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中考总复习:中和反应 溶液的pH(提高) 巩固练习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总复习:中和反应溶液的pH(提高)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小明同学在实验室中测定某未知溶液的pH,他的实验操作如下: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液于pH试纸上进行测定,你认为小明同学这样测得的结果与该溶液的实际pH比较()
A.偏低B.偏高 C.不变 D.无法判定
2.下列各组物质间的反应,需要借助指示剂才能判断出反应发生的是()
A.锌与稀盐酸B.烧碱与稀硫酸
C.氧化铁与稀硫酸D.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
3.(四川)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pH<7的雨水叫酸雨 B.pH<7的溶液,pH越小,酸性越弱
C.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是碱性溶液 D.使用pH试纸应先用蒸馏水润湿
4.(四川)下列物质不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是()
A.紫色石蕊溶液 B.氯化钠溶液 C.铁粉 D.pH试纸
5.(四川)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可以判断某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
A.常温下,测得溶液的pH<7 B.溶液中滴入酚酞显红色
C.溶液中滴入石蕊显红色 D.溶液中滴入酚酞不显色
6.(浙江)比较归纳是科学学习中的常用方法,若以下的物质转化都由一步反应完成:①Zn→ZnCl2②Zn(OH)2→ZnCl2③ZnCO3→ZnCl2,则()
A.三种转化发生的都是复分解反应
B.三种转化都必须加入盐酸才能完成
C.只有②发生了中和反应
D.三种转化的生成物中都有水
7.(山东)向稀盐酸中逐滴加入试剂X后,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试剂X是下列物质中的()
A.Mg
B.H2O
C.NaOH
D.CaCO3
8.(山东)电影《黄金大劫案》上映后,里面用“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液)溶解黄金的剧情引起了广泛的热议。
黄金溶解在“王水”中形成HAuCl4(四氯合金酸),没有氢气产生。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王水”溶解黄金是化学变化;②金比氢活泼;③HAuCl4中Au的化合价为+3价;④可以将pH试纸伸入“王水”中测其酸碱度;⑤“王水”可以用铁质容器盛装
A.①④⑤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③
9.向一定量的硫酸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水、金属锌、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二、填空题
10.用熟石灰中和一定量的盐酸时,溶液的pH与加入的熟石灰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熟石灰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加入熟石灰m g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
若改用ng氢氧化钠与相同量盐酸反应,所得溶液的pH_____7(填“>”、“<”或“=”)。
11.(四川)(1)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里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成色,pH 7(填“>”、“<”或“=”);再向锥形瓶中滴入稀盐酸并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的pH (填“增大”或“减小”)。
(2)有一瓶溶液的pH是4.5,如果要使溶液的pH升高,可以用的方法。
12.已知M,N分别是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
如图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一定量的M中不断滴加N,并测定所得溶液的pH。
(1)M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过程中,教师取a,b,c三处反应后的溶液,打乱顺序后,请同学们不测定溶液pH,用其它实验方法对三种溶液进行探究。
小明和小红分别取其中一种溶液进行实验:
小明向所取溶液中加入________溶液,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
结论:是a处溶液。
小红向少量另一种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
结论:是b处或c处溶液。
13.国家环保总局规定将各类实验室纳入环保监管范围。
某中学九年级A、B两个班的同学分别做常见的酸和碱与指示剂反应的实验,使用的试剂如图所示。
实验后的废液分别集中到各班的一个废液缸中,研究小组对两个班的废液进行检测,结果如下表。
(1)请你帮助他们分析废液中的成分,填写下表中的空格。
溶液来源检测方法与结果推断废液成分(填物质的化学式,酚酞和水不填)
A班观察废液呈无色废液中含有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
B班观察废液呈红色废液中不含________,含有________
班的废液若显酸性,直接排入铸铁下水管道,会造成什么危害?。
你建议如何处理这些废液?。
三、计算题
14.如图所示是某种胃药标签中的部分内容。
胃药中所含的物质能中和胃里过多的胃酸。
某患者按标签上的服用方法服药,服药三天后病情好转。
计算患者在三天内服用的此胃药中:
(1)氢氧化镁的质量为多少?
(2)理论上可中和胃酸中盐酸的质量为多少?
15.现有一瓶未开启的浓硫酸(如图所示)。
请阅读标签上的说明,并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1)若需要配制368.0g 19.6%的稀硫酸,应取该浓硫酸多少毫升?(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做完实验后,需要处理实验中产生的废碱液(溶质为NaOH,其它物质不跟硫酸反应),已知该废碱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5.0%,若要中和该废碱液1000.0g,通过计算确定需要98.0%的浓硫酸多少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6.(江苏)某硫酸厂废水中含有少量硫酸,为达标排放,技术员小张对废水中硫酸的含量进行检测。
(1)配制溶液: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NaOH溶液100g,需要NaOH固体 g,水 mL。
(2)检测分析:取废水样品98g,向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4%的NaOH溶液20g(假设废水中其它成分均不和NaOH反应)。
请计算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
【答案与解析】
1.【答案】D
【解析】测定溶液的pH如果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会稀释待测液,使结果出现误差。
如果待测液是酸性的,润湿试纸,酸性减弱,测得pH比实际偏高;如果待测液是碱性的,润湿试纸,碱性减弱,测得pH比实际偏低;如果是中性溶液,则pH不变。
所以D选项正确。
2.【答案】B
【解析】两种物质间反应没有明显现象的,就需要借助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A中有气泡;C中固体逐渐溶解,形成黄色溶液;D中有蓝色沉淀生成; B中反应没有明显现象,故选B。
3.【答案】C
【解析】pH<7的雨水呈酸性,pH<5.6的雨水叫酸雨,故A不正确。
pH<7的溶液,其pH越小,酸性越强,故B不正确。
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是碱性溶液,故C正确。
使用pH试纸时先用蒸馏水润湿,会影
响测定结果,故D不正确。
4.【答案】B
【解析】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碱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所以A不符合题意。
氯化钠和氢氧化钠、稀盐酸都不反应,故选B。
铁能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铁和氢氧化钠不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氢氧
化钠溶液的pH大于7,稀盐酸的pH小于7,故D不符合题意。
5.【答案】B
【解析】pH>7的溶液呈碱性,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一定显碱性,使石蕊变红色的溶液一定显酸性。
6.【答案】C
【解析】酸和减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只有②是盐和碱的反应。
7.【答案】C
【解析】根据图示,向稀盐酸中逐滴加入试剂X后溶液的pH大于7,说明加入的是碱或碱性物质,只有C符合题意。
8.【答案】D
【解析】“王水”溶解黄金是化学变化;金不如氢活泼;HAuCl4中,Au的化合价为+3价;不可以将pH 试纸伸入待测液中测量其酸碱度;“王水”可以与铁反应,不可用铁质容器盛装。
9.【答案】D
【解析】A、随着水的加入,硫酸酸性逐渐减弱,溶液的pH逐渐增大,接近于7但不会超过7,故A 图错误;B、硫酸中加入锌时会立即有气泡放出,故B图错误;C、因为原来就有一定质量的稀硫酸,因而刚开始溶液的质量不能为0,故C图错误;D、生成沉淀的质量随着氯化钡的滴加逐渐增多,当H2SO4完全反应后,沉淀质量不再增加,故D图正确。
10.【答案】Ca(OH)2+2HCl = CaCl2+2H2O CaCl2和HCl <
【解析】当加入熟石灰m g时,溶液pH<7,说明溶液中盐酸没有被完全中和,溶液中的溶质为CaCl2和剩余的HCl。
图示中n g熟石灰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由关系式:
Ca(OH)2~2HCl 2NaOH~2HCl
74 73 80 73
可以看出,用同质量的氢氧化钠或熟石灰分别中和同质量的盐酸,氢氧化钠的质量不足,因此改为等质量(ng)的氢氧化钠后,盐酸有剩余,溶液的pH小于7。
11.【答案】
(1)红 > 红色溶液又变为无色(或红色逐渐退去) 减小
(2)加碱液(或加水、碱性溶液等合理即可)
【解析】氢氧化钠属碱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氢氧化钠溶液的pH 大于7;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若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为中性,其pH 等于7,红色溶液又变为无色。
12.【答案】
(1)氢氧化钠溶液 2NaOH+H 2SO 4=Na 2SO 4+2H 2O
(2)CuSO 4[或CuCl 2或Cu(NO 3)2] 溶液呈无色(或酚酞不变色)
【解析】(1)图象始点的pH >7,说明M 溶液是NaOH 溶液,加入的N 是稀H 2SO 4;NaOH 与H 2SO 4反应生成Na 2SO 4和H 2O 。
(2)从图象可知,a 处溶液NaOH 有剩余,b 处溶液二者恰好完全反应,pH=7,c 处溶液H 2SO 4有剩余;与NaOH 反应产生蓝色沉淀[Cu(OH)2]的是可溶性铜盐,即CuSO 4或CuCl 2或Cu(NO 3)2;无色酚酞溶液遇到中性和酸性溶液都不变色。
13.【答案】
(1)NaCl 、CaCl 2 HCl HCl NaCl 、CaCl 2、NaOH 或Ca(OH)2
(2)腐蚀铸铁管道 将A 、B 两班的废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再排放(或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根据题中提示的信息:“做常见的酸和碱与指示剂反应的实验”,“实验后的废液分别集中到各班的一个废液缸中”以及图示提供的药品,可知废液由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和酚酞混合反应而形成。
对A 班的废液,观察其颜色,为无色溶液,可断定废液中不含碱性物质,即无Ca(OH)2、NaOH ,废酸可能有剩余,也可能没有。
B 班废液呈红色,可知废液中含有碱性物质,即含有NaOH 或Ca(OH)2,因为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不能共存,因此废液中一定没有盐酸,有NaCl 和CaCl 2。
根据A 班废液含酸,酸能与铁反应,废液倒入铸铁下水管道会腐蚀管道,污染水源,可将此酸性废液处理后再排放。
14.【答案】
(1)氢氧化镁的质量为:250mg /片×2片×3×3=4500mg
(2)设:4500mg 氢氧化镁中和盐酸的质量为x 。
2HCl+Mg(OH)2=MgCl 2+2H 2O
73 58
x 4500 mg 73584500mg
x x ≈5663.8mg 答:(1)氢氧化镁的质量为4500mg 。
(2)理论上可中和胃酸中盐酸的质量为5663.8mg 。
15.【答案】
(1)设:设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X 。
X×1.84g/mL×98.0% = 368.0g×19.6%
X=40.0mL
(2)设需要浓硫酸的质量为Y 。
2NaOH + H 2SO 4 = Na 2SO 4 + 2H 2O
80 98
1000.0g×5.0% Y×98.0%
80∶98=(1000.0g×5.0%)∶(Y×98.0%)
Y=62.5g
答:(1)应取该浓硫酸40.0mL ;(2)中和废碱液需要浓硫酸62.5g 。
16.【答案】
(1)4g 96mL
(2)解:设废水样品中所含H 2SO 4的质量为X 。
2NaOH + H 2SO 4 = Na 2SO 4 + 2H 2O 80 98
20g ×4% X g g 98.0X X 98%42080==⨯
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
%1%1009898.0=⨯g g 答:废水中H 2SO 4的质量分数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