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超重和失重)运动和力的关系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心深化】 1.实重与视重 实重:物体实际所受的重力.物体所受重力不会因物体运动状 态的改变而变化. 视重:当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或放在水平台秤上时,弹簧测 力计或台秤的示数称为“视重”,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所受的 拉力或台秤所受的压力.超重与失重不是重力本身变了,而是 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发生了变化,即 “视重”变化了.若弹力大于重力是超重,反之则是失重.
[答案] D
关键能力 2 超、失重现象中的计算 (多选)(2019·石家庄期末)小明站在电梯内的体重计上,
电梯静止时体重计示数为 50 kg,若电梯在竖直方向运动过程 中,他看到体重计的示数为 45 kg 时,取重力加速度 g=10 m/s2. 下面说法中正确是( ) A.电梯可能在加速上升,加速度大小为 9 m/s2 B.电梯可能在加速下降,加速度大小为 1 m/s2 C.电梯可能在减速上升,加速度大小为 1 m/s2 D.电梯可能在减速下降,加速度大小为 9 m/s2
(3)完全失重
①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____等__于__零____的状态. ②产生条件:a=g,方向__竖__直__向__下____.
思维辨析 (1)物体向上运动时一定处于超重状态.( ) (2)物体减速向下运动时处于失重状态.( ) (3)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重力减小了.( ) (4)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就不受重力了.( ) (5)不论物体超重、失重,还是完全失重,物体所受的重力都是 不变的.( ) 提示:(1)× (2)× (3)× (4)× (5)√
物体所受的拉力F,即物体对弹
簧秤的拉力F′(弹簧秤的示数)v
小于物体的重力。
G
失重
•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小于物体所受到的重力 的情况称为失重现象。
例题
在升降机中测人的体重,已知人的质量为40kg
①若升降机以2.5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下降,
台秤的示数是多少?
a
②若升降机自由下落,台秤的示数又是多少?
•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大于物体所受到的重 力的情况称为超重现象。
• 产生超重现象的条件: • 物体存在向上的加速度
两种情况:加速上升 减速下降
思考
用弹簧秤匀速拉 物体时,突然向 上减速运动,弹 簧秤的示数如何 变化?
物体向上减速时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
G - F =ma
a F = G - ma < G
[解析] 将易拉罐竖直向上抛出后,由于空气阻力不计,易拉 罐及水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易拉罐 中各层水之间没有压力,在整体过程中,水都不会从洞中射出. [答案] D
判断超重、失重状态的方法 当物体所受向上的拉力(或支持力)大于 重力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小于重力
从受力的角度判断 时处于失重状态,等于零时处于完全失 重状态
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求这时他对电 a 梯地板的压力。(g=10m/s2)
F
人向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上。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g
v
F-mg=ma F =910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人对地板的压力大小也等于910N,方向竖直向下。
超重
视重大于实重
•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大于物体所受到的重 力的情况称为超重现象。
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处于超重状 从加速度的角度判断 态,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处于失重状态,
向下的加速度为 g 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1)物体向上加速或向下减速时,超重 从速度变化角度判断 (2)物体向下加速或向上减速时,失重
【达标练习】 1.(2019·浙江模拟)超重与失重是宇航员生活和工作中的两大 难题.实际上,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充满了超重和失重.假如某 同学家住 10 楼,那么,他从一楼开始坐电梯回家的过程中,体 验到的将是( ) A.先超重,后等重,再失重 B.先失重,后等重,再超重 C.一直超重 D.一直失重
失重
运行的卫
星等
3.求解超重与失重问题的基本思路 超重和失重问题实质上就是牛顿第二定律应用的延续,解题时 仍应抓住加速度这个关键量.具体方法是: (1)分析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 (2)判断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 (3)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和求解.
关键能力 1 对超、失重状态的判断 某同学利用体重计研究超重与失重现象.在一次实验
•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小 于物体所受到的重力的情况称为失重现象。
• 完全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 的拉力) 等于0。
• 产生失重现象的条件:
• 产生完全失重现象的条件:
• 物体存在向下的加速度
• 物体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
两种情况:加速下降 减速上升
两种情况:自由落体 竖直上抛
中,她先蹲在体重计上,在她由稳定A.该同学处于超重状态 B.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 C.体重计示数先减小后增大 D.体重计示数先增大后减小
[解析] 人从下蹲状态站起来的过程中,先向上做加速运动, 后向上做减速运动,最后回到静止状态,人先处于超重状态后 处于失重状态;故体重计示数先增大后减小,故 D 正确,A、B、 C 错误.
提示:选 D.手托物体抛出的过程,必有一段加速过程,其后可 以减速,可以匀速,当手和物体匀速运动时,物体既不超重也 不失重;当手和物体减速运动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选项 A 错误;物体从静止到运动,必有一段加速过程,此过程物体处 于超重状态,选项 B 错误;当物体离开手的瞬间,物体只受重 力,此时物体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选项 C 错误;重物和 手有共同的速度和加速度时,二者不会分离,故物体离开手的 瞬间,物体向上运动,物体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但手的加 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并且方向竖直向下,选项 D 正确.
[思路点拨] 小明的体重有 50 kg,而他看到体重计的示数为 45 kg,可知他处于失重,则电梯有向上的加速度,由此来分析 各个选项. [解析] 小明的体重只有 50 kg,体重计的示数为 45 kg,说明 电梯有向下的加速度,失重,运动情况可能为:向上减速或向 下加速; 小明受支持力和重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其加速度为: a=mgm-N=50×105-045×10 m/s2=1 m/s2,故 B、C 正确,A、 D 错误. [答案] BC
关键能力 3 超、失重现象中的图象分析 某实验小组利用 DIS 系统观察超重和失重现象.他们
在学校电梯房内做实验,在电梯天花板上固定一个力传感器, 测量挂钩向下,并在挂钩上悬挂一个重为 10 N 的钩码,在电梯 运动过程中,计算机显示屏上显示出如图所示图象,以下根据 图象分析所得结论错误的是( )
物体向上加速时
F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G=ma
F = ma+ G > G
a
物体所受的拉力F,即物体对弹
簧秤的拉力F′(弹簧秤的示数)v
大于物体的重力。
G
超重
•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大于物体所受到的重 力的情况称为超重现象。
例题
一个质量为70Kg的人乘电梯下楼。快
到此人要去的楼层时,电梯以3m/s2
A.该图象显示出了力传感器对钩码的拉力大小随时间的变化 情况 B.从时刻 t1 到 t2,钩码处于失重状态,从时刻 t3 到 t4,钩码处 于超重状态 C.电梯可能先加速向下,接着匀速向下,再减速向下,最后 静止 D.电梯可能先加速向上,接着匀速向上,再减速向上,最后 静止
[思路点拨] (1)拉力大于重力处于超重状态,拉力小于重力处于 失重状态. (2)超重时电梯可能向上加速运动,也可能向下减速运动. (3)失重时,电梯可能向下加速运动,也可能向上减速运动. [解析] 题图中图象显示了力传感器对钩码的拉力大小随时间 的变化情况.0~t1,钩码受力平衡;t1~t2,拉力小于 10 N,钩 码处于失重状态;t2~t3,钩码受力平衡;t3~t4,拉力大于 10 N, 钩码处于超重状态.由以上分析可知,D 项错误. [答案] D
F
人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下。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g- F =ma
F= mg - ma=300N
v
mg
当自由下落时,a2=g
F2=0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台秤的示数分别为300N和0N。
失重
视重小于实重
•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小于物体所受到的重力 的情况称为失重现象。
2.超重、失重的比较
特征 状态
加速度
压力 (拉力)
运动情况 受力示意图
平衡
静止或匀速 a=0 F=mg
直线运动
超重
F=m(g 向上加速或 向上
+a)>mg 向下减速
特征
压力
加速度
运动情况 受力示意图
状态
(拉力)
F=m(g 向上减速或
失重
向下
-a)<mg 向下加速
自由落体,
完全
抛体,正常
a=g
F=0
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4.6超重和失重
练习
• 用弹簧秤测物体的重力时应使 物体处于什么状态?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 弹簧秤的示数是哪个力的? 物体拉弹簧的力的示数
• 视重:通过仪器测量测得的力 • 实重:物体实际的重力 根据平衡条件和牛顿第三定律知道:
弹簧秤的示数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
用弹簧秤测物体 的重力时,突然 向上加速、减速 运动,弹簧秤的 示数如何变化?
第6节 超重和失重
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学习目标 1.知道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现象,会根据条件判断超重、失 重现象.(重点) 2.能从动力学角度理解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3.掌握传送带问题和滑块—滑板模型问题的解题技巧.(难点)
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核心素养形成脉络
一、重力的测量
1.一种方法是,先测量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 g,再用 __天__平__测量物体的质量,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G=__m__g__. 2.另一种方法是,利用力的__平___衡__条__件___对重力进行测量.
二、超重和失重
1.超重 (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_大__于___物体
所受重力的现象. (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__竖__直__向__上____的加速度.
2.失重 (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_小__于___物体
所受重力的现象. (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__竖___直__向__下___的加速度.
(2)(2019·东胜校级月考)关于超重和失重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 A.物体向上运动时处于超重状态,物体向下运动时处于失重 状态 B.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的物体一定是向下运动 C.超重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增大了,失重就是物体所受的重 力减小了 D.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提示:选 D.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物 体处于超重状态;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物体处于失重状 态.物体向上运动或向下运动,加速度可能向上也可能向下, 不能够判断它是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故 A、B 错误;超重 并非物体所受的重力增大了,而是弹力(视重)比重力大;失重 也并非物体所受的重力减小了,而是弹力(视重)比重力小,故 C 错误;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方向 向下,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 D 正确.
关键能力 4 完全失重现象的判断 (2019·闵行一模)某同学找了一个用过的“易拉罐”在
靠近底部的侧面打了一个洞,用手指按住洞,向罐中装满水, 然后将易拉罐竖直向上抛出,空气阻力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易拉罐上升的过程中,洞中射出的水的速度越来越快 B.易拉罐下降的过程中,洞中射出的水的速度越来越快 C.易拉罐上升、下降的过程中,洞中射出的水的速度都不变 D.易拉罐上升、下降的过程中,水不会从洞中射出
超重和失重问题
问题导引 文博同学每天放学都要乘垂直电梯上、下楼,在电梯下楼 时,开始他觉得背的书包变轻了,快到楼底时他觉得书包又似 乎变重了.这是为什么?
要点提示 开始时电梯从静止做加速运动,使文博同学和电梯 一起处于失重状态;快到楼底时,电梯一定有一个减速过程, 则该过程中使电梯处于超重状态,就会出现上述现象.
基础理解 (1)应用物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可以使物理学习更加 有趣和深入.例如平伸手掌托起物体,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 动,直至将物体抛出.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手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B.手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失重状态 C.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物体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 D.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手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