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名校2024届中考化学模拟精编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武汉市名校2024年中考化学模拟精编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为保证大脑的活跃,适量吸烟不影响影响健康
B.在沉淀、过滤、蒸馏三种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度最高的是蒸馏
C.二氧化碳能使动物窒息死亡,所以二氧化碳有毒性。
D.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3.利用盐酸和硝酸银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顺序,下列实验可以不需要进行的是
A.铁+稀盐酸B.铜+稀盐酸C.银+稀盐酸D.铜+硝酸银溶液
4.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除杂、鉴别、分离所用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5.下列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A.通过灼烧闻气味鉴别羊毛和蚕丝
B.通过加水溶解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钠
C.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干燥二氧化碳
D.通过溶解、过滤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
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氧B.铝C.硅D.铁7.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下端要紧贴试管内壁
B.加热试管中的液体应直接加热,不必进行预热
C.实验时,若固体药品的用量没有说明时,应取1g~2g
D.向试管里倾倒液体时,试剂瓶紧挨试管口
8.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B.图1中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
C.图1实验不能比较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高低
D.若将图2中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观察到燃烧现象
9.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1t℃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B.1t℃时,30g乙加到10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
C.2t℃时,各100g饱和溶液降温到1t℃析出固体甲多于乙
D.2t℃时,75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100g水得到20%的溶液
10.2.2g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6.6g二氧化碳和3.6g水。
下列对该物质组成的推断正确的是()A.只含碳、氢元素
B.含有碳氢、氧元素
C.肯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无法判断
11.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A.A B.B C.C D.D
12.下列物质溶于水中,形成溶液的pH最大的是()
A.柠檬汁B.CaO C.NaCl D.CO2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试选用“>”或“<”或“=”填空。
(1)酸雨的pH_____蒸馏水的pH;
(2)碳原子中核内质子数_____核外电子数;
(3)钠的金属活动性_____铝的金属活动性
(4)在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_____氧气的体积分数;
(5)将5g碳酸钠粉末加到95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中,充分混合后溶液的质量_____100g。
14.如图为验证Na2O2性质实验的部分装置,将A中产生的潮湿CO2通入到足量的Na2O2粉末中,充分反应,已知:Na2O2与水作用生成一种碱和O2,与CO2作用生成碳酸盐和O2。
(1)请写出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写一个即可)
(2)若由C装置收集反应后的气体,请把C装置中的导管补画完整_____。
15.t1℃时,将a、b两种固体各18g,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升温到t2℃时,现象如图乙所示,a、b两种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所示,请填空:
从t1℃到t2℃的变化过程中,一直处于
饱和状态的是______(填“a”或“b”)的溶液;图丙中曲线M表示的是______(填“a”或“b”)的溶解度曲线.t1℃时,a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b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6.如图为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是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A、B、C、D四种粒子中,属于同
种元素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C粒子的符号为_____。
由A元素和B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3)该硒原子的中子数是________。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某同学进行如下两个实验。
请回答有关问题:
(1)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①配制溶液的步骤:计算、称量和量取、_____、装瓶、贴标签。
②下列情况中,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氯化钠固体不纯B.量取水时俯视读数C.装瓶时洒出少量溶液D.配制溶液的烧杯内壁沾有水
(2)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步骤如下:①取一定质量的粗盐样品,加水溶解;②过滤;③蒸发结晶;④称量、计算产率。
在上述各步实验中,都用到的一种仪器是_____,它在步骤②中的作用是_____。
18.实验要求制取少量CuSO4溶液(不含其余物质),请选择适当试剂(试剂任选,但只通过一步化学反应),从产物纯度角度考虑试剂的用量并写明简短操作:
(1)你选择的试剂(写出方程式即可)______;
(2)简短操作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6分)经研究发现,在人们喜爱的腌制食品中含有致癌物质N﹣二甲基亚硝胺[化学式为(CH3)2NNO],该物质是由_____种元素组成的,其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B
【解题分析】
A、吸烟有害身体健康,错误;
B、在沉淀、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正确;
C、二氧化碳无毒,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过量的二氧化碳能使人窒息死亡,错误;
D、燃烧能放出一定的热量,物质不燃烧时可能也会放出热量,例如氧化钙加入水中也会放出热量,错误。
故选B。
2、C
【解题分析】
A、香烟、酒精无毒,不是毒品,但服用过量对人体有害;故错。
B、三大化石燃料:石油、煤、天然气,氢气不是化石燃料;故错。
C、大气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和粉尘,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粉尘是大气污染物;故对。
D、合金是金属材料;故错。
故选:C。
3、C
【解题分析】由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验证实验的设计思路为:根据三种金属与盐酸反应情况,可验证铁的活动性比铜、银强;然后利用金属铜和硝酸银的置换结果,验证铜的活动性比银强;对比四个实验,实验A证明金属铁能置换出酸中的氢;B证明金属铜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而实验D可以证明银的活动性小于铜,所以不做实验C也不影响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判断。
故选C。
4、C
【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A选项是错误的操作,因为氧化钙和水或盐酸反应;B选项错误所选试剂错误,加入的硫酸会与氯化钡反应;C选项是正确的操作;D选项是错误的操作,二者都不溶于水;故答案选择C
考点:物质的鉴别
5、A
【解题分析】
A、羊毛和蚕丝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燃烧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通过灼烧闻气味不可以鉴别羊毛和蚕丝,实验方案不可行;
B、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的温度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溶液的温度基本不变,通过加水溶解可以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钠,实验方案可行;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二氧化碳反应,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可以干燥二氧化碳,实验方案可行;
D、过滤能液体与固体进行分离,通过溶解、过滤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实验方案可行。
故选A。
【题目点拨】
在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然后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才能鉴别。
6、A
【解题分析】
地壳中元素含量前五位,由高到低为:氧、硅、铝、铁、钙,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故选A。
7、D
【解题分析】
A、滴管滴加液体时,应悬于试管上方,不得与试管内壁接触,避免污染试剂,选项A错误;
B、试管加热液体前应先预热,避免局部过热引起试管炸裂,选项B错误;
C、取用固体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盖满试管底部,选项C错误;
D、试管内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口紧挨试管壁,以免液体洒出,选项D正确。
故选D。
8、B
试题分析: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有可燃物;二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在设计探究实验时就是根据这三个条件来设计。
在此实验中我们用热水给白磷和红磷提供热量,使温度能达到白磷的燃点,而达不到红磷的燃点,从而得到燃烧时温度的作用.在图中铜片上的白磷与水中的白磷作对照,说明温度都达到着火点时,若没有氧气,可燃物也不能燃烧,所以在图2中给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白磷燃烧.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说明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从而得出燃烧时必须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选B。
考点:考查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
9、D
【解题分析】
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故该温度下两物质溶解度相等,故正确;
B、t1℃时,乙的溶解度是30g,根据溶解度概念,100水中溶解30g,正好达到饱和状态,故正确;
C、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将t2℃的甲乙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到t1℃时,析出固体甲多于乙,故正确;
D、t2℃的甲的溶解度为50g,向50g水中加入25g甲,搅拌后得甲的饱和溶液为75g,加100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
量分数是
25g
75g100g
+
×100%=14.3%,故错误;
故选:D。
【题目点拨】
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
10、A
【解题分析】
6.6gCO2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6.6g×12
44
×100%=1.8g,3.6g水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为:3.6g×
12
18
⨯
×100%=0.4g,
生成物6.6g二氧化碳和3.6g水中所含碳、氢元素的质量和=1.8g+0.4g=2.2g,2.2g=2.2g,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不含氧元素。
故选A。
【题目点拨】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生成物可以初步确定该物质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由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和与该物质的质量进行对比,从而确定该物质的组成元素。
本题难度稍大,主要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式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
11、B
试题分析:CaCl 2溶液含HCl 可通过加过量CaCO 3后过滤的方法除去HCl 得到CaCl 2溶液,所以A 正确;NaOH 溶液含Ca (OH )2加过量Na 2CO 3溶液后过滤,滤液中含NaOH 和Na 2CO 3,引入了新杂质,所以B 错误;FeCl 2溶液含CuCl 2加过量铁粉、过滤,滤液中只含FeCl 2溶液,所以C 正确;CH 4中含H 2O 通过盛浓硫酸的洗气瓶除去水蒸气,而浓硫酸不与甲烷反应,所以D 正确。
故选B 。
考点: 物质除杂的考查。
12、B
【解题分析】
A 、柠檬汁呈酸性,pH 小于7;
B 、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的水溶液呈碱性,pH 大于7;
C 、氯化钠的水溶液呈中性,pH 等于7;
D 、二氧化碳的水溶液是碳酸,呈酸性,pH 小于7;
故选:B 。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 = > > <
【解题分析】
(1)酸雨是pH 小于5.6的雨水,蒸馏水的pH 一般为7,所以酸雨的pH <蒸馏水的pH 。
(2)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碳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钠排在铝的前面,所以钠的金属活动性>铝的金属活动性。
(4)在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78%,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则氮气的体积分数>氧气的体积分数。
(5)将5g 碳酸钠粉末加到95g 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中,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与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前碳酸钠与盐酸的质量之和100g ,因此,充分混合后溶液的质量<100g 。
14、2222322Na O +2CO =2Na CO +O (或22222Na O +2H O=4NaOH+O )
【解题分析】
(1)反应物可以为过氧化钠与水,生成物为碱和氧气,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碱除了含有氢氧根外还应有钠离子,所以生成为为氢氧化钠和氧气;反应物为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时,生成物碳酸盐和氧气,此时反应后缺少钠元素,所以碳酸盐为碳酸钠,因此反应方程式可以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也可以为过氧化钠与
2Na O+2CO=2Na CO+O(或
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因此化学方程式为
222232
2Na O+2H O=4NaOH+O );
2222
(2)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首先在底部聚集,因此接入进气管应为长管,长管伸入深度要接近集气瓶底部,然后从上部短口处将空气排出,达到收集氧气的目的。
15、ba等于
【解题分析】
(1)从t1℃到t2℃的变化过程中,一直处于饱和状态的是b的溶液,因为它的烧杯底部有固体没有溶解;故答案为b;(2)从升高温度,固体的变化情况可知,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M是a,N是b;故答案为a;(3)t1℃时,a的溶解度等于b的溶解度,故a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b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故答案为等于。
16、AD O2-Al2S345
【解题分析】
(1)质子数相同的粒子属于同一种元素,由图可知,A、D两种粒子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C粒子的质子数是X,最外层电子数也是X,则该粒子是核内有8个质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结构的氧离子,符号可表示为:
O2-;
(2)由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A的质子数是16,属于硫元素,化合价为-2价,B的质子数是13,属于铝元素,化合价为+3价,形成的化合物为硫化铝,化学式为:Al2S3;
(3)从图中可以得知硒的原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原子序数=34,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9,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该硒原子的中子数是79-34=45。
故答案为:(1)AD;O2-;
(2)Al2S3;
(3)45。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溶解 AD玻璃棒引流
【解题分析】
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则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小或溶剂质量偏大,可以分析出可能造成这两个方面错误的原因;粗盐提纯使用的仪器进行分析解答。
【题目详解】
(1)①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装瓶、贴标签;
②A、氯化钠固体不纯,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B、量取水时俯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C、装瓶时洒出少量溶液,溶液具有均一性,溶质质量分数不变;D、配制溶液的烧杯内壁沾有水,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故选AD;
(2)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除去)、蒸发(食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而得到食盐的过程),在上述各步实验中,都用到的一种仪器是玻璃棒,它在步骤②中的作用是引流。
【题目点拨】
掌握粗盐提纯的原理与实验步骤(溶解、过滤、蒸发)、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计算、称量、溶解)、注意事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8、CuO+H2SO4═CuSO4+H2O(或Cu(OH)2+H2SO4═CuSO4+2H2O或CuCO3+H2SO4═CuSO4+H2O+CO2↑等)用药匙取少量CuO置于试管中,再向试管中滴加稀H2SO4溶液,氧化铜固体刚好完全溶解时停止滴加,即可得到CuSO4溶液
【解题分析】
(1)根据酸的化学性质,金属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碱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碳酸盐能与酸反应生成盐、水和二氧化碳,故可采用氧化铜、氢氧化铜或碳酸铜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O+H2SO4═CuSO4+H2O(或Cu(OH)2+H2SO4═CuSO4+2H2O或CuCO3+H2SO4═CuSO4+H2O+CO2↑等).
故填:CuO+H2SO4═CuSO4+H2O(或Cu(OH)2+H2SO4═CuSO4+2H2O或CuCO3+H2SO4═CuSO4+H2O+CO2↑等);(2)用药匙取少量CuO置于试管中,再向试管中滴加稀H2SO4溶液,氧化铜固体刚好完全溶解时停止滴加,即可得到CuSO4溶液.
故填:用药匙取少量CuO置于试管中,再向试管中滴加稀H2SO4溶液,氧化铜固体刚好完全溶解时停止滴加,即可得到CuSO4溶液。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4 6:7
【解题分析】
N﹣二甲基亚硝胺[化学式为(CH3)2NNO],该物质是由碳氢氮氧4种元素组成的,其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