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肾体液性排异反应的病理标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抗体介导的排异反应
• 肾活检组织病理学表现类型: 1)急性肾小管损伤/坏死,轻度炎症 2)肾小管周毛细血管或肾小球炎症,突出表现 为中性粒细胞浸润;血栓栓塞 3)动脉纤维素样坏死
所有类型都伴有弥漫的肾小管周毛细血管C4d 沉积 • 血清抗供体特异性抗体
急性肾小管坏死, 轻度炎症 C4d
血栓栓塞
超急性排异ຫໍສະໝຸດ 超急性排异: 梗阻,坏死KR03-4354
超急性排异: 肾小球血栓栓塞
超急性排异: 肾小球及肾小管周毛细血管中性粒细胞浸润
KR03-4337
急性抗体介导的排异反应 (急性AMR)
• 可以发生在移植后任何时间 • 交叉配型阳性(+XM)者,移植后早期发生急 性AMR危险性高 • 临床表现:
交叉配型阳性(+XM)的肾移植受者移植后血清中抗供 体特异性抗体水平 (<1月)
Low baseline DSA, no AMR
Low baseline DSA, +AMR
High baseline DSA, no AMR
High baseline DSA, +AMR
*underwent splenectomy
抗供体特异性抗体浓度
(单抗原流珠–平均荧光指数,MFI)
DSA
第0天
A2
1288
DQ7
16314
DR13
5004
DR11
3461
DR52
3091
DQ6
1926
移植后10天
• 移植肝功能正常 • 移植肾功能延迟,接受透析,血肌酐9mg/dl (796μmol/l) • 少尿 • 行移植肾脏穿刺活检
病例摘要
• 患者同时接受肝移植;血清抗供体特异性抗体 (DSA)水平下降
• 应用人源型抗C5单克隆抗体(eculizumab)治 疗
•移植后3周血肌酐下降至1.7 mg/dl (150 μmol/l)
补体激活途径
经典途径
抗供体特异性抗体
C反应蛋白
C1q
Phosphorylcholine
Microbes Dead cells
KR10-4060
皮质坏死 KR11-5326
电境:内皮细胞活化
Normal
免疫荧光:C4d沉积
补体激活途径
经典途径
抗供体特异性抗体
C反应蛋白
C1q
Phosphorylcholine
Microbes Dead cells
MBL
C1r,s
MASP-1,2
MBL途径
C4
C4b
借助共价键与组织结合
抗供体特异性抗体浓度
(SAB - MFI)
DSA
第0天
A2
1288
DQ7
16314
DR13
5004
DR11
3461
DR52
3091
DQ6
1926
第10天 387 8462 1021 534 ---
KR12-781
KR12-781
C4d KR12-781
诊断
• 移植肾针吸活检: 急性体液性排异反应(急性抗体介导的排 异反应)
Burns JM et al. Am J Transplant. 2008 Dec;8(12):2684-94.
Serum alloantibSoerduy lmeavlleloantibody level
(C4d neg)
Burns JM, Cornell LD, Perry DK, Am J Transplant 2008 Dec;8(12):2684-94.
Bentall A, Cornell LD, Gloor JM, et al. Am J Transplant 2013 Jan;13(1):76-85 Stegall MD, Diwan T, Raghavaiah S, et al: Am J Transplant 2011 Nov;11(11):2405-13.
C4d
旁路途径
Surface Properdin Factor B
C3 C3b
C5a,
C5
C5b-9
(MAC)
免疫过氧化物酶染色: C4d沉积
免疫过氧化物酶染色:C4d沉积
免疫过氧化物酶检测C4d沉积: 固定的组织切片可能看到C4+ 假阳性
肾活检时间≤肾移植后1个月
结果
• 对于交叉配型阳性(+XM)肾移植的急性抗 体介导的排异反应,肾活检时受体血清中 抗供体特异性HLA抗体水平同组织病理学 改变的严重程度相关。
超急性排异
•罕见; 由于移植前抗供者抗体检测方法的改 进,导致超急性排异反应的发生率降低 • 移植时受者存在抗供者HLA抗体和血型抗体 所致 • 存在抗体介导的补体激活,内皮细胞活化, 血小板活化
超急性排异
• 移植肾植入并恢复血流灌注后即刻发生的 排异反应 • 临床表现: • 无尿 • 移植肾原发的功能丧失 • 发热 • 影像学移植肾血流灌注缺失
Burns JM, Cornell LD, Perry DK, Am J Transplant 2008 Dec;8(12):2684-94.
方法
• 抗供体特异性抗体的测定 • B细胞流式交叉配型(B-FXM) • 单抗原流珠(SAB,DSA-MFI)
• 对比肾活检标本光镜下组织病理学改变及 C4d染色结果
移植肾体液性排异反应的病理标准
病例摘要
• 男性,30岁,因先天性返流性尿道疾病及 IgA肾病导致终末期肾脏病 • 首次肾移植失败,高度致敏 • 儿童期即患乙型病毒性肝炎,目前进展至 肝硬化、终末期肝病
病例摘要
• 尸体供体的肝肾联合移植 • 抗供体特异性抗体(DSA)检测:
•单抗原流珠(SAB, Luminex)
• 急性肾功能衰竭 • 少尿
急性抗体介导的排异反应
• 因存在抗供体特异性抗体(DSA),导致补体激活,内皮细 胞损伤及急性组织损伤
• 早期急性抗体介导的排异反应是交叉配型阳性(+XM)肾移 植的主要并发症
• 发生率约40% • 在交叉配型阴性(-XM)肾移植中发生率为2.5%
• 治疗困难 (血浆置换、脾切除、强化的免疫抑制治疗) • 可能导致早期移植肾功能丧失
MBL
C1r,s
MASP-1,2
MBL途径
C4
旁路途径
Surface Properdin Factor B
C4b
借助共价键与组织结合
C4d
Eculizumab
C3
C5a,
C3b
C5
C5b-9
(MAC)
移植肾体液性排异反应的临床分型
• 超急性排异反应 • 急性体液性排异或急性抗体介导的排异反 应(急性AMR) • 慢性体液性排异或慢性抗体介导的排异反 应(慢性AMR) • 慢性抗体相关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