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专项练习:光学练习34题(附答案)北京中考适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专项练习:光学练习34题(附答案)北京中考适用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
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A.3.6km/h B.340m/s C.3×105m/s D.3×108m/s 2.(2020朝阳一模)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3.(2021海淀一模)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主要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4.(2021房山一模)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5.(2022石景山二模)如图所示的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6.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7.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8.(2022朝阳二模)如图所示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9.(2020房山一模)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10.下图中,正确表示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图是
11.(2021西城一模)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12.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描述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这一现象的是
13.(2020昌平二模)下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14.小明为了探究“视力矫正”原理,利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了以下实验。
如图所示,光屏上得到的是模糊的倒立实像,他稍微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如果不移动光屏,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也能变清晰,则该眼镜片是()A.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C.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D.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15.如图所示的光路中,光路图正确且用来矫正近视眼的是()
16.早在我国西汉时期成书的《淮南万毕术》中就有关于冰透镜的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
”下图中关于该记载解释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17.早在我国西汉时期成书的《淮南万毕术》中就有关于冰透镜的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
”图中关于该记载解释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18.(2021房山二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漫反射不遵守反射定律
B.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为不同的色光
C.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D.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19.(2021海淀二模)小红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蜡烛、凸透镜以及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图中未画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此时在光屏上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B.此时的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相同
C.将蜡烛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至某位置,并调整光屏位置,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将变小D.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换用焦距小的凸透镜,则烛焰所成像的像距将变大
20.(2022东城一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B.反射光线可以不在其入射光线与法线所决定的平面内
C.一束太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为不同的色光
D.近视眼可以通过佩戴凸透镜,使来自远处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小题)
21.中国自主研制的万米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 2020年10月27日,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突破万米,11月10日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再次下潜,用时3小时22分成功坐底10909m处,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
之后几天,奋斗者号又几次下潜万米深海,顺利完成全海深载人潜水器万米海试并胜利返航。
关于奋斗者号潜水器的海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奋斗者号下潜万米的速度大于人骑自行车的速度
B.奋斗者号在万米深海发出声音,在海面不能直接听到
C.深海情况复杂,奋斗者号在深海的定位离不开声呐系统
D.深海没有阳光,奋斗者号需要用照明系统照亮海底进行科考
22.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着平面镜和直立的铅笔,平面镜中呈现铅笔的虚像。
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
的距离为8cm时,像的高度为h
1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
1
;当该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4cm时,
像的高度为h
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
2。
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 h
1 < h
2
B. h
1
= h
2
C. s
1
> s
2
D. s
1
= s
2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C.光线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入射角是90°
D.人在远离平面镜时,他在镜中的像逐渐变小
2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总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B.凸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C.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属于光的色散现象
25.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3×10
m/s
8
B.验钞机利用红外线使荧光物质发光
C.监控摄像头是利用了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
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产生彩色光带,说明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组成的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4小题)
26.如图所示,MM′是平面镜,A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则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将沿着
_________方向射出。
(选填 “OB”“OC”或“OD”)
27.如图所示是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情境,当一束光贴着垂直于平面镜的纸板从E点射到平面镜上的O点,反射光线从F点射出,ON是法线。
若要反射角增大时,则入射光线应该
_____________ 法线(选填“靠近”或“远离”)。
28.白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照射到光屏上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颜色组成的光带,这是光的_________现象,说明白光是由_______光组成的。
29.(2022石景山二模)如图表示的是近视眼成因的光路图,近视眼可佩戴用______透镜制作的眼镜进行矫正(选填“凹”或“凸”)。
四、实验解答题(共5小题)
30.(2022大兴二模)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图中白纸放置在水平桌面
上透明的薄玻璃板跟纸面垂直。
除了图中的实验器材以外,实验室还准备了高度分别为10cm和5cm
的蜡烛各2根、一把刻度尺和一支铅笔。
(1)下面是小明的实验步骤,请你帮他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小明将一支高为10cm的蜡烛A点燃后放在玻璃板前面的白纸上的P点(图中未标出),在玻璃板的___________(选填“前”或“后”)面可以看到蜡烛通过玻璃板所成的像;
②将一支蜡烛B放在玻璃板的后面,缓慢移动B的位置,直到___________,此时B所在的位置即为
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的位置;
③用刻度尺分别测出A、B到平面镜距离u、v并记录在表格中;
④将蜡烛A移动至距离玻璃板更远处的Q点,仿照步骤②和③,再做五次实验。
(2)根据(1)中小明的实验过程判断,他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
(3)为使(1)中B跟A在玻璃板中所成像完全重合,B的高度应为______cm。
31.(2020密云二模)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先把一个平面镜M放在水平
桌面上,再把一个可折叠的半圆形的屏(由两个大小相同的扇形面E、F连接而成,用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屏上的直线ON为屏F可绕其转动的轴线,且垂直于镜面。
使一束光贴着屏E沿AO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就可以通过反射光OB的情况探究光的反射规律了。
(1)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AO方向入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纸板上OB方向射出,AO和ON的
夹角为∠i,OB与ON的夹角为∠r。
(2)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i减小,这时∠r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在实验过程中发现∠r总是_______∠i。
(选填 “大于”“小于”或“等于”)
(3)在图甲所示的情景中,若使一束光贴着屏F沿BO射到O点,则经镜面反射后的光将沿OA射出,这说明了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选填“可逆”或“不可逆”)的。
(4)如图乙所示,若以轴线ON(法线)为轴,在水平面内将屏F向后转动,则在屏F上_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
32.(2021西城一模)小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一个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
如图所示,点燃的蜡烛在光具座上36cm刻线处时,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放大、倒立的像,此现象可说明____________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小强再将
蜡烛移到光具座上15cm刻线处时,需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烛焰在光屏
上可成__________、倒立的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33.(2020东城一模)小东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实验开始时,小东在如图所示位置放置好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并调整蜡烛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和光屏的中心在______________。
(2)小东观察到蜡烛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可以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的等大、倒立的实像。
由此他判断出实验所用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3)小东把点燃的蜡烛向左移到光具座的10cm刻度线处,他又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到适当的位置,再次在光屏上观察到了一个清晰的像。
(4)接下来,小东保持蜡烛位置不动,将光屏移回到图中所示位置。
他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适当位置放置了一个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同样在光屏上观察到了一个清晰、倒立的像。
34.(2020昌平二模)小刚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实验前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如图所示。
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_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
若再将蜡烛移至25cm刻度线处,要使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D
2. B
3. B
4. B
5. B
6. C
7. C
8. B
9. C 10.C
11.C 12.D 13.C 14.C 15.A
16.A 17.A 18.B 19.C 20.C
二、多项选择题
21.BCD 22.BC 23.AB 24.CD 25.ACD
三、填空题
26.OD
27.远离
28.色散或折射, 色
29.凹
四、实验解答题
30.(1)① 前;② 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2)像距与物距的大小关系;(3) 10
31.(2)减小;等于;(3)可逆;(4)不能
32.幻灯机;左;缩小
33.(1)同一高度;(2)15;(3)左;(4)凹透镜
34.放大;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