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菜类-胡萝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胡萝卜
一、胡萝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及生长发育
1.胡萝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胡萝卜是半耐寒性的蔬菜,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是4~6℃,最适温度是21~25℃,6~7天即可发芽。
叶部生长有较强的适应性,生长适宜温度是白天18~23℃,夜间温度13~18℃,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胡萝卜的生长。
肉质根膨大期要求白天气温15~23℃,夜间气温13~15℃,3℃以下即停止生长。
(2)光照胡萝卜是长日照型蔬菜,对光照的要求较高。
只有在长日照条件下,才能通过光照阶段而进入抽薹开花结实的生命历程。
充足的光照可使叶面积增加,光合作用增强,延迟叶片衰老,促进肉质根膨大,提高产量。
(3)水分胡萝卜根系发达,吸水能力强,叶面积小,叶片蒸发水分比较少,比较耐旱。
2.胡萝卜各营养生长阶段
(1)发芽期从播种到子叶展开,真叶露心,一般需要10~15天。
不仅发芽慢,而且发芽条件的要求也较其他根菜类严格。
(2)幼苗期从真叶露心到5~6片叶,一般需要25天左右。
这一时期的光合作用和根系吸收能力都还不强,幼苗生长比较缓慢,5~6天或更长的时间才生长出一片新叶,不过在23~25℃温度下生长较快,温度低时则生长很慢。
(3)叶生长盛期又叫莲座期或肉质根生长前期,一般需要30天左右。
这一时期叶面积扩大,同化产物增多,肉质根开始缓慢生长,但同化产物主要提供给地上部。
(4)肉质根生长期一般需要30~50天,占整个营养生长期2/5左右的时间。
这一时期肉质根的生长量开始超过茎叶的生长量,新叶生长,老叶死亡,叶片维持一定数量,这个时期主要是保持最大的叶面积,创造光合产物供肉质根膨大。
二、胡萝卜夏秋播栽培技术要点
夏秋栽培是胡萝卜主要的栽培方式,我国大部分地区胡萝卜栽培主要是夏秋播种,初冬收获。
南方冬季气候温和的地区则可秋季播种,田间越冬,翌年春天收获。
1整地施肥选择地势高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保水能力强、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或壤土。
由于胡萝卜肉质根入土深,
吸收根分布也较深,施肥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肥料需充分腐熟,严禁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
2播种
(1)播期选择适时播种是获得高产、优质的重要条件之一。
根据胡萝卜叶丛生长期适应性强,肉质根膨大要求凉爽气候的特点,一般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秋播胡萝卜播期最好在7月份,最迟在立秋前;华南地区可延迟到10月中下旬播种;高寒地区可提前至6月至7月上旬播种。
(2)播种量的确定秋栽胡萝卜播种的出苗期正赶上高温干旱季节,高温不利于胡萝卜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生长,成苗率比春季低,因此,要适当增加播种量并在播种后覆盖遮阳网。
每亩播种量条播为250~350克,撒播为350~450克。
(3)播种培苗胡萝卜常见的播种方式主要有条播和撒播两种。
条播按20~25厘米行距开深2~3厘米的沟,将种子均匀播于沟内,为保证播种均匀,可用适量的细沙与种子混匀后播种,播后覆土2厘米,轻轻镇压后浇水。
平畦或高畦可以撒播。
播种后覆土1.5~2厘米厚,镇压、浇水。
进口种子可用釆用穴播或点播。
(4)播后管理播后到出苗要求保持土壤湿润。
在播种时掺入2%~5%的小白菜或茼蒿种子,可为出苗后的胡萝卜幼苗遮阳。
播种后最好在畦面上覆盖麦秸草等保湿、降温、防大雨冲刷等。
3田间管理
(1)除草播种后要喷洒除草剂杀灭杂草,可选用二甲戊灵。
也可在第一次间苗后施用除草剂,选用扑草净。
(2)间苗早间苗,稀留苗,是胡萝卜高产的关键。
齐苗后要及时间苗。
第一次间苗在1~2片真叶时进行,苗距3~4厘米;4~5片叶时进行第二次间苗;长出5~6片叶时第三次间苗定苗,苗距为10~15厘米。
(3)灌溉发芽期要浇3次水,三水齐苗,农谚有“七天三水、不出就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使土壤湿度保持在65%~80%。
齐苗后,幼苗需水量不大,不宜过多浇水,应使土壤见湿见干,一般每5~7天浇一次水,以利发根,防止幼苗徒长。
(4)追肥追肥应施用硫酸铵等速效肥料,全生长期可分3次追肥。
肉质根迅速膨大期进行第一次追肥,以后每隔15天施一次,共施3次,每次每亩结合浇水追施磷酸二铵20千克和硫酸钾15千克。
(5)培土胡萝卜根一般露出土面不多,但由于受雨水冲刷或土层浅,土质坚实时,上部也会露岀土面,受阳光直射而变成青色,组织硬化,影响品质,可结合中耕除草进行培土,以不使肉质根露出土面为宜。
4适时釆收胡萝卜自播种至采收,一般早熟种80~90天,中晚熟种100~120天。
收获过晚,胡萝卜肉质根容易硬化,或在田间遭受冻害而不耐贮藏。
一般在10月下旬开始收获,陆续供应市场,准备贮藏的秋胡萝卜,可适当迟至11月上旬收获。
三、胡萝卜生产关键技术要点
1.胡萝卜合理密植方法
胡萝卜的产量,是由密度和单株肉质重量构成的。
这两个因素协调,才能搭建好高产架子。
胡萝卜合理密植要根据栽培品种、产量指标、土壤肥力、管理水平、试验结果等综合因素确定。
2.胡萝卜早出苗、早齐苗技术措施
在生产中,有时胡萝卜种子播下去20~30天了,还未出苗,或出苗不齐、不全。
主要有如下原因
(1)种子发芽困难胡萝卜种子果皮较厚,外面又有刺毛,果皮还含有挥发油,又有革质的种皮,吸水能力差。
同时,气体也不易通过果皮和种皮,进一步造成发芽困难。
(2)胡萝卜种子发芽率低因为胡萝卜开花授粉时,受气候影响较大,常常形成无胚或胚发育不良的种子,一般种子发芽率仅为70%左右。
(3)种子营养不足胚很小,生长势弱,发芽期长,消耗种子养分多,导致幼苗岀土能力差。
3.胡萝卜合理浇水技术要领
在胡萝卜出苗之前需要保持土壤湿润,齐苗后幼苗的需水量不大,浇水坚持“见干见湿”的原则。
定苗后浇一次水,浇水后进行深中耕蹲苗,等到7~8片叶、肉质根开始膨大的时候结束蹲苗。
肉质根膨大期至收获前,为了保持土壤湿润,每隔15天左右及时浇水。
在胡萝卜迅速膨大期,水分不足容易引起肉质根木栓化,侧根增多;如果水分过多,肉质根易腐烂;如果土壤忽干忽湿,会使肉质根开裂,降低品质。
一般幼苗开始拱土的时候浇一次水,出苗后小水勤浇,防止干旱。
破肚(5~6片真叶)的时候浇一次透水,要浇大水,以后到露肩时适当控制浇水。
露肩后浇水量加大,经常保持地面湿润,土壤不能忽干忽湿,促使肉质根充分膨大。
4.胡萝卜肉质根分杈的发生原因
胡萝卜分杈是指主根(肉质根)生长受阻而使侧根膨大。
胡萝卜正常的肉质根是直圆柱或圆锥形,肉质根上有4列相对的侧根,只有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一般情况下不会膨大。
但如果环境条件不
适,胡萝卜的主根受到破坏或生长受阻,侧根就会累积养分而膨大,在胡萝卜采收时会见到在侧边又长岀1条肉质根,有时1条、2条、3条甚至多条根。
(1)发生原因
①土壤原因土壤对胡萝卜后天的生长发育起到关键作用。
在砂壤土中,生长旺盛,根形美观,但耐旱性和耐热性弱,品质稍粗、味淡,贮藏性相对较弱。
在黏土中栽培,根发育迟缓,侧根、弯根发生多,但耐旱性和耐热性强,肉质细密,贮藏性好。
土壤中有碎石、砖、瓦块、树根、塑料硬物等硬物,会阻碍主根生长,产生分杈。
②地下害虫为害根结线虫严重的地块,分杈严重。
蝼蛄、蛴螬等地下害虫过多,主根受损,侧根自然产生,出现分杈。
③施肥不当胡萝卜对土壤中肥料溶液浓度很敏感,适宜其正常生长的土壤溶液浓度,幼苗期为0.5%,肉质根膨大期为1%,浓度过高肉质根易产生分杈。
肥料没充分腐熟,未完全腐熟的肥料含有大量的尿酸,一方面灼伤主根,又使侧根受到刺激而长出。
④营养过剩栽植太稀时,单株营养面积过大,营养物质吸入过多,可促使侧根肥大,造成分杈。
⑤种子质量种子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胡萝卜的品质,一旦选择了质量差的种子,即使后期科学管理,也难以长岀品质优良的胡萝卜。
一般胡萝卜种子寿命为2~3年,但是陈旧的种子生命力和生长势较弱,主根生长点的生长和伸长较慢,遇到较硬土易形成叉根。
⑥管理粗放中耕、锄草时不注意而损伤了肉质根或生长点,容易产生分杈。
间苗不及时,使幼苗造成拥挤,影响肉质根的发育。
在幼苗破肚期后,还未定苗,生长过挤,也会使主根弯曲,侧根发达,而形成分杈。
⑦浇水不当浇水也是影响胡萝卜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在主根膨大期浇水不合理,或者在这个时期遇干旱天气而不浇水,会使土壤过度坚硬,主根下扎不下去形成分杈。
5.胡萝卜肉质根不着色的发生原因
(1)胡萝卜肉质根不同颜色形成原理胡萝卜肉质根的颜色非常丰富,主要由胡萝卜素、叶黄素、番茄红素、花青素的种类及其含量决定,同一品种在不同栽培条件下,肉质根颜色深浅不同,商品品质和营养品质也有差异,其着色程度与温度、土壤、肥料等有关。
(2)肉质根着色不良发生原因
①土壤温度不稳定温度影响着根的颜色的深浅。
根的皮色多呈橘红、橘黄是其所含胡萝卜素所致。
在肉质根的生长过程中,温度适合,越接近于成熟,胡萝卜素的含量就越高,其颜色也逐渐加深。
②土壤施氮肥偏多、偏重氮素是叶绿素的组成部分,氮素越多,
叶绿色也就越多,颜色就越绿。
③缺钾、铜、镁等据调查,土壤中钾、镁的含量多时,其胡萝卜素含量也增多。
缺铜的土壤也易引起着色不良。
④土壤通气性差胡萝卜肉质根着色与胡萝卜素形成有关,而胡萝卜素的形成又与土壤通气与否有关。
⑤收获过早随着肉质部逐渐膨大,肉质根着色不断加深,因此提前收获的胡萝卜着色不良。
6.胡萝卜先期抽薹的发生原因
(1)发生症状胡萝卜先期抽薹,也称未熟抽薹,即肉质根早期感受到低温的影响,在营养生长期就出现抽薹的现象。
(2)发生原因
①苗期遇低温胡萝卜为绿体植物(幼苗期)低温感应型蔬菜,根据不同品种对低温的感应性不同,可分为易抽薹品种、较耐抽薹品种与耐抽薹品种。
易抽薹品种在苗期4或5片真叶甚至2或3片真叶时就能感受低温而进行花芽分化,以后在5~6月份长日照条件下抽薹开花。
②栽培因素土壤肥力,施肥水平和氮、磷、钾的比例,都会通过影响胡萝卜的营养生长,间接地影响花芽分化和抽薹。
肥沃的土壤,有较高的氮钾素水平,肉质根个体发育大,转入生殖生长迟,花芽分化和抽薹就晚。
③遗传因素抽薹除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外,还受作物自身遗传因素的控制。
④生长调节物质的影响吲哚乙酸、萘乙酸、2,4-二氯苯氧乙酸、2,4,5-三氯苯氧乙酸等生长素类物质,可促进抽薹,胡萝卜生产上一定要慎用
⑤肥水管理不当,尤其是苗期遇到干旱。
7.胡萝卜糠心的发生原因
胡萝卜糠心,又称空心,即肉质根木质部中心部分发生空洞的现象。
(1)发生原因
①与土质有关砂质过重的土壤栽培的胡萝卜比壤土或黏土中栽培的胡萝卜会早出现糠心。
②供水不当生长期间前期水分均匀,但后期干旱,尤其在肉质根形成期,土壤缺水,生长受阻,从而出现糠心。
③种植密度不合理株行距较宽的条件下,肉质根生长过快,叶和根的生长失去平衡,使地上部制造的有机营养不足以供给地下部肉质根膨大生长的需要,容易出现糠心。
④施肥不合理特别是后期追肥过迟,用量过多,加之肥料品种搭配不当,氮肥施得多,使胡萝卜地上部生长过于旺盛,块根肥大,而引起糠心。
⑤采收过晚或已发生先期抽薹现象。
四、胡萝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1.胡萝卜主要病害防治技术
(1)黑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和茎秆,黑斑病可以由种子传播。
发病初期,可选用的药剂有甲霜·锰锌,醚菌酯,恶霉灵等。
(2)胡萝卜黑腐病在苗期到采收期或贮藏期均可发生,主要为害肉质根,也为害叶片、叶柄及茎。
我国华北地区一般在7月中旬开始发病,8月中下旬病情达到最高峰。
可选用的药剂有代森锰锌,戊唑醇,苯醚甲环唑,恶霉灵等。
(3)胡萝卜灰霉病收获前及时清除病残体,收获、运输、入窖时防止造成机械损伤。
有条件的采用冷藏法,控制贮藏环境的温度在1~3℃,及时通风,降低湿度,效果更好。
必要时喷洒异菌脲或腐霉利。
(4)胡萝卜花叶病毒病及时防治蚜虫、飞虱,减少传毒机会。
病毒病可选用的药剂有吗呱•乙酸铜辛菌胺醋酸盐等。
(5)胡萝卜根结线虫病主要发生在根部。
可用阿维菌素,噻虫嗪,路富达等。
(6)胡萝卜细菌性软腐病俗称烂根病、臭萝卜病,在胡萝卜生长期和贮藏期均可发生,造成肉质根腐烂。
主要为害肉质根,其次为害茎叶。
可选用的药剂有中生菌素
2.胡萝卜主要虫害防治技术
(1)微管蚜可选用的药剂有印楝素,啶虫脒,烯啶虫胺,双丙环虫酯等。
(2)茴香凤蝶可选用的药剂有苏云金杆菌溴虫氟苯双酰胺等。
(3)甜菜夜蛾可选用的药剂有虫螨腈,甲维盐等,用药配合杀卵剂。
(4)胡萝卜蝇肉质根收获后,及时清理带有幼虫的肉质根,深翻土地,将越冬幼虫、蛹翻出土面冻死,或让天敌捕食。
可选用的药剂有灭蝇胺等。
(5)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不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防止招引成虫产卵,避免将幼虫和虫卵带入畦土内。
可选用的药剂有辛硫磷,高效氟氯氰菊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