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北师大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伟岸人格7 邓稼先复习巩固第二十二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度北师大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伟岸人格7 邓稼先复
习巩固第二十二篇
第1题【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971年.在他和他的同事们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的时候,别人去和工宣队、军宣队讲理,恐怕要出惨案。

邓稼先去了,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

这是真正的奇迹。

A、假使可就
B、如果而竟
C、如果可就
D、假使而竞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结合语境对划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鲜为人知:很少
有人知道)
B、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开拓:开辟,扩展)
C、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
战死于战场)
D、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拔尖:突出个人;出风头)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A、鲜为人知可歌可泣鞠躬尽悴锋芒必露
B、鲜为人知可歌可气鞠躬尽瘁锋芒毕露
C、鲜为人知可歌可泣鞠躬尽瘁锋芒毕露
D、鲜为人知可歌可泣鞠躬尽悴锋芒毕露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971年,在他和他的同事们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的时候,____别人去和工宣队、军宣队讲理,恐怕要出惨案。

____邓稼先去了,____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

这是真正的奇迹。

A、假使可就
B、如果而竟
C、如果可就
D、假使而竟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选出下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鲜为人知鲜:新鲜,奇异
B、鞠躬尽瘁鞠躬:一种礼节
C、家喻户晓喻:比喻
D、阔别:长时间的分别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下列简介有误的一项是( )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出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
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B、《黄河颂》是一首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了黄河的形象,并
表达出中华儿女向黄河学习的决心。

C、邓稼先,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
做出了重大贡献。

D、《最后一课》是德国作家都德创作的一篇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表现法国沦陷区人民的悲痛
与抗议,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答案】:
【解析】:
第7题【填空题】
邓稼先是我国研制和发展______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______、______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贡献。

本文作者______美籍华裔______家,获1957年______物理学奖。

【答案】:
【解析】:
第8题【填空题】
【答案】:
【解析】:
第9题【问答题】
简述课文《邓稼先》“‘两弹’元勋”这个小标题的表达作用。

【答案】:
【解析】:
第10题【问答题】
根据本部分内容,概述邓稼先与奥本海默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答案】:
【解析】:
第11题【问答题】
“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这句话中“‘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具体指什么?【答案】:
【解析】:
第12题【问答题】
最后为什么要补充“我”父亲喜欢五四时代的那首歌?
【答案】:
【解析】:
第13题【综合题】
(2011·菏泽中考)阅读《邓稼先》“我不能走”这一部分,回答(1)~(3)题。

选文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的作用是什么?
依据选文内容,你认为邓稼先的手是否会颤抖?请说明理由。

“我不能走。

”简短的话语表现了邓稼先怎样的精神品质?
【答案】:
【解析】:
第14题【综合题】
综合性学习。

学习了课文,班级将要开展“走近邓稼先”主题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板报设计】从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2013年“神舟”十号顺利返回,表明我国科技人员在“两弹一星”精神的鼓舞下,在科技攻关上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请你为“打开科技之窗”主题的黑板报设计两个具体的栏目。

""
【在线交流】假如邓稼先还健在,请你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设计两个问题和邓稼先在网上进行交流,你会如何设计?
""
【写墓志铭】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逝世,请仿照例句,为邓稼先写一段墓志铭。

例句:一生为祖国无私奉献,鞠躬尽瘁,身先士卒。

让我们记住他——“‘两弹’元勋”邓稼先。

""
【答案】:
【解析】:
第15题【写作题】
本文运用对比手法,将邓稼先和奥本海默这两位拔尖的人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突出两人截然不同的性格和为人。

请你也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你身边的两个人物,突出表现这俩人的不同之处。

【课文片段在线】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人物,锋芒毕露。

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波恩的研究生。

波恩在他晚年所写的传记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波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说:“这可以用底下的办法做得更好……”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

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

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

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

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

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写法分析】奥本海默和邓稼先是各自祖国的“原子弹之父”,一个锋芒毕露,一个忠厚朴实,他们职务、功劳、学术水平相当,但文化背景、性格却相差很大。

作者将两个人放在一起对比,有利于突出两个人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更有利于表现邓稼先作为中国科学家的气质和风度,突出了邓稼先的科学精神和奉献品质。

写作中,运用对比要把对立的两个人物或事物、或者把一个人物或事物前后截然不同的表现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认识到不同的人与事物之间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案】: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