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桂显美景 楚商争风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桂显美景楚商争风流
文/ 安频
广西,古有八桂的美称。
缘由是依广西盛产桂花,秦始皇设桂林郡,就是以盛产桂树桂花而命名,广西历代首府设在桂林而拓展为广西别称。
“八桂”之“八”,其意为大且多,晋代文学家郭璞说:“八树成林,言其大也。
”茂盛丛生的桂树大片成林、清香飘逸的桂花,满地金黄,故称桂林。
其实,我们对西南边陲之地——广西的认识,是从林林总总的文艺作品开始的。
唐代诗人韩愈赞曰:“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这后两句至今还刻在桂林的石山上,写活了桂林水的澄清、飘逸、漪澜,桂林山的峭拔、秀美、独特。
与宋朝王正功的“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名句一同传颂千古,终极不忘。
一部《刘三姐》,一曲《藤缠树》“山中只有藤缠树,世上哪见树缠藤?青藤若是不缠树,枉过一春又一春”,唱出了壮族儿女刻骨铭心的爱情。
而当代诗人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更是激情澎湃,喷薄而出:“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水几重呵,山几重?水绕山环桂林城……”
乙未七月,江城如火。
《监利人》主编、编辑一行,乘车南下,来到这青山绵延、碧水荡漾的八桂之地。
在监利籍诸位老板的安排下,一路舟车,观桂林山,赏漓江水,游黄牛峡,望夫石,半边渡,仙人推磨;更有百色起义纪念馆、东盟博览会……处处胜景,令人流连忘返,意犹未尽。
当然,我们远道而来,比游山逛水更重要的,是拜访在广西商圈里作出了引人瞩目的成就的监利老乡。
那就是跻身于广西建材玻铝业市场中的彭小龙、黄孝明、柳永波、宗建波、贺辉爱、杨明、吴江华等老板。
相见之间,可喜他们个个正值盛年,雄姿英发,俊朗大度,谈吐不凡。
对于从家乡而来的亲人,他们极尽地主之谊,衣食住行,事无巨细地周到安排,令我们感受到远在异乡的亲情。
在他们各自的公司里,听到员工叫他们的“董事长”、“总经理”、“老总”的称呼,一声声充满了恭敬与崇拜。
不禁让我们浮想联翩,生出不胜今昔之感慨。
是啊,回首他们从监利的阡陌、鱼塘里洗脚上岸,身背简单的行囊,怀揣青春的梦想,肩负家乡亲人们脱贫致富的企盼,来到这几千里之外的异乡,立足打拼。
他们从最底层最辛苦的小本生意做起,小门面,小店铺,小作坊,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日积月累,发展壮大。
加快步伐,增长见识,更新观念,提高素质。
各自有了自己优良诚信、经济实力强劲的公司企业。
在南宁、在百色、在宜州、在桂林等地,八桂大地上,到处活跃着他们这些监利商界精英们的身影。
更为可喜的是,诸位监利籍桂商们,事业有成而心系故乡,每逢春节回乡,相逢家乡亲友,会晤地方官员,让亲情和友情在浓浓的年味中发酵;而且,还热衷于慈善事业,为家乡修路建校、为支助寒门学子等公益事业慷慨解囊,为家乡的经济、文化、社会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造福乡梓,功莫大焉!
凝聚了监利籍众多企业家辛勤的汗水和过人的才智,广西湖北商会建材协会自2009年成立以来,不觉已有六年光景。
事实证明,商会的作用是很大的:可以维护监利商人自身的利益与权益,可以互帮互助、抱团发展,可以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协调沟通,可以协调业内企业之间的关系,可以及时上情下达、掌握最新信息、了解商机,还可与外地行业商会加强联系,结成联盟,共谋发展。
有了这家商会,监利籍桂商就多了一份直面的勇气,多了一份坚韧的力量。
天南地北的监利籍成功商人,以同样敏锐的创业眼光、进取的人生态度、不息的竞争精神、诚信的经商风格、合作的人际关系而著称于世。
我们有理由相信:广西湖北商会建材协会,将托起了监利籍桂商明天的希望,将发展迅猛的企业,大展宏图,蒸蒸日上,越做越大,越做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