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练半小时】2020版高考语文(浙江)一轮练习:阅读突破 第五章 专题二 Ⅰ 群诗通练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诗通练三思妇闺怨
主题解说“闺怨”指少妇、少女在闺阁中的忧愁和怨恨。
这种诗,有些是女人自己写的,还有一些是男人模拟女人的口气写的。
一是抒发别离苦情,表现闺中女子的后悔、怨恨以及她的寂寞、冷清,对丈夫的关切、牵挂以及对游子的思念、想望。
二是描写美人迟暮,表达宫女在幽禁生活中白白消磨青春的哀怨之情:昔日承恩,今日冷落,美人迟暮伤情而生幽怨悲愤。
三是借思妇闺情寄寓诗人自己的人生感慨。
诗人常以失意的宫女自况,感叹个人身世。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温庭筠
宝函①钿雀②金③,沉香阁上吴山碧。
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
画楼音信断,芳
草江南岸④。
鸾镜⑤与花枝,此情谁得知?
注①宝函:华美的梳妆盒。
②钿雀:雀饰的金钗。
③(xī)(chì):水鸟名,又称紫鸳鸯。
这里是金钗上的装饰。
④芳草江南岸:化用“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楚辞·招隐士》)。
⑤鸾镜:背上镌刻有鸾凤图案的妆镜。
1.全词由物到景,由____到____,自今忆昔,又由____至____,看似散乱不连,实则脉络暗通,婉转绵密。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词的情感历程。
答: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宋]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钟①,当年拚却②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缸③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注①玉钟:酒杯。
②拚却:甘愿,不顾惜。
③银缸:银白色的灯盏、烛台。
3.这首词抒发了词人的________之情。
4.虚实结合是本词的主要表现手法,请赏析。
答: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木兰花
晏殊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5.词中“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与白居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6.“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两句独出机杼,请赏析其艺术特色及蕴含的思想感情。
答:
答案精析
1.景情昔今
2.女子晨起化妆,饰物上成双的鸳鸯触起她内心的伤感和孤独;于是她移目向外,试图排遣,沉香阁外吴山青翠碧绿;杨柳又轻细如丝,使她回想起当年春雨潇潇时和情人在驿桥边依依惜别的情景,女子沉浸在回忆的悲伤中;女子登上画楼,眼前芳草茂盛萋萋,而远去之人却杳无音讯,女子由回忆回到现实,内心有着春归人不归的隐痛和更加强烈的孤独。
无限的自伤和自怜之情使她窥镜自照,感叹自己的心事只有鸾镜和花懂得,只是无人知晓。
伤感自己如花的青春在无尽的等待中渐渐逝去。
词意华丽的梳妆盒上装饰着漂亮的钿雀和金,在这个春天的早晨,女子已经起床梳妆
一新。
她来到了沉香楼阁上正看见远处隐隐的吴地青山,如丝的杨柳枝条又泛起青色,在春风中袅袅飘荡,而驿桥上已经开始飘起了细雨。
在画楼上看见那江南岸边春草萋萋,女子暗叹心中的那个人竟一去未归,音讯全无,每天陪伴自己的只有手中的鸾镜和枝上的花朵,但她那满腹的心事又有谁知道呢?
3.相思
4.虚写回忆和梦境中的相聚场面,写出了恋人的浓情蜜意;实写久别重逢的相聚场面,但又担心是梦境。
虚实结合,回忆和现实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词人的相思之情。
5.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6.(1)艺术特色:①对仗。
“楼头”对“花底”,“残梦”对“离愁”,“五更钟”对“三月雨”。
②借景抒情。
以钟声惊梦况其神经衰弱,状其相思之深,以“三月雨”烘托心情之暗淡,离愁之深广,情境俱观。
(2)思想感情:抒发了主人公与心上人离别之后的相思别恨之深情。
词意在绿杨垂柳、芳草萋萋的长亭古道上,年少的他却轻易地抛下我就登程远去。
楼头的钟声惊醒了五更的残梦,心头的离愁就像洒在花底的三月春雨。
无情人哪里懂得多情人的苦恼,一寸相思愁绪竟化作了万缕千丝。
天涯地角再远也有穷尽终了的那一天,只有怀人的愁思却是无限绵长、没有尽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