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核心素养之我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管理
一、教师应具备怎样的核心素养?1、教师应该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是教师安身立命的所在。

专业知识包括学科知识、独特的方法与视角、学科知识的丰富程度、学科知识与其他知识的联系与整合。

一个教师可以不潇洒不漂亮不时尚,但如果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教师怎可以自信地走上讲台?怎可以课堂上旁征博引,挥洒自如?
一个教师要成长,就要成为自己在那个领域的有研究的学者。

有自己的专业特色,在他的专业领域能持久的发展。

教师有专业领域的发展特色,这个教师的培养才能够说是合格的。

如果教师没有自己的专业特色,那只能叫做教书匠,没有具备教师的基本素养。

2、教师应具备与时俱进的信息技术能力
社会在发展,靠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来教书的时光不再。

在信息化背景下,传统标准化教学被学生个性化网络学习所取代,学生的学习主要通过网络学习来完成,课堂成为师生讨论问题的场所。

如果你是有追求的教师,没有相应的信息技术能力,适应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不了教育对信息知识的需要;云教育、云计算、大数据等五花八门的新名词,如果没有持之以恒的学习,怎胜任得了教师的工作?怎么能让同学信服你?只有适应时代发展,具备信息素养尤其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能力,才会成为具有独特魅力的教师。

3、教师应具有思考能力
今天的我们要成为怎样的老师?人云亦云?亦步亦趋?没有自己的教育思考?没有自己的教育思想?没有自己的独特的教育思维?我们拿什么教育学生。

教师要能挑战权威、文本和自我,又能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发现和创造。

教师要有自己对教育的思考:我培养的学生要成为怎样的人?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

要培养学生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勤劳、善良、勇敢、担当……”等品质;培养学生健康的身心发展素养;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追求等,而不是考试的机器。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能用独到的思维方式和教育机智,化解教育教学中的矛盾和问题,提高育人效益。

相关研究表明,有成长性思维的老师,他们所教出来的学生成就要远远高于固定性思维能力的人”。

具有思考能力,具有成长性思维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体现,是教师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

4、教师具备与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
一些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但没有受到学生的欢迎。

究其原因,教师没有具备与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没办法发挥他的知识与能力。

就好像大学教授让他教幼儿园的小朋友,他可能就不具备与其交流的能力。

教师如果没有具备一定的教育理论,并且在实践中学习,遇到当今的宝贝孩子,还真的就束手无策。

打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门不容小觑的学问。

有的教师善于引导学习,让学生在他的课堂里享受学习的乐趣。

教师要做火把点燃孩子学习的激情,而不是让孩子成为知识的容器!具有执着的教育情怀和勇于担当的教育责任与使命,会主动学习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以爱育爱,以生命点燃生命,好像春雨一样无声地润泽大地。

二、教师的这些核心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不是从师范院校毕业就能具备的。

是在日常工作中,在积累、学习、反思、总结中形成的。

教师的核心素养,是能够发生变化,是可以学习提升的。

提升教师的核心素养,具体来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1、积极参加培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相关教育部门,为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举办一些培训:如新
教材培训、考试出题培训等。

有些老师对于这些培训很有抵触,觉得这些培训费时费力。

其实,通过这些培训,搭建了老师与专家学者对话的平台;老师可以学习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专家学者交流沟通;通过培训,拓展教师的工作视野;通过培训,学习教育信息技术,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指导工作。

有没有将学习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成长,需要教师自己对自己的要求。

就像对于学生,同样的教学,学习成果差别很大。

教师把这些培训当做学习的重要机会,主动参与学习,总能有点滴体会,总能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2、注意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对一个教师而言,课堂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实践基地。

构造高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是教师的素养所在。

关注课堂的预设与生成才能打造高效的课堂。

一节课的生命力所在,更重要的在于课堂资源的生成。

把握课堂资源生成是一个教师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

创设情境、生成教学问题,激发引导设疑,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

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让个性化学习有所展示,提升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注学习的课堂学习情况,及时调整课堂学习的方法与内容。

对超出预设的问题,教师要慎重对待。

这对于教师的素养是一个考验,能否高效巧妙地处理课堂的生成资源,是教师核心素养的关键体现。

不能当即解决的,要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如网络查询、查阅相关资料等。

让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力,让课堂充满智慧的碰撞,教师就要做好课堂预设与生成的准备工作。

3、教师的自我学习与反思
教师的成长需要持之以恒的学习。

学习专业知识,学习信息技术、学习教育教学方法……学而不思则罔,学而不思则殆。

坚持学思并重,在课堂教学的同时,相应的进行自我反思。

教师的自我学习与反思是提升自己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

自我学习与反思,才能有针对性地性的根据自己的需要吸收教育教学理论知识,避免机械性地重复已有的工作。

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发现自己的不足,或者发现自己的成长。

从自己的反思实践中找到教育教学的问题,针对性地解决。

教师的自我反思,可以促进其从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的转变。

4、主动参加课题研究和校本研究
教师的自我反思是促进其专业成长的必要手段,但遇到相应的问题,需要有针对性的研究与实践。

如果缺乏课题和校本研究,教师的教学反思会显得很单薄。

这个时候,课题研究与校本研究就是提升教师核心素养的必要途径。

教师的课题研究与校本研究,就是针对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予以探究,形成一定的经验,并且将这些问题的前因后果、解决途径予以写下,达到从实践到理论再指导实践的飞跃。

教师组织参与这些研究,从教书匠到教育者到的转变,他形成了一定的教育思想,成为有专业特色的教师。

教师的核心素养的提升是综合性的。

教师要有主动的思考、勤奋的学习,潜心的研究。

有了实践与研究的相结合,教师的研究才是有源之水。

每个教师都能在教学中体验到研究的快乐,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魏书生.如何做最好的教师【2】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
【3】沈伟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的中考化学复习.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10)
教师核心素养之我见
■刘映云 (福建省南安市实验中学 362300)
【摘 要】 作为一名教师,在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时候,更要关注教师的核心素养是什么?如果教师不具备自己的核心素养,怎样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与时俱进的信息技术能力,相应的思考能力,与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

教师的核心素养不是一蹴而就的。

提高教师核心素养的途径主要通过培训、注意课堂的预设与生成、自我反思、课题研究等途径。

【关键词】 教师;核心;素养;专业知识;培训;课题研究【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21-0083-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