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模式结合临床路径护理在肝硬化腹水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DCA模式结合临床路径护理在肝硬化腹水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发布时间:2022-05-30T09:02:06.432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2年4期作者:彭艳梅1 谭茜2 [导读] 目的:研究PDCA模式结合临床路径护理在肝硬化腹水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彭艳梅1 谭茜2通讯作者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肝胆外科 , 云南昆明650032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门诊, 云南昆明650032摘要:目的:研究PDCA模式结合临床路径护理在肝硬化腹水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1年5月收治的肝硬化腹水患者20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实行PDCA结合临床护理路径。

结果:实验组护理效果更佳。

结论:PDCA模式结合临床路径护理在肝硬化腹水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PDCA循环管理;临床路径护理;肝硬化腹水肝硬化腹水是临床上较为凶险的疾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因此对护理工作的专业性、规范性要求较高,护理人员在工作时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素养以及临床经验针对患者的护理需求进行系统性、全面性的干预,以尽可能的提升治疗的效果和质量,但是常规护理模式具有较为被动的缺陷,难以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这也导致实际护理效果与理想的护理效果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改进护理模式也成为了必然的选择,基于此本院参考先进医院经验引入PDCA结合临床路径护理模式,经应用后证实了其有效性与先进性,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1年5月收治的肝硬化腹水患者20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均龄(56.24±3.14)岁,男女比例(7/3),对照组均龄(57.18±3.09)岁,男女比例(6/4),两组患者资料具备可比性(P>0.05),说明本次研究满足均衡性原则,可以继续开展。

纳入标准:①自愿参与并取得患者签字确认。

②经体征、影像学等检查,符合肝硬化腹水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①无法主动配合完成此次实验患者,比如中途退出、失恋者。

②合并严重心理/智力/精神障碍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护理人员主要遵循医嘱及相关护理制度开展工作,此外不做其他特殊干预。

实验组实行PDCA结合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具体如下:
P(计划):选取部分护理人员成立干预小组,通过讨论的方式对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需求进行探讨并针对性的制定干预措施,根据患者医疗档案划分低、中、高危患者,对护理人员分配责任患者,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根据责任患者具体风险因素选择相应的干预措施,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路径表,在工作中加强对中高危患者的监护,同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动态调整风险级别[1]。

D(执行):密切监测患者生理指标变化,对各种并发症提高警惕,一旦发生异常及时处理;对心理状况、依从性较差的患者加强宣教以及情绪干预;根据患者饮食爱好结合治疗需要制定食谱,确保足够的能量及营养供应,同时控制水分及盐的摄入,减轻肝脏负担,避免进食生冷、粗糙的食物防止消化道出血等;常规检查引流管,避免堵塞,同时观察引流液颜色、量及性质等情况,评估患者病情发展;指导患者正确、完整、规律的用药,常用的有保肝药物、抗病毒药物、抗纤维化药物、利尿剂等,并在服药期间对不良反应进行监测,指导患者缓解方法,若未见明显效果可反馈至医师以更换药物种类,在危急情况下做好抢救准备[2]。

C(检查):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护理路径表常规检查并反思自身工作完成情况,同时对根据患者的复查结果对比自身的护理目标,观察是否存在差距。

此外科室管理人员在日常中也需要加强巡视,就护理人员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就发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对普遍发生以及性质较为恶劣的问题可在例会中提出,必要时可加入管理制度之中,引起护理人员重视[3]。

A(处理):科室内需要就护理过程中发生的问题进行积极的探讨,在制定解决方案后护理人员需要落实到位,并观察实施效果,如效果不理想则需要再次反馈寻找解决方案,直至问题解决为止。

此外将PDCA结合临床路径护理的实施效果在医院内部网站中进行公示,各科室医务人员均可就实施情况提出自身的建议,对具有执行价值的意见可在科室内通过讨论制定干预措施[4]。

1.3评价指标
以肝功能相关指标水平作为本次研究的评价指标。

1.3统计学方法 SPSS21.0处理,2检验。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肝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PDCA循环管理法是目前较为先进的质量控制体系,计划、执行、检查以及处理四个环节环环相扣且循环往复,可以帮助护理人员及时察觉影响到患者治疗效果的各种危险因素并加以干预,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护理质量的提升,从而使得护理收益最大化。

临床路径护理在临床上应用也较为广泛,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预见性的设想患者的护理需求以及护理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问题,从而制定出详细的路径表,可以对自身工作起到指导和引导的作用,明确需要做什么以及需要怎么做的问题,表格上均可一目了然的进行显示,有效降低了护理人员出现工作失误或者缺陷的概率。

两种护理模式在临床上长期的实践中均被证实对提升治疗效果和质量具有良好的效果,提示当共同应用结合两种护理模式的优势可以起到协同效应,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因此在本次研究中加以选用。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各项肝功能测评指标均表现出明显的优势,说明在PDCA模式结合临床路径护理下,将经验性的护理工作转变为更加的专业化、系统化、制度化,各项治疗活动能够全面且有效的落实,这是确保治疗效果的基础,此外护理人员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护理措施进行改进,使其更加个性化,从而切实满足患者之间客观差异化护理需求,使得干预措施效果最大化,进而提升了治疗的效果,对改善患者预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因此具备广泛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娜,吉慧聪,周慧莹.PDCA模式结合临床路径护理在肝硬化腹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0,36(24):1852-1856.
[2]于盛楠.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硬化腹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03):301.
[3]岑红枚.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硬化腹水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价值[J].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2019,8(04):183-184.
[4]蔡小萍.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治疗肝硬化腹水患者中的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9):17+20.
[5]张孝竹.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硬化腹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6):178-179.
[6]张娜,周晓英,祝立卷.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肝硬化腹水治疗的临床价值[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8,23(02):264-2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