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年高中化学 课时跟踪检测(七)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 苏教版选修6(考试必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七)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1.白酒、食醋、蔗糖、淀粉等均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能完成的实验是( )
①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Cl-②鉴别食盐和小苏打③蛋壳能否溶于酸④白酒中是否有甲醇
A.①②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C 醋酸酸性强于碳酸,食醋与小苏打反应放出气体,蛋壳主要成分为CaCO3,也能溶于食醋中。

2.为消除碘缺乏病,卫生部规定食盐必须加碘,其中的碘以碘酸钾(KIO3)的形式存在。

已知溶液中的IO-3可和I-发生反应:IO-3+5I-+6H+===3I2+3H2O。

根据此反应,可用试纸和一些生活中常用的物质进行实验,证明在食盐中存在IO-3,可供选用的物质有:①自来水;
②蓝色石蕊试纸;③KI淀粉试纸;④淀粉;⑤食糖;⑥食醋;⑦白酒。

进行上述实验时必须使用的物质是( )
A.①③ B.③⑥
C.②④⑥ D.①②④⑤⑦
解析:选B 由题给反应,要证明有IO-3,应用到I-、淀粉和酸,现给出了KI淀粉试纸,包括了I-和淀粉,所以再选用食醋(即酸)便可完成上述检验,向食盐中加入醋酸,然后将溶液滴在KI淀粉试纸上,若试纸变蓝,即证明食盐中有IO-3。

3.某溶液中可能含有SO2-4、CO2-3、Cl-。

为了检验其中是否含有SO2-4,除BaCl2溶液外,还需要的溶液是( )
A.稀H2SO4 B.稀盐酸
C.NaOH溶液 D.NaNO3溶液
解析:选B 因为BaCO3也是一种白色沉淀,因此为了防止CO2-3干扰,还需要用稀盐酸,观察沉淀是否溶解。

4.下列实验可行的是( )
A.加入适量铜粉除去Cu(NO3)2溶液中的AgNO3杂质
B.用NaOH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
C.用浓硫酸与蛋白质的颜色反应鉴别部分蛋白质
D.用氢氧化铜粉末检验尿糖
解析:选A Cu可以置换出AgNO3中的Ag而生成Cu(NO3)2,A项正确;氢氧化钠既能与HCl反应也能与CO2反应,B项错误;蛋白质的颜色反应是指蛋白质与浓硝酸反应而不是浓硫酸,C项错误;检验葡萄糖,应用新制的氢氧化铜碱性悬浊液,加热检验,而不能用氢氧
化铜粉末,D项错误。

5.下列实验可行的是( )
A.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中含有的CO2
B.用BaCl2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SO4
C.用KSCN溶液检验溶液中含有的Fe2+
D.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CaCl2和NaCl固体混合物
解析:选A 澄清石灰水能与CO2反应而变浑浊,A项正确;B项中虽然能除去Na2SO4杂质,但是又会引入新的杂质(NaCl),错误;KSCN溶液可以检验Fe3+,而不是Fe2+,C项错误;CaCl2和NaCl均为易溶于水的物质,不能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D项错误。

6.如图是某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图表文字(Ⅰ为碘元素符号)。

由此你得到的信息和作出的推测是( )
A.人体不能缺碘,需要正常补碘,“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碘单质
B.该食盐商品是以海盐为原料,经过加工后的产品,是盐类的纯净物
C.1 kg此食盐中含碘酸钾(35±15)mg
D.“菜未烧熟不宜加入碘盐”的原因可能是碘酸钾受热不稳定
解析:选D 加碘食盐中的碘指碘酸钾,A项错误;食盐是混合物,B项错误;根据包装说明可知1 kg食盐中含碘元素(35±15)mg,C项错误。

7.某校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下列家庭小实验不合理的是( )
A.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薄层水垢
B.用米汤检验含碘盐中的碘酸钾(KIO3)
C.用食用碱(Na2CO3)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D.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毛织物
解析:选B 食醋中含有醋酸,可与水垢发生反应: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A正确;含碘盐中的KIO3只有在酸性条件下与还原性物质发生反应产生I2后,才可与米汤中的淀粉作用变蓝色,B错误;碳酸钠水解溶液呈碱性,其水溶液可洗涤油污,C正确;纯棉制品的成分为纤维素,而纯毛制品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灼烧时纯毛制品有烧
焦羽毛的气味,D正确。

8.已知六种白色粉末分别是KNO3、(NH4)2SO4、Al2O3、MgCl2、Ba(OH)2、无水CuSO4中的一种。

除蒸馏水外不得使用任何其他试剂对这些物质进行鉴别,并按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1)待测物+——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检出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待测物+——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检出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待测物+——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检出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用蒸馏水可将CuSO4(溶解后溶液呈蓝色)、Al2O3(不溶于水)检出,然后再用已检出的物质作试剂鉴别其余的物质。

与CuSO4溶液反应得蓝色沉淀的为Ba(OH)2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只得白色沉淀的为MgCl2;既得白色沉淀又有刺激性气体放出的为(NH4)2SO4。

答案:(1)蒸馏水一种是蓝色溶液;一种不溶于水
CuSO4;Al2O3
(2)CuSO4溶液蓝色沉淀Ba(OH)2
(3)Ba(OH)2溶液白色沉淀;有刺激性气味气体和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MgCl2;(NH4)2SO4;KNO3
9.(2016·杭州二中期中)某强酸性溶液X含有Ba2+、Al3+、NH+4、Fe2+、Fe3+、CO2-3、SO2-3、SO2-4、Cl-、NO-3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溶液进行实验,实验内容如下: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X中除含H+外还肯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若要确定其中阳离子的存在,最可靠的化学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沉淀G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写出有关离子方程式:
步骤①中生成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②生成沉淀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设测定A、F、I的物质的量均为0.01 mol,10 mL X溶液中n(H+)=0.04 mol,沉淀C的物质的量为0.07 mol,且上述(1)小题中的实验已证实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阳离子存在,问上述(1)小题中不能确定含有的阴离子___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存在,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在强酸性溶液中一定不会存在CO2-3和SO2-3,加入过量Ba(NO3)2溶液生成沉淀,则该沉淀为BaSO4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SO2-4;生成的气体A连续氧化生成D和E,则A为NO,D为NO2,E为HNO3,说明NO-3被还原,溶液中含有还原性离子,只能为Fe2+;溶液B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生成气体F,则F为NH3,说明溶液中含有NH+4;溶液H中通入CO2气体,生成沉淀I,则I为Al(OH)3,H为NaOH和NaAlO2,说明溶液中含有Al3+;原溶液中含有Fe2+,就一定不含NO-3,含有SO2-4就一定不含Ba2+,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离子是Fe3+和Cl-。

检验Fe3+的方法是:取少量X溶液放入试管中,加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色说明无Fe3+,若变红,说明含Fe3+。

(2)Fe2+被氧化为Fe3+,加入NaOH溶液后生成Fe(OH)3,故G应为Fe(OH)3。

(3)Fe2+被氧化为Fe3+的离子方程式为3Fe2++NO-3+4H+===3Fe3++NO↑+2H2O;H为NaOH和NaAlO2的混合溶液,通入过量CO2后分别发生的反应为CO2+OH-===HCO-3,Al(OH)-4+CO2===Al(OH)3↓+HCO-3。

(4)A、F、I均为0.01 mol,10 mL X溶液中n(H+)=0.04 mol,根据反应:3Fe2++NO-3+4H+===3Fe3++NO↑+2H2O,可知Fe2+的物质的量为0.03 mol;X溶液中正电荷的物质的量为2n(Fe2+)+3n(Al3+)+n(NH+4)+n(H+)=2×0.03 mol+3×0.01 mol+0.01 mol+0.04 mol=0.14 mol;沉淀C为BaSO4,其物质的量为0.07 mol,n(SO2-4)=0.07 mol,硫酸根离子所带负电荷的物质的量为0.07 mol×2=0.14 mol,说明溶液中已确定的阴、阳离子所带正负电荷已经相等,所以根据溶液的电中性原则,若检验Fe3+肯定存在时,就一定有Cl-存在。

答案:(1)Al3+、NH+4、Fe2+、SO2-4Cl-、Fe3+取少量X溶液放入试管中,加入几滴KSCN 溶液,若溶液不变红色,说明无Fe3+,若变红,则说明含Fe3+(2)Fe(OH)3
(3)3Fe2++NO-3+4H+===3Fe3++NO↑+2H2O Al(OH)-4+CO2===Al(OH)3↓+HCO-3(4)一定因为肯定存在的离子电荷总数已相等,所以Fe3+肯定存在时,就一定有Cl-存在。

10.分析下列两则信息,然后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①PbO+C=====△ Pb +CO↑;
②PbO+CO=====△ Pb +CO 2;
③[Cu(NH 3)2]Ac +CO +NH 3=== [Cu(NH 3)3]Ac·CO
材料二 NH 4NO 2不稳定,受热分解产生氮气。

实验目的:探究PbO 中含有的氧元素。

(1)写出装置甲中生成氮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使用的装置如上图所示,请按照氮气流方向连接各个仪器(填仪器接口处字母编号):(a)→( )( )→( )( )→( )( )→(f)。

(3)开始时,装置乙中的澄清石灰水中只有气泡,没有白色浑浊出现。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烧杯中醋酸二氨合铜[Cu(NH 3)2]Ac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同学认为该实验用干燥的空气可以代替干燥的氮气。

你认为这种想法是否可行?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装置甲中进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H 4Cl +NaNO 2=====△ NaCl +NH 4NO 2,
NH 4NO 2=====△ 2H 2O +N 2↑或NH 4Cl +NaNO 2=====△
NaCl +2H 2O +N 2↑。

(2)甲中生成的N 2被戊中浓硫酸干燥后进入到丙装置,将产生的CO 、CO 2气体吹出,吹出的气体进入到乙装置中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的CO 2,最后通过丁装置来收集有毒尾气CO ;
(3)澄清石灰水中没有白色浑浊,说明气体中没有CO 2,则开始时丙装置中生成的气体主要是CO ;(4)CO 气体有毒,不能直接排入空气,根据材料一中的③可知,烧杯中醋酸二氨合铜
[Cu(NH 3)2]Ac 用于吸收CO ,防止污染环境;(5)用干燥的空气代替干燥的氮气后,空气中的O 2能与C 反应生成CO 2,对实验造成干扰。

答案:(1)NH 4Cl +NaNO 2=====△ NaCl +NH 4NO 2,
NH 4NO 2=====△ 2H 2O +N 2↑(或NH 4Cl +NaNO 2=====△
NaCl +2H 2O +N 2↑) (2)g h d e(或e d) b c
(3)开始时反应的主要气体产物是CO ,而不是CO 2
(4)吸收CO 气体,防止CO 逸出污染环境
(5)不可行,因为空气中的氧气与碳反应也产生二氧化碳,无法确定二氧化碳中的氧到底是来自PbO还是来自空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