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农安县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度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模拟原创试卷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试卷】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模拟原创卷 1
高一地理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
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人教必修1。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图中纬线L1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大约是1300千米/时,纬线L2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大约是1320千米/时。
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A.北半球中纬度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D.南半球低纬度
2.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某日太原(38°N,113°E)的日落时刻为北京时间17:20,该日晨昏线与纬线切点的纬度值为68°。
据此完成3—4题。
3.几日后,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将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则在这期间
A.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B.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地理试题第1页(共9页)
C.太原日落时刻提前,昼渐短D.太原日出时刻提前,昼渐长
4.若此日P地昼长比太原的略长,且P地与太原同时迎来日落,则P地位于太原的A.西南方B.西北方C.东北方D.东南方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5—6题。
5.在夏季,广东湛江的园林工人一般会给新栽大树覆盖黑色尼龙网(如上右图)。
这样做的目的是A.增强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温度B.阻止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增强地面辐射,提高树木存活率D.削弱太阳辐射,减少树木水分蒸腾
6.拉萨郊区农民在冬季给蔬菜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主要目的是(对应上左图)
A.增强A,提高农作物存活率B.阻止B,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削弱C,提高夜间的温度D.增强D,增强作物水分蒸腾读
近60年浙江某地降水量平均月变化图。
完成7—8题。
7.a时段降水多,b时段降水少的原因是
A.a——夏季风达年内最强B.a——多受准静止锋影响
C.b——接近台风多发季节D.b——多受亚洲高压影响
8.夏季和冬季影响当地的盛行风向分别为
A.东北风、西南风B.东风、西风
C.东南风、西北风D.北风、南风
第22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16年11月7日至18日在摩洛哥南部旅游城市马拉喀什举行。
大会
重申支持并落实2016年11月4日生效的《巴黎协定》。
完成9—10题。
地理试题第2页(共9页)
9.2015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缔约方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定》,承诺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这将直接有助于
①减缓海平面上升趋势②减轻酸雨的危害③减缓臭氧层空洞扩大趋势④减轻水体的污染
A.①③B.①④C.②③ D.②④
10.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导致青藏高原
A.高山雪线下降B.冻土界线南移
C.冰川面积扩大D.冰川泥石流增多
下图示意我国新疆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测量的某河流4月份一段时间的洪水流量变化和该时段的逐日平均气温。
读图回答11—12题。
11.该河流4月份一段时间洪水的直接补给水源为
A.大气降水B.季节性积雪融水
C.高山冰川融水D.湖泊
12.该河流洪水流量变化,反映的当地环境特征是
A.气候大陆性强B.降水变率大
C.风沙多D.自然灾害多
下图是印度洋(局部)某季节洋流示意图,箭头为b洋流流向。
读图回答13—15题。
13.此时,有关a、c、d洋流流向的描述,正确的是
A.a洋流流向西南c洋流流向东南B.a洋流流向东北d洋流流向东南
C.c洋流流向西北d洋流流向西北D.a洋流流向东北c洋流流向西北
地理试题第3页(共9页)
14.该季节,下列说法正确是
A.甲地附近海域渔获量较其他季节少B.乙地降水量较其他季节多
C.丙地蒸发量较其他季节多D.丁海峡货运量较其他季节少
15.半年后,洋流流向不发生改变的是
A.a B.b C.c D.d
读甲、乙两河间地形及地质剖面图(M和①②③为沉积岩, N和④为岩浆岩),完成16—17题。
16.该剖面
A.M形成年代和③相接近B.N比④形成时间晚
C.②沉积年代比①晚D.N与M岩石的成因相同
17.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乌尔禾魔鬼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的佳木河下游,是典型的雅丹地貌区域,雅
丹”是维吾尔语“陡壁的小丘”之意。
这里的小丘按一定方向有规律地排列,形成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奇特景观。
读我国北疆地区魔鬼城分布图,完成18—20题。
18.形成雅丹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A.风化作用B.风力侵蚀作用
C.风力搬运作用D.风力堆积作用
地理试题第4页(共9页)
19.这里的小丘有规律排列的方向是
A.东西向B.南北向
C.西北—东南向D.东北—西南向
20.北疆地区分布有我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其形成原因是准噶尔盆地A.风力较小,搬运能力弱B.沙粒较大,风力搬运不动
C.地势较低,地形起伏大D.降水较多,水源较丰富,植被覆盖较好
牛轭湖是平原河流发育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种湖泊,其形成过程如图所示。
读图完成21—22题。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转偏向力加快了对河流左岸侵蚀的速度
B.牛轭湖往往出现在河流上游向下侵蚀强烈的地区
C.北半球的牛轭湖一定出现在河流的右岸
D.流水的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促进了牛轭湖的形成
22.在牛轭湖的形成过程中,人工“裁弯取直”可以
A.扩大灌溉范围B.降低河流落差C.缩短航运里程D.避免洪涝灾害下图示意北半球某河段剖面(不同图例表示不同的堆积层)。
读图,回答23—25题。
23.该剖面图最可能取自下图中甲、乙、丙、丁的哪一位置
A.甲B.乙C.丙D.丁
地理试题第5页(共9页)
24.剖面图中各部分最适合聚落分布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5.据图推测
A.沉积物颗粒E<H<G B.该处河流堆积地貌为三角洲
C.该河段最可能位于河流上游D.①处部位继续发展会形成河漫滩平原
读图,完成26—27题。
26.图示区域的自然景观
A.以东西方向的变化为主B.以南北方向的变化为主
C.以热带荒漠为主D.以亚热带常绿林为主
27.图中陆地东部地区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草原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
下图为我国大体位于同一省份的三座山脉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28—30题。
28.下列海拔范围中,三座山峰自然带类型都相同的是
A.400—600米B.1000—1300米
C.1500—1800米D.2000—2400米
2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丙有可能是自南向北排列B.甲、乙两山冬季山顶有积雪,丙山没有
C.甲、乙、丙有可能位于第二级阶梯D.乙山自然带带谱最复杂
地理试题第6页(共9页)
30.该省最可能是
A.湖北B.海南C.青海D.河北
第Ⅱ卷
本卷共3题,共40分。
31.(9分)下图为欧洲局部区域某月气压分布图(单位: hPa)。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 地较同纬度内陆地区气压偏(填髙或低)。
据图推断,此时欧洲正值(填冬或夏)季。
(2分)
(2)此时B地气流(填上升或下沉)。
(1分)
(3)该季节 C 地受(填气压带或风带的名称)控制,气候特征是。
(2分)(4)此季节亚欧大陆东岸的东亚地区受(填风向)控制,其成因为。
(2分)(5)D处于板块和非洲板块的(填消亡或生长)边界。
(2分)
32.(16 分)下图为“北半球某热带海岛地质、地貌示意图”,该岛全年高温多雨,河流短促,植被覆盖率高。
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地理试题第7页(共9页)
(1)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要素的相互联系,说明该岛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6分)
(2)分析甲河谷的形成原因。
(4分)
(3)指出A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
(6分)
33.(15分)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可以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风带的名称是,风向是,全年受甲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是。
(3分)
(2)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自然地理环境的性。
A 地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该气候的
特征是,对应的自然带①是带。
(4分)
(3)从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 C 地在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下形成地中海气候,与之对应的④地的自然带是带。
(2分)
(4)E地的气候类型是,与之对应的⑧地的自然带是带。
(2分)
(5)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⑧⑥⑦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
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是以为基础的。
自然带①②③④⑤的变化体现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是以为基础的。
(4分)
地理试题第8页(共9页)
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原创卷1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A A C D D A
B
C A D
11 12 13 14 I5 16 17 I8 19 20
B A B B
C A C B C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C A C D A C B B A
31,【答案】(1)低冬(2分)
(2)下沉(1分)
(3)盛行西风带温和多雨(2分)
(4)西北风海陆热力性硫差异(2分)
(5)亚欧消亡(2分)
32.【答案】(1)该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多雨; 岛上地形起伏;这种气候和地形条件,造就了流量大落差大的水系;热气候又为热带雨林植被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而形成了该地的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 (6分)
(2)甲地沉积物经固结成岩形成沉积岩,之后水平挤压抬升,形成背料,其顶受张力作用,岩层松疏松容易受外力侵蚀,在流水等外力的长期作用下形成谷地, (4分)
(3)流域地形落差大,河流流速快,入海口泥少沉积少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河流含沙量小;上游库区拦献部分泥沙;入海口附近大陆架窄小,泥少较难沉积成陆。
(6分) 33、【答案】(1)盛行西风带西南风温带海洋性气候(3分)
(2)整体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热带雨林(4分)
(3)副热带高气压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2分)
(4)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2分)
(5)从沿海向内陆水分由赤道向两极热量( 4分)
地理试题第9页(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