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中政治第2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6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第2框求索真理的历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第二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学习目标]
[学习指导]
1.识记真理的含义和真理 1.掌握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
的属性。
性,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
2.理解真理的客观性、条 2.理解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明确追
件性和具体性。
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3.理解认识的反复性、无 3.素养提升:培养科学精神,要树立追
[答案] B
|对应训练|
1.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民主逐渐成为中国政治文明的新鲜
符号,大多数同学都认为网络民主做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相信真理不会在网络热议中走失。因为( )
①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②真理和
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③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唯
一的 ④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必然不同
|问题探究| (1)为什么民众对转基因食品产生敏感和质疑? (2) 有人说,人类对事物的认识运动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 动,对吗?为什么? 提示:(1)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实践水平和知识水平等条 件的限制。 (2)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认识是一种圆圈式 的循环运动,相反,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 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典例剖析| [例 1] (2017·全国卷Ⅱ)2016 年 9 月,袁隆平领衔的超级杂 交稻第五期攻关项目第二次测产验收在湖南某地进行,攻关品种 “广湘 24S/R900”的测产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未能通过验收。面 对失败,袁隆平坦然接受。这一事例反映的认识论道理是( ) ①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②认识主体对于 获得真理性认识没有影响 ③不成功的实践对认识的发展没有 价值 ④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 B 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①错误; 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 地向前发展,②错误;“此发现表明暗能量的本质有可能不是爱 因斯坦百年前提出的‘宇宙学常数’”,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 动力和来源,人的认识活动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③④当选。
|易混易错| 1.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因此,真理的形式是客观 的。(×) 点拨:真理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但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 2.认识具有相对性,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 (×) 点拨:真理具有相对性,真理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成谬误, 但真理相对于它存在的条件来讲是确定的、客观的,并不包含谬 误的成分。
认识 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对真理 践中检验和发
的上 的追求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 展真理
升性 过程,真理总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2.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而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1)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这里的“人”是指单个人,单个人由 于受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的制约,在一定时期内对具体事物的认 识只能达到一个层次、一个方面、一个阶段。 (2)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这里的“人”指的是人类,因为 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够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发展而不断深化、扩展 和向前推移。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名师解惑|
1.正确理解真理的属性
属性
理解
①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内容来自物质世界的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真理是 ②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客观的 ③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应当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
等”
④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属性
理解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在这个条件和 真理是
|名师解惑|
1.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理解
原因
方法论
人们对一个事 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
与时俱进,开
物的正确认识 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
拓创新,在实
认识 往往要经过从 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
践中认识和发
的反 实践到认识,再 制;从认识的客体来看,
现真理,在实
复性 从认识到实践 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
践中检验和发
[解析] “广湘 24S/R900”的测产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未能 通过验收,这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①正确; 认识主体的实践水平、价值观念等也会对获得真理性认识产生影 响,而不是没有影响,②错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不成功的实 践对认识的发展也是有价值的,③错误;此次测产没有达到预期 目标,未能通过验收,说明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 次反复才能完成,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选 B 项。
[特别提醒] 真理的向前发展,并不意味着被超越的真理中 包含着错误的内容或真理已经被推翻了。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 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在它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内,永远是真理。
3.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理内容及方法论要求 (1)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 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 永无止境的过程。 (2)方法论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 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的多次反复才 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展真理
能完成
现也有一个过程
理解
原因
方法论
人类认识是无 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
认识 限发展的,追 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 与时俱进,开
的无 求真理是一个 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 拓创新,在实
限性 永无止境的过 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 践中认识和发

不断发展的
现真理,在实
展真

认识过程

8 9
__反无______复限____性 性方―― 法→论与在时实俱践进中,11开检_拓__验创__和新__发,__在展__实_真践理中
10
_认__识__和___发__现__真理
1.判一判 对下列观点进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 (2)真理都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3)真理是绝对正确的,没有适用条件和范围。( ) (4)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被推翻。( ) (5)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是一种圆圈式的循 环运动。( ) 提示:(1)√ (2)× (3)× (4)× (5)×
范围内,真理是绝对的;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 有条件的
真理就会变成谬误,因此真理又是相对的
真理是 具体的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 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需要不 断丰富、发展和完善
2.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和联系
真理
谬误
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 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
限性,在实践中认识和发 求真理的信念和勇气,与时俱进,开
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 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
发展真理。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课前自主导学
连一连、想一想、知识梳理
真理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 1 _相__符___合__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 2 _正__确__反___映__
①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化 ②改革发展的
实践的自觉性、创造性不断增强 ③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可以
超越具体条件的限制 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用新认识否定、
代替已有认识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①正确,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 入了新时代以及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转化,说明了我们 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化。②正确,改革发展的 丰富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题中党的十九大报告的创新性论断表明了改革发展的实践 的自觉性、创造性不断增强。③错误,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受 具体条件的限制,因为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④错误,认识的发 展是不断用新认识超越和发展已有认识的过程,而不能表述为 “否定、代替”。
点拨: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表明认识具 有反复性而不是真理具有反复性。
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 错误反映,它同真理有着原则 区别
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 的区别、严格的界限,二者泾

渭分明,不能混淆
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一方面,任何真理都
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都有它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 联系
出这一范围和条件,真理就会变成谬误。另一方面,谬误
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向真理转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 B 真理不会在网络热议中走失,因为真理与谬误 是对立的,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如实反映,其检验 标准是客观的、唯一的,故①③符合题意;②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④过于绝对。故选 B 项。
议题二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中国农业部批准发放了三个转基因大豆进口安全证书,引发 社会广泛关注。对于科技感十足的转基因食品,民众的知识储备 或许真的有所欠缺,因而产生敏感和质疑。对吃进肚子的非传统 食品保持警惕,也是对自然界的敬畏。科学之所以为人类所信赖, 全在于它不断的自我修正,但它并非时刻都在生产真理。以转基 因食品为例,“即使现在证据不足以证明转基因食品是有害的, 但是也没有强有力的证据证明其是无害的”。因此很难要求长期 遭受食品问题威胁的国人,对“横空出世”的新食品欣然接受。
3.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所有真理最基本的属性 就是主观性。(×)
点拨: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客观性 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
4.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说明真理以 谬误为基础。(×)
点拨: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这说明真 理和谬误相伴而行。
5.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表明真理具有 反复性。(×)
|问题探究| (1)你认为什么是真理?真理具有哪些属性? (2)为什么谢切诺夫会坚信真理是站在自己这边的?
提示: (1)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 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具有客观性、具体性、 条件性。
(2)因为他知道真理是客观的,其内容和检验标准都具有客观 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同一时间、地点和条件下,人们对 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强权不是真理,真理面前人人 平等。
[答案] A
|对应训练| 2.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赵公博带领的国际合作团队通过对最 新天文观测数据的分析,发现了暗能量随时间演化的证据。此发 现表明暗能量的本质有可能不是爱因斯坦百年前提出的“宇宙 学常数”,这对暗能量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该项发现说明了 () ①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无条件的 ②真理在不断否定自 身中得到发展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来源 ④人的认识 活动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典例剖析| [例 2] (2018·全国卷Ⅲ)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经过长期 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 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 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之间的矛盾。”从认识论看,提出上述创新性重大论断表明( )
2.连一连
找出各自违背的哲学道理。
放之四海而皆准 马克思主义是终极真理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提示:
真理的具体性 真理的条件性 真理的客观性
课堂互动探究
研典例、解疑惑、议题探究
议题一 真理的特点 伊凡·谢切诺夫是俄国生物学家。1863 年,他通过对青蛙的 解剖实验,发表了《蛙脑对脊髓神经的抑制》等文章,同时又出 版了《脑的反射》一书,为神经生物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可是, 沙俄政府竟然把宣传科学真理看作是一种罪过,把谢切诺夫逮捕 了起来,并对他进行审讯。在法庭上,法官对谢切诺夫说:“你 可以给自己找一个辩护证人。”谢切诺夫平静地回答:“让青蛙 做我的证人吧。”因为他坚信真理是站在自己这边的。
在实
践中 追求 和发
客观性:是真理 3 _最___基__本__的属性,真理面前 4 _人__人__平__等___ 真理属性 条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 5 _条__件__和__范__围__,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 6 _谬__误__
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 7 具___体__的__历__史__的__统___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