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环境的差异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苔原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热量条件)
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性
含义 自然带更 南北方向,即纬度变化方向 替方向 自然带延 东西方向,即经度变化方向 伸方向 形成 基础因素 热量 典型 地区 低纬度、高纬度
温带荒漠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
(三)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影响 因素 水热条件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①垂直地带性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 律相似于纬度地带性变化规律
分布 特征
②山麓基带名称与山体所处的纬度位 置和海陆位置有关 ③山坡自然带谱多少与山地所处的地理 纬度、山地海拔高度及坡向等因素有关
分布地区
中低纬度高山地区典型
地带性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性 类型 赤道到两极 经度地带性 沿海到内陆 东西更替 南北延伸 垂直地带性
排列 图示
成因
南北更替 东西延伸
垂直更替 水平延伸
热量差异
水分差异
低纬度 明显 高纬度
海拔引起的 水热差异
中纬地区
中低纬山地
雪线高度
雪线的概念:终年不化积雪分布的最低高度,是 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雪线高度 大致和0℃高度一致) 雪线以上气温较低,形成常年积雪区。雪线以下 气温较高,是季节性积雪区。在雪线附近,年降 雪量等于年消融量,达到动态平衡。 2.雪线高度的影响因素: (1) 气温:气温高,消融量多,雪线高 ; (2) 降水:降水多,积雪多,则雪线低 ; (3)其他因素: 坡向、坡度、人类活动等
苔原带和冰原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荒漠 地中海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 0
温带季风气候
600
30
C B
A
热带季雨 林带
00
⑤ ④
⑦ ⑥ ⑩ ⑨⑤ ⑧
③ ② ① ② ③ ④ ⑧ ⑩ ⑤
热带草原带
汉代的黄土高原, 草肥水美、山青水秀。 今天的黄土高原, 千 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生 物 气 候 地貌
水 文
土 壤 相互制约 相互渗透
相互联系
案例:
撒哈拉 沙漠 (受副 热带 高压带 及信 风带控 制)
气候干 燥、降 水稀少
地表水 贫乏 风力作用 显著
大片沙 漠、砾 漠 动植物稀少
2、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 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汉代的黄土高原,草肥水美、山青水秀。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如 自唐代以后,大兴土木、连年战争,森林 何演变来的? 植被被大量砍伐,土壤受流水侵蚀,逐渐 失去了肥沃的表面土层,土壤肥力逐渐下 降,植被生长慢,气候变得干旱,地面被 流水侵蚀形成沟谷,沟谷不断加深扩大, 最终形成千沟万壑的景观。 1、自然地理环境由哪些要素组成? 2、这一事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什 么关系?
假如你是旅游爱好者,从炎热的华南到温凉 的北方,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 从高山的山麓攀登到山顶,沿途所看到的自然景 观是否相同,为什么?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自然带的形成
纬度 位置 太阳 辐射
热量 影 响 海陆 影 响 位置 水分 决 影 气候 响 定 植被 土壤 自 然 带
全球陆地上有哪些自然带?它们是怎样 分布的?
上面四幅山地垂直带谱中,位于北半球暖温带 的山地是 D
三、 山地 的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地 域分 异规 律
6.读右 图,回 答下列 问题:
热带雨林带 ⑴填出自然带的名称:A 热带草原带 B C 热带荒漠带 D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⑵A→B→C→D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地理环境由 赤道 两极 __________ 到__________ 的地域分异。这种地域 热量 为基础的,它的形成主 分异规律是以__________ 太阳辐射 的影响,表现为地表景观和自 要是受__________ 纬度变化 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 然带沿着__________
非地带性分布现象:
陆地环境因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影响具 有非地带性分布现象。如: A、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南半球无亚寒针叶林 带和苔原带。 B、地带性分布环境的斑状景观:荒漠中的绿洲 C、使地带性分布发生改变:安第斯山脉南段西 侧是温带森林景观,东面为巴塔哥尼亚沙漠;非 洲赤道穿过的东非高原没有形成热带雨林却形成 了热带草原。 D、地带性自然带空间分布范围受到非地带性因 素的限制而发生改变:北美西部和南美西部沿海 地区的自然带分布都紧逼海岸的狭长形态。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水分条件) 分异规律 经度地带性
含义 自然带更 东西方向,即经度方向更替 替方向 自然带延 南北方向,即纬度方向延伸 伸方向 形成 基础因素 水分
典型 地区 中纬度大陆
乞 力 马 扎 罗 山 垂 直 自 然 带


雪线
积雪冰川带 高寒荒漠带
高寒草甸带
落叶阔叶林带 常绿阔叶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
4、非地带性差异
地貌、海陆分布、岩石性质、洋流等因 素影响 例1:南美洲安第斯山南段,东侧是沙漠, 西侧是温带森林
地形地貌
例2:南半球缺少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
海陆分布,56 °S~65 °S是广阔的海洋
洋流
大陆西 大陆内 大陆东 洋流 部 部 部 0 90 900 H 700 600 E F M N C B A K 700
大气环 流极高
副极低 500 350 250 副高
400 300 200
D
I
100 00
100 00
赤低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自然地理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各个要素的 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 个要素的演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