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市初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资阳市初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4题;共28分)
1. (2分)(2017·全椒模拟)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日食和月食都是光的折射现象
B . “海市蜃楼”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C . 树在湖面上形成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
D . 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是光的反射现象
2. (2分)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的距离要求为5m,由于医务室房间太小,医生首先将视力表贴在一面墙上,然后在对面墙上正对着视力表挂一大平面镜,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3m,检查视力时()
A . 人应面对镜而坐,人与镜的距离为2m
B . 人应面对镜而坐,人与镜的距离为2.5m
C . 人应面对视力表而坐,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2m
D . 人应面对视力表而坐,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3m
3. (2分)一束光线垂直地射到平面镜上,经反射后,反射角是()
A . 90°
B . 0°
C . 180°
D . 45°
4. (2分)如下图所示,等臂天平处于平衡状态。

则左盘物块的密度是()
A . 1.4g/cm3
B . 2.0g/cm3
C . 3.5g/cm3
D . 7.0g/cm3
5. (2分)某校学生进行“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法制教育时放映幻灯片,发现屏幕上的画面小了点,应怎样调节()
A . 放映机离屏幕远些,胶片离镜头远些
B . 放映机离屏幕远些,胶片离镜头近些
C . 放映机离屏幕近些,胶片离镜头远些
D . 放映机离屏幕近些,胶片离镜头近些
6. (2分)(2017·大石桥模拟) 关于生活中常见的和“影”字有关的物理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太阳光下的“树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 . 岸边的人在水中所成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 . “摄影”用的照相机是根据凹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
D . 放电影时,屏幕上的“影像”能被所有观众看到,是光在屏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7. (2分)关于物体的质量和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一块冰全部融化成水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B . 把铜块碾压成铜片后,它的质量和密度都不变
C . 把实心铁球加热到100℃,质量变大,密度变小
D . 由密度公式可知,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8. (2分) (2017八上·孝南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红外夜视仪是利用紫外线来工作的
B . 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C . 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来矫正视力
D . 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都相当于凸透镜
9. (2分)下列数据中,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 . 一个成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0 m/s
B . 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为36 V
C . 一个初中生的质量大约是50kg
D . 家用台灯正常工作时,功率大约是200 W
10. (2分)(2017·柳南模拟) 在月球表面既没有空气,也没有磁场.假如有一天你有幸登上月球,你认为下列哪种活动可以实现()
A . 利用声波测距离
B . 利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C . 驾驶用汽油机驱动的登月车
D . 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11. (2分)、某物体经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像,现将透镜上部遮住不让光通过,则屏上的像()
A . 缺少上部分
B . 缺少下部分
C . 大小变化了
D . 像性质不变,只是变暗了
12. (2分)下列光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 .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是光的反射现象
B . 小明靠近平面镜的过程中,他在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C . 人在岸边看到水中的鱼比鱼在水中的实际位置浅
D . 太阳通过树叶小孔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13. (2分)在“使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的实验中,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妥当的是()
A . 使用天平时,应将其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B . 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
C . 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一定要等指针完全静止下来
D . 称量时左盘应放置被称量的物体,右盘放置砝码
14. (2分) (2017八上·江阴期中) 下列各种现象,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A . 路灯下人在地面上的影子
B . 湖边的树在湖水中的“倒影”
C . 三棱镜分解白光
D . 在平面镜前看到自己的像
二、填空题 (共3题;共6分)
15. (2分)用________透镜会聚太阳光,在________处可点燃火柴.
16. (2分)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人们就可以看到它,这是光的________现象;午后,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这是光的________现象.
17. (2分)点燃的蜡烛距凸透镜16cm,在距透镜16cm的另一侧光屏上出现了等大的清晰的烛焰像,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当把蜡烛移到距透镜20cm的位置时,移动光屏,能接到________(填倒立、正立、放大、缩小)的清晰的烛焰像。

三、作图题 (共2题;共10分)
18. (5分) (2018七下·深圳期中) 各种复合材料由于密度小、强度大,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等制造业。

小明利用实验仪器测量一块实心复合材料的密度。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如图甲,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在测量过程中,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物块的质量是________g。

因复合材料的密度小于水,小明在该物块下方悬挂了一铁块,按照如图丙所示顺序,测出了该物块的体积是________cm3,则这种材料的密度是________ kg/m3。

(3)分析以上步骤,你认为小明在测体积时的操作顺序会引起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19. (5分)一束光经透镜折射后水平射出,小希通过作图提供了一种确定透镜位置的方案,请你按小希的作图方式,在图中的甲、乙位置各提供一种方案确定透镜的位置。

四、实验题 (共3题;共17分)
20. (6分)(2018·镇江模拟) 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胶管、止水夹等器材制成凹、凸形状可改变的“水透镜”,并利用水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如图所示。

(1)如图甲,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此时向水透镜中注水,光屏上的像变模糊,当将光屏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光屏上的像重新清晰,说明“注水”会使水透镜的焦距变________(长/短)。

(2)蜡烛、光屏和液体透镜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保持蜡烛、光屏位置不动,仅仅移动水透镜发现只能在光屏上成一次像,如果此时________(吸、注)水,接下来不管如何移动凸透镜,都不能在光屏上成像。

(3)小组成员利用上述器材模拟远视眼的成因和纠正问题,则光屏相当于眼睛的部位是________。

水透镜固定在40cm处,其焦距与(2)中相同,则蜡烛应该放在光具座上刻度的范围是________,放好蜡烛以后,调节光屏的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改变水透镜的凸凹程度模拟出远视眼的成像效果,如果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一个清晰的像,除了可以在水透镜旁边加一个________(凹、凸)透镜,还可以向________(左、右)移动光屏。

21. (6分) (2017九上·东莞期末) 下面是关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小石块的密度”实验步骤的描述,请按要求填空:
(1)将天平放在________上,然后将游码移至标尺的________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标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此时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
(2)用调好的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时,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 g;放入小石块前量筒内水的体积为10mL,放入小石块后量筒内水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_ cm3,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 kg/m3.
22. (5分)(2017·建邺模拟) 小张同学做了下列两个探究实验:
【实验一】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实验时选取两只相同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________.
(2)实验时,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________.
【实验二】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
(3)当实验器材位于如图乙所示位置,在光屏找到了烛焰清晰的像,________(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此时小张取下自己的近视眼镜靠近凸透镜左侧处,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为了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可将光屏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也可以将蜡烛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4题;共28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二、填空题 (共3题;共6分)
15-1、
16-1、
17-1、
三、作图题 (共2题;共10分)
18-1、
18-2、
18-3、
19-1、
四、实验题 (共3题;共17分)
20、答案:略
21-1、
21-2、
22-1、
22-2、
2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