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在2012年6月~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1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80例,女64例,年龄为(22~67)岁,平均年龄为(40±4.2)岁,将14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实行常规管理模式)和观察组(实行团队管理模式),每组72例,行不同护理方法后,对患者对于服务态度的满意度,各项护理质量、护理技术以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记录与统计学分析。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护理质量、护理技能以及综合素质的满意度均明显提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应用团队管理模式,能够大大提高急诊科的服务质量,凝聚整个护理团队,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标签:团队管理;急诊护理管理
随着激烈的竞争已经蔓延到我国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医疗行业也不例外,在外部市场环境的作用下医疗机构应该着重加强医疗团队的整体建设,将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到一定程度,建设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医护人员队伍,保障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近年来,我院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引入了团队管理模式,通过对护理服务质量的分层管理和相关业务培训,进一步将强对医护人员团队协调合作工作方式的培养,去得显著成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2年6月~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1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80例,女64例,年龄为(22~67)岁,平均年龄为(40±4.2)岁,将14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实行常规管理模式)和观察组(实行团队管理模式),每组72例,两组年龄、性别及病程经统计学分析表,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2012年6月~2013年5月,对患者实行常规管理模式。

2013年6月起,本科室在护理管理中应用以“加强团队建设,弘扬团队精神,促进护理工作”为内涵的团队管理模式,具体方法如下:
1.2.1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构建团结和谐的组织氛围
护士长作为护理管理者,主动帮助建立同事支持系统,以诚相待,积极鼓励护士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在护士有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努力建立有利于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和温暖、友爱的工作氛围;关心护士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积极解
决护士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矛盾及困难,遇事互相帮助、互相理解、同心协力,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和谐健康的文化氛围,从而增强护理团队的凝聚力。

1.2.2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确立团队发展目标
在“用专业护理、用心灵关爱、用法律保障”的管理理念指导下,确定科室“加强团队建设,弘扬团队精神,促进护理工作”的组织目标。

护士长利用各种机会,将科室的护理工作目标及自己的指示、意图、观点明确地向护士解释清楚;鼓励护士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意见。

通过加强与护士的沟通,采纳护士的建议,使全体护士了解医院工作的整体目标,共同参与科室目标的制订,明确科室护理团队发展方向,培养护士主人翁精神。

1.2.3 建立团队准则和规范,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护理管理的核心是通过提升专业内涵和技术质量,以保证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为规范护士服务行为,科室制订了各护理岗位护士的行为规范,每年派出护士参加医院礼仪培训。

为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健全和完善护理制度,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完善护理安全应急预案和护理风险管理机制,为患者提供安全护理,减少护患纠纷。

1.2.4 建立激励机制,让护士施展才华
我们采用护士长领导下的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组长由工作责任心强、专业知识扎实、业务技术熟练、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与协调能力、具有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担任。

护理组长的角色赋予使承担组长工作的护士有了更高的自我认同感、责任感,激发了她们的工作热情,使其自然地成为科室的护理骨干。

病区实行分层护理管理方式,将病区常规管理工作分配给护士,每人管理一部分,让护士均参与到病区的质量管理,使之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并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人翁意识。

1.3 评价指标
观察团队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患者对于服务态度的满意度,各项护理质量、护理技术以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方面。

1.3 统计学分析
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计量资料()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团队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患者对于服务态度的满意度的对比
2.2 团队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患者对于护理质量、护理技术以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的对比
3 结论
团队是指由员工和管理层组成的一个共同体,该共同体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解决问题,达到共同的目标。

病区是临床一线的单元,病区的护士是一个自然团队,是一支具有相关技能并为实现某一目标而组成的群体。

在我院急诊科的护理管理中引入团队管理模式,不仅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服务水平,还能从侧面敦促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有效提高急诊处理的效率,为后续巩固治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引入团队管理模式,使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护理质量、护理技能以及综合素质的满意度均明显提高(P<0.05)。

因此,应用团队管理模式,能够大大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凝聚整个护理团队,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 丘宇茹,王吉文,卢玉贞. 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现代临床护理,2011,10(5):53-55.
[2] 孙晶. 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687-689.
[3] 黄妹. 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辽宁医学院学报,2013,2013,24(5):80-82.
[4] 刘秀兰. ICU护理团队管理的方法与效果[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15(9):1429-1430.
[5] 李菁,张建梅,王曼,等. 团队管理模式在糖尿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难医学杂志,2011,6(10):902-9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