学生的思维,从而最大化的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创新素养和能力。
比如,在学习“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这一节内容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细胞的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我在课堂上展开了一次小小的实验。
首先,我让学生在家中准备一小块豆腐块,或者是熟的萝卜、土豆等。
之后,在课堂上,我再将学生进行分组,给每个小组的学生都分发一些双缩脲试剂,让学生来模拟传统的实验。
由于传统的实验是使用琼脂块和氢氧化钠来进行实验的,而这两种物体较难获得,并且氢氧化钠的危险性较高,因此,使用替换材料来进行随堂实验更加合适。
同时使用学生熟悉的物体来进行操作,学生的积极性会更加旺盛,从而积极地进行思考和探索,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实验能力的提升。
二、创设丰富性的活动情境,提高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
实践活动本身来源于生活,又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是知识不断延伸和拓展的过程,是学生进行主动探究的重要渠道。
作为高中生物教师,需要积极地创设多元化的实践活动,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创新,积极的进行表现,尝试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及时有效的进行点拨和指导,让学生的思维更为灵活。
在组织高中生物实践性的活动中,教师的引领作用,既能让学生的视野更为开阔,又能使学生的探究时间和空间得到充分保证。
教师可以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首先立足教材,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同时善于从教材和社会中挖掘真正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学生感兴趣的,又是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上有能力解决的,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形成对未知事物进行探究的心理,从而主动地参与探究,充分发挥其能动性。
三、运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增强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教学改革,是不断升华的过程,特别是在教育教学创新的大背景、大环境下,更需要依托开放性的教学模式,助力课堂教学的持续进行。
作为高中生物教师,需要针对传统教学中课堂气氛沉闷的状况,不断的进行教学模式的创造,营造开放的氛围,不在局限于教材之内,而是适当的进行课程的拓展,促使课程内容处于动态发展之中,让学生全面感受和体验生物课程的魅力,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生物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群落的结构"这一内容时,由于不同生物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是很大的,而自然界中的生物千千万,如果只是要求学生对自然界中的某几种生物进行观察,那么学生所学习的知识面又过于狭窄,但是如果一味的给学生布置大量的生物观察作业,学生又无法很好的完成,在这基础上教师便可以利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来展开观察,可以是生活中随处接触的生物,也可以是自己特别喜欢或者感兴趣的生物,这样开放的学习课题不但可以大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带着高度的热情参与到生物课堂实践活动中,为了使学生能够学会如何正确的观察生物,教师可以找时间亲自带着学生到公园等一些植物涵盖率较高的地方,接着挑一两种比较经典的生物进行观察,教导学生正确的观察步骤以及记录观察结果的方法,这样学生便能因此学习到观察生物的正确方法,以此为今后做好教师布置下来的观察作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简而言之,生物学科已经成为不同阶段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科目之一,通过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进行课程的拓展,能促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全面的提升,最终顺利的达成课程知识的学以致用。
作为高中生物教师,需要结合上述教学策略,关注学生在课程中的变化,多维度进行课程的探索和分析,逐步展现学科教学的价值和作用,研究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路径,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开发学生的生物思维,从而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和进步铺路架桥。
参考文献:
[1]杨杰.新课标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和开展[J].生物技术世界,2019(12).
[2] 姚永兰.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