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视域下动漫IP项目赋能教学改革创新性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教融合视域下动漫IP项目赋能教学改革创新性研究
文/王伟
摘要:珠三角有制造业根基,有动漫产业基础,对动漫人才需求较大。

我校有动漫专业校企合作的经验,但也出现一些问题和瓶颈,本文就IP打造探讨校企合作新模式以及教学改革来突破。

关键词:产教融合;动漫;IP;教学改革
1 教学改革实施背景
我校多年来与企业深入合作,探索出一定的校企合作模式与经验。

在动漫专业方面,校企共同制作大型系列动画片《吉祥宝宝》曾登陆央视,
并上映了两部相关电影,在东莞有一定的影响,也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和
认可。

在此合作中,我校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课程体系,并为企业定向培
养专业人才。

然而“吉祥宝宝”模式较为单一,且学校处于较被动位置。

面对新形势,单一地依靠动画制作,不再能满足学校和专业的发展需求,同时对学生培养也有一定的弊端。

探索新的校企合作模式以及课程改革成为当务之急。

笔者设想,学校可推出自主动漫IP项目,化被动为主动,在运营IP 过程中,强化学校品牌,升级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教学改革。

2 学校自主开发动漫IP项目的必要性
2.1 动漫IP具有巨大潜力
IP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是指“知识财产”,包括音乐、文学和其他艺术作品的发现与发明,以及一切倾注了作者心智的语词、短语、符号和设计等被法律赋予独享权利的“知识财产”。

IP具有跨平台、跨领域的强大能量。

目前,以文学、游戏、影视、动漫等为代表的IP浪潮席卷全球。

在当今社会,卡通动漫形象由于其本身简洁、富有冲击的视觉形象,成为了最理想的传播符号之一。

卡通动漫形象成为IP的成功案例数不胜数。

根据国际授权业协会(LIMA)最新发布的《2018年全球授权业市场调查报告》显示,全球授权商品零售额共计2716亿美元,同比增长3.3%。

中国授权市场规模可以进入全球前五,去年市场规模约90亿美元,同比增长已经超过10%。

所以,学校如果能打造出一个出色的卡通IP形象,通过合理运营,将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2.2 掌握核心知识产权、实施教学改革
我校此前参与制作的《吉祥宝宝》,IP形象版权在企业不在学校。

而动漫产业就是版权为核心盈利模式。

所以,在以往经验和基础上,有必要进行新的IP形象打造,掌握核心知识产权,获得更大的运作和发展空间。

一个IP项目,是多个专业融合的产物,比如动漫、文学、电影、电子商务、营销��通过IP项目,可打通专业与专业之间的壁垒,形成新的课程体系,实现教学改革,进一步推动学校发展。

3 通过IP项目优化办学运营机制,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
学校以往的校企合作模式比较简单,以某家企业需求为主,合作面较窄。

一旦学校要自主打造IP项目,由于IP项目涉及的专业和行业交叉性、融合性,决定了学校可以与单家专业IP运营企业合作,也可以与多家相关产业企业合作。

同时还可抓住政府规划,将IP项目巧妙融入政府工程中,既借势又借力。

这种综合模式,简称为“政产学研”模式。

政方面,以学校所在地为例,当地政府要发展文化产业,正在规划“旅游小镇”、“音乐剧小镇”,此为机遇。

学校可与政府合作,配合主题规划,不论打造IP卡通书吧、商店,还是动画片、音乐剧、乃至地标设置等等,皆可大胆策划,让创意落地,实现走出去,形成社会影响。

产方面,学校可建立“政产学研理事会”管理机制,组建发展咨询委员会,构架校企互动的组织架构,与产业园、企业建立起产学研用合作关系。

依托政产学研合作联盟,推进人才“共推互聘”,在深化教学改革、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团队、打造办学特色方面发挥引领作用。

学和研方面,首先将专业壁垒打破,动漫专业要与其他专业紧密合作,在电子商务、影视制作、文化创意等方面加强教学。

同时,在学校成立“产业导师工作室”,每年聘请企业高层次人才担任学校产业导师,学校师生则组成学习助理团,在产业导师的带领下,学习最新技术,攻克技术难题。

4 赋予IP形象核心价值观,赋能学校品牌培育
对于动漫专业来说,创作一个卡通形象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让这个形象产生意义和价值。

IP形象的核心,不在故事本身,而在于背后的价值观和文化认同。

学校在打造IP以及营销过程,要赋予卡通形象人格,让虚拟形象“活”起来。

如何挖掘核心价值?学校可通过调研,针对自身熟悉的教育领域,针对其中的普遍性问题,反映大众普遍想法和情绪。

发现问题,并给出不流于表面的答案,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反思,故事中输出正确价值观,引起大众共鸣和认同。

学校一旦能塑造出一个与自身定位相匹配的卡通形象,随着IP项目的运营,它将成为了学校的代言,学校品牌自然得到加强。

5 以IP项目为导向,实施项目化教学
在与企业合作中,学校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持,而企业则为学校提供一线技术内容,共享图文数据库,双方就行业需求共同规划专业教学内容,制定项目化课程体系。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跟随企业导师学习最新技术,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参与“产业导师工作室”项目,相当于一种“厂中校,校中厂”的效果。

学生从实习到毕业就业,都优先考虑合作企业。

如此一来,能解决企业用人招人难题。

学生经过长时间的磨合配合,能快速适应企业,避免了漫长的人才培养及过渡期,工作延续性较强,降低人才流失率。

而对学生、学校来说,也能实现最大化对口就业。

整个过程,学生既是在学习,同时也参与了生产,了解项目流程和制作方法;企业既是在教学,也收获了人才和利益;学校则收获了教学经验、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产品。

一批批学生毕业,也将有新的学生入学,细水长流制作新的作品。

6 实施项目经理负责制,提升产品质量
在与企业的对接中,为了加强管理,保证项目推进及质量,学校可推行项目经理责任制,由项目经理统筹管理合作事宜。

项目经理组织教研人员参与到项目中来,将IP项目内容融入到日常教学;对接企业,将IP孵化成最终的“产品”。

校方提供人力、场地等资源,企业则发挥对市场需求的敏锐判断以及营销优势,为产品找到更广出路。

在此过程中,项目经理要担负起对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管理,做好学校和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

虽然学校有种种局限,创造的IP形象,也许无法与成熟商业公司所运作的经典形象比拟,但是通过此类IP项目的打造、运营,会给学校和专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索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曹建林,杨大春.产教深度融合:高职教育教学的创新探索[J].江南论坛,2014(07).
(作者单位:
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
TheSocialAngle社会广角
Cutting Edge Education教育前沿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