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调剂学-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调剂学-1
(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型题(总题数:50,分数:50.00)
1.下列不属于处方前记的内容是( )
∙A.医疗机构名称
∙B.处方编号
∙C.患者姓名、性别、年龄
∙D.开具日期
∙E.药品金额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解析] 处方前记包括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名称,处方编号,费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或住院病历号,科别或病室和床位号,临床诊断,开具日期等。

2.处方上直接写药物的正名或制(炙)时,即付蜜炙品种的是( )
∙A.芫花
∙B.半夏曲
∙C.延胡索
∙D.枳壳
∙E.槐角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
3.下列草药正名与别名不一致的是( )
∙A.莲子——莲心
∙B.决明子——草决明
∙C.全蝎——全虫
∙D.元胡——延胡索
∙E.肉豆蔻——肉蔻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解析] 莲子的别名是莲子白、建莲肉、莲实。

4.中药调剂学与以下哪一学科无关( )
∙A.中医学
∙B.中药学
∙C.中药炮制学
∙D.中药制剂学
∙E.西医学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
5.以下哪一项不是主任中药师的职责( )
∙A.指导并参与复杂的药剂调配和制剂工作
∙B.组织开展科学研究
∙C.担负教学工作,指导研究生学习
∙D.在主管中药师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E.主持药剂科和调剂室的日常工作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解析] 主管中药师应在主任中药师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6.下列哪项不属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程序( )
∙A.国家对药品不良反应实行逐级、定期报告制度,严重或罕见的药品不良反应须随时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报告
∙B.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必须严格监测本单位生产、经营、使用的药品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一经发现可疑不良反应,须进行详细记录、调查、按要求填写不良反应报表∙C.对其中严重、罕见或新的不良反应病例,须用有效方式快速报告,最迟不超过15个工作日∙D.个人发现药品引起的可疑不良反应,应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或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
∙E.国家对药品不良反应实行逐级、定期报告制度,严重或罕见的药品不良反应须随时报告,不能越级上报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解析] 国家对药品不良反应实行逐级、定期报告制度,严重或罕见的药品不良反应须随时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报告。

7.矿石类、贝壳类等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药材,宜( )
∙A.先煎
∙B.后下
∙C.包煎
∙D.另煎
∙E.冲服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解析] 此类药材应打碎先煎30分钟,再与他药同煎。

8.关于药源性疾病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药源性疾病是药物不良反应致使机体某些器官或组织产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与体征
∙B.药源性疾病是药物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产生的不良反应
∙C.药源性疾病包括药物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产生的不良反应
∙D.药源性疾病包括药物因超量、超时等因素引起的不良反应
∙E.药源性疾病包括药物因误服、错用以及不正常使用等因素引起的不良反应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解析] 药源性疾病是药物不良反应致使机体某些器官或组织产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与体征。

包括药物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产生的不良反应,也包括因超量、超时、误服、错用以及不正常使用等因素引起的不良反应。

9.洋地黄类中药的毒性反应不包括( )
∙A.恶心呕吐
∙B.腹痛腹泻
∙C.少尿
∙D.心动过速
∙E.四肢麻木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解析] 洋地黄中毒表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少尿。

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并存或先后出现,如心动过速或过缓、早搏、二联率、心室颤动、各级房室传导阻滞,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10.药学技术人员首先应遵守的道德规范是( )
∙A.文明礼貌
∙B.社会公德
∙C.遵纪守法
∙D.团结协作
∙E.廉洁奉公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解析] 社会公德是每个公民所应遵守的公共道德,当然也是药学技术人员首先应遵守的道德规范。

11.气味芳香、含挥发性成分的饮片宜( )
∙A.先煎
∙B.后下
∙C.包煎
∙D.另煎
∙E.冲服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解析] 此类成分不宜煎煮时间过久,以免有效成分散失,一般在其他群药煎好前5~10分钟入煎即可。

12.以下哪一味中药属麻醉中药( )
∙A.马钱子
∙B.川乌
∙C.罂粟壳
∙D.延胡索
∙E.雷公藤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
13.不宜与芒硝同用的是( )
∙A.牵牛子
∙B.郁金
∙C.三棱
∙D.赤石脂
∙E.狼毒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解析] 芒硝与三棱属“十九畏”范畴。

14.不宜与地榆同用的西药是( )
∙A.氢氧化铝
∙B.三硅酸镁
∙C.碳酸钙
∙D.四环素
∙E.维生素B1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解析] 地榆含有大量的鞣质,如与维生素B1合用,可与B1永久结合,而使其从体内排除。

15.各级中药调剂人员的主要职责应主要参考以下哪个条例( )
∙A.《医院卫生服务条例》
∙B.《医院药剂工作条例》
∙C.《全国医院工作条例》
∙D.《医生从业管理条例》
∙E.《护士条例》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解析] 调剂工作人员应根据卫生部关于《医院药剂工作条例》及有关规定,完成相关职责。

16.《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收载的成方制剂称为( )
∙A.经方
∙B.时方
∙C.法定处方
∙D.秘方
∙E.验方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解析] 法定处方为国家药典、局颁标准中所收载的处方,它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17.下列哪些中药与铝、镁、钙合用产生金属络合物发生性质改变( )
∙A.甘草、鹿茸
∙B.儿茶、地榆
∙C.石榴皮、大黄
∙D.代赭石、自然铜
∙E.黄芩、槐米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解析] 黄芩、槐米为含黄酮类成分的中药。

与铝、镁、钙药物合用,可生成金属络合物而改变其性质与作用。

18.下列不是马钱子及其制剂中毒表现的是( )
∙A.头晕头痛
∙B.烦躁不安
∙C.瞳孔放大
∙D.呼吸加快
∙E.咽下困难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解析] 马钱子中毒表现:初期出现头晕、头痛、烦躁不安、瞳孔缩小、呼吸加快、咽下困难、胸闷、全身发紧;进而伸肌与屈肌同时极度收缩,发生典型的士的宁惊厥症状,从痉挛到强直呈角弓反张,可因呼吸肌痉挛窒息或心力衰竭而死亡。

19.不宜与含麻黄的中成药同用的是( )
∙A.呋喃唑酮(痢特灵)
∙B.三硅酸镁
∙C.碘化钾
∙D.氨茶碱
∙E.降糖灵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解析] 呋喃唑酮为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可抑制单胺氧化酶活性,使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单胺类神经递质不被破坏,贮存在神经末梢中。

而麻黄中的有效成分麻黄碱,可促进这些神经递质大量释放,而引起头昏、头痛、恶心、呕吐等现象,严重时可引起高血压危象。

20.引经药或调和药性的药物是( )
∙A.君药
∙B.臣药
∙C.佐药
∙D.使药
∙E.其他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21.马钱子的用量是( )
∙A.0.1~0.2g
∙B.0.2~0.4g
∙C.0.3~0.6g
∙D.0.6~0.8g
∙E.0.8~1.2g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解析] 生马钱子用量为0.3~0.6g,炮制后入丸散用。

22.下列属于妊娠禁用药的是( )
∙A.制川乌
∙B.白附子
∙C.马钱子
∙D.丁公藤
∙E.肉桂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解析] 制川乌、白附子、肉桂属于妊娠慎用药;丁公藤属于妊娠忌用药。

23.关于合理用药指导的内容,不正确的是( )
∙A.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药物
∙B.根据患者的经济状况合理选择药物
∙C.针对病情合理选择给药途径
∙D.针对病情选择合理的给药时间及疗程
∙E.指导患者合理用药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解析] 合理用药指导内容包括:①正确“辨证”合理用药;②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药物及制定给药剂量;③针对病情选择合理的给药途径;④针对病情制定合理给药时间及疗程;⑤合理配伍组方;
⑥注意用药禁忌;⑦指导患者合理用药;⑧确定最佳治疗方案。

24.处方并开二决明时应付( )
∙A.煅石决明,炒决明子
∙B.生石决明,炒决明子
∙C.煅石决明,生决明子
∙D.生石决明,生决明子
∙E.生决明子,炒决明子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
25.有关麻醉中药罂粟壳的处方管理制度,错误的是( )
∙A.所有执业医师均可行使麻醉中药处方权
∙B.晚期癌症患者持“麻醉药品专用卡”,可不受剂量和时间的限制,连续超量使用
∙C.无麻醉药品处方权的医师在夜班急救需给患者使用罂粟壳时,可限开1次量,事后需由处方医师所在科室负责人签字,方可销账
∙D.凡使用罂粟壳的患者必须建病历
∙E.罂粟壳处方必须有具备资格的药学技术人员调制,实行双人签字制度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解析] 使用罂粟壳的医务人员必须是执业医师,经考核能正确使用麻醉药品,由单位所在区(县)卫生局颁发“麻醉药品使用资格证书”,并将签名字样交药剂科备案后方可行使麻醉药品处方权。

26.药学道德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
∙A.以患者为中心
∙B.实行革命人道主义,救死扶伤
∙C.为人民防病治病提供安全、有效、经济的优质药品
∙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E.为人民防病治病提供价廉的劣质药品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解析] 药学工作者应以患者为中心,为人民防病治病提供安全、有效、经济的优质药品。

27.下列与丹参注射液有配伍禁忌的是( )
∙A.鱼腥草注射液
∙B.大青叶注射液
∙C.丁公藤注射液
∙D.苦参注射液
∙E.当归注射液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解析] 丹参注射液与盐酸麻黄碱、川芎嗪、苦参、夏天无、红花注射液有配伍禁忌。

28.以下哪一味中药不按毒性中药材管理( )
∙A.川乌
∙B.雪上一支蒿
∙C.斑蝥
∙D.何首乌
∙E.马钱子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29.麻黄汤中炙甘草的作用是( )
∙A.君药
∙B.臣药
∙C.佐药
∙D.使药
∙E.以上均非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解析] 麻黄汤中炙甘草起到调和诸药的作用,属药物类药引。

30.下列关于合理用药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合理用药是运用医学综合知识和管理学知识指导用药
∙B.合理用药就是要安全、有效、简便、经济的使用药物
∙C.合理用药要达到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医疗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D.合理用药即取得最大的医疗和社会效益,可以不计投入成本
∙E.合理用药需要在充分了解疾病和药物的基础上才能进行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解析] 合理用药是运用医学综合知识和管理学知识指导用药,在充分了解疾病和药物的基础上,安全、有效、简便、经济的使用药物,达到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医疗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31.处方上直接写药物的正名或制(炙)时,即付醋制的品种不包括以下哪一种( )
∙A.补骨脂
∙B.香附
∙C.鸡内金
∙D.乳香
∙E.五味子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解析] 补骨脂应付盐炙品。

32.下列合写错误的是( )
∙A.生熟麦芽
∙B.生熟谷芽
∙C.生熟地黄
∙D.生熟枣仁
∙E.生熟薏米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解析] 生地、熟地应合写为生熟地或二地。

33.相畏的定义是( )
∙A.一种药物能消除或减轻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B.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C.药物配合主药,互相增强作用
∙D.两种药物合用能相互抑制、降低或丧失药效,属配伍禁忌
∙E.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毒性反应或者副作用,属配伍禁忌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解析] 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如生半夏、生南星畏生姜。

34.人参与莱菔子,属于哪种配伍关系( )
∙A.相须
∙B.相使
∙C.相畏
∙D.相杀
∙E.相恶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
35.制备含毒性中药的制剂记录须保存( )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E.5年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
36.蒲黄入煎剂宜( )
∙A.先煎
∙B.后下
∙C.包煎
∙D.另煎
∙E.研末冲服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解析] 蒲黄属花粉类药材,体积微小饮片总表面积大、疏水性强,煎煮时宜包煎,避免漂浮影响有效成分的煎出。

37.处方上直接写药物的正名或炒制时,即付炒炭品种的不包括( )
∙A.艾叶
∙B.地榆
∙C.蒲黄
∙D.槐花
∙E.杜仲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38.二芽是指( )
∙A.生麦芽、炒麦芽
∙B.生谷芽、炒谷芽
∙C.生稻芽、炒稻芽
∙D.炒谷芽、炒麦芽
∙E.炒谷芽、炒稻芽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39.下列合写错误的是( )
∙A.猪白苓
∙B.赤白芍
∙C.生龙牡
∙D.鳖龟甲
∙E.川草乌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40.药学技术人员与服务对象或患者之间的道德准则不包括( )
∙A.敬岗爱业,尽职尽责
∙B.关心患者,热忱服务
∙C.语言亲切,态度和蔼
∙D.尊重人格,保护隐私
∙E.微笑服务,推广普通话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
41.中药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的分类不包含( )
∙A.与药物剂量有关的中药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B.与药物剂量无关的中药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C.与中药配伍有关的中药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D.与中药配伍无关的中药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E.药物依赖性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42.中药处方载有的内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
∙A.中药名称
∙B.中药数量
∙C.中药的煎法
∙D.中药的服用方法
∙E.中药的性状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解析] 中药处方是载有中药名称、数量、煎服用法等内容和制备任何中药制剂的书面文件,是医师辨证论治的书面记录和凭证,反映了医师的辨证理法和用药要求。

43.下列属于妊娠忌用药的是( )
∙A.制川乌
∙B.白附子
∙C.马钱子
∙D.丁公藤
∙E.肉桂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解析] 制川乌、白附子、肉桂属妊娠慎用药;马钱子属妊娠禁用药。

44.相杀的定义是( )
∙A.一种药物能消除或减轻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B.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C.药物配合主药,互相增强作用
∙D.两种药物合用能相互抑制、降低或丧失药效,属配伍禁忌
∙E.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毒性反应或者副作用,属配伍禁忌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解析] 相杀即一种药物能消除或减轻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如绿豆能减轻巴豆的毒性,生姜能减轻和消除生半夏的毒性。

45.下列属于妊娠慎用药的是( )
∙A.川牛膝
∙B.牛膝
∙C.千金子
∙D.益母草
∙E.斑蝥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解析] 川牛膝、千金子、益母草、斑蝥均属妊娠忌用药。

46.阿胶入煎剂宜( )
∙A.先煎
∙B.后下
∙C.包煎
∙D.另煎
∙E.烊化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解析] 胶类中药不宜与群药同煎,以免煎液黏稠而影响其他有效成分的煎出及结底糊化。

可将此类药置于已煎好的药液中加热溶化后一起服用。

47.以下不属于临床不合理用药表现的是( )
∙A.用药指征不明确
∙B.违反禁忌证
∙C.给药剂量过大或过小
∙D.在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尽量选择价廉的药物
∙E.盲目选择贵重药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解析] 临床上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用药指征不明确、违反禁忌证、给药剂量过大或过小、疗程过长或过短、给药途径不适宜、给药方法不当、合并用药过多、盲目选择贵重药等。

48.朱砂安神丸不宜与以下哪种西药合用( )
∙A.痢特灵
∙B.四环素
∙C.维生素B1
∙D.碘化钾
∙E.氢氧化铝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解析] 朱砂的主要成分是硫化汞,在肠道内遇碘化物或溴化物,生成刺激性强的碘化汞或溴化汞之类的沉淀物,引起赤痢疾样大便,从而导致医源性肠炎。

49.下列不能与盐酸麻黄碱注射液合用的是( )
∙A.丹参注射液
∙B.川芎注射液
∙C.农吉利注射液
∙D.苦参注射液
∙E.夏天无注射液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解析] 盐酸麻黄碱注射液除与硫酸小檗碱注射液有配伍禁忌外、还与丹参注射液即时产生土黄色沉淀,与紫花丹参注射液在1~5小时内产生混浊。

50.处方上直接写药物的正名或制(炙)时,即付酒制品种的不包括( )
∙A.熟地黄
∙B.山茱萸
∙C.地黄
∙D.肉苁蓉
∙E.女贞子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解析] 处方上直接写地黄时,应付于生地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