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预防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椎体再骨折临床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人因钙质流失,骨骼强度明显低于标准水平,易出现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1]。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患者压缩性骨折常用术式,虽可有效减轻疼痛症状,但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患者病理体质,仍会有新发骨折的风险。
骨质疏松症属中医“骨痿”范畴,发病与肾有密切关联,治疗当从滋补肝肾入手[2]。
本研究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94例,均为2016年4月至2018年7月本院收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
对照组男21例,女26例;年龄56~83岁,平均(64.97±6.75)岁;病程2~13年,平均(4.37±1.36)岁。
观察组男22例,女25例;年龄57~84岁,平均(65.12±6.68)岁;病程2~12年,平均(4.26±1.41)岁。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有骨质疏松症病史,胸背腰部有持续性或间断疼痛症状,随访时间超过6个月且配合随访,椎体压缩35%~70%,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伴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有椎体转移性肿瘤及椎体原发性肿瘤病史,有影响骨代谢障碍疾病,有肠道与肾脏疾病、影响维生素D及钙的吸收。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行经皮椎体成形术。
通过C臂X线机监视,找准压缩骨折的椎弓根,调整身体矢状面和穿刺针角度呈15°,进针至椎弓根的开口位置,当穿刺针抵达椎体的前中1/3位置,置入空心导管,将骨水泥注入,当骨水泥完全硬化后退出导管。
术后予以阿法骨化醇软胶囊[正大制药(青岛)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1114]0.5μg,1日1次口服;伊班膦酸钠注射液(四川美大康佳乐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3077),初次剂量2mg,后改为3mg,静脉注射,每间隔3个月治疗1次。
观察组加用补肾壮骨汤。
淫羊藿5g,黄芪、巴戟天、生地黄各10g,白术、龙骨、刺五加各6g,紫河车3g,山药、丹参、牡蛎各15g。
加水1000mL煎,1日1剂,分早晚服。
两组均治疗6个月。
3 观察指标
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时腰椎L2-4骨密度,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检测。
统计术后1个月、3个月以及6个月时椎体再骨折发生情况。
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
两组腰椎L2-4骨密度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腰椎L2-4骨密度比较 (g/cm2,x±s)组别例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观察组470.72±0.090.84±0.160.91±0.13对照组470.73±0.100.77±0.140.83±0.11 t0.510 2.257 3.221
P0.6120.0260.002
两组椎体再骨折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椎体再骨折比较 例(%)
组别例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
观察组471(2.13)1(2.13)2(4.26)
对照组472(4.26)4(8.51)9(19.15)
χ20.0000.845 5.045
P0.5570.1680.025
5 讨 论
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内分泌紊乱、钙吸收障碍及营养不良等各因素均有密切相关性,补钙是最基本的防治措施[3]。
中医认为,脾肾虚衰和骨质疏松症有着密切联系,肾气亏虚,导致骨髓生化乏源;胃脾虚弱,导致运化失健,久病则会髓空精亏[4]。
治疗宜补脾益肾,强筋健骨。
经皮椎体成形术具有确切疗效,但术后与椎体相邻阶段容易出现骨折,原因主要是骨水泥在注入椎体后可增加其强度,导致上下椎体应力随之增强,故增加了相邻椎体骨折事件的发生率。
研究证实,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再发骨折有很大关系[5]。
补肾壮骨汤方中淫羊藿、巴戟天强筋壮骨、助阳补肾,黄芪、白术健脾益气,紫河车补气益精,丹参、刺五加活血凉血、祛瘀止痛,生地黄、山药强骨骼,龙骨、牡蛎安神养精。
诸药合用,共奏强健骨骼、行气活血、补肾益精之效。
研究发现,骨骼功能的降低主要是由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下降,从而造成骨密度降低,引起骨质疏松[6]。
补肾壮骨汤则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有改善作用,从而减少骨的吸收,达到治疗目的。
中西医结合预防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再骨折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 周利,杨莎莎,苏亚平,等.仙灵骨葆胶囊对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8,24(5):577-581.
[2] 李勃,刘凯,范红,等.补肾健骨汤联合西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2018,39(5):625-627.
[3] 马拥军,陈彦军,卢健,等.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骨
中西医结合预防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椎体再骨折临床研究
林子华,陈 欢
(广东省河源市中医院骨二科,广东 河源 517000)
[中图分类号]R68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9)05-0547-02
[摘 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预防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椎体再骨折的效果。
方法: 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7例。
两组术后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补肾壮骨汤。
结果:观察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时腰椎L
2-4
骨密度值均较对照组高(P<0.05),术后6个月时椎体再骨折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预防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后再骨折效果较好。
[关键词] 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中西医结合;预防;椎体再骨折
[基金项目] 2019年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立项项目(20191329)
·547·
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2018,39(3):374-376.
[4] 崔光辉.中药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并急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2017,38(12):1732-1733.
[5] 李笔锋,胡德志,郑灿,等.芪归坚骨方配合经皮
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45例[J].河南中医,2017,37(8):1424-1426.
[6] 李军,庄贺.中西医结合预防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新发椎体骨折的临床研究[J].医学综述,2016,22(2):411-413.
[收稿日期]2019-03-01
妇产科手术治疗后易出现切口愈合障碍,而传统伤口清创治疗无法取得满意效果,而中药外敷治疗有较好效果[1-2]。
我院用大黄芒硝外敷结合频谱仪治疗妇产科手术后切口愈合障碍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20例,均为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9月妇产科手术后切口愈合障碍患者,纳入标准:切口表皮裂开深度达筋膜,在3cm以上,切口皮下血肿局限,切口周围存在硬块并有显著压痛,具有脂肪层超过3cm、瘢痕体质、手术时间长、经阴道试产后中转剖宫产、重度贫血、糖尿病等阻碍切口愈合障碍的高危因素。
排除标准:具有严重心血管疾病,药物过敏,存在理解和认识障碍,近期用免疫抑制药物或接受放疗。
分成研究组与参照组各60例。
研究组年龄21~63岁,平均(46.18±3.97)岁;剖宫产51例,异位妊娠2例,子宫肌瘤3例,卵巢肿瘤1例,子宫切除术3例;切口愈合障碍原因为脂肪液化19例,切口感染7例,脂肪液化伴缝线反应34例。
参照组年龄21~63岁,平均(46.23±3.91)岁;剖宫产50例,异位妊娠3例,子宫肌瘤2例,卵巢肿瘤2例,子宫切除术3例;切口愈合障碍原因为脂肪液化18例,切口感染7例,脂肪液化伴缝线反应35例。
两组切口愈合障碍原因、手术类型、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常规伤口清创换药,用频谱仪治疗。
仪器为ECO-600B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南京亿高微波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输出功率40W,照射探头垂直置于切口上方5cm,照射20min,每日2次。
研究组加用大黄芒硝外敷。
依照伤口硬结、渗液、红肿程度,确定芒硝、大黄分量,其碾碎成粉末后加入75%乙醇调和,用双层纱布及腹带制作药袋,依照实际切口决定药袋长度和宽度,确保药袋能够完全覆盖切口,随后将调和好的中药置于药袋内。
对切口予以常规消毒处理后,将2层无菌纱布覆盖于切口上,将装有中药的药袋置于无菌纱布上,通过腹带进行包扎固定。
当药物全部湿透后进行更换,1日1次。
换药时首先常规消毒,接着从切口边缘向中间进行挤压,将分泌物压出,并沾干,挤压1~2次后换上新药袋。
3 观察指标
换药次数、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
用SPSS20.0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3]
切口周围硬块全部消散,组织变软,切口红肿与疼痛感全部消失为显效。
切口周围硬块有所消散,组织稍微变软,切口红肿与疼痛感有所改善为有效。
切口周围硬块未消散,切口红肿 与疼痛感未得到减轻为无效。
5 治疗结果
两组换药次数、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换药次数、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x±s)
组别例换药次数(次)切口愈合时间(d)住院时间(d)研究组60 5.07±1.167.93±2.648.24±2.17
参照组6010.28±1.9515.38±3.7914.77±2.38 t 3.69 4.02 3.74
P<0.05<0.05<0.05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组别例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研究组6037(61.66)22(36.67)1(1.67)(98.33)参照组6016(26.67)31(51.66)13(21.67)(78.33)χ²11.64
P<0.05
6 讨 论
妇产科手术后切口愈合障碍主要为感染积脓、切口脂肪液化等,其中以切口脂肪液化最为常见。
脂肪液化导致因素繁多,主要因电刀操作不当、直接用电刀止血、拉钩压榨、结扎大块组织、切口长时间暴露导致组织脱水、止血不彻底等。
另外如高血压、贫血、肥胖、糖尿病等使脂肪组织影响血运。
术后剧烈咳嗽、基础疾病、高龄、未遵循严格无菌原则。
由于切口缝线吸收较难或缝合欠妥造成缝线排斥反应。
医生手术操作熟练度欠缺致手术部位受到高频电刀反复切割,在电刀高热作用下,导致脂肪层内毛细血管发生凝固栓塞,影响血供,促使脂肪组织出现缺血缺氧,发生无菌性坏死,以此导致切口脂肪液化[4]。
同
大黄芒硝外敷结合频谱仪
治疗妇产科 手术后切口 愈合障碍临床研究
粟海艳,毛亚娴
(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广东 肇庆 546040)
[中图分类号]R7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9)05-0548-02
[摘 要] 目的:观察大黄芒硝外敷结合频谱仪治疗妇产科手术后切口愈合障碍的效果。
方法: 12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两组均用常规伤口清创换药及用频谱仪治疗,研究组加用大黄芒硝外敷。
结果:研究组换药次数显著少于参照组(P<0.05),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
结论:大黄芒硝外敷结合频谱仪治疗妇产科手术后切口愈合障碍效果较好。
[关键词] 妇产科手术后切口愈合障碍;大黄芒硝外敷;频谱仪
·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