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药物静脉配置不合理处方情况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肿瘤药物静脉配置不合理处方情况
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抗肿瘤药物静脉配置不合理处方情况,为提升抗肿瘤药物
临床使用安全性提供参考。
方法:于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对我院静配中
心抗肿瘤药物处方进行人工审核,记录抗肿瘤药物静脉配置不合理处方情况,分
析不合理处方和用药现象发生的原因。
结果:审核的24801条抗肿瘤药物处方中,共有77条不合格(0.31%),不合格原因的包括药物配伍禁忌、溶媒不当、给药
剂量不适宜、操作失误等。
结论:引起抗肿瘤药物静脉配置不合理处方原因多且
复杂,加强药师专业培训以及药物配伍监管,对保证抗肿瘤药物用药安全有积极
意义。
关键词:静配中心抗肿瘤药物不合理处方
本文引用格式:王瑞.抗肿瘤药物静脉配置不合理医嘱情况分析 [J]. 世界
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54):216,218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药学部,广西南宁 530000
通信作者:农侃臻
引言:
化疗是恶性肿瘤患者首选治疗方法之一,随着近年来各类恶性肿瘤疾病发生
率不断升高,医院每日行化疗治疗的患者数量也逐渐增多,提升抗肿瘤药物的合
理使用率对保证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安全意义重大。
医院抗肿瘤药物多由静脉配置
中心提供,静脉配置中心主要负责对各类抗肿瘤药物进行保管、审核、排药、配
置和发放,同时需要对药物治疗的全过程进行质量把关。
所以,发现静脉配置使
用不合理处方以及防范潜在的用药失误对减少医疗事故,提升治疗效果有积极意
义。
为此,本次研究对我院静配中心抗肿瘤药物处方进行人工审核,并对临床中常见的不合理处方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对我院静配中心抗肿瘤药物处方共24801条开展研究【1】。
1.2 方法
分析入选的静配中心抗肿瘤药物处方共24801条,以《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实用手册》和药物说明书为参照标准,分析药物静脉配置合理性,将配置不合理的处方选出记录,及时与临床医师沟通,分析配置不合理处方出现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不合理处方数量,并分析配置不合理的原因。
2、结果
本次人工审核的24801条抗肿瘤药物处方中,共有77条不合格(0.31%),回顾性分析并做好记录。
不合格的原因的包括药物配伍禁忌、溶媒不当、给药剂量不适宜、操作失误等,见表 1。
3、讨论
抗肿瘤药物静脉配置不合理处方在临床中较为常见,静脉配置处方不合理,
不仅会对肿瘤疾病患者治疗效果产生影响,严重时甚至引起其他合并症,威胁患
者生命安全,减少抗肿瘤药物静脉配置不合理处方的发生对保证患者治疗安全性
意义重大。
本次研究对24801条抗肿瘤药物处方进行审核,发现其中共有77条
不合格,分析引起不合格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药物与溶媒存在配伍禁忌是最常见的不合理处方,例如临床常用的奥
沙利铂在不合理处方中占有9例,比例达24.32%,作为第三代高效和低毒性的抗
肿瘤药物【2】,在临床的使用中最为常见的错误就是将该药与0.9%的生理盐水配伍。
在查阅药品说明书里,奥沙利铂只能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禁止使用生
理盐水和含有氯离子的溶液稀释。
常见的还有吡柔比星存在8例,比例达到
21.62%,作为抗肿瘤药类抗生素,只能选择5%的葡萄糖注射液或者注射用水
10ml溶解,以免溶媒自身pH的原因影响药品效价或产生浑浊【3】。
因此提醒医师
在开具处方时不能仅靠临床经验,还应参考药物使用说明书进行综合开具。
(2)溶媒量选择不适宜。
临床上一旦选定了药物,溶媒的类型以及剂量会
对药物的浓度产生直接的影响【4】。
例如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的不合理处方
有4例,占比16%,在临床使用中对其溶媒的剂量选择极为严格。
在无菌操作下,
每一瓶药品只能用0.9%氯化钠注射液分散溶解,分散溶解后每毫升悬浮液中含有
5mg紫杉醇,再用注射器精准抽取所需用量。
依托泊苷,在该类型不合理处方中
有3例,占比12%。
该药物说明书指出,依托泊苷溶于0. 9% 的氯化钠溶液中
应控制其浓度≤0. 25mg·mL -1【5】,在500ml的氯化钠注射液中最大剂量为
625mg(1.25支)。
临床中审方药师时常会发现“200mg( 2支) 依托泊苷溶解于500mL 氯化钠中静滴”这种处方,这种表述方式也不符合说明书对浓度的规定。
除此之外,使用依托泊苷200mg 并不能完全溶于 500mL 盐水中时应适量增加溶
媒用量,保证药效,同时应注意避免患者血管内进入药物晶体,堵塞血管,后果
严重。
(3)给药剂量不适宜,该类型的不合理处方分为给药剂量过大,药物浓度
过大会使得其副作用增大,对病人产生危害;给药剂量过小,其治疗效果难以得
到保证。
在此类型不合理处方中,存在着7份药物浓度过大,超出说明书允许的
治疗量,占比高达63.63%。
剩下的4份给药剂量过小,都是由于临床医生在实际
开处方时注意力不集中,导致该剂量为实际需求的治疗量的10%或1%。
值得一提
的是在7份超说明书用药中,有5份处方是与临床一线存在沟通,在合理用药反
馈单中说明了该处方的个体化用药原则。
例如在治疗常用复发性头颈部鳞癌(非
鼻咽癌)的用药方案中,使用的氟尿嘧啶的剂量为6.75g(微泵输入持续48h),
远远大于说明书中的一日300-500mg/m2。
根据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头颈部
肿瘤诊疗指南2021版中推荐使用氟尿嘧啶的剂量为1000mg/m2(第1~4天)。
在
当班药师和医生的沟通下,将该治疗方案备案,同意按照处方执行。
说明书具有
临床滞后性,在某些医药前沿信息中将会超说明书规定,给临床病人个体化用药。
在特殊情况下需要药师进行甄别,也要不断向临床学习新的知识。
也体现了药师
和临床医生的合理沟通,对病人的生命健康负责。
(4)操作失误,此种类型的不合理处方存在3例,占所有不合理处方的
3.90%。
主要的产生该情况的原因是因为在化疗药物的配置中,未将液体抽取至
处方需要量。
例如一例氟尿嘧啶 3.25g+0.9%NS110ml(微泵输入,持续48h)中,配置中操作失误造成化疗泵内的液体装载量过大,0.9%NS的装载量为150ml,超
出范围。
出现该失误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配置人员注意力不集中,对待工作不够严
谨负责。
(5)其他,该类型是不合理处方存在1例,占所以不合理处方的1.30%。
该
例不合理处方出现的主要原因为医院HIS系统与第三方PIVAS系统出现的信息误差。
具体情况为在HIS端发药以后,在PIVAS系统统一打印输液标签时无法显示
该药物的剂型,导致排药人员拿到相同药名和相同药品规格却不同剂型的药品,
最后配置完毕在输液成品复核中及时发现并处理,更换正确的药品。
也反映出由
于信息系统的不完善,在医院HIS系统和PIVAS系统之间的信息库要及时更新和
维护,要求我们药师对要求和信息系统更加熟悉和完善,为临床肿瘤患者提供安
全可靠的用药保障。
综上所述,引起抗肿瘤药物静脉配置不合理处方原因多且复杂,加强药师专
业培训以及药物配伍监管,提高临床医生和责任护士的重视程度,开展一定措施
进行严格控制,保证静配中心抗肿瘤药物的合理使用,回顾性分析处方,定期做
好总结工作,进而控制不合理处方情况的出现,守好肿瘤患者用药的每一道防线,让药学工作者为病人安全用药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6-8】。
参考文献:
【1】王瑞.抗肿瘤药物静脉配置不合理医嘱情况分析 [J]. 世界最新医学信
息文摘 ,2019,19(54):216,218
【2】邹秀.静配中心抗肿瘤药不合理处方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
南 1671-8194(2019)35-0098-02
【3】吴春桃陈银清林晓霞黎规丰某院抗肿瘤药物住院医嘱点评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 1001-7585. 2019. 08. 070
【4】胡晓芬.我院静配中心抗肿瘤药物常见溶媒错误情况及分析[J].海峡
药学. 1006-3765(2020)-10-0173-02
【5】李琳.某院静配中心抗肿瘤药不合理处方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 13-1389/r.2021.30.060
【6】赵岩. 静配中心抗肿瘤药物常见溶媒错误分析[J]. 临床研究. 2096―1278(2020)07―0013―02
【7】邱杏桃方水凉 .某三甲医院静配中心出门差错分析与防范措施[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1674-9316(2019)03-0015-04
【8】姬利红,袁晓龙,刘海冰. 静配中心药师不合理医嘱干预现状分析[J].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96-3327.2019.7.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