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风采(二)》教学课件(第2课时)
初中音乐_梨园风采教学课件设计
乾坤分外明, 皓月当空, 恰便似嫦娥离月宫, 奴似嫦娥离月宫。
●这段唱腔具有怎样的特点?它的节奏、演 唱速度是怎样的?表现了什么情绪?
唱腔仅用时三分钟左右,不急不缓,恰如其 分的表现了杨贵妃当时的心情。四二拍,中 速,流畅明朗。衬字轻柔,表现出了女性的 柔美。伴奏乐器京 胡的音色亮而有韧 性,显得十分灵活。
用嗓 小嗓 大嗓
音色
表演
清亮甜美 优美细腻
高亢嘹亮 潇洒大方
今天,我们来欣赏传统京剧《贵妃醉酒》中的唱 段“海岛冰轮初转腾”,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 ●这段唱腔表现了什么内容? ●唱腔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伴奏乐器?
清脆甜亮 京胡
●“杨贵妃”属于哪个行当? 旦角
作品介绍
《贵妃醉酒》是由梅兰芳改编的一出旦角戏。剧 情是唐玄宗先一日与杨贵妃约,命其设宴百花亭, 同往赏花饮酒。第二天,杨贵妃遂先赴百花亭,但 是唐玄宗车驾迟迟未到。太监来报竟说皇帝已去江 妃宫中,杨贵妃闻讯,懊恼不已。纵有万种情怀, 一时竟难排遣,便开始自饮自乐,“酒入愁肠,化 作相思泪”。这个唱段节奏不缓不急,恰如其分地 表现了杨贵妃的抑郁的心情。
音乐家相册
四大名旦
Mei Lanfang
梅兰芳 1894-1961
京剧大师,形成自己 的艺术风格,世称“梅 派”。代表剧目有《贵 妃醉酒》《霸王别姬》 等。
四大名旦:
程砚秋、尚小云、 梅兰芳、荀慧生
看歌词聆听音乐边听边思考:这段唱腔具有怎样 的特点?它的节奏、演唱速度是怎样的?表现了 什么情绪?
音乐卡片
京剧行当 根据人物的自然属性(性别、年龄)和社会属性 (身份、地位、职业),以及人物的品格、性情特征和创作者 对人物的褒贬不同予以划分,形成生、旦、净、丑四个行当。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 《梨园风采(二)》教学课件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音乐知识
黃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 戏”,清末流入安徽后,与当地的民 间歌舞、曲艺音乐相结合而形成的新 的戏曲剧种。其唱腔以板腔变化体为 主,用安庆地区方言演唱。代表剧目 有《天仙配》、《女驸马》等。
背背景景介介绍绍 音音乐乐 赏赏析析 课 堂课思堂考思 考课 堂 小课结堂 小 结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巧儿我自幼儿许配赵家》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巧儿我自幼儿许配赵家》这段曾 经风靡全国的唱腔采用的是“喇叭 牌子”,经徐文华改革后节奏跳跃 灵活、细腻传情、半说半唱、传神 传情。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欣赏歌曲 《巧儿我自幼儿许配赵家》
越剧:发源于浙江省绍兴地区嵊县一带, 因该地为古越国所在地,故名越剧。其 唱腔属板腔体,伴奏乐器以胡琴类乐器 为主。代表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 《红楼梦》、《西厢记》等。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音乐知识
越剧是中国五大戏曲种类之一,是目前中国第二大剧种。 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 演真切动人,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 材的戏为主,艺术流派纷呈。
越剧的音乐风格特点是什么? 清悠婉丽
背背景景介介绍绍 音音乐乐 赏赏析析 课课堂 思堂考思 考课 堂 小课结堂 小 结
音乐小结
今天的音乐课,我们欣赏了越剧的《天上掉下个林妹 妹》,在《红楼梦》这部越剧中还有许多耳熟能详的 经典乐段,同学们可以在课下找找这些资料,带到我 们的课堂中,与大家共同分享。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夫妻双双把家还》选自黄梅 戏《天仙配》,剧情描写了七 仙女下凡并冲破重重阻碍与农 民董永结合的爱情故事。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 《梨园风采(二)》同步课件
欣赏
拓展资料
中国戏曲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综合性 以“四功”(唱、念、做、打)、“五法”(手、 眼、身、法、步)等综合表演艺术为中心的戏剧形式,它有丰 富的艺术表现手段,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的综合性,使中国戏 曲富有特殊的魅力。
欣赏
拓展资料
2.虚拟性 舞台艺术不是单纯模仿生活,而是对生活原形进行 选择、提炼、夸张和美化。 3.程式性 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经过夸张的规范性艺术表演动 作。用程式动作表现生活(生活动作的舞蹈化),如关门、上马、 坐船等,有一套固定的程式。程式在戏曲中既有规范性又有灵 活性。
欣赏
谁说女子不如男
范唱
——豫剧《花木兰》选段
欣赏
谁说女子不如男
范唱
——豫剧《花木兰》选段
练一练
随录音唱一唱,体会 河南方言与唱腔之间 的紧密联系。
欣赏
谁说女子不如男
范唱
作品介绍
——豫剧《花木兰》选段
《花木兰》故事取材于北
朝长篇乐府民歌《木兰
诗》,描绘了花木兰女扮
男装、替父从军,保家卫
国的英雄故事,是豫剧的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梨园风采(二)
同步课件
学唱戏曲
夫妻双双把家还
范唱
——黄梅戏《天仙配》选段
学唱戏曲
夫妻双双把家还
范唱
——黄梅戏《天仙配》选段
练一练
分角色表演唱。
学练提示
仔细聆听录音,注意 曲谱中的装饰音,体 会其唱腔韵味。 模仿演唱,注意二部 对唱时的弱起节奏。
学唱戏曲
作品介绍
《天仙配》是黄梅戏的优秀传统剧目,剧情 描写了七仙女下凡并冲破重重阻力,与勤劳 善良的农民董永结合的爱情故事。《夫妻双 双把家还》是其中的一段男女声对唱,表现 了董永与七仙女获得自由后,夫妻双双把家 还的喜悦心情。
湘教版音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梨园百花(二)花鼓戏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梨园百花(二)第二课时课型:新授一、教学目标:1、能对京剧艺术感兴趣,喜欢聆听和观看京剧,愿意探索与京剧艺术有关的文化知识并参与各种创造性实践活动。
2、能够感受和体验国粹京剧的唱腔及其音乐情绪,充分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
二、教学重点:感受并体验国粹京剧的唱腔及其内在音乐情感。
三、教学难点:感受并体验国粹京剧的唱腔及其内在音乐情感。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方法:视听结合法、问答法(一)复习导入:1、生共同回顾《唱脸谱》。
2、播放京剧片段,小组抢答问题。
你能说出戏中人物的行当吗?并说出你是从那儿看出来的?《杨门女将》《淮河营》《红娘》《白蛇传》《赤桑镇》《武家坡》《智斗》(过渡至听赏讨论的第二部份)(二)听赏讨论,听赏分辩:1、一听《智斗》①简介人物身份后听赏。
②他们之间的关系?这三个人物在剧中的性格形象分别有什么特点?③这三个人物的行当?(旦、老生、花脸)你是从那里听出来的?(旦角:明亮、婉转;老生:苍劲、挺拔、近于真声;花脸:浑厚、高亢、宏亮)④体会和传统的京剧有了那些不同?给你带来什么不同的感受?(化妆、念白、速度板式更生活化)过渡:没有了五彩的服饰,特点鲜明的脸谱与独特的对白,京剧还能称为京剧吗?2、对比欣赏京剧《沙家浜》片段与沪剧《芦荡火种》片段,提问:你能分辩出两种戏种吗?你是从那儿听出来的?(找出京剧不同于别的剧种的特点)。
(唱腔的方言特色与伴奏乐器南北差异)3、二听《智斗》选段4、表演《智斗》片段选择一个人物,尝试用京剧的腔调架式来表演《智斗》,其余同学帮衬着的点,为他们说锣鼓经。
小结过渡:在京剧的成长过程中,吸收了许多象地方戏、武术、杂技的优点与长处。
从而形成了他特有的魅力和特点,比如说他独特的唱腔与念白,还有鲜明的伴奏乐器。
到今天,京剧已经有两百多岁了。
时代不断的发展,也要求京剧不断的改革与发展。
使这个古老的艺术更加贴近我们现代人的口味。
(三)欣赏京剧的革新发展与姐妹艺术的融合:欣赏提问:1、以下的几个京剧片段在那些地方做了改革与发展,给你带来什么感受?《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伴奏方式革新)、《杨门女将》(与交响音乐与合唱艺术相结合)、《我的中国心》(京剧改革的新产物京歌)随堂小结:现代京剧虽然做了许多改革,使其更加与我们现代生活贴近。
《梨园风采(二)》第课时
飞
在人
间。
3 1 2 |1· 2 3 1 | 2· 3 2 1 6 |5 - |0 0 |
双 飞在
人
间。
7
欣赏《谁说女子不如男》
豫剧
8
欣赏《谁说女子不如男》
聆听《谁说女子不如男》,学说河南方言。
9
欣赏《谁说女子不如男》
唱段分析
10
欣赏《谁说女子不如男》
模唱片段
11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今天我们徜徉在中国传统戏曲的海洋里,聆听学 习了黄梅戏、豫剧的著名唱段,从中感受中国传统艺 术表现形式的魅力。
大家好
1
梨园风采(二)
第1课时
聆听作品
聆听歌曲,请同学们思考歌曲的名字
3
介绍黄梅戏
4
了解黄梅戏
念白与板式特点
每一乐句基本 为七字句,歌词的 句式结构为“二二 三”。乐句为一问 一答的上下句结构。
5
学唱《夫妻双双把家还》
聆听伴奏
1=b E
2 4
优美、愉快地
3
5 3 2 5 | 3 3 2 1 |2
2 1 |5 3 2 1 |
(女)1. 树 2. 从
上 的 鸟 儿 16 成 双
今
不 再 受 那奴 役
对, 苦,
3. 你 耕
田来
4. 寒
6 (男)绿
夫 我
窑
虽破
2 32 |7 6 1
水
青山
妻
双双
挑
水来
我织
布,
22 1 能 避 风 雨,
|6161 231 |2 1 6 带 笑 颜。 把 家 还。 你 浇 园。
5 :|
夫妻
恩爱
苦 也 甜。
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梨园风采PPT课件
城,闻听司马懿乘胜攻击西城,万分危急中,以空城计惊 退司马懿。
欣赏京剧视频《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四击头
• 戏曲锣经,音响、节奏均强,由于大锣在小锣和钹的配合 下共击四记而得名。也称四记头。用以配合剧中人的亮相 等动作。
第二单元 梨园风采(第二课时)
梅兰芳
梅兰芳(1894年-1961年),著 名京剧艺术大师。清光绪二十年出 生于北京的一个梨园世家。他八岁 学艺,11岁登台。梅兰芳是近代杰 出的京昆旦行演员,“四大名旦” 之首,“梅派”艺术创始人;同时 也是享有国际盛誉的表演艺术大师 ,其表演被推为“世界三大表演体 系”之一。在西方人的眼中,梅兰 芳就是京剧的代名词,他的代表剧 目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 等;昆曲有《游园惊梦》、《断桥 》等。所著论文编为《梅兰芳文集 》,演出剧目编为《梅兰芳演出剧 本选集》。在1918年,梅兰芳移居 上海,这是他戏剧炉火纯青的巅峰 时代。
欣赏《海岛冰轮初转腾》
1、听到了什么乐器伴奏? 2、有何感受? 3、知道主角是谁吗?
欣赏视频《海岛冰轮初转腾》
京剧常用乐器介绍
• 拉弦乐器:京胡 、京二胡
• 拨弦乐器:三弦 、月琴
• 打击乐器:大堂 鼓、单皮鼓、堂 鼓、板、钹、大 锣
• 吹奏乐器:唢呐 、笛子、笙
传统京剧的伴奏乐器有:京胡、京二胡、月琴、板 鼓、大锣、小锣、钹等。这是文场(主奏乐器)。 文场的作用主要是为演唱进行伴奏,并演奏为配合 表演而用的场景音乐。。
程砚秋剧照
尚小云
尚小云(1900~1976) ,幼入科班学艺,14岁 时被评为"第一童伶"。 初习武生,后改正旦, 兼演刀马旦。他功底深 厚,嗓音宽亮,唱腔以 刚劲著称,世称"尚派" 。代表作有《二进宫》 、《祭塔》、《昭君出 塞》、《梁红玉》等, 塑造了一批巾帼英雄和 侠女烈妇。
初中音乐_【课堂实录】梨园风采(二)欣赏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梨园风采(二)》欣赏课教学设计授课内容:欣赏《谁说女子不如男》《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教学目标:1感受豫剧的风格特点,有韵味地跟唱《谁说女子不如男》,并辅以简单的身段动作进行表演。
2.了解豫剧的相关知识,走进豫剧大师常香玉。
3.通过欣赏越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感受南方戏曲与北方戏曲的不同特点。
4.感受方言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重点与难点:有韵味地演唱《谁说女子不如男》,感受豫剧的行腔韵味。
能感受到不同的语言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学准备:找找你喜欢的戏曲剧种并唱一唱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课型:欣赏课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我们来做个猜谜语的游戏,猜猜这是谁?课件依次出现这个人物的特征,最后得出结论是花木兰。
(以花木兰的形象写的《木兰诗》被列入中学课本,被千千万万的人世代诵读,花木兰的形象被搬上舞台,长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谁能给大家诵读一下《木兰诗》。
2.师总结:人们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来赞颂花木兰。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戏曲是如何塑造花木兰德英雄形象的,让我们一起走进戏曲世界。
二.欣赏《谁说女子不如男》1.初听戏曲《谁说女子不如男》说说这段唱腔语言有何特点?(方言,河南方言)。
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高亢激昂)同学们知道这是哪种戏曲剧种吗?(河南省的地方戏曲剧种--豫剧)2.复听并分析《谁说女子不如男》再次聆听,着重听每一个乐句的最后一个字,有什么发现?(尾音重)师总结:浓重的方言,独特的唱腔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豫剧唱腔最明显的特点,你们能听出有哪几种伴奏乐器吗?(板胡为主,辅以小三弦,二胡,笛子,以硬木梆子击节)。
3.分析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谁说女子不如男》是女扮男装的花木兰在奔赴战场途中所唱的一段唱腔。
同行中有一位不愿打仗的壮士说:“这天下的苦事都让我们男子做了,女子们成天在家享清闲。
”为了开导说服他,花木兰列举事实,说明女子的功绩,得出:这女子们哪一点不如儿男“的结论,唱得壮士哑口无言。
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梨园风采PPT课件
1、与传统京剧相比,这个唱段的伴奏乐队有何不同?
现代京剧在保留京胡、京二胡、月琴等三大件为主的伴 奏方式之外,还将西洋管弦乐队引入京剧伴奏之中,采用 中西混合乐队的组合形式伴奏。
2、这个唱段的前奏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莽莽林海、广阔雪原
体会传统京剧和现代京剧之间的区别
• 现代京剧尽可能地把京剧向群众演唱、话剧、电影方面靠 拢,向现代生活靠拢,因而消磨掉了许多传统京剧艺术的 个性特征。比如伴奏加入了交响乐的元素,舞台美术更贴 近于话剧,演员化妆勾脸也只是简单的涂一些粉彩。
• 1《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选自《铡美案》) • 2《猛听得金鼓响》(选自《穆桂英挂帅》) • 3《这一封书信来得巧》(选自《定军山 》) • 4《趁夜晚出奇兵》(选自《奇袭白虎团》) • 5《猛志在胸催解缆》(选自《文成公主》) • 6《军民鱼水情》(选自《沙家浜》)
何为“京剧”?
京剧是在清代乾隆年间形成于北京的一个地方 剧种,是中国最大的剧种。其音乐基础是徽调和 汉调。以皮黄腔为主,兼有昆腔、吹腔、高拨子 、南梆子以及从多的丝弦曲牌和锣鼓经。皮黄腔 包括西皮、二黄、反西皮、反二黄。主要板式有 导板、回龙、原板、慢板、快三眼、散板、摇板 以及二六、流水、快板等。2006年,京剧入选国 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梅兰芳
梅兰芳(1894年-1961年),著 名京剧艺术大师。清光绪二十年出 生于北京的一个梨园世家。他八岁 学艺,11岁登台。梅兰芳是近代杰 出的京昆旦行演员,“四大名旦” 之首,“梅派”艺术创始人;同时 也是享有国际盛誉的表演艺术大师 ,其表演被推为“世界三大表演体 系”之一。在西方人的眼中,梅兰 芳就是京剧的代名词,他的代表剧 目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 等;昆曲有《游园惊梦》、《断桥 》等。所著论文编为《梅兰芳文集 》,演出剧目编为《梅兰芳演出剧 本选集》。在1918年,梅兰芳移居 上海,这是他戏剧炉火纯青的巅峰 时代。
第二单元_《梨园风采》
第二单元梨园风采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中国京剧艺术的学习,增进学生对京剧艺术的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2、能够有韵味地演唱京剧《儿行千里母担忧》,并通过学唱了解京剧的唱腔、板式、咬字;3、通过欣赏《海岛冰轮初转腾》《我正在城楼观山景》,了解京剧不同行当的不同演唱方法;4、通过欣赏昆曲《游园惊梦》,了解昆曲的艺术特点;5、通过欣赏《智斗》《打虎上山》,了解现代京剧与传统京剧在唱腔、伴奏等方面的不同,理解京剧音乐随时代进步不断发展的规律;二、教材分析:1、欣赏《海岛冰轮初转腾》主要情节:贵妃奉唐明皇之命,到百花亭侍宴。
杨玉环本就是宠妃,当然很自然地去了,心情很愉快。
唤一声“摆驾”,款款地迈出宫门了。
后边就是一段过门。
本唱段以高音起调,一腔三折,表现了一种欢悦的情绪。
贵妃抬头,看到晴朗的夜色中一轮明月,便自比嫦娥,足见其美与骄。
正好与后面的失意形成鲜明的对照: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哇)玉兔又早东升,那冰轮离海岛,乾坤分外明。
皓月当空,恰便似(啊)嫦娥离月宫。
奴似嫦娥离月宫。
这段唱词仅仅用时三分钟左右,却有两个衬字(“哇”和“啊”),显然是南曲所遗留的特色。
其节奏不急不缓,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贵妃当时的愉快的心情,(从板式上讲,这一段属于“一眼板”,相当于2/4拍,中速,流畅明朗。
)加上衬字轻柔,又表现了女性的阴柔。
全剧伴奏主要用京胡(属于“文场”,所以没有用全副的“场面”。
)音色亮而有韧性,显得十分灵活。
京剧的共鸣对口型的要求很高,影响传统京剧旦角表演中声腔共鸣效果的“口型”是必须做在口腔中的(这种做法被后人戏称为“含奶嘴”。
)这段四平调当然也不例外。
贵妃朱唇轻启,字字圆润、饱满。
加上京剧特有的化妆、舞美(包括繁复的程式和龙套等等),显得华丽唯美。
2、欣赏《我正在城楼观山景》《我正在城楼观山景》选自京剧《空城计》。
诸葛亮端坐于城楼,见司马懿心存疑虑,不敢贸然进兵。
于是顺水推舟,主动说城内无兵,欢迎他进城。
《梨园风采新版》课件
服饰与道具
梨园服饰华丽多彩,道具 精致,为观众呈现了一场 视觉盛宴。
梨园与中华文化的联系
文学影响
许多经典文学作品被改编 成戏曲剧本,通过梨园表 演得以流传和传承。
道德观念
梨园艺术在传递中华传统 道德观念方面发挥了重要 作用,如忠、孝、节、义 等。
社会功能
梨园艺术在古代社会中具 有娱乐、教化等功能,对 于维系社会秩序和弘扬中 华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表演艺术
探讨戏曲表演艺术的特色,如何通过表演来刻画人物性格、展现剧情冲突。
音乐与乐器
音乐元素
介绍戏曲音乐中的各种元素,如板眼、曲牌、锣鼓等,并分析它们在营造氛围和 推动剧情发展中的作用。
乐器介绍
详细介绍戏曲演出中使用的各种乐器,如京胡、月琴、鼓等,并讲述它们的特点 和演奏技巧。
03
梨园经典剧目
《牡丹亭》
02
梨园表演艺术
唱腔与唱词
唱腔特点
分析不同剧种的唱腔特点,如京 剧、昆曲、豫剧等,以及它们在 音乐和声腔方面的差异。
唱词研究
探讨唱词的文学性和艺术性,如 何通过押韵、对仗等手法来增强 其艺术感染力。
身,如手势、台步、翻身等,并分析它们在表达人物 情感和刻画人物形象中的作用。
总结词
浪漫主义杰作,展现生死之恋
详细描述
《牡丹亭》是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以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一段跨越生死的爱情故事。全剧共 55折,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展现了人性、情感和生命的多重意义。
《西厢记》
总结词
现实主义佳作,探讨爱情与社会伦理
详细描述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讲述了书生张君瑞在普救寺邂逅相国小姐崔莺莺,两人历经波折,最终 结成美满婚姻的故事。该剧以现实主义手法深入探讨了爱情与社会伦理的矛盾和冲突。
初中音乐_【课堂实录】梨园风采(二)欣赏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梨园风采(二)》欣赏课教学设计授课内容:欣赏《谁说女子不如男》《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教学目标:1感受豫剧的风格特点,有韵味地跟唱《谁说女子不如男》,并辅以简单的身段动作进行表演。
2.了解豫剧的相关知识,走进豫剧大师常香玉。
3.通过欣赏越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感受南方戏曲与北方戏曲的不同特点。
4.感受方言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重点与难点:有韵味地演唱《谁说女子不如男》,感受豫剧的行腔韵味。
能感受到不同的语言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学准备:找找你喜欢的戏曲剧种并唱一唱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课型:欣赏课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我们来做个猜谜语的游戏,猜猜这是谁?课件依次出现这个人物的特征,最后得出结论是花木兰。
(以花木兰的形象写的《木兰诗》被列入中学课本,被千千万万的人世代诵读,花木兰的形象被搬上舞台,长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谁能给大家诵读一下《木兰诗》。
2.师总结:人们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来赞颂花木兰。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戏曲是如何塑造花木兰德英雄形象的,让我们一起走进戏曲世界。
二.欣赏《谁说女子不如男》1.初听戏曲《谁说女子不如男》说说这段唱腔语言有何特点?(方言,河南方言)。
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高亢激昂)同学们知道这是哪种戏曲剧种吗?(河南省的地方戏曲剧种--豫剧)2.复听并分析《谁说女子不如男》再次聆听,着重听每一个乐句的最后一个字,有什么发现?(尾音重)师总结:浓重的方言,独特的唱腔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豫剧唱腔最明显的特点,你们能听出有哪几种伴奏乐器吗?(板胡为主,辅以小三弦,二胡,笛子,以硬木梆子击节)。
3.分析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谁说女子不如男》是女扮男装的花木兰在奔赴战场途中所唱的一段唱腔。
同行中有一位不愿打仗的壮士说:“这天下的苦事都让我们男子做了,女子们成天在家享清闲。
”为了开导说服他,花木兰列举事实,说明女子的功绩,得出:这女子们哪一点不如儿男“的结论,唱得壮士哑口无言。
精 第五单元《梨园百花(二)》教学课件
背背景景介介绍绍 音音乐乐 赏赏析析 课 堂课思堂考思 考课 堂 小课结堂 小 结
课堂思考
你知道花鼓戏的特点有哪些吗? 表演:以“三小”(小生、小旦、小丑)戏为特色。 内容:反映民间生活为主,多以生产劳动、爱情或家庭 矛盾为题材。 语言:生动、幽默诙谐,通俗易懂,富有浓厚的乡土气 息。
背背景景介介绍绍 音音乐乐 赏赏析析 课课堂 思堂考思 考课 堂 小课结堂 小 结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女扮男装的祝英台因对梁山伯有爱,又碍于古代礼 教女孩子家不能主动提及,就借故以"家有小九妹" 为题引导梁山伯前去祝提亲,以有机会可以嫁给梁 山伯,以结百年之好!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试听歌曲 《我家有个小九妹》
欣赏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我家有个小九妹》是越剧的代表作之一,越剧也是 地方戏的一种。 越剧:发源于古越国所在地浙江绍兴地区,是浙江省 的主要地方戏,流行在浙江、上海、江苏、江西、安 徽等地区。越剧形成于清朝末年。 越剧是全国第二大剧种。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 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花鼓戏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一部分,它流行于湖北、湖 南、江西、 安徽等省。以反映民间生活为主,多以生 产劳动、爱情或家庭矛盾为题材。都是用各地的方言 演唱,音乐风格也各不相同。花鼓戏一般指湖南花鼓 戏,湖南花鼓戏又分为长沙花鼓戏、常德花鼓戏、衡 阳花鼓戏、岳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等等,它们的音 乐风格差不多,就是使用的方言不同。
有一天,刘大娘失手打破了煮潲的大铁锅,着急之 中拿了饭锅当潲锅,只好叫女儿去请补锅的师傅来 补锅。兰英与男友李小聪商定计策,要趁这个机会 来启发和教育妈妈,在他们勇敢、机智的串说下, 终于改变刘大娘对李小聪的看法。
九年级音乐下册第二单元梨园风采二戏曲夫妻双双把家还课件新人教版ppt
• 我国五大剧种:京剧
•
豫剧
•
越剧
•
评剧
•
黄梅戏
• 寄语: • • • •源自通俗易懂的艺术语言, 浓郁清新的生活气息, 美妙动听的曲调唱腔, 举手投足间尽是故事
• 《夫妻双双把家还》起源于安徽,是在董永当长工满期, 与七仙女一同回家时的对唱,故此一也叫《满工对唱》。 还有以唱词开头的几个字为名,而称《树上的鸟儿成双 对》。该唱段表现了董永与七仙女在不当长工、取得自由 后的欢乐感情。唱词以上下两个七字句为基本单位,句式 简洁工整。开头是一个优美深情的笛子做引子,接着是情 绪欢快的男女对唱,该曲牌在传统的黄梅戏中称为“花腔 对板”,其基本格式是男女一人一句,以相互呼应、对称 的上下句为基础,节奏规整、旋律朴实、结构方整。结尾 采用了男女声二重唱的新形势,两个声部之间用自由模仿 的形式构成对比,增添了音乐的色彩变化。
《梨园风采(二)》第2课时
1
2
1
72
|
(2235 1535 1131 5 ’35|6523 1 535 1131 5’35|2235 2156 1111 1111)| 4 0 7 67676 5 |
72
4 · 1 4 | 0 7 676765 | 4· 5 61 51614 3 | 2
2
2
1
1
-
| 5 ·556 12 76 | 5 ·612 2676 5 |
11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我们学唱、欣赏了四个经典地方戏曲唱段,体验了不
同戏曲唱腔的韵味,感受了地方戏曲的艺术魅力。
中国的戏曲艺术博大精深,需要我们传承下去,让中 国的戏曲艺术发扬光大!
12
THANK YOU
2 2
6543 5 551 | 2
2
1
-
| 7· 6 56 1 2 76 | 5 · 612 26765 | 2543 2 5 51 | 2
2
-
|
10
欣赏《秦腔牌子曲》
剧种及主要流传地区
唱段 《楼台会》 《打猪草》 《断桥》 《苏三起解》 剧种 (越剧) (黄梅戏) (豫剧) (京剧) 主要流传地区 (主要流行于浙江、上海、江苏等地) (主要流行于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等地) (主要流行于河南等地) 全国流行
聆听作品
1= G
2 4
【喇叭牌子 】 3· 2 3 2 5
7
1 | 2) 6 2 5
|
6 1 3 5 3 | 0 6 1 5 3 | 2 (6 许 配赵 家,
5 3 | 2 (6 1 5 3 2 | 2 3 7 6 · 2 | 我 和柱 儿 不 认 识 我
自 幼 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唱戏曲
(2)模唱片段。 ①学生随教师模唱。 ②通过模唱与跟唱,学习豫剧唱段《谁说女子不如男》, 体会音乐中的滑音与甩腔等特点,感受花木兰的艺术形象。 (3)学习表演动作。 学生通过观看录像中人物的表演,模仿一两个动作。
表演展示
(1)分组表演。 ①分小组练习演唱与表演动作。 ②小组表演后其他组同学给予意见与建议。 (2)集体表演。
感受豫剧唱腔与方言的联系
(1)学说河南方言。 用河南方言学说“谁说女子不如男”, 辨别河南方言语音 语调与普通话的不同,分析河南方言的特点。 (2)聆听唱腔。 结合方言的学习,聆听这一句唱腔,分析唱腔与方言的联 系。
学唱戏曲
(1)唱段分析。 ①《谁说女子不如男》这个唱段用的是豫东调武生腔二八 板,曲调铿锵,朗朗上口。唱段从“男子打仗到边关”到“千 针万线可都是她们连哪”,采用二八连板即二八板的连奏,中 间没有间奏,很有气势。 ②最后一句“哪一点不如儿男”运用了切分音和甩腔,以 及重复的衬词“咳咳”,尽显英武豪迈之气。
课堂小结
通过欣赏豫剧唱腔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感受花木兰 的英雄形象,体验豫剧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 吐字清晰、韵味醇厚、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 心情感的特点。
感谢
谢谢,精品课件
资料搜集
梨园风采(二) (第2课时)
湖南省株洲市建宁实验中学 杨 静
导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欣赏豫剧《花木兰》片段。 教师播放豫剧电影《花木兰》片段。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剧 种?唱腔有什么特点? (2)介绍豫剧常识。 ①教师简介《花木兰》故事梗概,播放《谁说女子不如男》 。这段唱腔刻画了花木兰刚柔相济的性格特点。
导入
②总结豫剧唱腔特点:爽朗、大方、朴实、装饰音较多。 ③简介豫剧及其代表人物──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 着重介绍常香玉的艺术成就和爱国精神。