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小升初语文期末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小升初语文期末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
一、知识积累 (共10题;共33分)
1. (2分)下面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 郊外(jiāo)泛起(fàn)波纹(pō)
B . 葱绿(cōng)柔软(rǎn)地毯(tǎn)
C . 异常(yì)一株(zhū)骑着(qí)
2. (2分)选择在合适的词语。

妈妈()着我的头,关切地问:“烧退了吗?”
A . 抚摸
B . 触摸
3. (2分)比一比,再组词。

第________ 量________ 物________
弟________ 童________ 场________
4. (2分)下列句子中“之”的意思是“去,到”的是()
A . 惊弓之鸟
B . 鸭有局促不安之相
C . 所过之处,枝折花落
D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5. (1分)看拼音写词语
chéng lóu yán xià
________xú xú shàng shēng
________
huì jí
________
róng chéng
________
6. (2分)选择加下划线字的正确解释。

美差()
A . 派遣
B . 差役
C . 被派遣
D . 公务、职务
7. (2分)“一九二九不出手……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首《九九歌》,反映了中国民间数“九”过冬的习俗。

右图是同学查找到的故宫展出的《消寒图》,上面有九个字,每个字都是九笔,从冬至日开始,按“春前庭柏风送香盈室”的顺序,每日涂写一画,写完一个字,即过完一“九”,待九九八十一天把九个字全部涂完冬天也就过去了。

根据上述介绍,结合笔顺知识来判断,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 “一九”的第六天《消寒图》中应该填写的笔画是竖
B . “三九”的第五天《消寒图》中应该填写的笔画是捺
C . “八九”的第二天《消寒图》中应该填写的笔画是撇
D . “九九”的第七天《消寒图》中应该填写的笔画是横
8. (2分)下列诗句,与伯牙、锺子期的传说无关的一项是()
A . 锺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B . 锺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

C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 . 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

9. (2分)改为“把”字句。

①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了。

②邮票很快被那位先生撕开了。

10. (16分)用恰当的关联词将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丝绸之路是一条商贸大道。

丝绸之路是一条友谊之路。

二、阅读理解 (共3题;共23分)
11. (8分)孟母三迁
孟子名叫孟轲(kē),是战国时期的大教育家。

他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在历史上有“亚圣”的称号。

孟子的父亲去世很早,对孟子的教育,可费了他母亲不少心血。

孟子五岁时,跟他母亲住在城外公墓的旁边。

这里经常有人送葬(zàng)、筑坟、祭(jì)吊、哭泣……起初,他和小朋友站得远远地看热闹,时间一长,也就看熟了。

孟子和他的小朋友也做起了送葬的游戏:用泥巴做棺材,再做个泥人放在里面,两个小朋友在前面抬,孟子和另外几个跟在后面哭,咿咿(yī)唔唔地唱起丧歌……孟子的母亲看到他们的这种游戏,心里很发愁:这可怎么得了,将来能成个什么样的人哪!于是,决定搬家。

孟子的家搬到城里来了,在一个市场的旁边。

市场可热闹了从早到晚人来人往买的卖的男的女的什么人都有粮食蔬菜水果器皿(mǐn)鱼肉各种东西都有。

孟子高兴极了,成天在人群里转来转去,骗人的、打架的、偷东西的、投机取巧的,什么样的新鲜事他都看到了。

没过几天,孟子对这一切就熟悉了。

他母亲见况心里又很难过:孩子成天不学好,可怎么得了,将来会变坏的。

于是,决定再搬家。

这次孟子的家搬到学堂旁边,他渐渐地对学堂发生了兴趣。

每天看到学生很早就来上学,见了老师还鞠躬(jū gōng)。

有时,教师领着学生演习种礼节和仪式,孟子看会了,也就跟着做起来,见了老师便鞠躬。

学生学习礼节和仪式,他就模仿;学生唱歌,他也跟着唱……孟子成了一个彬(bīn)彬有礼的儿童了。

孟子的母亲看到儿子的进步,情不自禁地笑了
(1)
解释下列词语。

①情不自禁:
②彬彬有礼:
(2)
给第三、四、五自然段加上小标题。

12. (4分) (2017三上·九江月考) 认真阅读《赵州桥》片段,回答问题。

赵州桥非常雄伟。

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héng kuà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

这种shè jì,在建桥史上是一个chuàng jǔ,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1)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写词语。

héng kuàshè jìchuàng j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3)这种设计是指怎样的设计?
(4)我想夸夸赵州桥:________。

13. (1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其大蔽数千牛,絜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

观者如市,匠伯①不顾,遂行不辍。

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

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
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沈,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


匠石归,栎社见梦曰:“女将恶乎比予哉?若将比予于文木邪?夫柤梨橘柚果蓏(音luǒ)之属,实熟则剥,剥则辱。

大枝折,小枝泄。

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

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击于世俗者也。

物莫不若是。

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几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且也若与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而几死之散人,又恶知散木!”
南伯子綦游乎商之丘,见大木焉有异,结驷千乘,隐将芘其所藾。

子綦曰:“此何木也哉?此必有异材夫!”仰而视其细枝,则拳曲而不可以为栋梁;俯而视其大根,则轴解而不可以为棺椁;咶其叶,则口烂而为伤;嗅之,则使人狂酲,三日而不已。

子綦曰:“此果不材之木也,以至于此其大也。

嗟乎神人,以此不材!”
宋有荆氏者,宜楸柏桑。

其拱把而上者,求狙猴之杙者斩之②;三围四围,求高明之丽者斩之;七围八围,贵人富商之家求椫傍者斩之。

故未终其天年,而中道之夭于斧斤,此材之患也。

故解之以牛之白颡者与豚之亢鼻者,与人有痔病者不可以适河。

此皆巫祝以知矣,所以为不祥也。

此乃神人之所以为大祥也。

(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 . 絜之百围絜:丈量
B . 匠伯不顾,遂行不辍到辍:中止
C . 奈何哉其相物也相:看待
D . 不可以适河适:适合
(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_____
A . 匠石之齐,至于曲辕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B . 以至于此其大也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C . 使予也而有用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 . 几死,乃今得之而后乃今将图南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 . 石匠人去齐国的曲辕看到了一棵被当作神树的栎树,树冠高大,树身粗壮,看的人如同赶集一样多,而木匠师徒对此却不屑一顾。

B . 木匠认为栎树是百无一用的散木,所以才能长得如此粗大。

文章以寓言的形式阐述了无用而用的深刻道理,贴切自然,形象生动。

C . 许多树木正因为对常人有用而中途夭折,不能成材,世间许多事物都是如此。

栎树因为无用才活得长久,又因为长寿而被世人尊为神树。

D . 文章善于运用对比说理。

宋国荆氏生产楸树、柏树和桑树,这些树常为人所用而被砍伐,相反,在祭祀时许多有缺陷的牛、猪和人却得以保全。

三、写作 (共1题;共5分)
14. (5分)笔下生辉。

二十年后的我
提示:想象一下,二十年后,你将会是什么样子?从事什么职业?生活得怎么样?将你的想象写下来和大家分享。

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一、知识积累 (共10题;共33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二、阅读理解 (共3题;共23分)
11-1、
11-2、
12-1、
12-2、
12-3、
12-4、
13-1、
13-2、
13-3、
三、写作 (共1题;共5分)
1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