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押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押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
单选题(共100题)
1、幼儿教育能够帮助幼儿做好上小学的准备,包括社会适应性、学习适应性、身体素质以及良好的学习与行为习惯、态度和能力等方面的准备,有助于儿童顺利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这体现了幼儿教育()。

A.对于人的发展的价值
B.对于教育事业发展的价值
C.对于家庭的价值
D.对于社会发展的价值
【答案】 B
2、()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最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最能满足幼儿的需要,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具有其他活动所不能替代的教育价值。

A.实践
B.游戏
C.上课
D.学习
【答案】 B
3、认知发展理论——发生认识论是()提出的。

A.格赛尔
B.华生
C.班杜拉
D.皮亚杰
【答案】 D
4、现在的幼儿与几十年以前的幼儿的某些心理年龄特点,如思维的具体形象性、爱活动、爱游戏等特点基本相同。

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

A.可变性
B.整体性
C.阶段性
D.稳定性
【答案】 D
5、下列哪种方法不利于缓解或调整幼儿激动的情绪?()
A.冷处理
B.安抚
C.斥责
D.转移注意力
【答案】 C
6、皮亚杰所划分的游戏类型是( )
A.机能游戏、建筑游戏、扮演游戏和规则游戏
B.模仿游戏、探索游戏、尝试游戏和造型游戏
C.机能性游戏、想象性游戏、接受性游戏和制作性游戏
D.练习性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性游戏和规则性游戏
【答案】 D
7、中班幼儿能双手抓杆悬空吊起( )
A.10秒左右
B.15秒左右
C.20秒左右
D.25秒左右
【答案】 B
8、下列关于角色游戏的行为特点,是大班幼儿的游戏行为的是( )
A.角色意识淡薄
B.游戏的目的性增强
C.角色扮演常需借助于玩具
D.平行游戏多发
【答案】 B
9、世界上最早的幼儿教育机构产生于()。

A.德国
B.英国
C.法国
D.美国
【答案】 B
10、在幼儿园实践中某些教师认为幼儿进餐、睡眠、茶点等是保育,只有上课才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唯一途径,不注意利用各环节
的教育价值,这种做法违反了()。

A.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原则
B.重视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原则
C.尊重儿童原则
D.实践性原则
【答案】 A
11、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核心是()
A.动机
B.练习
C.强化
D.及时反馈
【答案】 C
12、1929年,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进行了“双生子爬梯实验”,实验结果说明: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 )的作用显著。

A.遗传素质
B.家庭教育
C.文化环境
D.生理成熟
【答案】 D
13、10月份的主题是“秋天”,教师结合相关的内容,采用“秋天的叶子”“秋游剪影”“中秋月饼”“秋天的歌”等板块,将学习内容通过环境展示出来,让孩子从环境中直接感知秋天。

这体现了环境创设的( )
A.科学性
B.教育性
C.针对性
D.多样性
【答案】 B
14、3—6岁儿童使用的主要句型是()。

A.单词句
B.多词句
C.简单句
D.复合句
【答案】 C
15、以下对健康检查的目的论述错误的一项是()。

A.尽早对有疾病或有身体缺陷的儿童采取矫治措施
B.了解儿童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
C.杜绝疾病的发生
D.尽早发现儿童的疾病或身体缺陷
【答案】 C
16、下列哪种现象能表明新生儿的视听协调( )。

A.有些婴儿听到音乐会露出笑容
B.听到巨大的声响,婴儿会瞪大眼睛
C.婴儿听到母亲叫“宝宝”,就会去找妈妈
D.婴儿看到大人逗他说话,会一跳一跳表现出快乐的样子
【答案】 C
17、“通过和幼儿一起翻阅相片,讲述幼儿成长的故事等,让幼儿感受到家庭和幼儿园的温暖,从而对培育自己的人产生感激之情。

”这是培育幼儿( )
A.初步的行为规范
B.初步的表达能力
C.初步的阅读能力
D.初步的归属感
【答案】 D
18、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

这说明的是()。

A.说明了幼儿园教育组织实施的根本原则
B.说明了幼儿园教育活动组织形式
C.说明了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含义
D.说明了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的基本原则
【答案】 C
19、幼儿园歌唱活动中最为基础的目标是()。

A.让幼儿享受参与歌唱活动的快乐
B.发展幼儿运用嗓音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
C.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
D.积累一定的音乐词汇
【答案】 A
20、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必须以()为前提。

A.发挥幼儿的自主性
B.保证幼儿游戏的特点
C.保证游戏的目的性
D.实现游戏的多样化
【答案】 B
21、婴儿喜欢将东西扔在地上,成人捡起来给他,他又扔在地上,如此反复,乐此不疲。

这说明婴儿喜欢()
A.玩东西
B.重复连锁的动作
C.手的动作
D.抓握物体
【答案】 B
22、在幼儿思维发展过程中,动作和语言对思维活动的作用变化规律表现为()。

A.动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大到小,语言是由小到大
B.动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小到大,语言是由大到小
C.动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大到小,语言也是由大到小
D.动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小到大,语言也是由小到大
【答案】 A
23、()岁幼儿,情绪反应的动因处于由主要为满足生理需要向
主要为满足社会性需要的过渡阶段。

A.1-2
B.2-3
C.3-4
D.4-5
【答案】 C
24、幼儿园在帮助幼儿做好学习准备方面不需要的工作有()。

A.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B.入学前教孩子拼音、认字、做算术
C.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品质
D.发展思维能力和基础能力
【答案】 B
25、有的幼儿表现出对表演的兴趣,而有的幼儿表现出对画画的兴趣,这体现的是幼儿个性结构()的差异。

A.个性倾向性系统
B.自我意识系统
C.个性心理系统
D.自我评价系统
【答案】 A
26、尊重儿童游戏的自主性是( )的具体表现。

A.尊重儿童独立性
B.保护儿童积极性
C.尊重儿童人格
D.尊重儿童权利
【答案】 C
27、以下关于幼儿园美术教育不正确的论述是()。

A.帮助幼儿学习、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终极目标
B.幼儿美术是幼儿个性的表现
C.帮助幼儿发现自我、表现自我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重要目标
D.幼儿美术学科本身的特点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目标制订的重要依据
【答案】 A
28、行为主义学派的心理学家有()
A.华生、斯金纳
B.弗洛伊德、华生
C.维果斯基、华生
D.维果斯基、斯金纳
【答案】 A
29、与教学活动相比,游戏与区域活动最突出的特点是()。

A.目的性
B.教育性
C.自主性
D.计划性
【答案】 C
30、()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

A.亲子关系的发展
B.性别角色的发展
C.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D.社交技能的发展
【答案】 C
31、幼儿园班级管理应面向全体幼儿并涉及班内所有管理要素,保证班级全体幼儿的共同进步而不是部分幼儿的超常发展,确保了班级各种管理要素得到充分的利用。

这体现了幼儿与班级管理应遵循()。

A.主体性原则
B.整体性原则
C.参与性原则
D.高效性原则
【答案】 B
32、幼儿科学教育的实质是()。

A.教师的指导
B.获取知识
C.儿童的科学探索活动
D.主动建构初级科学概念
【答案】 C
33、小儿伴随高烧而出现喷射性呕吐、抽风等,可能患( )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一氧化碳中毒
C.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D.急性传染性肝炎
【答案】 A
34、传统气质类型分为()
A.理智型、情感型和意志型
B.A型、B型
C.安全型、回避型、焦虑矛盾型
D.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多血质
【答案】 D
35、在婴儿期,儿童常常通过哭、喊、扔东西来吸引成人的关注。

这反映了他们所采用的学习方式是( )。

A.模仿
B.操作学习
C.使用工具
D.习惯性
【答案】 C
36、幼儿园老师带孩子们到郊区小农场参观,让城市里的孩子看到了“真正的猪、牛和羊”,这种教学方法称为()。

A.行动操练法
B.实践法
C.直观形象法
D.情感体验法
【答案】 C
37、以下哪类方法是按照观察的方式分的?()
A.自然情景中的观察和实验室观察
B.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C.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
D.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
【答案】 B
38、最早提出“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为首考虑”的这一原则文件是()
A.适合儿童生长的世界
B.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C.未成年人保护法
D.儿童权利公约
【答案】 D
39、近20年来,关于独生子女问题的研究不接受下列( )结论。

A.独生子女发展中,存在某些生活环境上的特殊性
B.相当一部分独生子女表现出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问题
C.作为一个群体,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存在显著差异
D.家长的错误教养方式是独生子女个性和社会性问题产生的原因
【答案】 C
40、 3岁前婴幼儿一般不能进行()。

A.独自游戏
B.合作游戏
C.平行游戏
D.动作游戏
【答案】 B
41、儿童可以亲自动手、反复尝试,能够充分观察到活动过程中发
生的现象和变化的科学活动类型是()。

A.教师演示实验
B.儿童操作实验
C.科学观察
D.科学讨论
【答案】 B
42、在幼儿园实践中某些教师认为幼儿进餐、睡眠、茶点等是保育,只有上课才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唯一途径,不注意利用各环节
的教育价值,这种做法违反了()。

A.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原则
B.重视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原则
C.尊重儿童原则
D.实践性原则
【答案】 A
43、儿童显示出性别意识,并能正确辨别自己和他人是男孩或者女
孩的年龄是( )
A.3岁
B.4岁
C.5岁
D.6岁
【答案】 A
44、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内在目的是( )
A.形成办园特色,打造办园品牌
B.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C.把幼儿培养成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体
D.促进幼儿园和家庭的合作
【答案】 C
45、严格地说,偷窃只能针对()的幼儿而言。

A.两三岁以上
B.七八岁以上
C.八九岁以上
D.九岁以上
【答案】 C
46、洋洋尿裤子了,陈老师发现后让洋洋等待保育员过来换裤子,陈老师的做法违背了学前教育的()
A.主体性原则
B.活动性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保教合一原则
【答案】 D
47、最有利于儿童成长的依恋类型是()。

A.回避型
B.安全型
C.反抗型
D.迟钝型
【答案】 B
48、下列不适宜作为幼儿早操后活动场地的是()。

A.草地
B.水泥
C.塑胶
D.泥土
【答案】 B
49、贯彻幼儿参与性原则的根本保证是( )
A.教师的引导
B.教师要控制幼儿
C.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观念
D.创设优美的环境
【答案】 C
50、教师和幼儿是否建立良好关系,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正确地看待幼儿,即()。

A.是否树立了正确的儿童观
B.是否树立了正确的师生观
C.是否树立了正确的教学理念
D.是否树立了正确的知识观
【答案】 A
51、儿童的数概念的形成,经历的四个阶段分别是()
A.口头数数→按数取物→给物说数→掌握数概念
B.口头数数→给物说数→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
C.按数取物→口头数数→给物说数→掌握数概念
D.按数取物→给物说数→口头数数→掌握数概念
【答案】 B
52、“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这一教育目的提出者是
A.张雪门
B.陶行知
C.陈鹤琴
D.张宗麟
【答案】 C
53、儿童自己独立地确定绘画的具体内容、形式和表现方法,教师协助他们完成的绘画形式是()。

A.装饰画
B.意愿画
C.临摹画
D.命题画
【答案】 B
54、妈妈给孩子出了算术题:“小宝第一锅吃了1个汤圆,第二锅吃了2个汤圆,-共吃了几个汤圆?”孩子说汤圆没有了,全吃掉了。

这是()。

A.客观的理解
B.相对关系的理解
C.情绪性的理解
D.转导性的理解
【答案】 C
55、孩子一出生就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这是( )。

A.能力类型的差异
B.兴趣类型的差异
C.气质类型的差异
D.性格类型的差异
【答案】 C
56、不同气质特点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针对( )的孩子,应防止粗枝大叶,虎头蛇尾。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答案】 B
57、表演游戏和角色游戏的区别主要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A
58、物质环境是学前教育存在与发展的()。

A.必备条件
B.主要条件
C.次要条件
D.生活条件
【答案】 A
59、儿童气质类型差异的稳定性证明,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

A.遗传因素
B.生理成熟
C.社会环境
D.教育训练
【答案】 A
60、儿童之间绝大多数的社会性交往是在()中发生的。

A.游戏情境
B.语言情境
C.社会情境
D.家庭情境
【答案】 A
61、保护幼儿听觉器官的正确做法是
A.引导幼儿遇到噪音时捂耳、张嘴
B.经常帮助幼儿掏耳、去耳屎
C.要求幼儿捏住鼻翼两侧擤鼻涕
D.经常让幼儿用耳机听音乐,故事
【答案】 A
62、下列关于制定幼儿一日生活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幼儿年龄越小,安排的睡眠时间应越短,次数应越多
B.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应保证他们的游戏时间
C.制定作息制度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差异,如南北方差异
D.安排幼儿一日的生活作息制度,要考虑到家长的配合
【答案】 A
63、福禄贝尔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创制的活动玩具被称为( )。

A.凡物
B.积木
C.恩物
D.念物
【答案】 C
64、每一位幼儿到幼儿园时,都要接受晨间检查。

晨间检查的一般方法是“一看、二摸、三问、四查”,其中“三问”不包括()。

A.问幼儿在家吃饭情况
B.问幼儿在家睡眠是否正常
C.问幼儿在家与家人相处情况
D.问幼儿大小便有无异常
【答案】 C
65、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代表作()中。

A.《爱弥儿》
B.《母育学校》
C.《教育漫话》
D.《人的教育》
【答案】 A
66、关于幼儿园社会教育的论述,不正确的有( )。

A.幼儿园社会教育就是品德教育在幼儿园中体现
B.幼儿园社会教育是幼儿社会性发展所需要
C.幼儿园社会性教育应该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
D.幼儿园社会教育要在幼儿日常生活和活动中进行
【答案】 A
67、在设计音乐欣赏教学方案时,先把握作品的某个细节部分。

然后再从局部逐步扩大到整个作品的程序为()。

A.层层深入的程序
B.层层累加的程序
C.一一匹配的程序
D.一一对应的程序
【答案】 B
68、教师引导全班幼儿通过讨论的方法,选择或确定环境创设的主题和内容以及与环境材料互动的方法是()。

A.讨论法
B.探索法
C.操作法
D.评价法
【答案】 A
69、在幼儿园与小学衔接过程中,智育的核心是( )。

A.记忆知识
B.思维能力
C.掌握技能
D.非智力因素
【答案】 B
70、能显著提高儿童的角色承担能力和亲社会行为水平的学前教育基本方法是()。

A.角色扮演法
B.语言法
C.讨论法
D.移情法
【答案】 A
71、20世纪30年代.我国幼教界有“南陈北张”之称,即指南京有陈鹤琴,北京有()。

A.张汉良
B.张之洞
C.张宗麟
D.张雪门
【答案】 D
72、思维处在直观行动性阶段,思维活动离不开对事物的直接感知,并依赖于其自身的行动。

这是()的思维特点。

A.托班幼儿
B.小班幼儿
C.中班幼儿
D.大班幼儿
【答案】 B
73、在幼儿的独立性、自主性比较欠缺的情况下,教育者的( )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A.权威性
B.知识性
C.主导性
D.艺术性
【答案】 C
74、()是反复认识某事物,并在头脑中留下痕迹的过程,是巩固知识的第一步。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
【答案】 A
75、在幼儿园阶段,教师提前让幼儿学习小学的教材,如提前学习汉语拼音和书写汉字、提前学习小学的数学知识等,这使得幼小衔接工作中出现()现象。

A.提前为幼儿进小学打好基础
B.促进幼儿极大地发展
C.小学化倾向严重
D.小学教育学前化
【答案】 C
76、婴儿偶尔用双脚蹬席子发出响声后,就会连续地用脚去蹬席子让它再度发出声响。

这种游戏属于()。

A.规则游戏
B.结构游戏
C.象征性游戏
D.练习性游戏
【答案】 D
77、“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该目标属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语言子领域中的( )
A.阅读与书写准备
B.阅读与理解
C.倾听与书写准备
D.倾听与表达
【答案】 D
78、幼儿教育能够帮助幼儿做好上小学的准备,包括社会适应性、学习适应性、身体素质以及良好的学习与行为习惯、态度和能力等方面的准备,有助于儿童顺利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这体现了
幼儿教育()。

A.对于人的发展的价值
B.对于教育事业发展的价值
C.对于家庭的价值
D.对于社会发展的价值
【答案】 B
79、儿童一进商场就被漂亮的玩具吸引,儿童在这一刻出现的心理现象是()。

A.注意
B.想象
C.需要
D.思维
【答案】 A
80、传统气质类型分为()
A.理智型、情感型和意志型
B.A型、B型
C.安全型、回避型、焦虑矛盾型
D.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多血质
【答案】 D
81、小红知道9颗花生吃掉5颗,还剩4颗,却算不出“9-5”等于多少?说明小红的思维具有?()
A.具体形象性
B.抽象逻辑性
C.直观动作性
D.不可逆性
【答案】 A
82、夸美纽斯出版的幼儿教育方面的著作是()。

A.《夸美纽斯教育论著全集》
B.《理想国》
C.《母育学校》
D.《太阳城》
【答案】 C
83、儿童在游戏中作为集体成员,学习相互理解,共同遵守规则,学会与人相处,促进了儿童()。

A.认知的发展
B.创造力的发展
C.社会性的发展
D.情绪的发展
【答案】 C
84、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A.认识水平
B.情感体验
C.创造性思维
D.审美经验
【答案】 D
85、波斯纳指出,没有()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形成肤浅的知识。

A.调查
B.反思
C.理解
D.交流
【答案】 B
86、在我国幼儿园的美术教学实践中,最常见的方法是教师在黑板上画一幅范画,让孩子临摹下来。

这种方法()。

A.能够使儿童很快地学会画画,画得较像
B.限制了儿童的创造力,将艺术的真正内涵排除在美术教育之外
C.能够培养儿童画画的兴趣
D.很好,因为教师肯定比儿童画得更好
【答案】 B
87、幼儿的发展从身体的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的部分,动作发展越早,而远离身体躯干的肢端动作发展较迟。

这是幼儿动作发展中的( )
A.从上至下规律
B.由近及远规律
C.由粗到细规律
D.由头至尾规律
【答案】 B
88、学前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 )。

A.教师与儿童的关系
B.教师与家长的关系
C.教师与教师的关系
D.家长与儿童的关系
【答案】 A
89、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这是《幼儿园
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第一部分“总则”中的第三条,这是()。

A.制定《纲要》的依据、原因、目的
B.我国幼儿教育的性质和根本任务
C.规定了我国幼儿园教育的外部原则
D.指出了幼儿园教育自身的特点
【答案】 C
90、幼儿美育的目标是()。

A.使幼儿掌握美学的知识
B.使幼儿掌握表现美的技能
C.培养幼儿的审美动机
D.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初步能力
【答案】 D
91、适宜在秋季进行的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是观察()。

A.雪
B.落叶
C.小草
D.雾
【答案】 B
92、矫正幼儿口吃的重要原则性方法是()。

A.密切关注
B.严格要求其改正
C.让幼儿多说话
D.解除紧张
【答案】 D
93、著名的“哨兵持枪姿势”实验主要是研究幼儿的( )。

A.坚持性
B.目的性
C.暗示性
D.果断性
【答案】 A
94、下列哪项不属于咬指甲癖的原因?()
A.恐惧等不良情绪的因素
B.婴儿期喂养不当
C.缺乏环境刺激和爱抚
D.习惯性动作
【答案】 D
95、下列玩具不是从功能角度分类的是()
A.运动性玩具
B.建构玩具
C.益智玩具
D.传统玩具
【答案】 D
96、在幼儿园阶段,教师提前让幼儿学习小学的教材,如提前学习汉语拼音和书写汉字、提前学习小学的数学知识等,这使得幼小衔接工作中出现()现象。

A.提前为幼儿进小学打好基础
B.促进幼儿极大地发展
C.小学化倾向严重
D.小学教育学前化
【答案】 C
97、鹏鹏是个胖嘟嘟的小孩,他妈妈总是怕他在幼儿园吃不饱。

老师在与鹏鹏妈妈交流时,要特别注意提到以下几项内容,除了( )
A.食物烹调以清蒸、水煮为主
B.孩子不吃饭时,强迫喂饭
C.孩子主动锻炼时,要给予鼓励
D.经常督促孩子运动
【答案】 B
98、婴幼儿情绪的发展和形成主要靠()
A.感知觉的发展
B.情绪气氛的熏陶
C.自我意识的发展
D.言语的发展
【答案】 B
99、下列不符合幼儿动作发展规律的是( )
A.从局部动作发展到整体动作
B.从边缘动作发展到精细动作
C.从粗大动作发展到精细动作
D.从上部动作发展到下部动作
【答案】 A
100、有关教育的描述错误的是()。

A.动物界中诸如老猫教幼崽捉老鼠.老鸭教小鸭游泳等也是教育
B.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性活动
C.学校教育与其他教育活动相比较.具有可控性强等特点
D.教育的基本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答案】 A
大题(共5题)
一、周末的下午,评选小红花的活动开始了。

幼儿个个坐得端端正正,听着老师的评价:佳佳发言积极,声音洪亮,应该得小红花。

还有娇娇、琳琳、亮亮……教师一下子发了很多小红花。

滔滔没得到小红花,噘着小嘴站起来:“李老师,我也想要小红花!”李老师看了他一眼说:“你平时不遵守纪律,还想得小红花?!”接着问大家:“你们说滔滔能得小红花吗?”“不能!”大家异口同声地说。

滔滔还在努力着:“老师,我现在已经不打人了!”老师不再理他,他失望极了。

评选活动结束了,家长们陆续来接孩子。

得了小红花的孩子一个个向家长炫耀着。

只见滔滔一下子扑倒在奶奶怀里痛哭起来。

老师还没向奶奶解释完,奶奶似乎明白了,对孩子说:“别哭了,小红花不值钱,奶奶带你到街上买去。

”说着就拉着孩子走了。

李老师望着祖孙俩的背影,许多的嘱咐和劝解已经来不及了。

如果材料中的教师是你,你会做怎样的反思和改进。

【答案】小红花是幼儿的骄傲和挚爱,教师通过小红花评比,旨在调动幼儿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老师在评价幼儿的过程中,为追求理想的效果,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每一个幼儿,这对滔滔这种顽皮的幼儿来说一时难以做到。

可是,他也像其他孩子一样需要关注和鼓励,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使他从无奈地向老师求情到失望至极地大哭。

心疼孙子的奶奶只好用“买小红花”来安慰滔滔。

教师评价的关注点应放在幼儿的变化和发展上,多用纵向比较,慎用横向比较。

让滔滔这样的孩子,在“不打人”等条件
下也能得到小红花,获得满足与成功。

如果我是这位老师,我会主
动找滔滔奶奶,先向她道歉,检讨自己在评价孩子时的失误。

对滔滔观察不够。

然后和她一起研究教育孩子的方法,争取得到家庭的支持和合作。

最后告诉奶奶,小红花是用来激励孩子进步的,不可用买来的代替。

二、材料情境一:一天晩上,莉莉和妈妈散步时,有下列对话:妈妈:月亮在动还是不动?莉莉:我们动他就动。

妈妈:是什么使他动起来的呢?莉莉:是我们。

妈妈:我们怎么使他动起来的呢?莉莉:我们走路的时候他自己就走了。

情境二:在幼儿园教学区活动中,老师给莉莉出示两排一样多的纽扣,莉莉认为一一对应排列的两排一样多。

当老师把下面一排聚拢时,她就认为两排不一样多了……(1)莉莉的行为表明她处于思维发展的什么阶段(2分)?举例说明这个阶段思维的主要特征及表现。

(12分)(2)幼儿这种思维特征对幼儿园教师的保教活动有什么启示?(6分)
【答案】(1)莉莉的行为表明她正处在思维发展的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根据皮亚杰的研究成果,表现为思维具有不守恒性、具体形象性、刻板性和泛灵性;以自我为中心,只能从一个角度思考问题。

不守恒性表现为两排相同数量的扣子,更改了排列方法,孩子会认为数量也发生了更改;具体形象性表现为孩子知道2个苹果加3个苹果是5个苹果,但不知道2+3=5,思维需要具体事物给予支持;刻板性表现为孩子知道2+3=5,但不知道3+2等于几;泛灵性表现在孩子认为娃娃、椅子都和她一样是有生命有思维的;自我为中心只能从一个角度思考问题,表现在孩子认为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