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之逻辑学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逻辑的古希腊词源 二.逻辑学的历史与现状 三.逻辑学的对象:推理和论证
第一节 “逻辑”的词源和词义
一.逻辑的古希腊词源 (一)古希腊词源 一般的规律 原理和规则 命题,说明,解释,论证 理性,推理,推理能力,与经验相对的抽象理论,与
直觉相对的有条理的推理 尺度,关系,比例,比率 价值,分量
和推理
是计算
的思想
批判了形式
而成为
现代逻
辑的先 驱。
揭示了思维的辩
逻辑,研究 了辩证思维, 构造了辩证 逻辑的体系。
证矛盾。
名家代表人物
《墨经》 之《小取》,是中国古典逻辑的一个
纲要,比较集中完整地讨
墨 子
论了逻辑的基本内容。墨 经》是墨家创始人墨翟思 想的发展。后期墨家在逻
辑理论方面作出了重要贡
具有演绎必然性的归纳推理的
严格的因果 陈述只是概 率陈述的极 限情况,科 学中尤其是 量子力学中 的因果概念, 并不一定要 求概率接近
基础,关于逻辑概率的理论就 是归纳逻辑。它可给出假说的 相对于给定证据的确认度
于 1。一切科学陈述均是概率陈 述,科学的逻辑是取值为区间 0~1上的全部实数的概率逻辑
同义词 3)一词数概念。如,“道”
多义词 歧义
词项是概念和语词的统一,换句话说,词项就是表达概念的语 词。除去不表达概念的语词,所有的语词都可以看成是词项。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逻辑思维要求概念明确——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 和外延
概念的内涵,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属性。 如“商品”概念的内涵,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 动产品”。
推理是从一个或一些已知的命题得出新命题的思维过程
或思维形式,其中已知的命题是前提,得出的新命题是结 论 语言标记——识别推理的前提和结论
论证是用某些理由去支持或反驳某个观点的过程或语言
形式,通常由论题,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构成.
第二节 命题分析和逻辑类型
一.语句 命题 陈述 判断与真值 二.复合命题和命题逻辑 三.直言命题和词项逻辑 四.个体词 谓词和量化逻辑 五.变异逻辑 扩充逻辑和元逻辑
同一语词在不同语境下既可以表达集合概念,也可以表达 非集合概念
“我班同学都是大学生”
“ 我班同学来自全省各地”
关于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的细化
类的构成是分子。例如张三、李四等一个 个分子,组成了人这个对象类。
集合体的构成要素是它的各组成部分。例 如,“森林”这个集合体,由许多集生的 树木,以及参与共同作用的其他植物、动 物、微生物和土壤等作为组成部分而构成 的整体。
喻)、“侔”(附比)、 “援”(类比)、“推” (间接的归纳与演绎)四 种形式的推理(见后期墨 家逻辑)。这些思想,在 中国古代逻辑史上占有重 要地位。
现代归纳逻辑的发展有两个方向 : “经典”数理统计方向和 由J.M.凯因斯和F.P.拉姆齐开创,流行于50~80年代初期的 贝叶斯运动。20世纪中叶以来,美国的P.J.科恩用模态逻辑 作为处理归纳推理的工具。 科恩指出,支持度可列为不同 的等级,不同等级的支持度, 就是证据给予假设不同等级 的必然性, 一个被证明了的理论就是由较低级的必然性达 到较高级的必然性。
“非”等否定词,但并非带有否定词的都表达负 概念,如,“无锡”、“不莱梅”、“非洲”。 负概念的概括力较强,一切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对 象都包括在内。若不用负概念,用正概念列举有 很大困难。 负概念的使用一般总是相对于一个特定的范围, 否则陈述的意义不明确。 “这本杂志上有一篇小说,其余都是非小说”
概念的外延,是概念所反映的某个对象类。具有 概念内涵的所有对象构成的类,就是该概念的外 延(类,子类,分子(个体))。
类、子类、分子(个体)
例,“人”概念的外延,反映有人的本质 属性的个体构成的对象类。相对于“人” 的对象类,“男人”、“女人”为子类, “鲁迅”、“华盛顿”等为分子。
注意:分析概念外延的最低层次是分子、 个体,不能任意扩展至分子、个体的组成 部分。如“中国人民大学”属于“学校” 的外延,但“中国人民大学”的一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却不属于“学 校”的外延。
概念的种类
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反映集合体=集合概念
反映非集合体(类)=非集合概念(类概念)
设A为一个由多个个别对象a1、a2、a3、a4……an组成, 若a1—an的任意一个,不必然具有A的任一属性,则A为
集合体。例 “丛书”, (整体)
若a1—an的任意一个,必然具有A的任一属性,则A为非 集合体。例:“书” ,(个体)
概念
逻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推理 推理由命题构成,是命题群 命题由概念构成,是概念的合式结构 概念和语词的区别与联系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而语词是语言的基本形式。 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而语词是概念的物质形式。 概念与语词的对应关系: (1)任何概念都要通过语词来表达,但并非任何语词都表达概念。 (2)不同的语词有时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 (3)同一个语词有时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
二.逻辑学的历史与现状 (二)逻辑学的划分 基本逻辑 应用逻辑 广义逻辑
第一节 “逻辑”的词源和词义
三.逻辑学的对象:推理和论证
逻辑学是关于推理和论证的科学,它的主要任务是提供 识别有效的推理,论证与无效的推理,论证的标准,并教会
人们正确地进行推理和论证,识别,揭露和反驳错误的推 理和论证
的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存在反变关系:内涵较少的概念外延较 大,内涵较多的概念外延较小 属概念(上位概念):外延较大的概念S 种概念(下位概念):外延较小的概念P 属种关系、种属关系;真包含关系、真包含于关系 交叉关系:概念S、P,有S是P ,且有S不是P;有P是S ,且有P 不是S。
第一节 “逻辑”的词源和词义
一.逻辑的古希腊词源 (二)现代汉语中的逻辑 客观事物的规律 某种理论,观点 思维的规律,规则 逻辑学或逻辑知识
第一节 “逻辑”的词源和词义
二.逻辑学的历史与现状 (一)逻辑学的三大来源 古希腊的形式逻辑 中国先秦时期的名辩学 古印度逻辑
第一节 “逻辑”的词源和词义
献。他们对“故”、
“理”、“类”古代逻辑
的三个基本范畴下了明确
的定义,并对“名”、
“辞”、“说”作了深入
研究。
先是五支论式,后发展为三支论式(宗、 因、喻)。在分析正确论证和推理的同 时,十分注重论证的“过”和反驳的 “过”。因明于唐代传入我国并得到发 展。
概念与语词、词项
语词是概念的物质外壳。任何概念都是通过语词表达的。它们 二者的关系是思维和语言关系的具体表现之一。但是,概念和语词 并不是一一对应的: 1)并非所有语词都表达概念。虚词中的某些不表达概念。因为这 些词并不反映对象的特有属性,如“吗”、“呢”; 2)数词一概念。如,父亲、爸爸、大、爹、爹地、father
证明了狭谓词演算的 有效公式皆可证;如 果一个初等数论的形 式系统一致,则它是 不完全的;这种系统 的一致性在本系统中 不能证明,更不能用 有穷方法证明。他的 这些工作正面或反面 地,或是部分地解答 了20世纪以来数学基 础问题争论的最根本 或最重要的问题
把概率作为 一个逻辑概 念来处理, 区别于以相 对频率为根 据的统计概 率。逻辑概 率是一切不
概念的种类
根据内涵与外延的一般特征对概念进行分类。 普遍概念、单独概念和空概念 普遍概念:外延分子≥2。一类对象 名词、动词、
形容词,如“人”、“自然数” 单独概念:外延分子=1。一个对象 专名、摹状
词,如“中国”、“鲁迅”;“世界上人口最多 的国家”、“阿Q正传的作者” 空概念:概念外延不包含分子。如“永动机”、 “造物主”
一概念的理解,
例:
“鲁迅的小说最长不超过3万字”与“鲁迅的 小说不是一天能够读完的”
“在我们国家,人民享有宪法所规定的广 泛的民主权利”;“人民,只有人民,才
是创造世界历史的根本动力”
人是世间万物中第一个可宝贵的。我是人,
所以,我是世间万物中第一个可宝贵的。
概念的种类
正概念和负概念 正概念: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负概念: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负概念在语词表现形式上带有“无”、“不”、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任何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确定一概念的 内涵,该概念的外延也随之确定。了解一 概念的外延,有助于理解概念的内涵。
确定一对象是否属于某概念的外延,标准 是看它是否具有该概念的内涵。
例,“中国”与“联合国”、“联合国成 员国”的关系。
概念的种类
普遍概念、单独概念和空概念 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正概念和负概念 实体概念和属性概念
教学内容
第一章 逻辑是关于推理和论证的科学 第二章 命题逻辑 第三章 词项逻辑 第四章 谓词逻辑 第五章 归纳逻辑 第六章 非形式逻辑
第一章 逻辑是关于 推理和论证的科学
第一节 “逻辑”的词源和词义 第二节 命题分析和逻辑类型 第三节 推理形式及其有效性 第四节 逻辑学和理性精神
第一节 “逻辑”的词源和词义
逻辑学
引言
为什么要学逻辑学? 1、逻辑是获取新知识的工具。 2、逻辑是正确表达和论证思想的工具。 3、逻辑是识别谬误、驳斥诡辩的工具。 4、MBA/MPA/GMAT/公务员……… 参考书目:《MBA逻辑考试应试指导》朱煜华 机械工业出版社 《逻辑学》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逻辑教研室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概念的种类
实体概念和属性概念 实体概念:反映的对象是实体。如“人”
的概念 属性概念:反映的对象是属性。如“聪明”
是性质概念;“大于”是关系概念。
概念外延间的关系
概念外延间的关系,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 相容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有共同分子 全同关系:概念S、P具有相同外延,即所有S是P ,且所有P是S 属种关系:概念S、P,所有P是S ,且有S 不是P(具有属种关系
注意:类和分子的关系,与集合体和其组 成部分的关系,是两种不同的关系。
类和分子的关系,与集合体和其组 成部分的关系
类的性质,必然地为构成它的每个分子所具有。 集合体的性质,不必然为构成它的组成部分所具
有。 反映集合体的概念,称为集合概念。(整体) 反映类的概念,称为非集合概念。(个体) 两概念的区分——具体语境。如对“共产党”这
小结
以上三种分类是对同一概念从不同角度划分 的结果。说到底,三种划分实际可归为二 种。集合与非集合的划分,在特定的论域 内,可以用单独和普遍概念的划分来代替。 所谓“总名”的用法,在一定语境中就是 单独概念。“分名”的用法,就是普遍概 念。这样,集合和非集合概念的区分,也 就是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的区分。如“鲁 迅的作品”。
社 关于作业 关于考核 关于学习关注点——应用
逻辑是什么
逻辑是探求区分好论证 与坏论证的方法和规则的科 学。逻辑使人严谨。
逻辑简史与逻辑类型
逻辑的语源学 逻各斯、Logic、名学、辩学等。
“逻辑”的多义性 客观规律;思维规律、规则;看问题的视角、
方法; 逻辑学等
逻辑学简史 先秦名辩 名学和辩学的合称。主要指先秦诸子关
于名和辩的逻辑思想和理论,泛指中国古代的逻辑思想。整个先秦逻辑 思想就是一个以正名为重点,包括名、辞、说、辩在内的古代逻辑学说。
西
西方逻辑 斯多葛学派于三段论之外,研究 学创始人。 了命题逻辑。
方
《工具论》
逻
6 篇奠定了
辑
逻辑的基础。 主要贡献是
对三段论的
系统研究。
提出理 想语言
《新工具》 针对亚氏 的演绎逻 辑而提出 归纳和诉 诸自然和 经验。三 表法。
概念
概念是思维的要素,是逻辑研究的起点 对象——一切能够被思考的客体 对象的属性:对象的性质和对象之间的关系的统称 本质属性:是一类对象共同具有,且仅为该对象所具有的属性
(反映不同对象之间的界限,非认识论意义上的本质属性——反 映对象现象和本质之间的界限) 偶有属性:是一类对象其中部分成员所具有,而非全部成员所具 有 固有属性:为该类对象全部成员所具有的属性。若仅为该类对象 所具有,则-- 概念:是思维的抽象。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舍弃偶 有属性,抽取仅为该类对象所具有的固有属性——本质属性)。
第一节 “逻辑”的词源和词义
一.逻辑的古希腊词源 (一)古希腊词源 一般的规律 原理和规则 命题,说明,解释,论证 理性,推理,推理能力,与经验相对的抽象理论,与
直觉相对的有条理的推理 尺度,关系,比例,比率 价值,分量
和推理
是计算
的思想
批判了形式
而成为
现代逻
辑的先 驱。
揭示了思维的辩
逻辑,研究 了辩证思维, 构造了辩证 逻辑的体系。
证矛盾。
名家代表人物
《墨经》 之《小取》,是中国古典逻辑的一个
纲要,比较集中完整地讨
墨 子
论了逻辑的基本内容。墨 经》是墨家创始人墨翟思 想的发展。后期墨家在逻
辑理论方面作出了重要贡
具有演绎必然性的归纳推理的
严格的因果 陈述只是概 率陈述的极 限情况,科 学中尤其是 量子力学中 的因果概念, 并不一定要 求概率接近
基础,关于逻辑概率的理论就 是归纳逻辑。它可给出假说的 相对于给定证据的确认度
于 1。一切科学陈述均是概率陈 述,科学的逻辑是取值为区间 0~1上的全部实数的概率逻辑
同义词 3)一词数概念。如,“道”
多义词 歧义
词项是概念和语词的统一,换句话说,词项就是表达概念的语 词。除去不表达概念的语词,所有的语词都可以看成是词项。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逻辑思维要求概念明确——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 和外延
概念的内涵,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属性。 如“商品”概念的内涵,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 动产品”。
推理是从一个或一些已知的命题得出新命题的思维过程
或思维形式,其中已知的命题是前提,得出的新命题是结 论 语言标记——识别推理的前提和结论
论证是用某些理由去支持或反驳某个观点的过程或语言
形式,通常由论题,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构成.
第二节 命题分析和逻辑类型
一.语句 命题 陈述 判断与真值 二.复合命题和命题逻辑 三.直言命题和词项逻辑 四.个体词 谓词和量化逻辑 五.变异逻辑 扩充逻辑和元逻辑
同一语词在不同语境下既可以表达集合概念,也可以表达 非集合概念
“我班同学都是大学生”
“ 我班同学来自全省各地”
关于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的细化
类的构成是分子。例如张三、李四等一个 个分子,组成了人这个对象类。
集合体的构成要素是它的各组成部分。例 如,“森林”这个集合体,由许多集生的 树木,以及参与共同作用的其他植物、动 物、微生物和土壤等作为组成部分而构成 的整体。
喻)、“侔”(附比)、 “援”(类比)、“推” (间接的归纳与演绎)四 种形式的推理(见后期墨 家逻辑)。这些思想,在 中国古代逻辑史上占有重 要地位。
现代归纳逻辑的发展有两个方向 : “经典”数理统计方向和 由J.M.凯因斯和F.P.拉姆齐开创,流行于50~80年代初期的 贝叶斯运动。20世纪中叶以来,美国的P.J.科恩用模态逻辑 作为处理归纳推理的工具。 科恩指出,支持度可列为不同 的等级,不同等级的支持度, 就是证据给予假设不同等级 的必然性, 一个被证明了的理论就是由较低级的必然性达 到较高级的必然性。
“非”等否定词,但并非带有否定词的都表达负 概念,如,“无锡”、“不莱梅”、“非洲”。 负概念的概括力较强,一切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对 象都包括在内。若不用负概念,用正概念列举有 很大困难。 负概念的使用一般总是相对于一个特定的范围, 否则陈述的意义不明确。 “这本杂志上有一篇小说,其余都是非小说”
概念的外延,是概念所反映的某个对象类。具有 概念内涵的所有对象构成的类,就是该概念的外 延(类,子类,分子(个体))。
类、子类、分子(个体)
例,“人”概念的外延,反映有人的本质 属性的个体构成的对象类。相对于“人” 的对象类,“男人”、“女人”为子类, “鲁迅”、“华盛顿”等为分子。
注意:分析概念外延的最低层次是分子、 个体,不能任意扩展至分子、个体的组成 部分。如“中国人民大学”属于“学校” 的外延,但“中国人民大学”的一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却不属于“学 校”的外延。
概念的种类
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反映集合体=集合概念
反映非集合体(类)=非集合概念(类概念)
设A为一个由多个个别对象a1、a2、a3、a4……an组成, 若a1—an的任意一个,不必然具有A的任一属性,则A为
集合体。例 “丛书”, (整体)
若a1—an的任意一个,必然具有A的任一属性,则A为非 集合体。例:“书” ,(个体)
概念
逻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推理 推理由命题构成,是命题群 命题由概念构成,是概念的合式结构 概念和语词的区别与联系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而语词是语言的基本形式。 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而语词是概念的物质形式。 概念与语词的对应关系: (1)任何概念都要通过语词来表达,但并非任何语词都表达概念。 (2)不同的语词有时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 (3)同一个语词有时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
二.逻辑学的历史与现状 (二)逻辑学的划分 基本逻辑 应用逻辑 广义逻辑
第一节 “逻辑”的词源和词义
三.逻辑学的对象:推理和论证
逻辑学是关于推理和论证的科学,它的主要任务是提供 识别有效的推理,论证与无效的推理,论证的标准,并教会
人们正确地进行推理和论证,识别,揭露和反驳错误的推 理和论证
的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存在反变关系:内涵较少的概念外延较 大,内涵较多的概念外延较小 属概念(上位概念):外延较大的概念S 种概念(下位概念):外延较小的概念P 属种关系、种属关系;真包含关系、真包含于关系 交叉关系:概念S、P,有S是P ,且有S不是P;有P是S ,且有P 不是S。
第一节 “逻辑”的词源和词义
一.逻辑的古希腊词源 (二)现代汉语中的逻辑 客观事物的规律 某种理论,观点 思维的规律,规则 逻辑学或逻辑知识
第一节 “逻辑”的词源和词义
二.逻辑学的历史与现状 (一)逻辑学的三大来源 古希腊的形式逻辑 中国先秦时期的名辩学 古印度逻辑
第一节 “逻辑”的词源和词义
献。他们对“故”、
“理”、“类”古代逻辑
的三个基本范畴下了明确
的定义,并对“名”、
“辞”、“说”作了深入
研究。
先是五支论式,后发展为三支论式(宗、 因、喻)。在分析正确论证和推理的同 时,十分注重论证的“过”和反驳的 “过”。因明于唐代传入我国并得到发 展。
概念与语词、词项
语词是概念的物质外壳。任何概念都是通过语词表达的。它们 二者的关系是思维和语言关系的具体表现之一。但是,概念和语词 并不是一一对应的: 1)并非所有语词都表达概念。虚词中的某些不表达概念。因为这 些词并不反映对象的特有属性,如“吗”、“呢”; 2)数词一概念。如,父亲、爸爸、大、爹、爹地、father
证明了狭谓词演算的 有效公式皆可证;如 果一个初等数论的形 式系统一致,则它是 不完全的;这种系统 的一致性在本系统中 不能证明,更不能用 有穷方法证明。他的 这些工作正面或反面 地,或是部分地解答 了20世纪以来数学基 础问题争论的最根本 或最重要的问题
把概率作为 一个逻辑概 念来处理, 区别于以相 对频率为根 据的统计概 率。逻辑概 率是一切不
概念的种类
根据内涵与外延的一般特征对概念进行分类。 普遍概念、单独概念和空概念 普遍概念:外延分子≥2。一类对象 名词、动词、
形容词,如“人”、“自然数” 单独概念:外延分子=1。一个对象 专名、摹状
词,如“中国”、“鲁迅”;“世界上人口最多 的国家”、“阿Q正传的作者” 空概念:概念外延不包含分子。如“永动机”、 “造物主”
一概念的理解,
例:
“鲁迅的小说最长不超过3万字”与“鲁迅的 小说不是一天能够读完的”
“在我们国家,人民享有宪法所规定的广 泛的民主权利”;“人民,只有人民,才
是创造世界历史的根本动力”
人是世间万物中第一个可宝贵的。我是人,
所以,我是世间万物中第一个可宝贵的。
概念的种类
正概念和负概念 正概念: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负概念: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负概念在语词表现形式上带有“无”、“不”、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任何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确定一概念的 内涵,该概念的外延也随之确定。了解一 概念的外延,有助于理解概念的内涵。
确定一对象是否属于某概念的外延,标准 是看它是否具有该概念的内涵。
例,“中国”与“联合国”、“联合国成 员国”的关系。
概念的种类
普遍概念、单独概念和空概念 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正概念和负概念 实体概念和属性概念
教学内容
第一章 逻辑是关于推理和论证的科学 第二章 命题逻辑 第三章 词项逻辑 第四章 谓词逻辑 第五章 归纳逻辑 第六章 非形式逻辑
第一章 逻辑是关于 推理和论证的科学
第一节 “逻辑”的词源和词义 第二节 命题分析和逻辑类型 第三节 推理形式及其有效性 第四节 逻辑学和理性精神
第一节 “逻辑”的词源和词义
逻辑学
引言
为什么要学逻辑学? 1、逻辑是获取新知识的工具。 2、逻辑是正确表达和论证思想的工具。 3、逻辑是识别谬误、驳斥诡辩的工具。 4、MBA/MPA/GMAT/公务员……… 参考书目:《MBA逻辑考试应试指导》朱煜华 机械工业出版社 《逻辑学》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逻辑教研室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概念的种类
实体概念和属性概念 实体概念:反映的对象是实体。如“人”
的概念 属性概念:反映的对象是属性。如“聪明”
是性质概念;“大于”是关系概念。
概念外延间的关系
概念外延间的关系,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 相容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有共同分子 全同关系:概念S、P具有相同外延,即所有S是P ,且所有P是S 属种关系:概念S、P,所有P是S ,且有S 不是P(具有属种关系
注意:类和分子的关系,与集合体和其组 成部分的关系,是两种不同的关系。
类和分子的关系,与集合体和其组 成部分的关系
类的性质,必然地为构成它的每个分子所具有。 集合体的性质,不必然为构成它的组成部分所具
有。 反映集合体的概念,称为集合概念。(整体) 反映类的概念,称为非集合概念。(个体) 两概念的区分——具体语境。如对“共产党”这
小结
以上三种分类是对同一概念从不同角度划分 的结果。说到底,三种划分实际可归为二 种。集合与非集合的划分,在特定的论域 内,可以用单独和普遍概念的划分来代替。 所谓“总名”的用法,在一定语境中就是 单独概念。“分名”的用法,就是普遍概 念。这样,集合和非集合概念的区分,也 就是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的区分。如“鲁 迅的作品”。
社 关于作业 关于考核 关于学习关注点——应用
逻辑是什么
逻辑是探求区分好论证 与坏论证的方法和规则的科 学。逻辑使人严谨。
逻辑简史与逻辑类型
逻辑的语源学 逻各斯、Logic、名学、辩学等。
“逻辑”的多义性 客观规律;思维规律、规则;看问题的视角、
方法; 逻辑学等
逻辑学简史 先秦名辩 名学和辩学的合称。主要指先秦诸子关
于名和辩的逻辑思想和理论,泛指中国古代的逻辑思想。整个先秦逻辑 思想就是一个以正名为重点,包括名、辞、说、辩在内的古代逻辑学说。
西
西方逻辑 斯多葛学派于三段论之外,研究 学创始人。 了命题逻辑。
方
《工具论》
逻
6 篇奠定了
辑
逻辑的基础。 主要贡献是
对三段论的
系统研究。
提出理 想语言
《新工具》 针对亚氏 的演绎逻 辑而提出 归纳和诉 诸自然和 经验。三 表法。
概念
概念是思维的要素,是逻辑研究的起点 对象——一切能够被思考的客体 对象的属性:对象的性质和对象之间的关系的统称 本质属性:是一类对象共同具有,且仅为该对象所具有的属性
(反映不同对象之间的界限,非认识论意义上的本质属性——反 映对象现象和本质之间的界限) 偶有属性:是一类对象其中部分成员所具有,而非全部成员所具 有 固有属性:为该类对象全部成员所具有的属性。若仅为该类对象 所具有,则-- 概念:是思维的抽象。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舍弃偶 有属性,抽取仅为该类对象所具有的固有属性——本质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