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考第一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高考第一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 (2015高一上·淄川期中) 史学家张岂之认为,在中国古代,一个新的封建王朝的建设,“必然要体现自己的新”,但“也离不开别人的旧”。

以下史实最能体现材料中观点的是()
A . 元朝确立行省制
B . 隋朝创立科举制
C .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D . 明朝废除丞相制
2. (2分) (2018高二下·新余开学考) 2002—2015年,中国进出口实现年均增速15.31%。

2001年,我国进出口总额0.51万亿美元,仅占全球进出口额的4.02%。

到2015年,我国进出口总额3.96万亿美元.约为2001年进出口总额的8倍,占全球进出口额的11.89%。

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B .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加强
C . 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D . “一带一路”经济战略已逐步实施
3. (2分) (2015高二上·宣化期中) 在《红楼梦》第二回中,贾宝玉发表了自己离经逆道的独到见解:“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

”“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得浊臭逼人。

他的这种叛逆精神与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是一致的。

()
A . 孔子
B . 董仲舒
C . 朱熹
D . 李贽
4. (2分)(2016·天水模拟) 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起到的最突出作用是()
A . 变法思想宣传
B . 实行君主立宪
C . 师夷长技以制夷
D . 思想启蒙作用
5. (2分) 1921年《中华女界联合会改造宣言》中说:“要求得入一切学校上学,与男子受同等教育……要求女子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及从事其他一切政治活动的权利;男女同工同酬等。

”导致上述思想主张产生的因素有()
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②近代国家建立的影响③新文化运动的推动④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6. (2分)标志着中华民族全面抗日战争的事件是()
A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 . 九一八事变
C . 卢沟桥事变
D . 八一三事变
7. (2分)下面是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两幅新闻报道图片,它们所反映的历史面目
A . 左图是虚假的,右图是真实的
B . 左图是真实的,右图是虚假的
C . 左、右图都是虚假的
D . 左、右图都是真实的
8. (2分) (2018高二上·白城月考) 伏尔泰认为,文艺复兴的重要意义不在于“复古”,而在于“创造”。

文艺复兴的“创造”主要表现在()
①诵读古典文化
②批判神权统治
③鼓吹人性解放
④倡导思想自由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9. (2分)如图是某位科学家发现并验证相关定律的实验装置,这一发现为推动人类进步作出开创性贡献。

这位科学家来自()
A . 德国
B . 法国
C . 美国
D . 英国
10. (2分)(2020·新乡模拟) 1921-1922年,苏俄逐渐出台农民要上交的实物税,种类有18种,包括粮食、饲料、油料作物种子、马铃薯、干草、奶产品、肉类、鸡蛋、家禽、蜂蜜、羊毛、亚麻及大麻纤维、皮革原料、皮货、小动物、烟草和蔬菜等。

这一政策()
A . 反映出苏俄生活必需品丰富
B . 易增加苏俄税收的社会成本
C . 说明苏俄经济部门比较健全
D . 符合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11. (2分) 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中国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这些现象不能说明()
A . 中国已与世界经济进一步接轨
B . 中国面临的机遇大大超过挑战
C . 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新阶段
D . 经济区域集团化与全球化并存
12. (2分)(2020·侯马模拟) 人类社会在应对现代矛盾和危机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政治理念而追求不同的发展目标所导致的制度性裂变,这种裂变导致的对抗在世界层面展开。

这种裂变()
A . 体现了美苏的对峙与紧张
B . 最终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
C . 适应了世界多极化的趋势
D . 体现世界政治的单极特征
二、非选择题 (共6题;共65分)
13. (10分)(2016·陕西模拟) 近代以来生产力进步,东西经贸交流频繁。

阅读材料浇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16——18世纪,亚洲仍然对欧洲商品不感兴趣,而欧洲,而欧洲则勉强地用金银去支付它所想要的亚洲产品(丝绸、茶叶、香料等)。

……进入近代以来,特别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西方交流出现了新的状况。

中国的茶叶、生丝、棉花大量输往西方,以“英国制造”为代表的西方纺织品、机械设备等也漂洋过海,洋人反客
为主,得操丝市、茶市之权,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厘毫不能主持,在某些地区,洋布排挤了土纱土布,使中国城市出现生产凋敝,经济萧条的状况。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黄君(黄佐卿)于光绪七年(1881年)建丝厂于沪上。

丝车仅一百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

惟是时女工都无充分训练,工作不良,丝质随劣;且所有出品须运往外国市场,向绸商兜售,输运需时,周转为难。

自光绪八年至十三年,营业失败,资本损耗殆尽。

光绪十三年后,丝厂事业逐渐发达,丝车自一百部增至九百部。

后法国绸商渐知中国除土丝外,亦有机制厂丝可供应用,乃相率电请驻沪洋商就近采办。

此项办法始自光绪十九年,迄今三十余年,未尝变更也。

——摘自《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不同时期欧洲在东西贸易中的地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方面的原因。

(2)根据材料概括此家丝厂初期经营困难的原因。

结合所学分析后期经营改善的原因。

14. (5分)有学者在研究世界经济贸易关系时提出了以下论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

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由于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

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

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

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据《白银资本》等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与18世纪相比,19世纪欧洲和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相对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并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政治、经济原因。

15. (15分)国际经济交往是近现代经济活动的重要内涵,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地理大发现之前,欧洲的对外贸易主要是由冒险商人采用人背马驮的形式,长途贩运东方的奢侈品,以满足少数贵族富人的消费。

这种“中世纪型”的对外贸易,贩运的是体轻价昂的贵重物品,如香料、丝绸等,以获取暴利,而销售数额却很有限。

地理大发现后,由大型商船队从事的大规模海上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

商品的运输量急剧增加,经营大宗日用品和原料、粮食,以赚取巨大的利润总量。

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地经济联系的增强,为西欧的手工业提供广大的市场和原材料产地,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迅速成长。

——摘编自穆良平《主要工业国家近现代经济史》
材料二 1791年,财政部长汉密尔顿提出制造业报告,要求对欧洲进口的货物征税,以保护本国工业;通过提供补贴来鼓励扩大商品性农业生产;建立一个联邦投资的铁路和航运网。

目的是刺激商业发展和使国家更紧密地成为一个整体。

但是,不论南方还是北方,都不希望对海外贸易征收关税,担心会导致海外贸易缩减和提高生活费用。

国会最后没有批准这项报告。

——加里·纳什《美国人民:创建一个国家和一种社会》
材料三
注1:外债是一国政府向外国政府和民间举借的债务。

注2:表3右侧表明的事这一时期运用外债数量最高的三个行业。

(1)依据材料一说明新航路开辟前后世界贸易的变化。

(2)概括汉密尔顿促进美国经济发展的主张。

结合材料和美国的政治体制分析这些主张未被批准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三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

16. (15分) (2015高一上·连江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中国历史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

这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

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障碍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

因此,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历史主题是……
——范书义《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
材料二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

这两件东西
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

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

多了两件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提出这一主题的依据是什么?
(2)根据下列表格的提示,写出其中字母A、B、C、D代表的历史含义。

(3)根据所学知识说出毛泽东是创造了怎样一条符合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17. (10分) (2015高二上·东阳期中) 1923年孙中山这样概述其创立“三民主义”的思想路径:“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汲取)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族主义观中国历史之所示,则知中国之民族,有独立之性质与能力,其与他民族相遇,或和平而相安……余之民族主义,特就先民所遗留者,发挥而光大之;且改良其缺点,对于满洲,不以复仇为事,而务与之平等共处于中国之内,此为以民族主义对国内之诸民族也。

对于世界诸民族,务保持吾民族之独立地位……以期与诸民族并驱于世界,以驯致于大同,此为以民族主义对世界之诸民族也。

材料二民权主义……余游欧美,深究其政治、法律之得失,知选举之弊,决不可无以救之。

而中国相传考试之制、纠察之制,实有其精义,足以济欧美法律、政治之穷。

故主张以考试、纠察二权,与立法、司法、行政之权并立,合为五权宪法;更采直接民权之制,以现主权在民之实,如是余之民权主义,遂圆满而无憾。

——以上材料见孙中山《中国革命史》
请回答:
(1)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分别因袭、规抚和创获了哪些思想主张。

请将答案填写在下列表格中相应的位置。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从孙中山的成长和活动轨迹说明上述思想路径形成的原因。

18. (10分)(2016·阳高模拟)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美国自从在国联问题上失误之后,孤立主义一度重新甚嚣尘上。

在华盛顿体系中,它“参与其中而不负责任”,继而带头提出所谓“非战原则”,甚至在中国东三省发生日本制造的“九一八”事变后,美国国务卿史汀生也只发了个“不承认”的声明,以致法西斯国家得以得寸进尺,终于酿成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几年,以往美国之行的政策基本未变,在1935——1937年间接连通过几个“中立法案”,声称要避免“重犯”
上次欧战时的错误,禁止向交战国提供贷款、出售军火等。

但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美国在1939年开始修改中立法,取消过时的“军事禁运”,转而实行“现购自运”。

当时德国支付和运输能力均较英法为弱,因此这种“现购自运”政策于英法有利。

……大约到了1940年,战争形势急转直下,德国先后入侵挪威、丹麦、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这年9月27日,日军侵入印度支那,接着又公布日德意三国同盟条约,把矛头指向美国,才使美国在心理上有所觉醒,认识到摆脱孤立主义之必要,包括罗斯福总统本人在内。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美国于1940年9月与英国签订《驱逐舰—海军基地协议》,即由美国向英国提供驱逐舰,英国向美国提供大西洋海军基地;1940年3月签署“租借法案”,决定向反法西斯国家提供援助并拨款70亿美元,以作建立和运输租借物资之用。

这样,美国就由中立国变为非交战国,实际上站到了交战的一方。

——摘编自何顺果《美国历史十五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长期保持中立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放弃中立政策的原因和影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
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
考点:
解析:
答案:11-1、
考点:
解析:
答案:12-1、
考点:
解析:
二、非选择题 (共6题;共65分)答案:13-1、
答案:13-2、
考点:
解析:
答案:14-1、
考点:
解析:
答案:15-1、答案:15-2、
答案:15-3、
考点:
解析:
答案:16-1、答案:16-2、答案:16-3、考点:
解析:
答案:17-1、答案:17-2、考点:
解析:
答案:18-1、
答案:18-2、
考点: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