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配音技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播⾳主持配⾳技巧
播⾳主持配⾳技巧
播⾳主持如今越来越受欢迎,配⾳⾏业更是⼈才紧缺。

下⾯是⼩编分享的播⾳主持配⾳技巧,⼀起来看⼀下吧。

配⾳技巧⼀:深⼊理解稿件是运⽤语⾔的前提
能形成专题报道的新闻,多具有⼀定的深度和⼴度,个性发展⽐较明显,看了或听了之后会使⼈能有所思有所获,并能引起不同程度的感情共鸣,起到较好的导向作⽤。

通常说:“稿件是依据,理解是基础”。

在播稿之前⼀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从⼴义和狭义两个⾓度,认真备稿,充分熟悉、分析、理解稿件的每段、每句与每个词的含义。

只有分析理解透稿件,产⽣了强烈的播讲愿望,才会恰到好处地运⽤语⾔技巧去表达稿件的内容,收到较好的效果。

反之,责任⼼不强,浅尝辄⽌,草草看稿,应付了事,为播⽽播,为念⽽念,播起来必然呆板机械,缺乏合理的语势变化,听者会感到索然⽆味。

播专题报道时,要全⾯分析理解稿件,捋顺稿件的整体脉络,让稿件内容在头脑中“活”起来,富有⽣命⼒。

要从稿件内容出发,让形式服从服务于内容,⽣发出具体的感情⾊彩,由此确定稿件的播⾳基调,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以情带声。

理解、体会是第⼀步,是基础,理解得深,体会得深,才能形象⽣动地播好每⼀篇稿件。

配⾳技巧⼆:必须在语⾔技巧中强调现场感
“未成曲调先有情”。

现场感来之于对稿件的具体分析和理解,通过对稿件深⼊细致地分析理解达到如临其境,情景交融,从⽽产⽣切⾝感受,产⽣强烈的播讲愿望和情感。

⽽感情的抒发主要靠语⾔技巧的运⽤,把蕴涵在轻重虚实,抑扬顿挫,快慢停连等语⾔技巧中的全部丰富的感情表达尽致,这样的播⾳才是成功的,才能吸引⼈感染⼈,引起听众的共鸣。

⽣活是丰富多彩的,播⾳也应当依据稿件所反映的不同的⽣活场景,采⽤合情合理,与事实相吻合的语调来叙述。

感情的抒发要平和⾃然,不可矫揉造作,故弄⽞虚,过份渲染。

播⾳员是⽤有声语⾔进⾏⼯作的,⽽有声语⾔的产⽣来源于⽣活,如果播⾳脱离了现实⽣活,听众就不会接受,更谈不上所谓播⾳技巧的“现场感”。

配⾳技巧三:必须在播⾳技巧中体现“对象感”
“对象感”要求播⾳时设想和感觉到对象的存在及其反应,也就是从感觉上意识听众是哪些⼈,有什么愿望要求,以及怎样的⼼理状态。

不仅在播⾳时感到有收听对象的形象存在,更重要的是要有对收听对象的思想、感情、问题的感知。

找准⾃⼰与听众交谈的恰当语调,⽀配⾃⼰⽤不同的播⾳技巧去完成播⾳任务。

当⼀篇稿件拿到⼿之后,通过分析理解设想出:这样的内容和形式该对谁讲?要达到什么⽬的,该怎样去播?如果播⾳时⼼中没有播讲对象,必然会导致表达⽣硬呆板,感情平淡。

反之,紧紧抓住与听众情感交流这条主线,播⾳时就会做到有的放⽮,声⾳也会从容⾃然,⽓息也能顺畅,语调也会连贯通达,稿件⾃然会播得有声有⾊。

⽐如,播少⼉专题节⽬,主要接受对象是少年⼉童。

如果没有设⽴合理的对象,仍⽤播新闻或其它播报⽅式来播⾳,就不和谐、不对味,⼝⽓与内容就会格格不⼊,孩⼦们就不爱听。

相反,如果播送⼀篇新闻评论专题时⽤亲切的语调,以不变应万变,像播送⽣活类节⽬那样娓娓道来,同样会适得其反。

配⾳技巧四:在技巧运⽤上应发挥个性特点
⼴播专题报道重在以情带声,不能机械模仿,模仿的结果只会使听众感到听着费⼒,⾔不由衷,或千篇⼀律或絮烦乏味。

因此,播专题时要扬长避短,使⾃⼰的潜⼒和特点得到充分发挥。

另外,在可能的条件下,还应尽量选择适合⾃⼰声⾳特点的稿件,对⾃⼰的不⾜之处,则要加强学习,以⼈之长补⼰之短,提⾼⾃⾝素养。

平时要多观察周围的⼈和事,如有可能应积极参与到稿件的采访中去,多听其它台的⼴播节⽬,开阔⾃⼰的视野,增强⾃⾝的阅历。

在不改变稿件内容和主题的前提下,播⾳员还可参与改稿,使稿件语⾔⽣活化、⼝语化,适合⾃⼰的播⾳特点。

在提倡发挥个性特点的同时,还要强调播⾳规范,遵循播⾳的基本要求和⽅法,切不可随⼼所欲。

语⾔有变化,有起伏⽽不脱离内容,既有严谨的逻辑,⼜有灵动的活⼒,既形神兼备,⼜声情并茂,既讲究⾊彩的丰富,⼜讲究分⼨的恰当,这就是专题报道播⾳应遵循的原则。

【播⾳主持配⾳技巧】相关⽂章:06-29
08-15
06-29
08-16
09-17
09-25
09-19
09-19
09-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