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建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建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作者:黄丽丽
来源:《档案管理》2013年第02期
1 城建档案管理现状
1.1 城建档案管理人才短缺。
由于城建档案整理工作繁琐、枯燥,重复劳动多,劳动强度大,收入低于行政事业单位,一般人员干不长就想转行,院校专业档案管理人员不愿意来,再加之档案管理人员由于职业原因容易吸入粉尘、易过敏,得腰(颈)椎病等职业病,留人尤其是留住人才非常困难。
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在几十年的不断发展中,业务工作大都是老带新,代代传,从档案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凤毛麟角”。
高素质、懂业务、善创新、拓展能力强的档案管理人才成为制约档案管理事业科学发展的“瓶颈”。
1.2 城建档案管理资金匮乏。
离开资金支持的城建档案管理寸步难行。
由于城建档案管理投入大、见效慢,资金基本上来源于财政拨款,财政拨款的力度有限,大部分地方发放人员工资后便所剩无几,不能满足城建档案管理快速发展的需要。
据笔者所知,有些地市档案技术服务费用收取几年后被上级相关部门强制取消,“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
1.3 城建档案管理进度不一。
一般的,地市级建设部门对城建档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较高,但县区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尤其是价值判断失当造成不能充分认识城建档案对城市长远发展的重要作用,表现在:部分县区组织机构不健全,城建档案馆不是单独机构、没有专职的管理人员、经费没有纳入县级编制;部分县区城建档案馆虽然挂牌,但一直与相关单位合并办公;有的县区城建档案仍由建设主管部门内设的档案室兼管,大量的城建档案仍保留在相关业务科室内,由于没有相应的保管环境和设施,大量的城建档案只是一堆图纸摆在那里,他们也没精力和能力管理这些城建档案。
1.4 城建档案业务亟须拓展。
新区建设在规划、建设、管理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城建档案资料,但由于新区定位及职能衔接不到位,城建档案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工作基础薄弱,加之建设施工单位多、开发建设进度快,城建档案管理工作明显滞后,这就需要城建档案人改变原有的管理思路,拓展城建档案管理业务范围,“走出去、管起来”、充分发挥出城建档案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2 对策
2.1 持续加强城建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首先,档案管理人员的选拔上,要将爱岗敬业放在首位;其次,加强培养和教育,重点开展爱岗敬业教育、业务技能培训、深造;最后,建立留人机制和奖励机制,在改善工作、生活条件,工资、福利待遇,职称申报、评定,晋级晋职等方面进行倾斜,调动档案管理人员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2 积极开展技术咨询服务业务弥补城建档案管理经费不足。
积极开展技术咨询服务业务,是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笔者认为,城建档案管理在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的同时,要坚持走出自我造血、自我积累、自我发展之路,在搞好城建档案管理的同时收取一定的技术服务费用。
要把服务与责任捆绑在一起,融“责任—管理—服务—效益”于一体,贯穿到整个工程建设当中去,做到事前能技术服务、事中能档案整理、事后能查找咨询。
一方面,可以提高城建档案人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城建档案自身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从而抓住机遇。
2.3 健全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和法规制度。
各县区要建立健全城建档案工作机构,配备专职人员。
要加强各类工程档案的收集和管理,把各类工程档案的报送纳入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程序,努力收集和保存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重要城建档案,为记录城乡建设发展历程和日后工作查考留下宝贵资料。
国务院、住建部、各级政府已经出台了很多城建档案的管理法规和政策,各地要据此制定出加强城建档案管理的细则和方案,使城建档案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2.4 积极开展城建档案网络化建设。
形成包括建设系统、建设管理单位、建设单位、施工企业在内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立体式城建档案管理网络。
加强城建档案管理软件的配备和计算机设备、网络网站等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对工程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电子文件制作、归档和移交工作的指导,积极开展电子档案的接收和收集,推动城建档案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省信阳市城市建设档案馆来稿日期:2012-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