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问题
浅谈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及改革建议

浅谈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及改革建议摘要:在新时期,我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奋斗目标。
因此作为国民收入第二次分配、追求社会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被提到重要位置。
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存在政策“碎片化”严重、统筹层次低、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缺口”严重等损害公平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个体劳动者和灵活就业者、农村劳动者等的养老保险体系,加快全国统筹步伐、放宽养老金投资渠道,提高投资收益、发挥非营利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公共福利的作用等方面来加以改进。
关键词:社会养老保险;社会公平社会公平一直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指的是“社会应当以公正的、不偏不倚的态度来对待每一个社会成员。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在中国建立一个和谐社会的目标,胡锦涛主席给和谐社会这个概念赋予了具体而深刻的概括,就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社会保障体系作为社会安全系统,它追求的是弥补市场经济缺陷,从多方面调节社会成员间的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
社会养老保险是国家依法强制建立的保障劳动者在年老丧失劳动能力时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收入补偿制度。
社会养老制度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追求的更是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所有社会成员参与养老保险的机会公平,即所有社会成员只要符合法律统一规定的条件,均被强制性纳入养老保险范围。
第二,通过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后顾之忧来维护社会成员参与社会公平竞争的权利。
第三就是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社会成员在享受养老待遇方面的不公平。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设计之初是作为国有企业改革配套政策而开始的,目的是为了适应国有企业改革造成的职工养老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经过20世纪80年代至今20多年的改革,我国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成功实现了从国家负责、单位包办“国家保障型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到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的“投保资助型”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过渡。
浅析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问题

摘 要 :通过对 当前我 国企业职 工 基本养老保险历 史转制成本 、当前 个人 账户做 实情况、统筹基金欠缴情况 的分 析, 结合基金保值 增值 与通胀 因素 , 以及
基金 收 支规 模 和人 口老龄 化 的发展 趋
● 经济 师论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势, 指 出养老保 险基金 缺 口问题 , 并从 实
际 出发 提 出解 决 该 问题 的 具 体 方 法 。
浅 析 我 国 企 业 职 工 基 本 养 老 保 险 基 金 缺 口 问 题
●陈彦斌
险基金支 出负担的加剧 ,人 口结 构发生较大变化使得就业压力 加大 , 失业人员 的增加有可能使养老保险基金 的征缴 陷入 困境 。 同时 , 至今连续八年 的调高退休人员待遇水平 的政策 , 使得 继续调高待遇水平 具有 不可逆转的刚性 ,待遇支付面I f 缶巨大压 力, 支出的增长在数量上和速度上都在增加 , 在财政补助杯水车 薪 的情况下 , 不得不继续扩大个人账户养老金 的支付 比例 , 使得 个人账户做 实成为一厢情愿并且雪上加霜的事情 。人 口老龄化 使一些 “ 做实 ” 个人账 户试点省份 , 面临继续加 大的养老 金缺 口 最后不得不放弃初衷。 方 面是 老龄 化使 得适 龄退 休人员增加 ,而且退休待遇 为 了跑赢 C P I 而逐年调高 , 支付压力显而易见 ; 另一方面是经济基 本 面有下滑势头 , 就业压力逐 年增加 , 失业 人员增 多 , 征 缴扩面 空间有 限 , 现有 的缴费率很难 提高 , 2 8 %的高费率使 得企业和职 工都成为 了一定负担 ,灵活就业人员 2 0 % 的缴费 比例更是鲜有 人 问津 , 当期 征缴 面临很大压力 。 人 口老龄化使得养 老保 险收支 面临双重 压力 ,这种因素致 使基金缺 口逐年增大 的情况初露端 倪 。多位专 家表示 ,随着人 口的老龄化养老金缺 口也在加速增 大, 预测到 2 0 3 3 年, 我 国老年 人 口所 占比例上升 到 2 5 . 4 %, 接近 发达 国家 的比例 , 按现在 的管理方式持续 下去 , 3 0 多年后人 口老 龄化 高峰将会 到来 ,养 老保险收支缺 口将会是个潜在 的很大 的 数字 。 综合 以上 因素 ,人 口老龄化 直接影响到当前基金的支付压 力和 收支平衡 , 而且孕育着更大 的收支缺 口。
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Finance and Insurance·金融保险 ■■■■■■■■■■■■■■■商业故事 BUSINESS STORY 023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吕银洁(丰润区社会保险局,河北 唐山 064000)摘要:中国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已经经历了若干年的改革与创新,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
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是一种维持社会稳定的工具,具有保障经济增长的促进和带动作用,有利于提升经济的发展活力和动力。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分析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中存在的诸多缺陷,分析其中原因,提出了针对我国自身特点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对策建议一、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完善的意义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提高经济效率是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中国发展的中心任务。
因此,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不仅是作为一种社会稳定器来发挥作用,还应具备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激励作用。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是指城镇企业及其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包括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制度。
促进经济增长关键是要增加微观经济实体的效益、活力和发展潜力。
这就要建立平等竞争的社会环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减轻企业过重的负担,提高企业效率。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保险制度仍然在不断的建立和完善,探索并改革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水平的进步。
二、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一)保险基金入不敷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存在着诸多问题,首要的困难在于个人账户空账规模在逐渐的提高,基金内保值十分困难,收入无法弥补支出,筹集资金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 一 缴费费率过高 改革开放 以后 , 中国养老保险体系加快 了改革的步伐 , 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9 1 《 19 年 国
[] 1陈 淮: 1 北京政法职业学 院工会常务 副主席 。 [】 向前 : 2刘 北京政法职业 学院人 事处科 长。 【】 3穆怀 中、 柳清瑞 :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关键问题研究 》中国劳动社会保 障出版社 20 年版 , 4 《 , 06 第 页。
养老保险制度由过去的现收现付制转变为以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提出了全国 统一的改革方案 : 规定企业缴纳基本养老金的比例不超过企业总工资的 2%, 0 个人 19 年缴纳工资的 97 4 从 19 年起每两年提高一个百分点, %, 98 最终达到 8 另外规定按本人工资的 1%建立个人账户 , %; 1 后 来个人账户全部改为按照 8 %建立。 目前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 2%的费率是全世界最高的费 8
养老保险已经从单一的国家养老保障转变为国家基本养老保险、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 个人储蓄养老 保险三个层次的养老保 险体系。[在国际社会通常基本养老保险为养老保险的第一支柱、 3 补充养老保
险为第二支柱 、 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为第三支柱。基本养老保险是由国家立法强制实施的政府行为, 由 政府设立的社会保险机构负责经办 , 为劳动者在年老丧失劳动能力后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补充养老 保险是在国家法律、 法规和政策指导下 , 在企业和职工已经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前提下, 由企业与职工 视企业的经营状况 , 通过 民主协商 , 自主确定是否参保和确定保险水平 , 自行选择经办机构。它是一种 企业行为, 是基本养老保险的必要补充。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完全是一种个人行为, 职工可以按照 自己 的意愿决定是否投保以及投保的水平和选择经办机构。 目前 , 我国养老保险实行的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的部分积累制, 这种制度有利于调整图 家、 企业、 个人三个不 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 形成三者责任共担的机制。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问题和对

【摘要】社保是民生之基。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文章梳理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及问题,强调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刻不容缓,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改革建议。
【关键词】养老保险制度;现状;改革;对策一、引言随着老龄人口的不断增长,目前还不够完善的养老保险体系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
梳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有助于理清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促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快实现共同富裕。
二、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养老保险,也就是所谓的“老龄保险”。
目前为止,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初建、发展和停滞阶段(1949—1976年)。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没有系统的养老保险制度。
1951年,我国的第一个养老保险体系得到建立,企业、事业单位需根据全国统一的保险要求向劳动者提供个人的退休金制度,实行“现收现付”的方式,由政府统一管理。
1969年,养老保险制度开始失去社会统筹功能,同时工会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解散,国有企业开始负责养老金制度的运作。
总之,在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中,第一个阶段是以法律为基础,以“现收现付”的方式进行的,并由此开启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险模式。
第二阶段为恢复、巩固和摸索阶段(1977—1996年)。
1978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将退休人员按照工龄的不同比例,实行差异养老金办法,这标志着养老保险制度开始恢复。
1982年,养老金制度已经成为国有企业的沉重负担,各级政府开始承担向国家雇员支付养老金的责任。
1995年,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为内核的“统账结合”模式开始实行,这就形成了养老金双轨制度。
总体来看,第二阶段的养老保险制度以恢复为主,同时加强了执行力度,同时西方国家的养老保障体系多元化、社会化,这对我国养老保险体制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问题和对策马嘉昕作者简介:马嘉昕(1998—),女,辽宁本溪人,满族,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区域金融216Synthesize综合第三阶段为改革、深化和完善阶段(1997年至今)。
试析我国养老保险政策的完善

试析我国养老保险政策的完善【摘要】我国养老保险政策的完善对于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养老保险政策的背景和现有问题,然后分析了现状和挑战,提出了完善养老保险政策的建议,包括平衡政府角色和社会参与、提高养老保险待遇、加强基金管理和投资。
最后展望未来,强调完善养老保险政策的重要性。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建议,可以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更好地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挑战。
【关键词】养老保险政策、完善、现状、挑战、建议、政府角色、社会参与、提高待遇、管理、投资、展望未来、重要性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养老保险政策的完善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着诸多挑战。
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政策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养老保险待遇低、覆盖面不广、基金缺口较大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给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问题,我国政府应当加强对养老保险政策的完善,提高养老保险的可持续性和公平性。
政府还应当适时进行制度创新,探索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情况的养老保险模式,以确保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水平和社会安全。
在本文中,将对我国养老保险政策的现状和挑战进行分析,提出对养老保险政策的完善建议,探讨政府角色与社会参与的平衡,讨论提高养老保险待遇的策略,以及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和投资等问题。
希望通过对我国养老保险政策的试析,为其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1.2 问题提出我国养老保险政策的完善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养老金缺口逐渐扩大,参保人数不断增加,而养老金支付压力持续增加。
个人账户养老保险制度的不足也日益凸显。
面对这些问题,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养老保险政策,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养老保险政策的完善需要综合考虑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利益,找到一种平衡点,确保制度的公平性、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试论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问题

( ) 业 拖 欠 、 避 缴 费 养 老 金 现 象 严 重 。 大 养 老 金 覆 二 企 选 扩
盖 面任 务 艰 巨 由于 国 内 企业 对 养 老 金 的 缴 纳 工 作 缺 乏 应 有 的重 视 .没 有 准 时 、 准 额 缴 费 的 观 念 .而 国 家 对 这 方 面 的 诸 项 规 定 又 很 难 获得 有 效执 行 , 使 得 目前 大 部 分 的 企 业 都 存 在 拖 欠 或 逃 避 缴 费 养 老 金 的现 象 。再 者 , 国有 企 业 养 老 金 参 与 率 占据 主 要 份 额 , 城 镇 企 业 及 其 他 所 有 制 企 业 而 的养 老 金 参 与 率 远 远 低 于 国有 企 业 ,造 成 了企 业 之 间 的不 平 等竞 争 。 同 时 .参 保 离 退 休 职 工 比率 是 参 保 在 职 职 工 上 升 比率 的一 倍 以上 , 极 大 地 增 加 了养 老 保 险 体 系 的 负 担 率 。 ( ) 费率 增 加 . 业和 工 薪 阶层 负担 熏 三 缴 企 19 9 1年 . 国 的 养 老 保 险缴 费 率 为 l% , 目前 的 缴 费 率 已上 升 我 6 而 到 2 %。 这 种 比率 远 远 高 于世 界 平 均 缴 费 水 平 (0 , 至 高 于 国 际 4 1 %)甚 警 戒 线 (O ) 2 % 。过 高 的缴 费 率 将 增 加 企 业 的 生 产 成 本 , 成 缴 费 企 业 造 与 不 缴 费 企 业 之 间 的 不 公 平 性 , 国家 鼓 励 企 业 缴 纳职 工养 老保 险 金 对 产 生 消极 影 响 。 目前 制 度 下 , 业 职 工 除 了缴 纳 “ 在 企 四金 ” 以外 , 需 要 还 缴 纳 一 定 数 额 的个 人 所 得 税 , 行 养 老 金 缴 纳 和分 配 制 度 的 不 合 理 性 现 使 得 目前 发 放 的养 老 金 的 来 源 绝 大 部 分 出 自工 薪 阶层 , 对 我 国 发 展 这 中产 阶级 、 善 居 民收 入 产 生 了不 利 影 响 。 改
略论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

第 1 0期
湖 北 广 播 电 视 大 学 学 报
J o u na r l o f Hu Be i T V Un i v e r s i t y
Vo1 . 3 3 ,N o . 1 0
2 0 1 3年 1 0月
Oc t o b e  ̄2 01 3 , 0 7 4  ̄0 7 5
份 也 高达 3 4 . 3 6 % ;2 0 0 2年 基 金 累 计 结 余 仅 为 1 6 0 8亿 元 , 此后便一年 一个 新台阶,2 0 1 1 年高达 1 . 9 2万亿元 ; 换 言之 , 1 0年 间,城镇基本养老保 险基金 增长 了 l 1倍 。2 0 1 2年 1 2 月 1 7 日中国社会科 学院世界社 保研究 中心主任郑 秉文在
我 国城镇 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 内涵 城镇 职工基 本养老保 险制 度是 国家和社会 根据一 定的 法律和法规 , 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 国家规 定的解 除劳动义务 的劳动年龄界 限, 或因年老丧失劳动 能力退 出劳动 岗位后的 基本生活而建立 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l 1 】 在现 时的社会 中, 城镇职工基本养 老保 险制度发挥着越 来越重要 的作用 。 不论是维护社会 的和谐 发展还 是创造公平 的企业竞争环境 ; 不论是促进活跃 的劳动市场还 是保证人 民 的 日常正常 生活等等 ,都离不 开城镇职 工基本 养老保 险制 度 ,这些都需要城镇职 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来维系和润滑 。 二 、我 国城镇职 工养老保险演变历程 ( 一)第一阶段 :从新 中国成立 到城市改革初期 这是 与产 品经济条件 下 的企业制度 相适应 的 “ 企业 自 保 ”制度 阶段 。1 9 5 1年政 务院的 《 中华人 民共 和国劳动保 险 条 例 》 中初 步 规 定 了 保 险 制 度 , 完 成 三 个 社 会 改造 之 后 , 职工 的养老 问题则完全 由两种公有制形式 的企业包揽下来 。 其主要特 点是 “ 低 工资、高就业 、高补 贴、高福利 ” ,企业 对职 工的生 、老 、病、死 、残承担无 限责任 ,并通过层层行 政程 序转为 国家兜底 。 ( 二 )第二 阶段 :从 1 9 8 4年的城市改革到 1 9 9 3年 这是养老保 险制度不 断改革研究探索阶段 。 随着 全面改 革的深入 , 原有 的 “ 企业 自保 ” 制度 日渐 显现 出存在 的弊端 , 迫切 需要改革 。1 9 8 4年 改革 首先 在广东 、江苏 、四川等省 开始试 点 。其后 1 9 8 6年 、1 9 9 1年和 1 9 9 2年 国务院都先后 发布 有关养老保险制度 改革 的文 件。 当时养老 保 险制 度在 国家上 也还没有 一套被 普遍接 受 的模 式,改革 不能照抄照搬 ,必须考虑到 中国国情 ,然而 这 阶段 突出的特点是新 旧体制并存 , 此时的所谓新体制各地 方做法也 千差万别 , 没有从根本 上找到一套定形的制度 , 基 本上是对 旧体制的修修补补 。 ( 三 )第三阶段 :从 1 9 9 3年确定 “ 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 结合 ”的改革 模式至今 以 1 9 9 3年 1 1月份 召开的党 的十 四届三 中全会做 出的 《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 若干 问题 的决定》 为标志, 养老保 险制度 改革有 了历史性 的重大突破 , 确 定了 “ 社会统 筹与个人账户 相结合 ”改革模式 。1 9 9 3年 3月 ,新模式 的 试点 , 首先在离退休职 工 占 3 0 %的上海市试点 , 并取得 巨大 成功 。之后 ,国务 院在 “ 上海模式 ”的基础 上加 以补充、修 改,于 1 9 9 5年 3月决定在全 国范 围内实行 基本养老保险 费 用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 相结合的办法 , 并提 出了两个具体实 施方案 , 同时赋 予各地结合本地实 际 自由选 择和补充修改 的 权 力。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2基本养老缴 费的费率过高, 地区间没有统一。
1.3最低缴费年 限对于基本养老 保险制度持续发
展难适应。
.
9
2.城镇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的对策建议
2.1实际覆盖面和制度覆盖面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2.2合理定位基本养老和老有所养。
2.3逐步提升“统筹层次”。
.
10
四、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4.1城乡养老保险制度不成熟 4.2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4.3养老保险改革试点经验借鉴
.
11
四、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4.1城乡养老保险制度不成熟 4.2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4.3养老保险改革试点经验借鉴
.
12
4.1城乡养老保险制度不成熟
第一,”碎片化"特征明显; 第二,失地农民的养老保检制度缺失; 第三,强制性和自愿性并存; 第四,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尚未得到完全解决;
无论是哪一种养老保险进行转移,都一直坚持转换方便、利于向上、趋向一致的原则。具 体来讲就是:已经参保“旧农保”的人员,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业调动的情况下,被转换为“城保”或 “新农保”,这时候既可选择保留“旧农保”关系,也能够自由转移。而在转移之前已经 领取了养老金,则应按照“新旧农保”制度规定的待遇差距,得到补贴;至于“新农保” 选择往“城保”迁移的,则个人账户也会随之迁移,在缴费基数上要按照"城保"缴费年 限进行折算处理,根据征地安置的种类进行养老保险关系的转换是"新农保"向"地保"
第五,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覆盖面仍然较为狭窄,城乡养老保险待遇差距大;
第六,我国城乡养老保栓管理体制不顺畅。
.
13
我国养老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我国养老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一、引言养老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快速变化和社会进步,养老问题逐渐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挑战。
本文将就我国目前养老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二、我国现行养老制度面临挑战1. 公共养老保险体系不健全当前,公共养老保险体系在我国仍然存在一些缺陷。
首先,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较低,尤其是城乡居民差距明显;其次,退休金水平普遍偏低;再者,统筹不够完善,在区域之间差异较大,并且业务管理效率有待提高。
2. 私人企业职工缺乏有效安排私营企事业单位职工所面临的退休压力较大。
相比于公办企事业单位职工享受更为稳定与优厚的福利政策,私营企业职工在退休后经济补贴不足。
此外,部分企业存在违法开展社会保险行为,加剧了私营企业职工养老问题的复杂性。
三、养老问题引发的困难1. 财务压力加大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以及缺乏全面、系统的养老制度,政府负担日益沉重。
现有退休金体系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生活需求,导致一些退休者生活水平下降,并增大了他们对子女家庭的依赖。
2. 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产业起步较晚且发展不成熟。
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着巨大缺口,例如居住设施和医疗服务等方面亟须加强。
同时,高质量和多样化的社区养老服务也十分缺乏。
3. 心理与精神健康问题凸显养殖单调、环境相对封闭和孤立感容易使得年长者产生孤独感或抑郁情绪,并影响身心健康。
许多个案显示出心理咨询需求呈逐渐上升趋势,但相关的支持体系还未建立起来。
四、解决养老问题的对策与建议1. 完善公共养老保险制度政府应加大投入,不断提高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和统筹水平。
针对城乡居民差异,需要进一步调整相关政策以缩小待遇差距。
此外,相关部门可加强宣传工作,推动企事业单位职工参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2. 加强私营企业职工养老安排鼓励私营企业开展社会保险行为,确保在停息时仍能获取相应福利。
政府可以采取税收优惠和补贴等措施激励私营企业为员工提供更好的退休福利。
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最新文档资料

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一)个人账户的“空账”运行。
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在基金管理模式上实行的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的“统账结合”模式,, “统账结合”模式中个人账户实行基金积累制, 社会统筹依然保持现收现付制。
从近几年的运行状况来看,仍没有脱离现收现付制。
究其原因, 主要是因为改制前的参保人员没有建立个人账户, 也就没有相应的基金积累,但是, 他们在以前的现收现付制下已经积累了未来的养老金权益。
这意味着在转轨过程中这部分养老金权益, 即原制度下的全部或部分隐性债务将变得显性化, 这些显性债务也就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转轨成本, 但是国家在体制转轨过程中没有解决好这些显性化的隐性债务, 这就直接导致个人账户“空账”趋势扩大化,潜在的养老金支付风险也日益加大。
(二)现行养老保险制度覆盖率低。
目前我国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发展极度不平衡。
截至2008年底,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 2.19 亿人(含0.5 亿退休金领取者)。
农民工参保人数0.24 亿, 农村参保人数0.56 亿(含0.05 亿养老金领取者), 扣除养老金领取者, 全国参保人口合计2.44 亿。
按2008 年末我国就业人口7.7 亿人计算, 其覆盖率仅为32%,显示出我国社会养老保障的有效覆盖面较狭窄。
(三)财政供养人员退休制度改革严重滞后, 影响基本制度公正。
由于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实行了渐进式局部推进的改革方式, 将特定群体作为孤立的问题进行制度设计与安排, 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行了20多年之后,在养老保险制度已经写进宪法,成为国家的基本社会制度时,我们才发现, 养老保险制度在制度设计与制度安排中依然缺乏从全社会的角度进行整体设计与安排。
出现了企业退休人员按照市场体制进入养老保险制度, 而财政供养单位退休人员仍然实行计划体制执行单位退休制度。
这与市场体制下统一、公正的社会制度要求相去甚远。
浅析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问题与对策

现代商业MOD RN BUS IN S S 6Public Administration公共管理[内容摘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针对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中存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对策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强制实施的一种社会保险,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又一体现。
十几年来,推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建立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利国利民的长远大计,有利于职工,有利于企业,有利于社会稳定。
一、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1、关于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是对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和完善,但在现实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1)作为主要层次的基本养老保险部分,存在着覆盖面窄、应保未保现象,参保企业仍有欠费或低参保低缴费现象,且随着就业方式多样化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大量非公有制企业、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仍不在参保范围;第二层次的企业年金部分,由于在企业、行业和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和相关立法、监管、风险控制机制等方面的不完善,难以在短期内得到快速发展;第三层次的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受国民保险意识和税收政策的限制,覆盖的人群也非常有限。
第二、第三层次的小规模和发展滞后,使得多层次体系流于名义和形式,加之制度的不完善,其整体功能的发挥受到严重影响。
(2)统筹层次不一,省级统筹任重道远。
按照国务院规定,从1998年9月起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全国所有省(直辖市)和自治区都实行了省级统筹,但是运转的效果却十分不理想,部分地区还存在县、市级统筹,基金抵御风险能力仍然脆弱,容易带来不稳定因素。
浅析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问题与对策李晔秦皇岛港务集团有限公司流动机械分公司0660002、关于基金来源与基金监管(1)基金来源方面:一是制度性资金缺口。
由于养老保险隐性债务问题没有解决,资金积累短缺。
谈谈对社会养老保险及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

1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1)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法律体系不完善。
在国际上,养老保险制度都是由国家立法强制执行,而我国虽然也制定了一些有关养老保险方面的法规,但缺乏国家权利机关的立法程序,导致养老保险制度缺乏应有的法律保障。
一般都是由地方政府自行制定有关养老保险方面的文件、法规与条例,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法律效力,但造成不同省、甚至同一省的不同地市不同主管部门不同身份员工之间的养老保险制度的不同,养老保险的强制性和权威性难已充分发挥出来,也给公民对养老保险的理解带来很多的误区。
(2)养老保险覆盖面窄。
我国一直比较重视国有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虽然今年来也开始重视城镇集体企业、外资企业等非国有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问题,但由于各种原因,养老保险覆盖面依然很窄。
比如: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相对滞后,有些省的省直机关事业单位参保对象仍只局限于合同制工人。
由于养老保险覆盖面窄,对人事制度改革带来各种各样的矛盾,对人员流动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显露出来。
企业职工应聘到机关或事业单位,已经缴纳的养老保险无法衔接;当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到企业或全员参加养老保险的省市时,被调动人员所欠缴的养老保险金没有来源。
(3)缴费基数、比例千差万别。
国家对养老保险的基数及征缴率没有统一的规定,这给各地方政府各部门各行业在制定缴费基数及比例带来很大的随意性。
即使在同一区域也会因在不同部门工作而造成缴费基数及比例的不同。
(4)农村养老保险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一个盲区。
虽然随着养老保险制度的不断改革,农村养老保险问题已引起国家的重视,但农村养老保险的管理与运作还是缺乏规范的法制化措施、农村经济发展的落后与发展的不平衡,农民投保能力受到很大的制约,再加上农民家庭养老和养儿防老的传统思想的影响较深等方面的原因对农村参加养老保险设置许多的障碍。
而在经济体制的改革过程中农村的养老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集体养老保障和家庭养老保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已逐步弱化。
试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及发展

试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及发展养老保险制度是指通过社会统筹和个人缴费的方式,为参保人员提供养老金和其他福利待遇的制度。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加剧,养老保险制度在我国的现状和发展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现状和发展两个方面来详细探讨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情况。
首先,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是存在一定问题的。
首先,制度覆盖面狭窄。
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主要包括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三个部分。
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相对较广,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面相对较窄,仅覆盖部分城乡居民,尚未实现全面覆盖。
其次,养老金待遇不高。
当前我国的养老金待遇普遍偏低,很难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要。
此外,养老金调整机制尚不完善,难以及时跟踪市场价格和物价上涨,无法实现真正的养老保障。
还有,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增大。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越来越大,可能出现养老保险基金不足的情况。
然而,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也有积极发展的一面。
首先,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正在扩大。
我国政府积极推进养老保险制度的,加大资金投入,扩大覆盖面,逐步将养老保险制度从城镇扩展到农村地区,提高了养老保险制度的普惠性。
其次,养老金待遇逐渐提高。
政府不断加大对养老金的投入力度,逐步提高养老金待遇。
特别是在近年来,我国先后多次提高了养老金的发放标准,有效改善了农村和城镇老年人的生活水平。
再次,养老保险制度的不断深化。
政府积极探索建立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推进基本养老金跨省异地转移支付,提高了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和公平性。
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应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扩大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
政府应加大力度,将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扩大到城乡所有居民,确保每个老年人都能得到养老保险的覆盖。
其次,提高养老金待遇水平。
政府应加大对养老金的投入力度,提高养老金待遇,确保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及问题和对策有哪些

我国养⽼保险制度现状及问题和对策有哪些[导读]:养⽼保险是⼀种社会保险,是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对达到退休年龄的⽼年⼈,由国家和社会提供物质帮助以保障其晚年⽣活所需的社会保险制度。
养⽼保险制度的改⾰,对于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改⾰、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具有⼗分重要的意义。
社会统筹与个⼈帐户相结合模式在现收现付的基础上,既⾯临着⼈⼝⽼龄化、⽀出需要⼤幅度增加的现实,⼜存在着缺乏政府的财源⽀持、企业和个⼈缴费已不堪重负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养⽼保险前进的道路是⼗分曲折、困难的。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针对我国社会养⽼保险在实践中出现的⼀些问题,查找出现问题的原因,借鉴国外的⼀些经过实践⽽逐渐成熟的经验,浅谈我国养⽼保险制度的完善。
我国养⽼保险的现状20世纪80年代实⾏养⽼保险社会统筹试点开始进⾏改⾰探索,90年代改⾰全⾯展开并不断深化,建⽴了由国家、企业和个⼈共同负担的基⾦筹集模式,确定了社会统筹与个⼈账户相结合的基本模式,统⼀了企业职⼯基本养⽼保险制度。
社会统筹与个⼈账户相结合。
社会统筹部分采取现收现付模式,均衡单位负担;个⼈账户部分采取积累模式,体现个⼈责任,全部由个⼈缴费形成。
养⽼保险基⾦主要由企业和职⼯缴费形成,企业缴费⽐例⼀般不超过企业⼯资总额的20%,个⼈缴费⽐例为8%,由⽤⼈单位代扣代缴。
财政每年对中西部地区和⽼基地给予养⽼保险资⾦补助。
2007年中央财政给予养⽼保险资⾦补助873亿元、地⽅财政补助260亿元。
城镇个体⼯商户和灵活就业⼈员参加基本养⽼保险的缴费标准为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平均⼯资的20%,其中8%记⼊个⼈账户。
从长远看,基本养⽼保险应当实⾏全国统筹,但是,在⽬前的财税体制下,实⾏全国统筹难度⽐较⼤。
因此,统筹层次⽐较低,2007年底,全国共有17个省市实现了省级统筹,能够在全省统⼀调度使⽤养⽼保险基⾦,其他地⽅仍在实⾏县市级统筹。
截⽌到2008年底,全国参加城镇职⼯基本养⽼保险⼈数为21890万⼈,其中在职⼈员16597万⼈,离退休⼈员5293万⼈。
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例外 .近几 年 .保 险基金 收不 抵支 陷人危机 的省 市逐 步蔓
延和加 重。如 19 9 7年 ,基金 收不抵 支的城 市有 5个 ,1 9 98 年 扩大到 2 1个 .1 9 9 9年 又增 加 到 2 5个 .基 金 缺 口为 1 7 .8 亿元 ,2 0 0 0年 .收不抵 支 的省 份达 2 4个 ,预 计基金 缺 口为 3 7亿 , 据劳 动保 障部保险 研究所所 长何平 测算 , 5
他们 的缴 款 到 哪里 去 了 ? 症 结 就 在 于 政 府 对 于 原 有 的 劳 动
一
、
我 国养 老保 险存 在 的 问题
我国老龄人 口与 日俱 增 ,是 2 世 纪 最最 突出的 问题 , l 它对社会保 障和 养老 保险都 将是一个 严 峻的挑 战。具体 的
保障体制下工作 的人们 的隐性 负债 没有补偿 。 当时因 为反 正是现收现付 由国家负责 ,我们进 国家门 的时候 已经承诺 . 医疗 、养老 国家都 包 了,这 是劳 动保 险条 例 规定 的。而在 财务上 ,有一部 分工 资不 表现为 成本 .而 表现 为企 业 的超 额利谰 ,这部分 超额利 润 国家拿 在手里 .用这些 资 金投资 了一些 国有企业 ,当职工 病 了、老 了,要 用饿 的时 候 ,国 家就从 国有企业 的利税 中开 支 ,这个 流程 是完全 转得起来 的。但是 现在实行 个人 账户 ,就产 生 了老人 和 中人过去 没 耪 累的空账 问露 ,要 发 放老人 的养 老盒 ,新 人账 户 的饿被
以后 ,全 P4 )
根据 中国社科 院社会学 所朱 庆芳 的怙算 ,中 国的城市
贫困人 口有 3 0 10多万 。其根 据是 19 9 8年下 岗职 工 8 7万 7 人 ,登记失业 人员 5 1万人 ,被拖 欠遇 休盘 的遇 休 人员约 7 6 O多万人 ,加起 来是 1 0 50多 万人 。加 上 其赡 养 的家窿 人
刍议我国的养老金制度问题及其对策

刍议我国的养老金制度问题及其对策作者:张文婕来源:《教育界·下旬》2013年第08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养老金制度不断深入,对保障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但是中国养老金制度仍然有待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 养老金资金亏欠突出当前,我国养老金资金亏欠问题十分突出。
众所周知,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的是企业包办的劳保制度,企业员工基本无需缴纳养老金,这部分当时没有从职工工资中提取的养老金,实际上已经被统筹用于国家经济建设中去了。
然而当我国从计划经济转轨至市场经济后,却并没有及时还清这笔历史欠债——从而导致许多中老年人在退休后缺乏足够的养老金,因此不得不动用“新人”账户中的资金去填补这一巨大的历史窟窿。
因此,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将面临严峻挑战,甚至不如“旧债新账”的危险境地,从而降低了社会主义新形势下养老保险制度的信誉。
2. 养老保险覆盖率不足我国养老保险的覆盖率虽然稳步增长,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是远远不够的。
诸如美国和日本的养老保险覆盖率为95%和100%,英国和北欧一些福利国家更是实行普享制的全民保险。
而中国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人员覆盖率为26.92%,老年人覆盖率为25.08%。
3. 养老金资源分配不合理社会保障的根本目的在于社会的整体公平与福利水平的提高,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与人口规模下,广覆盖,低水平的养老保险制度才是可行的,而我国目前实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存在不同人群待遇相差较大的问题,社会资源分配不甚公平。
当前的养老保险体系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机关公务员和部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实行国家财政或者本单位包下来的养老保险制度;企业单位实行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农村的老年人口,目前主要是依靠家庭和土地养老,部分试点地区试行以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社会化养老保险制度。
无论是政府的投入还是最终享受到的待遇,差距都相当大,缺乏公平性与统一性。
我国在养老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在养老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快速变化,养老问题日益凸显。
我国在养老方面存在着一系列的主要问题,包括养老保险体系不完善、养老服务供给与需求失衡、养老金缺口巨大等。
本文将详细讨论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养老保险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主要由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两大部分组成。
但是,这两个体系都存在着许多问题。
首先,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较多,但缴费率偏低,导致资金缺口严重。
而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较低,参保人数少,导致覆盖范围有限。
其次,现行的退休年龄制度已逐渐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随着人口寿命延长以及劳动力供给减少,适当提高退休年龄是必然之路。
然而,现行制度对此未能做出相应调整。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提高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率,并逐步统一城乡养老保险体系,确保覆盖面更广、资金供给更稳定。
其次,在提高退休年龄时要考虑到不同行业和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差异化的政策措施,以使改革更加平稳过渡。
二、养老服务供给与需求失衡尽管我国在养老服务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相比仍存在显著差距。
首先,在养老机构建设方面存在着供给不足的问题。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子女结构变化,家庭无法承担起照料年迈父母的责任。
但目前我国公办养老院数量有限且分布不均,私人投资进入仍面临多个限制。
这导致了床位紧张、收费高昂等问题。
另外,在社区养老服务方面也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部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和人员配置不足,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这使得老年人的需求往往难以得到有效满足。
为了解决供需失衡问题,我们需要加大养老机构建设力度,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
同时,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养老能力。
此外,还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积极参与到养老服务中。
三、养老金缺口巨大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金缺口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问题探讨

作者: 李叔君
作者机构: 鄂州大学文法系,湖北鄂州436000
出版物刊名: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页码: 91-94页
主题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养老保险制度;职工;城镇;制度改革;体制改革;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社会发展;持续发展;中国;矛盾
摘要:世纪之交,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面临严峻的选择。
尽管中国的养老保险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传统的养老保险制度在取得较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和矛盾,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一些问题和矛盾更为突出。
因此,结合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尽快消除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弊端,对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问题
作者:夏承艳
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0年第01期
[摘要]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潜在的问题也在不断地阻碍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
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养老保险空帐负担
到目前为止,经过一系列改革,我国已建立了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个人账户“空帐”问题严重
1990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模式从现收现付向“统账结合”转型,采取一步到位的改革模式。
对于改革前已退休的职工和改革时在职的职工,制度的转变使他们的养老金来源成为国家的一笔“历史债务”。
但政府并没有为这笔债务支付必要的改革成本,社会统筹的资金也并不够支付已退休人员的养老金。
因而,为了确保养老金的发放,不得不动用本应作为积累使用的个人账户,这样便使得目前在职职工的个人账户变为“空帐”并恶性循环下去。
(二)企业拖欠、逃避缴费养老金现象严重,扩大养老金覆盖面任务艰巨
由于国内企业对养老金的缴纳工作缺乏应有的重视,没有准时、准额缴费的观念,而国家对这方面的诸项规定又很难获得有效执行,使得目前大部分的企业都存在拖欠或逃避缴费养老金的现象。
再者,国有企业养老金参与率占据主要份额,而城镇企业及其他所有制企业的养老金参与率远远低于国有企业,造成了企业之间的不平等竞争。
同时,参保离退休职工比率是参保在职职工上升比率的一倍以上,极大地增加了养老保险体系的负担率。
(三)缴费率增加,企业和工薪阶层负担重
1991年,我国的养老保险缴费率为16%,而目前的缴费率已上升到24%。
这种比率远远高于世界平均缴费水平(10%),甚至高于国际警戒线(20%)。
过高的缴费率将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造成缴费企业与不缴费企业之间的不公平性,对国家鼓励企业缴纳职工养老保险金产生消极影响。
在目前制度下,企业职工除了缴纳“四金”以外,还需要缴纳一定数额的个人所得税,现行养老
金缴纳和分配制度的不合理性使得目前发放的养老金的来源绝大部分出自工薪阶层,这对我国发展中产阶级、改善居民收入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一)统一权利与义务,实现社会公平的需要
要真正的实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就必须加大力度监管城镇企业的养老金缴费问题。
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是社会保险领域一条重要的原则,在养老保险领域更是如此。
企业拖欠、逃避缴纳养老保险费现象,不仅不利于企业经济的发展,也阻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职工在企业间流动时,养老金收缴体制不健全、不同企业实施不同养老金制度、养老保险待遇差距过大等问题为养老金的顺利过渡带来麻烦。
职工在企业间迁移时,工作年限、社保缴费年限如何计算等,也是问题。
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处理,最终会影响企业间人才的流动,阻碍劳动力大市场的形成。
(三)解决国家社会统筹财政压力的需要
养老保险的“空帐”问题,是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用在职职工的个人账户去填补已退休职工养老金的办法,必然使得个人账户一直处于名存实亡状态。
同时,退休工人数量的逐年增加、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无疑会给各级财政带来巨大的压力。
所以,只有进一步完善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财政泡沫问题。
三、完善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议
(一)做实个人账户、调整“四金”和个人所得税
国家在进行养老保险改革时,应承担起转制成本的责任。
但历史经验证明,这一措施在实践中并不具备可行性,因而应改为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以此消除用个人账户“空帐”现象、弥补“历史遗留”的恶性循环问题。
同时,应将一部分国有股份变为国有资产,充实社会保险基金。
此外,还应调整“四金”及个人所得税缴费金额,减轻企业负担。
(二)实现养老保险金的保值增值
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金能否保值增值,是确保养老金长期收支平衡的关键。
国家可以利用宏观调控措施,先将一部分资金投入到一些稳定可靠、回报率较高的基础措施建设项目中去,进入资本市场,实现养老资金的市场化运作,从而推动养老金的保值增值。
随着投资对象和渠道的多元化,养老保险金的保值增值将拥有更多、更大的发展舞台。
(三)减少城镇企业职工的负担
养老金制度存在的“空帐”问题,不仅为在职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支付带来隐患,也增加了在职职工目前的缴费负担。
政府与企业、个人相比,应更多的承担转型成本责任,通过减持国有股、发行国债等方式,或者直接投入更多的财政,来妥善处理改革所带来的“遗留问题”;对于养老保险中强制性的个人账户和住房公积金,在合适的情况下可以逐步取消,以减轻企业职工的负担。
(四)严格退休程序的审批制度
城镇企业在审批提前退休职工的退休程序时,应制定完善的审批模式,杜绝钻企业制度漏洞的现象发生;对于提取养老金所需的缴费年限,可适当提高。
在下岗职工养老金问题上,可将其归入到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失业保险制度中。
总之,制度改革所引发的隐形债务、养老金地区不平衡、资金难以保值、各企业间待遇不平等问题,都是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养老金目前存在的问题。
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建立更加完善、多元化、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金制度,不仅是政府应该做的事情,也是职工个人的期望所归。
参考文献:
[1]左学金.面临人口老龄化的中国养老保障[J].中国人口科学, 2001(3)
[2]何淑君.养老保险“空账”问题寻解[J].中国社会保障, 2004(7)
[3]黎民,曾永泉.政府与企业在社会养老保险中的博弈[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
[4]李钧鹏.试论我国城镇养老金体制的改革[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