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诗词之韵脚和平仄探究和相关题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之韵脚和平仄探究和相关题型
【溯源】
4.根据知识卡片和对诗意的理解,填在下面这首诗空缺部分最合适的一项是()(3
【答案】1.震碌 A 悠
2.(1)谁家新燕啄春泥(2)柴门何萧条(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4)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5)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3.c【解答】诗歌从音律角度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野望》是五言律诗,《梁甫行》是乐府诗。
4、D
注:宏达八年级期中考试试卷当中的题目
一、古代诗歌中的押韵与平仄
古代诗歌大体可以分成三个部分:诗、词、曲。
诗根据按创作的时代和诗歌所反映的时代内容,可以分为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
古代诗歌可以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近体诗又可以分为律诗和绝句等。
词可以根据字数的多少,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
曲可以分为小令和套数。
(1)押韵
押韵,又作压韵、谐韵,是一种诗文创作的修饰技巧,即将韵母互相谐音的文字放在诗文固定的地方(一般在句尾),诗文读起来就十分顺口、悦耳,这种现象就叫做押韵。
从《诗经》可以看出,中国人在2500年前就已经熟练的掌握了押韵技巧。
例如:
《国风·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其中:鸠、洲、逑就是互相押韵的文字。
押韵技巧不仅仅用于诗,也用于词、曲、赋。
例如押韵技巧在词中的运用: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其中:狂、黄、苍、冈、郎、张、霜、妨、唐、狼等就是互相押韵的文字。
又如押韵技巧在散曲中的运用: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其中:鸦、家、涯、马、下就是互相押韵的文字。
注:“韵”和“韵母”是两个并不完全相同的概念,所谓同韵,指韵腹相同或相近的韵母,如有韵尾则韵尾相同,韵头可以不同,如“ian”“uan”两个韵母,它们虽然不完全相同,但是它们都包含着“an”,这也算是同韵。
押韵原则:近体诗用韵规矩较严格,一首诗限用一个韵,除第一句可用韵或可不用韵外,其余双数句都要用韵;韵脚字不能重复;不是用韵的句子的末一句,平仄声不能与用韵句子的末一字相同。
主要押平声韵。
(2)平仄
1、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
比如在普通话中,阴平、阳平都是平声,上声、去声都是仄声。
平仄也是诗词等韵文的要素。
押韵也讲究平仄,但那是对韵脚字的要求,而平仄却是对整首诗中的每个字的要求。
2、平仄的原则:要求一句之间,节拍字平仄交错,每联上下句之间平仄对立。
一般是每句中的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不随意变更。
故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
(3)对仗
1、格律诗不但上下句的字数要相等,而且相对字的意义、词类、平仄也都要一一相对,这就是对仗。
古代有本《声律启蒙》的书,其中有一些对仗的例子,如"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2、对仗原则:古人把律诗的第一、二句叫"首联",第三、四句叫"颔联",第五、六句叫"颈联",第七、八句叫"尾联"。
对仗一般用在颔联和颈联。
对仗有工对、宽对、借对、串对等类型。
二、律诗的知识点
形式特征
广义律诗的包容度很大,它允许拗格存在,允许三仄尾。
如崔颢的《黄鹤楼》就是典型代表。
狭义律诗格律非常严谨,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1、句数固定
律诗通常每首八句,超过八句的,则称排律或长律。
以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二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
每联的上句称为出句,下句称为对句,两句构成对句关系;前联的对句和后联的出句的关系则称为邻句关系。
律诗句子字数整齐划一,每句或五言,或七言,分别称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五律规定每句五字,全首共四十字;七律规定每句七字,全首共五十六字字。
还有每句六字,全首四十八字的,称六言律诗,传世作品极少。
2、押韵严格
律诗通常押平声韵,而且必须按韵书中的字押韵。
原则上只能用本韵,不能用邻韵;即使稍微松一点,也只允许入韵的首句可以用邻韵,叫作"借韵"。
律诗还要求全首通押一韵,即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
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正例,入韵为变例;七律以首句入韵为正例,不入韵为变例。
3、讲究平仄
律诗每句的句式和字的平仄都有规定:讲究粘和对。
广义律诗允许失粘,狭义律诗不允许失粘。
"失粘",就是违反后联出句的第二个字和前联的对句的第二个字平仄要求相同的规则。
汉语虽有四声,但在律诗中,并不需要像词、曲那样分辨四声,只要粗分成平仄两声即可。
要造成声调上的抑扬顿挫,就要交替使用平声和仄声,才不单调。
汉语基本上是以两个音节为一个节奏单位的,重音落在后面的音节上。
以两个音节为单位让平仄交错,就构成了律诗的基本句型,称为律句。
对于五言律诗来说,它有四种基本句型:(甲)平平仄仄平,(乙)仄仄平平仄,(丙)平平平仄仄,(丁)仄仄仄平平。
七言律诗只是在五言句型的前面再加一个节奏单位,它的基本句型就是:(甲)仄仄平平仄仄平,(乙)平平仄仄平平仄,(丙)仄仄平平平仄仄,(丁)平平仄仄仄平平。
这些句型有一个规律,就是逢双必反:第四字的平仄和第二字相反,第六字又与第四字相反,如此反复就形成了节奏感。
但是逢单却可反可不反,这是因为重音落在双数音节上,单数音节就相比而言显得不重要了。
因此就有了"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口诀,就是说第一、三、五(仅指七言)字的平仄可以灵活处理,而第二、四、六以及最后一字的平仄则必须严格遵守。
这个口诀不完全准确,在一些情况下一、三、五必须论,在特定的句型中二、四、六也未必分明。
律诗各句的构成规则就是:对句相对,邻句相粘。
对句相对,是指一联中的上下两句的平仄刚好相反。
如果上句是:仄仄平平仄,下句就是:平平仄仄平。
同理,如果上句是:平平平仄仄,下句就是:仄仄仄平平。
除了第一联,其它各联的上句不能押韵,必须以仄声收尾,下句一定要押韵,必须以平声收尾,所以五言近体诗的对句除了第一联,只有这两种形式。
七言的与此相似。
第一联上句如果不押韵,跟其它各联并无差别,如果上、下两句都要押韵,都要以平声收尾,这第一联就没法完全相对,只能做到头对尾不对,其形式也不外两种:(一)平起式: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二)仄起式: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邻句相粘。
相粘的意思本来是相同,但是由于是用以仄声结尾的奇数句来粘以平声结尾的偶数句,就只能做到头粘尾不粘。
例如,上一联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下一联的上句要跟上一联的下句相粘,也必须以平声开头,但又必须以仄声收尾,就成了: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4、要求对仗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
每首律诗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惯例是对仗句,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对仗的第一个特点,是句法要相同。
如《旅夜书怀》的首联第一句没有谓语,第二句也用无谓语句式相对。
颔联上句的句式是"主谓定宾状",下句也用相同的句式相对。
颈联用的也是相同的句式。
对仗的第二个特点,是不能用一样的字相对。
像"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种对仗,在词、曲中是可以允许的,在近体诗中则绝不允许。
实际上,除非是修辞的需要,在近体诗中必须避免出现相同的字。
对仗的第三个特点,是词性要相对,也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代词对代词,虚词对虚词。
如果要对得工整,还必须用词义上属于同一类型的词(主要是名词)来相对,比如天文对天文,地理对地理,数目对数目,方位对方位,颜色对颜色,时令对时令,器物对器物,人事对人事,生物对生物,等等,但不能是同义词。
前面所举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星"对"月"是天文对,"野"对"江"是地理对,而"垂"对"涌","平"对"大","阔"对"流",也都是在词义上属于相同类型的动词、形容词的相对。
像这样的对仗,叫做工对。
有一些对仗,是借用了同音字形成工对,叫做借对。
像《野望》: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唯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首联"西"对"南"是方位对,"山"对"浦"是地理对,"三"对"万"是数目对,而"白"对"清",则是借用"清"的同音字"青",而构成了颜色对。
这样的借对,也属工对。
5、格律对照
(一)五言律诗
一、平起首句不入韵式
⊙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平平⊙仄平。
⊙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平平⊙仄平。
例:李白《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孤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二、平起首句入韵式
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平平⊙仄平。
⊙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平平⊙仄平。
例:李商隐《晚晴》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回,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三、仄起首句不入韵式
⊙仄⊙平仄,平平⊙仄平。
⊙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平平⊙仄平。
⊙平⊙仄仄,⊙仄仄平平。
例: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四、仄起首句入韵式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
⊙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平平⊙仄平。
⊙平⊙仄仄,⊙仄仄平平。
例:王维《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珠。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二)七言律诗一、平起首句不入韵式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例:杜甫《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二、平起首句入韵式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例:韩愈《左迁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三、仄起首句不入韵式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例:杜甫《咏怀古迹》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四、仄起首句入韵式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例: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相关题型】
1、请同学们试着找出下列各首诗的韵脚。
客中作(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韵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韵脚分别是香、光、乡)
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韵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韵脚分别是了、少;风、中;在、改;改;愁、流)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韵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法:韵脚分别是秋、流、舟、留)
2、分则下列诗歌的平仄。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晚晴(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往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3、找出下列诗歌的有关对仗的词语。
《春日忆李白》(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提示:清新-俊逸;庾开府-鲍参军;渭北-江东;春天树-日暮云)
4、能力训练
1、选择在下面一首七律中的括号处应填入的最贴切的句子是()
江中看月作(唐-袁枚)
江风送月海门东,人到江心月正中。
(),一船鸡犬欲腾空。
帆如云气吹将灭灯近银河色不红。
如此宵征信奇绝,三更三点水精宫。
A、半树佛花香易散
B、万里鱼龙争照影
C、二月郊行最有情
D、三千组练挥银刀
5.阅读教科书第63页“补白”中关于律诗的介绍,联系五首唐诗,在下面的横线上
写相应的内容,感受律诗的特点。
(1)律诗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或
“”。
本课中,如
《》是一首五言律诗,而
《》是一首七言律诗。
(2)律诗通常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习
惯上分别称、、、
和。
(3)一般来说,律诗、两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
在本课的五首唐诗中,“,”“,”等诗句就很好地表现了律诗的这个特点。
(4)律诗要求全诗通押一个韵,限平声韵。
如《黄鹤楼》押的是韵,《使至塞上》押的是韵,《钱塘湖春行》押的是韵。
读这三首诗,我们还可以发现,韵都押在了第、、、句。
律诗的首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
【答案】(1)五律七律渡荆门送别(或:野望、使至塞上)黄鹤楼(或:钱塘湖春行)
(2) 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3)二(或:颔联)三(或:颈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或: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大漠孤烟
直长河落日圆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4)ou an i 二四六八
6.渔家傲,词牌名,双调六十二字,上、下阕格式相同。
先用“/”为词的下阕断句,再反复朗读,体会其韵律之美。
渔家傲
[宋]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3.朗读《饮酒》(其五)和《赤壁》,体会其韵律之美,并回答问题。
(1)陶渊明《饮酒》(其五)一诗,押“an”韵,韵脚有“”“”“”“”“”等字。
(2)杜牧《赤壁》一诗,押“iao”韵,韵脚有“”“”等字。
【答案】2.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3. (1)喧偏山还言(2)销乔
7.根据知识卡片和对诗意的理解,填在下面这首诗空缺部分最合适的一项是()(3
【答案】1.震碌 A 悠
2.(1)谁家新燕啄春泥(2)柴门何萧条(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4)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5)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3.c【解答】诗歌从音律角度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野望》是五言律诗,《梁甫行》是乐府诗。
4、D
8.请你根据诗意以及律诗基本知识,选择最恰当的一句:()(2分)
出嘉兴
南宋·朱南杰
舟出嘉禾五里城,僧楼山塔互峥嵘。
酒旗密比随风舞,______________。
画舫贵人帆去稳,单衣游女着来轻。
山歌已接长河堰,到得临平月又明。
【A】碧瓦朱甍照水隅【B】蟹舍渔村两岸平
【C】柳叶乱飘千尺雨【D】渔网横拖漾日晴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