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六要素整合及活动观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以Unit6ReadingSavingtheAnte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六要素整合及活动观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 以 Unit6 Reading Saving the Antelopes 为例
发布时间:2021-07-28T16:51:21.573Z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3月第9期作者:华妤琪[导读] 本文以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 5 Unit6 Reading Saving the Antelopes为例,为英语阅读教学提供新想法华妤琪
深圳明德实验学校,广东深圳518000
【摘要】本文以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 5 Unit6 Reading Saving the Antelopes为例,为英语阅读教学提供新想法,从六要素的六个层面和英语教学活动观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进行探究,促进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六要素整合;活动观;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英语课程内容是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包含六个要素: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教育部 2018)。
基于英语课程内容六要素整合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是指在主题语境的规约下,语篇承载学习理解内容,语言知识构成语篇内容,文化知识赋予主题意义,语言技能体现应用实践、情境迁移活动方式,以及学习策略保证阅读活动效率(梅德明、王蔷2018)。
将英语课程内容六要素整合,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本文以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 5 Unit6 Reading Saving the Antelopes为例,从六要素的六个层面和英语教学活动观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进行探究,促进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本文选取的是本单元的第一篇阅读文章,文章的主题语境是人与自然——人与动植物,是一篇说明介绍类文章。
二、英语教学活动观和教学分析
《新课标》中提到:“英语学习活动关是指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使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8)。
本文的课例阅读语篇选自2019年所采用的外研版教材动物保护单元中这篇文章,文章以叙事为主,夹杂部分作者的观点态度表达。
表达了作者对于藏羚羊保护工作者的崇敬和动物保护工作推广的呼吁。
学情分析:本节阅读课的授课对象是深圳明德实验学校高二年级5班的学生。
学生英语基础较好,学生已基本具备在语篇中提取事实信息的能力,部分学生仍在对原文关键句的转述和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但由于学生对该话题感兴趣,对动物保护基金组织WWF等有一定的背景知识储备,因此笔者可以通过本节阅读课引导学生对“动物保护”这一主题意义进行深度探究,并在最后参与到迁移创新“参与WWF网页为大熊猫保护筹集资金”的活动中来。
真正做到让学生在解决生活真实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英语学习和语言技能的发展。
三、六要素整合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分析
1. 解读语篇,制订教学目标
【What】通过介绍杰桑索南达杰在保护藏羚羊行动中牺牲的故事,引入藏羚羊这一濒危动物在20世纪90年代遭遇盗猎者猎杀的现状。
巨大的利润驱使盗猎者从事藏羚羊的非法猎杀活动。
最后文章呈现了中国政府、公安机关和国际保护组织的志愿者们积极开展保护藏羚羊的活动,并取得成效。
【Why】作者希望通过本文引发读者对藏羚羊等濒危动物生存现状的思考,让更多的人重视濒危动物的保护工作。
【How】文章属于介绍性文章。
数字使用恰当,内容具体,语言简明准确。
最文章善于运用时间数字,清晰地描述了藏羚羊在不同时期的数量与升降趋势,引发读者的深思。
在深度解读了文章之后,笔者制订了教学目标如下:
在本课学习结束时,学生能够:
1、提取文章大意,梳理文章结构,获取文中藏羚羊被猎杀和被保护的事实性信息,从时间线索整理和概括藏羚羊保护的历程;为WWF资金筹集网页提供数据。
2、基于思维导图理解文本,呼吁更多的人们为WWF藏羚羊保护小组筹集资金。
3、基于文本,学会运用该语篇的结构分析方法,分析其他濒危动物的现状及人们需要采取的措施。
4、联系生活,谈论如何保护濒危动物,参与WWF发起的“停止野生动物非法犯罪”签名活动;维护更新班级共同建立的WWF动物保护资金筹集页面。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阅读,获取关于藏羚羊被盗猎者猎杀和保护者的保护工作的信息,整合时间线索整理和概括藏羚羊保护的历程。
教学难点:
基于文本,学会运用语篇的分析结构与语言表达,分析其他濒危动物的现状及人们需要采取的措施;在“停止野生动物非法犯罪”签名活动中,谈论可以采取的行动与保护措施,加强人与动植物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意识。
2.创设语境,引入主题意义
为了落实六要素中的主题语境理念,教师需以学生已有知识为生长点,为学生创设语境,引入主题意义。
利用图片激活学生对于藏羚羊和动物保护的背景知识。
笔者首先创设语境,通过、图片激活学生对于动物保护的相关知识及个别学生曾去到藏羚羊保护地的经验,然后在一系列问题的引导下顺利进入保护藏羚羊,保护动植物这一主题意义。
3.学习理解,巩固语言知识
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巩固和发展语言能力。
在此部分笔者希望学生运用阅读技巧,提取数字时间等事实类信息。
学生自主阅读,小组合作梳理归纳文本信息,概括出结构化知识,体验作者的思维过程。
要求学生在阅读两遍后,将关键事实性信息进行整理。
至此,学生对语篇的主旨大意、发展脉络、具体细节等有了比较清晰的理解和掌握,并在学习理解类活动的基础上,巩固了语言知识。
4.应用实践,深化语言理解
在应用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开展描述阐释、推理、判断等探究活动,逐步实在应用实践活动中,实现对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内化,。
因此,在语篇理解的基础上,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整合信息,完成文章保护藏羚羊人物故事发展的思维导图,进而生成动物保护的结构化知识图,满足在现实生活中用英语介绍如何呼吁人们进行动物保护这一实践需求。
5.迁移创新情境,内化语言知识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制订不同濒危动物的保护方案,再利用介绍知识化结构图,并结合从课文中学到的语言介绍,立体、多维地为大家介绍这个保护方案并呼吁人们关注。
这样的设计不仅有助于学生迁移情境,内化语言知识,还有助于学生在制订动物保护方案的过程中感受人与大自然的密切相关,濒危动物的真实处境,人们目前所能采取的措施等,从而培养学生的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环境动物保护意识。
笔者给学生布置的课后作业是:利用真实的WWF官网让学生利用今天课上所产出的文本和视频筹集更多资金保护动物。
在这一环节,教师仍然围绕旅游这一主题意义进行设计,从而进一步帮助学生在主题语境下内化、巩固所学语言,完成迁移创新。
结语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在深度解读语篇,制订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整合课程内容六要素,为学生创设接近真实生活的语境,引导学生在语篇学习中巩固语言知识,在应用实践活动中深化语言理解,并通过迁移情境、内化语言知识提升阅读能力,最终提升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引用文献
教育部.2018.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梅德明,王蔷.2018《.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