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初中英语教学的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86-2023年
第33期(总第373期)
课堂《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要求教师以生为本开展教学,助力学生发展。

同时,新课标针对英语教学策略也提出了诸多建议,如用任务驱动学生学习。

而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生为本的教学方法,强调在教学活动中设置相关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习得语言知识,锻炼语言技能,发展相关能力[1]。

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英语教学,可以使学生转变学习态度,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同时转变学习方法,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掌握技能与发展能力,切实提升学习效果。

一、任务的准备阶段
任务的准备阶段是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英语教学的第一个阶段。

此阶段的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教学内容,使学生进行初步认知[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情境是学习者实现有意义
建构的依托。

学生有意义建构的过程,正是其产生学习兴趣并积极探究的过程。

因此,在任务前的准备阶段,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探究,借此夯实有意义建构的基础。

以“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的教学为例,该话题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有的学生会利用课余时间自觉地锻炼身体,有的学生则沉浸于看电视、玩电脑,很少锻炼身体。

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可以用生动的语言来创设生活情境。

比如,教师
可以这样描述:“看电视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许多人喜欢看电视节目,如体育节目、综艺节目等,你喜欢看什么?你多久看一次电视?你每次看多长时间的电视?我们都知道电脑非常有用,我们可以用电脑做很多事情,那么,我们能用电脑做什么呢?你多久用一次电脑?每次用多长时间电脑?”之后,教师可以提出任务:“Please discuss these issues and express your ideas.”基于此,学生便可开展思维活动,调动自身的语言储备,组织语言,踊跃作答。

比如:“I sometimes spend a day watching TV . Watching TV is relaxing. I seldom exercise and feel un-comfortable.”教师可基于学生的回答继续提问:“Do you like exercise?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在学生作答后,教师可以引出本节课内容,进行正式的授课。

可见,在任务前的准备阶段,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教师引出新知内容,使学生做好新知学习的准备,推动课堂教学开展。

二、任务的实施阶段
任务的实施阶段是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英语教学的重要阶段。

在此阶段,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设计、提出不同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使学生掌握知识,锻炼语言技能,发展相关能力。

以“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中的“Period 4(Section B 1a —4)”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从三方面进行任务驱动教学。

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初中英语教学的策略
王 莹
摘 要: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生为本的教学方法。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在生本教育理念的
指引下,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结合教学内容设置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帮助其掌握英语知识,锻炼语言技能,发展相关能力。

文章基于教学实践,从任务的准备阶段、任务的实施阶段和任务的输出阶段入手,具体阐述了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初中英语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策略
作者简介:王莹(1987—),女,甘肃省卓尼县藏族中学。

-087-2023年第33期(总第373期)
课堂(一)围绕词汇,提出任务
词汇是英语学科的基础内容[3]。

在长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基本储备了较丰富的词汇,掌握了学习词汇的方法,可以进行自主探究。

基于此,在任务的实施阶段,教师可以围绕词汇内容,设计、提出相关任务,驱动学生发挥自主性,使学生利用适宜的方法展开探究,扎实掌握基础知识,提升课堂学习效果。

在“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中的“Period 4(Section B 1a —4)”的学习中,学生要掌握与食物有关的词汇。

实际上,在英语学习和生活中,不少学生已经认识了一些食物类词汇。

基于此,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两个任务。

Task 1: Please write down all the materials in your favorite sandwich.Task 2: Please share your list with the group members, read the list, listen carefully, find vocabulary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revision.在这两项任务的驱动下,学生会自觉地迁移生活经验,调动知识储备,列出自己喜欢的三明治中的材料。

在此过程中,若遇到陌生词汇,学生也会利用查字典法、联想法等进行学习,进而丰富自身的词汇储备。

此外,学生还需要主动地与小组成员共享清单,在认真诵读、细心倾听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由此掌握更多词汇。

在词汇探究活动结束后,教师还可以提出如下任务:Please recommend yourself and introduce your list to the whole class.此任务可驱动学生展示自我,朗读自己的清单内容。

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认真倾听,若发现问题,要及时给予学生点拨。

这样不但能使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充分发挥自主性,转变学习方式,还能使学生丰富词汇储备,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具有一举两得之效,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围绕语法,提出任务
语法是英语学科的基础内容,是学生英语学习中的一大难点。

文本是语法内容的载体,通过阅读文本,学生可以依托具体语境,总结语法,轻松地进行认知。

所以,在任务实施阶段,教师要基于语法内容设计、提出相关任务,促使学生在具体场景中总结语法知识。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中的 “Period 4(Section B 1a —4)”的语法内容是可数名词及不可数名词量的表述。

教材使用了“a/an+单数名词”“a/an+单数量名词+of+不可数名词”等进行表述,便于学生做总结。

基于此,教师可围绕教材内容提出任务。

Task 1: Please read the text and try to summarize the expressions of countable nouns and uncountable nouns.Task 2: After completing Task 1, please share your achievements with the team members.
在这两项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可探究文本,关注其中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在表述上的区别并尝试进行分析,之后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任务,教师可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呈现一些例子,辅助学生进行对比、总结。

通过完成这样的任务,学生可以掌握该课的语法内容,同时锻炼归纳、总结的能力,提高学习能力。

(三)围绕文本,提出任务
文本是学生学习英语的载体[4]。

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学生既可以掌握语言知识,又可以锻炼多样能力。

基于此,在任务的实施阶段,教师应围绕文本内容设计、提出任务,驱动学生认知文本内容,锻炼其多样能力,从而提升课堂阅读教学的效果。

在“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中的“Period 4(Section B 1a —4)”的课堂上,在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掌握了相关词汇后,教师可立足学情,围绕文本内容,遵循层层递进的原则,设计、
提出三项任务。

Task 1: Learn the process of making Super Chicken Sandwich.Read the recipe and write the ingredients in the chart.Task 2: Discuss the ingre-dients of the Super Chicken Sandwich with the group members.During the discussion , please use the "how many" "how much". For example , how much butter is used? How many pieces of chicken do you use? Task 3: Recite the passage of 3a. 在任务1中,学生需要自读文本内容,找寻关键词,制作思维导图,梳理制作鸡肉汉堡的材料、步骤等,这有助于学生对文本内容建构整体认知,掌握基础语言知识。

在任务2中,学生需要应用自读所得,写出制作鸡肉汉堡的方法及过程,并主动地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在交流的过程中,各组成员需要依据学习任务与各自写出的内容,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认真作答。

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完善认知,掌握语言知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完成任务1和任务2,学生基本对文本内容建构了良好认知,因而能迁移已有认识,轻松地复述文本内容,完成任务3,帮助彼此查漏补缺。

这三项任务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使其发挥自主性,使用不同的方法完成学习任务。

在规定的任务时间结束后,教师可以随机选一名学生,鼓励其做小老师,到讲台上讲述文本内容。

小老师要结合具体语境,解读文本内容,尤其要介绍词汇内容、语法内容等。

同时,教师可要求其他学生在倾听之后提出问题,开展集体互动,促使学生合作解决问题。

之后,教师需要立足学生的集体互动情况,及时进行总结,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通过完成上述学习任务,学生能够习得语言知识,理解文本内容,轻松掌握阅读策略,锻炼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这有利于学生阅读素养的
-088-2023年
第33期(总第373期)
课堂发展和英语阅读水平的提升。

三、任务的输出阶段
任务的输出阶段是学生实践应用的阶段[5]。

在此阶段,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学习所得,设计相关任务,为学生提供语言输出的机会,以提升学生的语言学习效果。

(一)提出写作任务
写作既是英语教学的内容,又是英语教学的方法。

实际上,写作的过程正是学生进行实践应用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学生可激活思维,灵活应用课堂所学,将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同时巩固所学。

因此,在任务的输出阶段,教师可以立足学生的学习所得,提出写作任务,驱动学生进行书面表达。

例如,在“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的课堂上,在学生掌握了词汇、语法等知识,掌握讲述过去发生的事情的方法后,教师可提出两个任务。

Task 1: Please share one unforgetta-ble event with the group members.Task 2: Please write something unforgettable.在这两项任务的驱动下,学生需要先联系自身实际情况,明确难忘的事情是什么,而后迁移阅读所得,组织语言,主动与小组成员交流。

在交流的过程中,小组成员需要互相帮助,助力彼此解决语言问题。

之后学生便可通过写作介绍自己难忘的事情。

在学生交流讨论与写作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巡视课堂,了解学生的语言学习和应用情况,若发现问题,要及时给予点拨,帮助学生继续查漏补缺。

同样,在交流和写作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诵读自己的作文,并给予学生赞扬,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其学习动力。

(二)提出复述任务
复述是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的方式之一,而且复述的过程也是学生回顾文本内容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锻炼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基于此,在任务输出阶段,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阅读情况,设置复述任务。

例如,在“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的阅读课堂上,在学生掌握了词汇、语法等知识,知
道了中秋节的来源、习俗后,教师可以提出相应任务:Please think back to this article and try to describe its content.这个任务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回想文本内容,尝试组织语言进行复述。

在学生复述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认真倾听,从语音、语法、内容、文化认知等方面了解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并进行评价,帮助学生完善认知结构。

(三)提出表演任务
表演是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具体方式。

在表演
的过程中,学生可发挥自主性,在具体场景中应用学习所得,进而巩固所学,发展口头表达能力,积累交际经验,为在生活中应用英语做好准备。

基于此,在任务的输出阶段,教师可依据学生的学习所得,提出表演任务。

以“I'd like some noodles.”的教学为例,在课堂上,在学生体验了多样活动,掌握相关词汇和语法后,教师可以提出表演任务:Please cooperate with your deskmate to set up a meal ordering scene, and play the role of customer and waiter respectively to order meals.此任务具有趣味性,比较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趣。

而学生需要主动与同桌合作设计场景,如确定呈现中餐馆的场景还是西餐馆的场景等,并就此扮演不同角色,灵活应用课堂所学,认真开展对话活动。

在对话的过程中,双方需要认真倾听彼此的表达,若发现表达问题要提出来并改正,以共同进步。

而在学生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每个小组,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同时把握时机,向每个小组提出问题,鼓励他们回答,并进行评价。

通过这样的角色扮演活动,学生可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做到学用结合,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有效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英语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锻炼多样能力,提升学习效果。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以生为本,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联系教学内容,结合不同教学阶段的特点,精心设计任务,驱动学生发挥自主性,应用多样方式完成任务,促使其掌握所学内容,发展多种能力。

[参考文献]
[1]周莉红.初中英语教学中任务驱动法的实施
策略分析[J].智力,2022(11):64-66.[2]王希晶.初中英语课堂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
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5):23-24.
[3]王欢欢.初中英语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
运用探讨[J].中学课程资源,2020(8):8-9.
[4]罗莉.浅谈初中英语课堂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
应用[J].英语教师,2020,20(4):108-111.
[5]赖玮婧.基于“任务驱动法”的初中英语教学
研究[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9(24):7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